健康与防疫相融合 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2020-03-25刘峻源陶小冬
刘峻源 陶小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多次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这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自2003年以来我国发生的又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应对各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我国在城市公共卫生、应急防控机制、大数据收集等城市建设管理方面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大城市医疗资源配置过度集中,数量和规模不足,布局不均衡,就近就医和分级诊疗要求难以实现;大量患者“医疗挤兑”,大医院接诊不堪重负,而基层医疗机构不能发挥量大面广的优势,其首诊和“看门人”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现有应急响应预案存在资源供需错位、响应慢、时间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应完善分级服务医疗体系,科学做好城市医疗设施规划,加快城市空间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城市空间治理能力,从而有效应对各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完善分级服务医疗体系。分级分类诊疗是指根据疾病大小、种类、紧急程度,分别到相应医疗机构进行诊疗。目的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各有所长,逐步实现从全科到专业化的医疗过程。做好分级分类诊疗,需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突出基层医疗机构的关键作用。把高端的医疗资源配置适当下沉,加强区级和社区医疗机构的人员和设施配置,赋予适当分工和职责,提高其“全科”和“首诊”作用。通过建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医疗防治体系,发挥基层医疗中心的作用,有效减轻大医院门诊的“拥堵”,规避因候诊群聚导致的交叉感染。根據城市规划,对应不同地理单元,满足服务人口规模,进一步明确区级和社区医院的规划建设要求,提升规划建设标准,建立完整的分级服务医疗体系。二是实现医疗资源布局合理均衡。医疗设施的数量、规模、用地应与其服务范围和人口相适应,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医疗设施依等级疏散分布在各区和街道,研究确定医疗设施分级服务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层级的关系,形成适应分级诊疗的布局体系,便于分级诊疗,实现医疗资源布局的公平合理。
科学做好城市医疗设施规划。一是强化医疗服务设施的强制性地位。根据城市发展规模,超前谋划,提高医疗设施的配置标准,预测医疗设施所需规模,并预留弹性。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大型公共卫生事件的频发,应将应急医院建设纳入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内容中。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考虑大型应急医疗设施的规划布局,预留出足够的土地空间。应急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承担传染病专科医院、传染病研究中心、疗养院等相关功能。二是最大程度整合各级医疗资源。将大医院前期候诊、取样、检测这一交叉感染风险最大的环节下放到社区卫生医院,构筑起应对大量求诊病人的第一道防线。在编制城市医疗设施布局规划时,可按照市、区、社区进行功能分区,建立完整的自上而下的分级服务医疗体系。针对短期内医护力量不足的问题,也可采取大医院和基层医院在诊疗、医师、床位、设备、技术、管理等方面实行联动的方式,保障公共医疗资源在各层级间的流动。三是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划应对体系。细化落实医疗设施布局规划,确保医疗设施用地和建设要求落到实处。特别是保障区级和社区医疗设施的用地和建设需求,验证并完善规划建设指标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在规划管理实施中进行刚性控制。同时,考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可能性,在医疗设施布局规划的基础上,预留战略弹性用地,应对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这些弹性用地既可以为优化提升城市的重要功能预留战略空间,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又可应对不时之需,为城市安排应急避难设施场地。
加大城市空间防控系统建设力度。一是建立城市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系统。传统的医疗卫生专项规划,重点关注医疗资源总量发展、服务体系建设、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基层医疗机构配置等。而现在要突破传统“均等”原则中关于医疗机构覆盖范围的局限,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设置应急预案,并及时作出响应。同时,以公共安全为导向,着力建设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城市多级空间防控体系。二是合理确定定点准备医疗机构。在未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定点准备医疗机构应以自身为单位,加强人员训练、物资准备以及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当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定点准备医疗机构则转为“现役”医院,依托设备水平高、规模大、床位充足等条件,集中全市及地区优质医护人员、药品与器械设备等医疗资源,提供统一的隔离、观察、诊疗、治疗、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并调配医院自身及其他医疗机构各科室的医疗资源,以便及时进行病理检验和分析等。三是建立均匀的社区医疗机构防控机制。社区医疗机构平时以基本诊疗职能为主,兼具养老和康养功能。在面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可采用“邻里单元”理念,制定相对均匀的社区医疗机构防控机制。依托社区医疗机构实行分散预防、居家防控、居家观察、居家隔离等措施,并由社区医疗机构提供医疗资源发放、患者统计汇总、咨询与转诊等基层服务,积极发挥基层公共卫生防疫职能。
以双构平台助推城市治理能力提升。一是推动健康与防疫空间双效叠加。通过公共卫生学、医学、城乡规划学、地理学等学科理论,把城市空间环境的主动性“健康支持”和被动性“可防疫”融为一体、双效叠加。在健康支持评价方面,动态开展“健康影响评估”,准确描述城市不同区域空间环境的健康程度以及改进提升的可能性。在可防疫空间评价方面,考虑通过合理遴选相关指标建立“可防疫指数”评价体系,以此来评价城市空间在传染性疾病防疫方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从而为下一步更新规划设计提供明确的整治方向。二是搭建公共疾控数据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双构平台。通过监测疾病类型、细化社区的统计数据,共同合作建立“公共健康-空间规划”双构数据平台,搭建起城市居民健康状况和城市空间的关联体系。通过双构平台的建构,进一步引导城乡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布局物质生产和流通空间,建立疫情时期基本生活物资的生产和流通体系,以及均衡、合理布局公共卫生应急救治医疗体系,避免患者集中在少数医疗机构。在疫情爆发过程中,双构平台可以有效整合信息、动态监控疫情进展,有利于合理划定疫区等级和社区防控,精确规划检查网络布点。三是提升面向公共健康的城市治理能力。一方面,建立城市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体系,在特殊时期建立分区、分片的管理机制,使交通、医疗、后勤供应等有条不紊地进行。另一方面,建立社区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的体系,建立联动的社区安全与综合治理措施,使居民在灾难突发时期可以有备无患、减少恐慌。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南通市妇幼保健院)责任编辑:孙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