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上的逐梦人
2020-03-25张彦婷
大同煤矿的煤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云岗峪和口泉峪。峪就是沟的意思,地壳运动挤压后留下痕迹,凹陷的为沟,凸起的为脊。
马脊梁矿就是隐藏在云岗峪的一座老矿,本矿的人骄傲于他们的名字,对外都简称“马矿”。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一书中对马脊梁沟地理位置和最初的煤炭雏形进行了详尽的记载和描述:
水出西山,东注于黄水,黄水又东注武周川,又东历古亭北,右合火山西溪水。水导源火山,西北流,山上有火井,南北六七十步,广减尺许,源深不见底,炎势上升,常若微雷发响。
据中科院院士贾兰坡等人考证,西山是指大同市西南部大同煤矿山区,武周川水即十里河水,西溪水就是大同矿区内的马脊梁沟的泉水,火山特指马脊梁沟与口泉沟之间的山地,地形两沟夹一山,形似骏马的脊背,故称马脊梁。
从地图上看,马矿像是遗落在塞外的一颗明珠。周围被大片的绿、大块的黑和漫延的黄所包围,工业区和居民区紧密错落地布局在一起。再往西就是雁北十三县的左云右玉了,出了杀虎口就踏入内蒙的地界儿。马矿基本上属于晋蒙交界地,故而民风中有着浓郁彪悍的胡风。
马矿的煤经地下外运大巷和高山主斜井直达新高山煤炭集运站,经云岗铁路支线直达大同,经北同蒲线可达太原,经大秦线可至秦皇岛港口,经京包线西可抵集宁、呼市,东达北京等地。辐射津京冀、横扫晋豫蒙。
从矿务局到马脊梁,先后路过一矿、五矿和九矿,车子在迂回盘旋的山路上颠簸着。正值伏天,车窗外是随着尘土蒸起的热浪和大片大片的野草地,还有稀稀拉拉的杨树林。
越走越远,人迹罕至。
我不禁慨叹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的不屈意志。
对,意志!
矿山是人类和自然赤膊相见的角斗场,为了能和它打个平手,需要更多精壮的汉子、青春的张力、无穷的智慧和顽强的意志。这些东西是这个海晏河清的时代越来越少见的特质,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座矿山有时候更类似于一个小型军营。
望着窗外疾驰而过的沟沟壑壑,我细细咂摸起“马脊梁”这三个字的意味来。这里濒临内蒙,自古尚武,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战国时赵武灵王于武周山改装易制,胡服骑射,马上得天下。
马脊梁,马脊梁,不就是马背吗。这座拥有将近七十年历史的老矿,也算是马背上得天下了。
脚下的煤脉延绵千里,地上的山脉层峦叠嶂。山脉伸向哪里,煤跟着就走向哪里。劳模强济江说:“马矿就是一块风水宝地。”
这个得承认,千百年前的地壳运动、沧海桑田为当地人留下了得天独厚的宝藏,养育了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得上天的眷顾,天赐煤峪。
视野之内,一片葱茏。
葱茏中还挂着细黑的煤灰,把绿意也染得有些灰头土脸,像是用了“高级灰”的滤镜。这种绿中挂灰、灰中带绿的颜色,是大同地区典型的矿山绿。
“煤车过境,八百里尘土飞扬”,过去的矿山,粉尘污染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这种矿山绿更是随处可见。进入千禧年以来,随着大同市政府和同煤集团下大力气治理环境,恢复植被,大同才逐渐由矿山绿转变到了大同蓝。
我们有信仰
盘旋的山路,九曲回肠。
走进马矿,像是误入了上世纪的老电影。人们在这条狭长逼仄的山坳里静静地生活着,看上去无欲无求。
矿党委书记胡永刚在劳模见面会讲话中爱怜又略带骄傲地讲道:“我们马矿的水都含铜,马矿人喝了都是铜疙蛋,心眼实。”面上调侃,实则夸耀,疼爱之情溢于言表。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山的端庄沉稳赐予了人们仁慈包容的品格和踏实苦干的性情。马脊梁矿的人在这片大山中开采、劳作、奉献、收获。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太讲究情怀的年代,似乎所有东西都能用性价比来衡量,而马脊梁矿就是这个时代中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它像一匹鬃毛凛凛的骏马,自顾自地嘶鸣着、沉吟着、奔腾着;又好似蒙古的马头琴,仅凭两根弦就能弹得抑扬顿挫、悲壮怆然,时而悠扬,时而铿锵,演奏着一支又一支汹涌壮烈的塞外曲。
马矿,马矿,热烈而奔放,含蓄而张扬!
骏马就是马脊梁矿的图腾。
几乎每栋楼里都竖着一幅八骏图浮雕。一匹匹骏马,彪悍健壮,金色的鬃毛翻飞,嘶鸣着向前飞奔,中间一匹频频回望,像是在照拂落在后面的伙伴。
团结奋进,奋马揚蹄,不抛弃,不放弃!
行走在马脊梁矿的主干道上,细细感受着这里的氛围。
大红色的横幅广告栏上闪耀着一排排大字,“创新,和谐,富强,振兴”,那是马矿在新时代下的精神愿景;餐厅对面是大幅的“二十四孝”故事图,百里负米、芦衣顺母、图文并茂,栩栩如生;中午十二点要准时播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精神讲话”。喇叭安在高耸的办公楼顶,声音一起,全矿都听得清清楚楚。
我停留在那幅巨型的《二十四孝图》前,久久打量,思绪飞扬。
这是一座老资格的国有煤矿,远远看去,仿若一块定格着传统文明和古老道德的活化石。化石中,东方儒家文化的脉络清晰可见,像被树脂凝固在琥珀里的昆虫,连翅膀上的纹理都纤毫毕现,完整地从过去留存到现在。
信仰缺失的年代,马矿显得卓尔不群。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的未来,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我们呼唤信仰,因为我们很多人都迷茫。我们在新旧文化中徘徊,在东西方文明中踟蹰,却仍旧没有找到心灵的栖息之地。
马矿人不迷茫,他们在传统忠孝文化、现代企业文化和当代管理规范的三方平衡之下,从容地活着。“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马矿像是一匹不为外界喧闹所打扰的世外之马,按照自己的步子,有条不紊地走着。
马矿的人情味儿很重,它所提倡的亲情文化,颇有些两汉时期“举孝廉”的味道。机掘三队的员工杨小小,二十三年来精心照顾患病母亲,被矿上多次选为先进道德模范。
这种浓郁的人情味儿,存在于传统农耕文明里,延续在倡导团结协作的工业文化中,扎根在看重血缘亲情、地脉宗亲的祖祖辈辈的血脉里,却逐渐稀释于个人主义泛滥的商业文明中。
这种文化算是国有企业的某种独有标志,它不大可能存在于推崇“狼性文化”的企业中,在那里,大家都在为KPI日日奔命,末位淘汰的制度就是充满血腥味儿的丛林法则,人情味儿在那种地方更像是累赘。
毕竟带着沉重的情感负累,这一路上会走得艱难又疲惫。
西方文明看重私权,重视个人,张扬个性;东方文化推崇王权,强调集体,主张中庸。东西方文明的博弈撕扯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场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拉力赛。所幸,这两股力量目前看来势均力敌,无外乎年轻人崇洋,老一辈的人尚古,大部分人在这中间暧昧不清。
而马矿,显然旗帜鲜明地站在了集体主义这一头。
矿山中的钢七连,高效的加强连
在马脊梁矿的街道上行走,一股阳刚的力量扑面而来,这是矿山所独有的力量,就连他们的《矿歌》也豪迈狂放,听起来就让人血脉贲张。恍惚间,会有种来到军营的错觉。
高高的武周山是你不屈的脊梁,承载着先辈的梦想和希望,英雄的马脊梁一路走来,大风里放歌,大浪里豪迈;几经扩建,创新图强,前进中的马脊梁赶超时代,奉献光热,无怨无悔,马脊梁的儿女啊,赢得了太阳的喝彩。
马矿的很多员工都是分配来的退伍军人,经历了军营的洗礼、打磨,他们有着钢铁的意志和顽强的性格,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步调一致、整齐划一,这是他们从部队沿袭下来的品质,也极为适应矿山昼夜兼程的标准化生产作业要求。
机械化作业发展到如今,矿山依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安全保障和安全防护发展到目前,矿山也仍然是高危行业。
安全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操作。
井下工作,就像在刀尖上行走,不能容忍哪怕一刻的肆意妄为,军人无疑是最佳执行者。
就像《士兵突击》中的钢七连,出鞘千军万马,收刀万剑归一。
马脊梁矿党委书记胡永刚在纪念建党90周年的表彰会上讲道:“综采一队党支部不畏艰难,勇挑重担,奋力扛起全矿出煤的大头;综采三队党支部攻坚克难,奋力赶超,成为后来居上的明星支部;机掘一队党支部精心管理,狠抓培训,熟练驾驭煤炭掘进高新设备,在集团公司机掘系统名列前茅;机电科党支部不断强化机电设备维护,服务安全生产,成为保障安全生产服务的优秀团队。”
综采、机掘、机电、准备各区队就像相互啮合的齿轮,互相配合,互相推进,联手把马矿的安全高效生产推向了一座又一座巅峰。
要想当劳模,就得从头到脚掉层皮
“身为马脊梁矿的薪火传人,我们注定要做一群挑夫,既要负重,还要赶路”。《马脊梁矿史》之序如是说。
翻开马矿的矿史,沉甸甸的是过往几十年的缩写。一页一页翻着,六十多年,弹指间。每一年的大事记,记录了马矿的成长。
1949年,杨明任马脊梁矿第一任矿长;
1960年,马脊梁矿召开教育矿首届职工大会;
1964年,井下工作面开始使用装煤机;
1978年,高马公路完成硬化;
1982年,自行设计制作的筛分选煤设备投入使用,结束了长期以来商品煤品种单一的局面;
1989年,首次被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命名为“现代化标准化”矿井;
1990年,第一套综采上马;
1997年,梁宏伟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
2003年,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六大代表,综采一队党支部书记梁宏伟同志因公负伤,经抢救无效去世。
2009年,首次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 ……
这一路上,马脊梁矿在成长,在改变,在获得,也在失去。个中滋味,难以言说。
人生易老天难老。
自1949年12月以来,马脊梁矿栉风沐雨,走了近七十年。最初那三十多名意气风发、落地生根的追梦人已额生华发,将至耄耋。马脊梁矿却在实干家们的一锹一铲之下,逐渐成长为今天全国知名的大型现代化矿井。
脊梁精神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比起新建的矿井,马矿着实算不上年轻,但它的开采条件、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却并不落后。尤为重要的是,在和自然搏斗的将近七十年里,马矿逐渐沉淀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味道,传承下独一无二的工作作风和精神信仰,锤炼出马矿人别样的精神和气质。
马矿是宽容的,六十多年来,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在此安家落户,贡献光热。无数优秀儿女后浪推前浪,在时代的大潮中踏浪而行,前有察哈尔省先进生产者白山、全国劳模梁宏伟,后有全国技术能手王雷雨、党的十七大代表杨存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
马矿又是严苛的,复杂的开采环境和严酷的自然条件共同决定了马矿人的宿命。这里注定不是风花雪月的水墨江南,也不生产孱弱的文人骚客。这里是钢厂,是熔炉,是旧时边塞,是和时间赛跑的马场,这里锤炼英雄,只要舍得下身子,好铁都能炼成钢。
在第一次同煤作协“走基层,写矿山”的见面会上,胡书记就曾单刀直入地讲“小资情调、书生意气在马矿是行不通的,要当劳模,就得弓下身、弯下腰,脚踏实地好好受。我们的每个劳模,都经历过痛苦的凤凰涅槃。”
我笑了,谁知道这位意气风发的矿党委书记,也曾是个聊发少年狂的意气书生,填词作赋,信手拈来。
可书生的文弱多情、摇摆不定与矿山是格格不入的。这里需要的是精密的计量、机敏的行动、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超然和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淡定。意外总在千钧一发间,而生命也往往转瞬即逝。没有高超的技术、过硬的本领、沉着的心态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是难以在这幽深的巷道中行走的!
而这,往往是一个初出茅庐的书生所最为欠缺的品质。
有趣的是,建矿六十多年以来,马脊梁矿涌现出的劳模多为满腹学识的文弱书生,鲜见目不识丁的草莽英雄。经过系统学习的知识分子所欠缺的实践经验和胆识决断,会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弥补,只要肯学习,就会迅速成长起来。
尤其是现代化生产的今天,科学、技术、仪器、设备的配套使用,使得煤矿生产逐渐转变为一种精密严谨的生产工艺。不仅机器设备在更新迭代,生产的安全系數和安全性能也随之得到可靠控制。
科技在改变生产,在颠覆传统,这与先进工作者的贡献息息相关。而这些模范尖兵,既拥有高尚的情操,又身怀过硬的本领;既勇于奉献、埋头苦干,又不断学习、求新求变。
他们是马脊梁矿当代的踏浪者、逐梦人。
马矿“许三多”——王雷雨
马脊梁矿有块金字招牌,就是王雷雨,雷雨工作室的创始人,现任马脊梁矿机电矿长。
他的外形远不如他的名字那么神气。瘦小、精干、细细的眼,常抿着的嘴角;不善言辞、不苟言笑,时常隐没在人群中,不显山不露水。
看到他,想起两句话——“大隐隐于市”和“高手在民间”。像《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沉默而有力,瘦小而坚韧。
王雷雨,1990年毕业于同煤第四职中机械班,被分配到马脊梁矿之后,由于在电气方面突出的天赋和造诣,被电气主管挖掘出来,改学电气,在马脊梁矿从业至今。
短短的几句话就可以概括出一个人的前半生,现实生活却比这几个字要残酷得多,也丰富得多。
1970年,王雷雨出生于大同煤矿一个普通矿工的家庭。煤矿出生,铁道口长大,他从未想过离开这片土地。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往大了说叫情怀,往小了说,就叫“痴”。
你从小喝哪儿的水、吃哪儿的饭、听哪儿的乡音,你身体里就会流淌着那里的血液,印刻着那里的基因。我们把这种感情称之为乡愁。
煤矿养育了他,也曾带给他无尽的痛苦。在他五岁的时候,父亲因工伤调离井下。他由此对煤矿的感情更为复杂,他要在这里完成父亲的未竟之业,也要在这里找寻自己的梦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王雷雨从小就喜爱电气,为了自己的爱好,他先自费到山西煤炭干部管理学院进修了煤矿机电专业,又去山东理工大学专修了自动化控制专业。业余时间里,他也会买一些自己喜欢的电气书籍来补充知识。一步步走来,他从一个电气爱好者走到了专业工程师。
许三多说,“步兵,就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兵。”
从工作面到坑底,要走过五千多米长的水平大巷,要穿越两千多米长的顺槽巷道,还要通过二百余米的工作面。
为了赶上机电维修,这几千米的路常常要负重走完。
大多数时候是踽踽独行,一盏矿灯一个人,一个多小时走下来,孤独乏味。汗水从硬邦邦的工装里蒸腾出来,遇冷又凝结在衣服上,风一吹,凉飕飕的。他就在这一会儿冷一会儿热中走完了全程。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带来了煤炭市场的动荡,整个大同矿务局都不景气,工人们按照百分比发工资。在此危难之际,为了配合同煤集团扭亏为盈大局,马脊梁矿力挽狂澜,决定依托综采一队成立“高产高效”队。王雷雨临危受命,出任综采一队跟班队长。
他就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此期间,他不仅展示了自己超强的专业技能,也体现出了过人的领导能力、组织才华以及惊人的爆发力。
工作面机声隆隆,割煤机不停旋转,昼夜兼程。传送机上的皮带将散落的煤块运向远方。轰鸣的声音震耳欲聋,这是大工业时代的潮声,是马脊梁矿的工人不畏艰险、向自然奏响的高亢号角。
这一年,王雷雨的团队生产原煤达200万吨,圆满实现了“高产高效”的奋斗目标。
身在井隅,心向璀璨。
那流淌在传输机上的煤块儿所闪烁的熠熠光华,都是矿山工人用汗水、勤劳和一片赤诚之心涤荡而来。如果企业需要,他们义不容辞,如果企业需要,他们义无反顾。
王雷雨和他的团队用实践恪守了诺言,也立下了丰碑。那是如今回忆起来依然荣耀满满的时光,是闪着金色稻穗般华彩的时光,是他们足以用一生来回忆的时光。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王雷雨深知孤木不成林、百花齐放才是春。矿山太缺机电人才了,仅凭一己之力难以满足整个矿的机电需求。在自己成长为技术能手的同时,他还要传道授业、哺育桃李。
自1992年以来,王雷雨就开始有意识地推出新人、培养人才。先后有梁来喜、梁永国、蔡胜军、王复功等56名徒弟脱颖而出,逐渐能在各个岗位独当一面。
王雷雨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为他深知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是真正有生命的。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王雷雨极大地传承了孔老夫子的教育理念。针对不同徒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缺什么,补什么,教什么”,把实践经验与技术绝活相结合,创造出一套“望、闻、听、切”的“雷雨教学法”。
零散的口口相传已经不足以满足逐渐增长的人才需求了,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质变。马脊梁矿亟需一个汇集各路英才,并能进行系统学习的地方。
“雷雨工作室”应运而生。
自成立以来,雷雨工作室就像是矿山的一个急诊室,各种疑难杂症、紧急事故都会第一时间汇集到此。经过全矿各个系统的技术大拿研究分析、专家会诊之后,找出问题原因,再派出专业人士到现场进行实地解除。由此矿上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除去解决疑难杂症,雷雨工作室在大部分的时间更像一个科研院所。平日里王雷雨带领各系统的技术尖兵在全矿范围内开展导师带徒、技术研讨、事故会诊、技术攻关、课题研究等工作。把安全生产过程中积累的挡手难题和需要攻坚克难的技术瓶颈摆到桌面上,一一进行研究、分析、排查、解决。通过远程教育网络面向同煤集团乃至全煤行业开展技术交流、技术咨询,共享技术成果。
机电科技攻关小组和雷雨工作室逐渐成了马脊梁矿的“硅谷”。不光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国家专利技术数见不鲜,更重要的是在如此氛围的熏陶中,大批有志青年鱼贯而入,投入到这个科技强企的伊甸园中来。马脊梁矿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技氛围不断增强。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核裂变式的发展令人称奇。
不断壮大的雷雨工作室不甘心偏安一隅,它有着更大的雄心壮志。煤矿生产要想保证先进性,就要在科技创新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行,墨守成规、闭门造车只会故步自封,裹足不前。一直以来,雷雨工作室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战略决策,常常找机会与其它矿或其它企业交流经验、切磋技艺,博采众长,提高为矿服务的本领。
目前,雷雨工作室已经成为同煤集团的品牌,成为员工学技术成才的平台和阶梯,成为引领全集团公司青工技术成才的风向标。为此矿上专门设立了“雷雨大奖”,获奖员工不仅可以得到丰厚的物质奖励,还可进入雷雨工作室工作,在企业内形成了一种学技术、当大拿的人才发展趋势,为企业科技兴矿蹚出了一条新路子。
科技创新推动人才发展,人才发展拉动经济效益。王雷雨和他的徒弟们成了马脊梁矿有力的尖刀兵团,宝剑闪银光,凛冽刀出鞘。他们指哪儿打哪儿,所向披靡。
1992至2009年,他和徒弟们处理井下机电事故达七百八十多次,争取生产时间达三千一百多个小时,成功地对综采工作面使用的英国产BRUSH1500KVA移变高压SF6断路器控制回路、900型采煤机引进的TD33型开关、英国产D201开关国产化技术改造105项,并研制出了“工作面语音报警系统”和75KW大功率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填补了国内综采工作面无报警装置的空白,创经济效益九千多万元。
面对机电故障难题,王雷雨常常四两拨千斤。这种问题,对于专业能手就是庖丁解牛,可是对不明就里的外行来说,经常是猴子吃牡蛎——下不去手,张不开嘴。
当然,就算是能人,也有为难的时候,王雷雨也不例外,不过所谓困难,跨过去是道坎,跨不过去才是堵墙。
在修复英国产D201开关时,王雷雨也遇到了难啃的骨头。这是一起少见的故障,难度在于这个外国产品既没有配件,也没有图纸。开关属于器材处集中供应,想要更换得打报告给器材处,再反向追溯到英国厂家,还得确定这种配件是否仍然在生产中。这一系列劳神费力的流程走下来,开关能不能买到不知道,生产进度绝对是要被耽误到猴年马月了。
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修。
王雷雨牵头在漆黑一片的工作面展开了攻坚,他们把开关拆解开,将七大八小的零件一一罗列开来,仔细查找故障。方案一个个提出,又一个个否定。好不容易达成了共识,可是组装后一试,还是不行。
就这样装了拆、拆了装,他们真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心里没有一点儿谱。
世上本没有路,硬着头皮走了,才有了路。
历时三天三夜,在这七十多个小时里,王雷雨几乎没有合眼。似乎疲倦已经与他无关,饥饿寒冷也离他而去,只有大脑在飞速运转。我只能称这个奇迹为专注的力量吧。
他在此时不再是一名机电能手,而是一个进行急诊手术的大夫,一个挽救国家财产的功臣,他赌上自己的技术和健康,和时间赛跑。
天道酬勤。王雷雨在毕业的几年间凭借扎实苦干的精神和过硬的技术本领,迅速成长为马脊梁矿标志性人物。他先后被评为技师、高级技师、工程师,多次获得“山西省委联系专家”“三晋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命名的“技能大师”“山西省政府津贴享受者”等头衔。
王雷雨还是连续十数年的出席马脊梁矿、出席同煤集团的双料劳模、全国模范班组长。他的行政职务由综采准备机电队长、综采跟班队长上升到综采一队副队长。2012年,他荣获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颁发的“工人先锋”荣誉称号,同年10月,又被评选为“首席专家”,这是煤炭行业职工的最高荣誉之一。2013年,他被评为同煤特级劳模,省煤炭企业的特级劳模称号也被他摘得。
也是在这一年,他被推举为党的十八大代表。那一刻,他落泪了。在父亲出工伤时他没有哭,在因公负伤时他没有哭,在蹚过大大小小的险滩、越过一道道坎时他没有哭。在这一刻,他激动得像个孩子。
马脊梁矿这片热土,他热爱了一生,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热血、激情、才学,而今以最饱满的果实回赠于他,给了他无上的荣光与最高的礼赞。
从雷雨工作室出来的时候,已经是黄昏,屋外有三三两两的燕子结伴而归,它们在工作室上筑了巢,大一点儿的燕子带着一群幼燕在练习飞翔,看着看着,我出神地笑了。
蓝图设计师——强济江
少年得志。
强济江,1989年出生,2009年7月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系毕业,同年7月到马脊梁矿参加工作,2015年12月取得采煤专业工程师资格。参加工作九年来一直从事煤矿技术管理及矿井设计工作。
我整理劳模材料的时候发现,1989年出生的他,上大学的时候只有16岁。而在他的九年工龄中,载誉无数。满满当当的荣誉和专利技术暗示了他高密度的工作和为马脊梁矿倾注的心血。
山西省“五小”劳动竞赛技术二等奖,多次被评为马脊梁矿、同煤集团公司的劳动模范,三项国家专利技术,15项科研项目。2018年,又被选拔为集团公司青年人才库第三批成员。
“我这一生估计都会献给煤矿了。”强济江自我调侃道。是啊,16岁之前在煤矿生活,四年大学之后又回到了矿山,如果不出意外,一生都要在掘进机、采煤机、皮带机的隆隆声中度过了。
“现在想起来会有些后悔吗?选择这一行?”毕竟,作为我们这一代人,会面临更多挣扎和誘惑,更好的平台、更喜欢的专业和更自由的生活方式。对于一个地地道道的煤三代而言,煤矿着实少了很多浪漫色彩。
“不瞒你说,我私底下非常喜欢平面设计,如果不在煤矿,我想我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平面设计师吧。”他挠了挠头,望向远方,紧接着又把目光收回来,顿了顿接着说,“可是这里有家呀,别的地方再好都是漂泊。”我们相视而笑,对于每个生于斯长于斯的煤海儿女来说,这里的温暖是别的地方永远都难以给予的。
强济江是个精瘦干练的小伙子,戴副眼镜儿,斯斯文文的,有些老师的气质。他十分好学,也确实在煤矿教书育人。平日有时间的时候,他就去参加矿上组织的技术员专业培训和各种形式的专题讲座,像安全管理、支护设计、“智慧矿山”等培训班都有他的身影。
2014年10月,强济江被山西省安监局聘为山西省煤矿安全教师,平时为矿上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每年还要去太原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让自己的知识不断充实起来。
强济江不仅擅于学习,也十分长于总结。他习惯把平日里的所见、所思、所想诉诸于笔端。先后编写了《马脊梁矿巷道支护教案》《煤矿质量标准化》《新工人安全培训》等教案。把这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点点滴滴总结成册,方便后来人查阅学习,也算是功德一件。
作为一个安全教育讲师,强济江的脑子时时在思考着教学效果的改进。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为了让职工们的学习效果更好,他把安全教育巧妙地融进了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一点一滴,润物细无声。
他在实际工作中,时常会根据现场来提问,“这是什么设备?遇到这种问题该怎么操作?我们之前讲过的。”
这种随时随地、实情实景的“现场互动教学”法,提高了员工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工人们反映,这种方法比枯燥的课堂理论更能提高他们的安全知识及实践技能。
可能因为长年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强济江在同龄人中体型偏瘦,也显得更为老练成熟一些。
“我们几乎同龄,你却已经有九年工龄了,20岁的时候,同龄人还在读大学、谈恋爱、享受生活,你就已经参加工作了,想起来会有一些遗憾吗?”
“得失之间吧,这个问题很难衡量。这个世界总要有人去做事,不能大家都去享受,对吧?”他达观地反问道,展示出当代年轻人少有的豁达和从容。
“你从毕业开始就从事设计工作吗?这是事关全矿宏观规划方面的事情,当时做起来不觉得压力很大吗?”
“嗯,我学的矿业工程,回来在机掘待了半年,在综采待了半年,然后就开始做设计,刚开始有个师傅带,当我把整个系统掌握之后就开始自己着手设计了。当然这个设计图纸不是我自己全部能完成的,这个事情关乎全矿的整体规划。设计者做出图纸之后,大概完成度在90%,还需要各个职能科室的配合、副总的审查以及总工的审核,在听取各方意见修改之后,最终的成稿是集体心血的结晶。”
我惊叹于他思想的成熟和胸襟的开阔,刚刚而立之年,没有居功的狂傲,倒是有着与年龄不匹配的谦逊有礼、温文尔雅。
越是成熟的稻棵,头垂得越低,因为它“已知山河大,犹怜草木青”。
“在你的从业经历中,发生过紧急的情况吗?或者说有过和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吗?”
他沉思了一会儿,淡淡地说:“回想起来,确实没有特别危险的情况,煤矿环境虽然艰苦,但有了技术的保障,已经非常安全了,如果不是违规操作,基本上不会发生大型事故。”
我有些怀疑,反问道:“真的这么肯定吗?这样说会不会有些绝对了?”
强济江肯定地说:“没错,煤矿讲究开机率,机电故障不可避免,而且它对于生产的制约和损害是非常大的,因为时间就是金钱嘛,对于煤矿而言更是这样,所以一般会引发抢修。但只要按照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来进行操作,就不会发生任何问题。事实上,井下发生的绝大部分事故都是人为造成的,例如工人违章作业或个别干部素质不高或警惕性不高,违章指挥。”
他顿了顿接着说,“对于我们搞采矿的来说,预防胜于补救。在日常工作预案中,对于紧急情况都会提前有一个预判,这已经是我们的工作常态,基本不会有措手不及的情况。而且这种预测技术会随着日益发展的技术越来越精确。比如地质预报、长探短掘、有疑必探等。煤矿的安全已然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看到我疑惑的表情,他又进行了详细解释,“这个很好理解,比如长探短掘,就是一种审慎的探测手段,你先用一个杆在前方煤体里打50米,确定没有问题,你就可以开采20米,那这个开采就基本上是安全的。有疑必探,就是提高安全警惕性,只要在生产过程中有疑惑、不确定性,或者地质资料显示前方异常,那我们一定会增加探测的手段来把这个疑惑解决掉。”
可能是安全教师的职业使然,他开始滔滔不绝地普及起煤矿探测技术来。
“钻探主要是使用钻机钻入地下,并提取岩心,通过岩心分析获取地下岩石信息的一种勘查方法。物探是通过物理手段,利用物质的物理特性,如电性差异、密度差异、波的传递速度等来分析地下物质的特征,达到勘查目的。”
紧接着,他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说:“事故没有发生过,但是小的失误确实存在过。在一次马脊梁矿西部的开采探测中,这个区域和过去的小煤窑挨得很近,这个小煤窑的地质情况非常复杂,之前并没有准确地预判出来,结果在开采中和小煤窑打通了,有水透出来,当时吓坏了,还好采取了及时的应急措施,并没有引发严重的事故,但这次教训还是让自己受益匪浅,在后来的设计工作中更加小心、谨慎。”
我凝重地点点头,很多现在回忆起来云淡风轻的场景,在当时都足以让人心惊肉跳,特别是在井下那个四周都是冷冰冰的煤石的环境下,人类身处其中,常常脆弱得不堪一击。
2015年9月,强济江被马脊梁矿聘为“雷雨”工作室初级导师。雷雨工作室这个大家庭中又加入了一个科技青年。
心理学上有个定律叫“吸引法则”,雷雨工作室完美地诠释了这个理論。它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一样,释放着源源不断的磁力,把马脊梁矿各个端口上的杰出贡献者从四面八方吸引过来,凝聚在一起,共同构成了马脊梁矿的王牌战队。
在雷雨工作室,他主要负责掘进井巷工程的事故处理。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们像是精密仪器里的一个个螺丝钉、零部件,协同运作,互相配合,一齐驱动了这台永动机的高效运转。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从2014年开始,强济江的前期积累工作终于由量变开始发生质变。水到渠成,荣誉纷至沓来。
2014年元月荣获马脊梁矿2013年度“科技标兵”;
2014年10月被山西省安监局聘为煤矿安全教师;
2015年元月荣获马脊梁矿2014年度“优秀大学生”;
2015年9月被马脊梁矿聘为“雷雨”工作室初级导师;
2016年元月荣获马脊梁矿2015年度“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6年荣获马脊梁矿“矿山标兵”“矿山青年标兵”“技术标兵”;
2016年荣获集团公司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6年被评为同煤集团公司“劳动模范”;
2017年获得马脊梁矿“矿山标兵”;
2017年山西省“五小”竞赛劳动成果二等奖,荣记个人一等功一次;
2017年被评为同煤集团公司“劳动模范”;
2018年12月“顶板离层仪改进应用”荣获全市“五小”竞赛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9年荣获同煤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称号;
从2014到2019年,强济江从25岁走到了30岁。正值鼎盛年华,体力、智力都处在巅峰状态,他像一块海绵一样,在工作中和学习中不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
设计师这个工作,在整个煤矿工作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他是矿山蓝图的规划者。一块煤层要怎样开采,前期的规划、开口的施工、设备的配备、煤矿开采顺序的衔接、系统的完善都要在设计之初完成。
工作开始的第一步,設计者先要对地质资料有个详细了解,这时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包括煤层赋存特点、综采工作面设备选型配套、开口处地质构造及邻近巷道关系、地板等高线、钻孔、煤层分布以及旧巷道的系统情况等。
第二步就是深入井下去了解现场,因为有些信息在图纸上是反映不出来的,必须要到实地去掌握一手资料。
这种勘探需要到什么程度呢?强济江告诉我说,侏罗纪的巷道,几乎没有自己没到过的地方。
当前期工作准备完成后,第三步就是依据资料和综采工作面的需要形成煤流、运输、回风、升压等系统。在此基础上确保系统设计经济合理,并保证后期综采面搬家安全撤退。
一张优秀的设计图纸必须具备“一角,两标,三面”三个特征。一角就是方位角;两标就是图纸上的坐标、标注;三面即平面、剖面、断面。
一个合格的设计工作者必须要对采、掘、运、风、机各个环节有全面的了解。同时还得对综采、掘进机电等设备的型号有个大致掌握。
毛主席说,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得出一个结论,设计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对参数的把握,而参数的提取使用则是对工作态度的考量,态度决定高度。
参数的提取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在现场一寸一寸地测量。强济江时常在侏罗纪煤层来来回回踱步,去勘察,去计量。他已经习惯了在嘀嗒着水的巷道里行走,头顶着矿灯,他觉得自己有时候像个行者。
“作为设计者,这个工作的容错率是很低的,你必须得要求完美,或者叫苛求完美,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这条追求极致的道路上没有尽头。
每一个数字都得十分准确,那你就得不断测量、反复考证。还得根据井下施工现场不断调整,所以就得经常去现场跟踪施工。如果出现失误的话,那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所以这是个痛并快乐着的工作,总体来说非常锻炼人。”
“这么多年的工作中,发生过失误吗?”我似乎对英雄背后的事更感兴趣。
“当然有了,记忆中比较大的一次失误大概出现在2013年左右,在一次作图中,由于误判,使得巷道设计在不需要拐弯的地方提前拐弯了,差点儿作废了十米左右的巷道。当然后来又通过其他方法进行了及时补救,把损失降到了最低,但这个惨痛的代价让我至今回忆起来都痛彻心扉。所以在此之后,几乎每一个设计都不敢有半点儿马虎。”强济江沉重地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为了保证设计的准确性,强济江在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一条“坐标跟踪”的设计方法,即把每次测量完的数据在设计图纸全部“复原”。设计回头看、动态监测,以确保设计的可靠无误。
独当一面的近几年,他把工作重心集中在马脊梁矿西部开拓上,这对他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他的微信背景是一片耸立的山峰,孤峰林立,松柏苍翠,别有洞天。这幅图把他的凌云志气体现得淋漓尽致。
刚接手西部设计的时候,压力从四面八方漫延开来,首先西部地质条件复杂。三条大断层严重影响工作面布置,设计需要不断调整、反复修改。
其次系统不够完善,巷道周围关系复杂。由于之前小煤窑的违规开采,使得巷道的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队组过小窑空巷时有发生;此外采空区及老窑积水等问题都大大增加了设计难度。
但世间事有因有果,有困难就一定存在解决的办法。
保证煤巷施工进度,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巷道;这是他这次设计的首要目标,在此基础上再解决运料、出煤、回风的问题。
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他最终顺利完成了11#层8705、8802、8808 工作面和14-2#层8705、8802、8804、8808工作面设计,这几个工作面布置受大断层及应力集中影响比较突出,属于难啃的骨头。
实践本领在提升,相应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突破。
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发表了煤炭专业学术论文六篇,其中包括国家级一篇、省级五篇。获得国家级专利三项,主持参与科研项目十五项。
“在这些专利项目中,《顶板离层仪在巷道支护中的改进》是我最钟爱、也是注入心血最多的一个项目,当然在实际工作中它的用途也是最广的。”
顶板离层仪的改进是在一次掘进跟班上岗发生的。
404盘区的煤层分布距离极近,对于近距离煤层开采而言,巷道支护是关键。在层间距只有0.8米的情况下,为了克服机组直接拐切眼的技术难题,强济江一步都不敢离开现场,查阅了大量资料,反复推敲设计方案,保证掘进机每次进刀替柱支护都准确可靠。
五天的昼更夜迭,这段近距离切眼施工终于圆满完成,那颗一直悬在嗓子眼的心总算平稳落地。疲倦和头痛重新袭来,他发现自己似乎无法支撑起身体的重量。
经过这件事,他对于顶板离层仪这类问题格外留意。在多次的现场施工中,他逐渐发现了传统顶板离层仪存在的诸多不足。
传统顶板离层仪对于煤层状况和操作工人的素质要求较高。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顶板离层仪的安装不规范、收集的数据不准确、施工人员不了解离层仪的监测原理等问题。
他决定自主设计改良顶板离层仪,并在马脊梁矿5111巷进行首次应用。
改良后的离层仪可以对煤矿巷道顶板围岩进行稳定性监测,也可直观的获得巷道顶板围岩变形情况。同时它结构简单,易于工人们操作,成本也更低,能较好适应井下条件。
除了顶板离层仪,强济江对于煤流系统也很有一套自己的想法。
为了使溜煤眼之间的煤量得到合理分配,2017年他参与的主煤流系统改造获得成功,该方案使矿井2#、7#、11#间的煤量分配得到解决。
三个溜煤眼的容量释放了更多的生产时间,当外运检修时最多可以释放三个小时的生产时间,经济效益价值高达二百多万。
自古英雄出少年,从来忠孝难两全。
强济江在参加工作的这九年间,为工作投入的太多,对家庭也亏欠太多。他的女儿常常见不到爸爸,这也是他至今觉得心中有愧的地方。
“我只能尽量弥补吧,但是没办法,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能风雨兼程。”他粲然笑道。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准备区的“拼命三郎”王世龙
提起马脊梁矿的王世龙,就想到了“拼命三郎”这个词。
他的身材很壮实,性格也非常开朗,东北黑龙江人,比起前两位劳模的沉稳,他似乎是个天生的乐天派。
1988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2012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同年9月被分配到马脊梁矿准备区担任实习生产技术员,2013年9月担任马脊梁矿准备区生产技术员,2015年8月担任马脊梁矿准备区副区长至今。
有着典型东北人的开朗热情,采访之余还不忘为自己的家乡做宣传。或许是地域文化天生带来的喜感,他一开口,我就像听到了东北二人转,忍俊不禁。
“我家在黑龙江省萝北县宝泉岭农场,有时间来玩儿啊,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空气清新景色优美。是全国生态园,与俄罗斯隔江相望。”
“那为什么不留在东北呢?”
“想出来闯荡闯荡呗,东北人不大像山西人,安土重迁,我是不介意多走几个地方的。”
“我们外地大学生一年有24天的探亲假,但我一直没咋用,从2012年来到马脊梁矿,就没回过几次家,毕业头三年都是过年回家待几天,没超过一个礼拜就回来啦。最近两年都没回去,2014年又娶了媳妇儿在大同安了家,我就算是彻底扎根在第二故乡了。”他爽朗地笑着。
王世龙的爱人是他高中同学,东北姑娘,在一起十年,陪他从青春年少走到风华正茂。毕业后,这个敢爱敢恨的东北姑娘追随他一起在大同安了家。吾心安处是吾乡,有了爱人的陪伴,也少了羁旅漂泊的愁苦。
“那会经常想家吗?”
“大丈夫四海為家嘛,再说一个大男人不像姑娘们,整天哭天抹泪儿的。”
“当初为什么选择了采矿专业呢?”
“因为学采矿的学生一般都家里条件不太好,特别能吃苦,穷人家的孩子们,成熟的早。”
我赞同地点点头。不记得是谁说过,“苦难是一笔财富。”只是这笔财富像一个存折一样,少年苦难是存钱,而只有历经苦难之后才能提现。
“穷人的孩子都早熟”就是源于被生活打磨过后的坚韧的力量吧。
“大同还真是个不太好适应的地方,尤其在吃的方面,过去我经常闹肚子,现在好多了。和我们同届一起来的有二十几个,像金庄、马脊梁、四台、云岗、白洞、晋华宫、地煤都有,但好多人适应不了,最后都走了。”
“你为什么留下来呢?”
“我没什么大的目标,但是性格比较刚,要强不服输。既然是当初自己选择的路,我就不想半途而废,此外呢,马脊梁矿的风气很好,只要你肯干,踏实,愿意吃苦,就有领导愿意给你机会,给你平台,重用你。”
“简单介绍一下准备区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性质吧。”
“准备区以前叫机电安装队,顾名思义,是搞工作面旧面回撤、新面准备的。俗称工作面搬家,不搬家的时候就比较机动了,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像我们现在就在给综采队检修,如果别的矿发生了事故,我们也去帮忙救灾。”
“在救灾过程中,你们主要干什么工作呢?”
“我们一般是给综采干活,拉电缆、下水泵、抬水泵、排水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事儿。”
王世龙乐呵呵的,好像什么都难不倒他,但我通过其他资料侧面了解到,在一次排水中,由于皮带司机的误操作导致他不慎从皮带上摔下来,胸口疼了两个多月。可是他没吭声,依然坚持在抢险救灾第一线。
煤矿中各个区队都有明确分工的,掘进区负责前期挖通巷道;综采队在采区工作面负责挖煤;准备区则是负责设备稳装和回撤。主要是六个机器,即皮带机、转载机、破碎机、刮板输送机、煤机、液压支架。
准备区的工作是繁琐、复杂的,他们是矿上的先锋队和后卫军,起着豹头虎尾的作用。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王世龙的大任在他刚参加工作不到两个月的时候就来临了,当时的他还是个带着满满书生气的学生郎。
11#层紧挨着采空区,由于采空区的密闭出了问题,导致一氧化碳从墙缝泄漏出来。这可不是个小问题,当人体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气体时就会引起中毒,大脑会因缺氧而导致神经系统严重受损,更为严重的话,即可致命。
当时还是技术员的王世龙和准备区的工友们丝毫不敢迟疑,戴着呼吸机(俗称王八壳子)就冲进了11#层。
经过探测,在确定了泄漏源头之后,他们制订了解决方案,开始重砌密闭墙堵漏。刨地基、砌墙、搬砖、和水泥、卸料,为了赶进度,把损失降到最小,他在那段日子里,每天下井工作12个小时以上。
背着巨大的呼吸机刨地坑、垒墙,本来就已经极耗体力了,再加上井下缺氧的工作环境,呼吸机提供的氧气远远满足不了肺活量的需求,干活过程中经常喘不上来气儿。几乎每过一分钟,就得摘掉呼吸机喘口气儿,就这样每天12个小时,坚持了整整13天。
关键是空气中还有一氧化碳,为防止工作人员中毒,每天下班之后他们都得去吸氧,晚上还得喝葡萄酒解毒。
“现在想起来还是挺后怕的,毕竟一氧化碳有毒嘛,但当时就是一股劲儿地往前冲,没想过别的,完成任务为原则嘛。”或许“拼命三郎”的潜质从那时他就具备了。
苦难使人成长,学了四年的矿业工程,危险只存在于书本中,而当灾难悄然而至的时候,他才真正体悟到这份工作就是与自然搏击的战场。
为了赢得胜利,他只有更加用心,更加努力。
准备区就像个急诊科室,王世龙就是科里最忙的大夫。由于个头足,又肯卖力气,他很快就成了准备区的顶梁柱。
在14-3#层303盘区8301工作面准备过程中,时间非常赶、任务还重,那个月他下了29个井,整个月没休息一天。他像超能陆战队里的大白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发挥他的超能力。扛道木、拉电缆、钉道、稳绞车、稳设备,处处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像一个可以自动发电的永动机一样,永远电池满格,活力四射。
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伢子,大多擅于学习思考,喜欢问问题,喜欢捣鼓一些新鲜玩意儿,王世龙也不例外。
不同的是,比起看书,他更喜欢去观察生活,在实践中检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
准备区主要打交道的就是那六台机器,他研究的第一站也是这些大家伙们。他不厌其烦地跟在老师傅的后面,看他们如何对这些机器们进行拆、撤、装、运、稳。
有时候记不住还会在工作服的衣兜里装一个小本子,时时记录下前辈们的工作方法、步骤流程以及那些需要注意的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就连每一种设备的结构特点、尺寸型号他都不会放过,画上草图,一一记录在册。
当然他从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工作细节,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就向其他技术员、工人师傅们请教,充分发挥他的拼命三郎精神,打破砂锅问到底,上井后再查找资料,进行总结。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王世龙就是这句话的最佳执行者。在工作中,他很快褪去了学生时代的清高、稚气,将自己火热的青春投入到这片煤海之中。
每当井下有突发情况或紧急任务的时候,都不会少了他的身影。提建议、想办法,和区长、技术主管保持及时的沟通,商议出合理的方案,并通过反复论证来确保方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只用了两年的时间,王世龙就从技术小白转变成为了一个技术大拿。
截至2014年底,他已完全掌握了综采工作面旧面回撤、新面准备的工序,并运用自己的知识多次解决了井下生产过程中碰到的難题。
知识和经验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奇妙的化学变化,一种叫创新的物质就会出现在化学方程式的右侧。他不再仅仅是一个知识丰富、经验老到的技术能手了,他已经成长为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创新型冒险家了。
一切从一根被压死的支架讲起。
在14-3#层406盘区8608工作面搬家的时候,当撤到第54#支架时,意外发生了。由于顶板压力过大,导致支架被压在其中难以撤出。
以往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会选择从底部炸开一个口子,把支架从底部运出来。但这种方法成功率并不高,经常会把支架掩埋其中。他在根据多次现场实际情况的操作和思考中,决定换一种思路。即在支架前方支一个帐篷,把压力过大的顶板支撑起来,来换取支架。他的想法得到了领导的同意。
具体步骤为:在支架前10m范围内支设6根π形梁,支设方向与机道位置呈60°角布置,每根π形梁由三根单体柱支撑,单体柱柱距1m,排距1.5m的加强顶板支护方式,并结合放炮起底的方法,安全顺利的撤出了被顶板压死的15个支架。
解救支架的行动初战告捷,他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他开始为日常工作中那些棘手的难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在西部11#层408盘区8802工作面撤支架过程中,撤出九个支架后,因顶板坚硬,没有正常垮落,给撤架过程中维护三角区顶板稳定带来较大困难。顶板稳定维护不了,全区工友们的生命安全就会受到极大的威胁。
面对这种情况,他借鉴上一次的成功经验,再次按照“搭帐篷”的思路,用木垛来换支架。
具体方案为:从第100#支架开始,每撤出一个支架,相应的会在其三角区支设一个“井”字形木垛,这样既维护了三角区顶板的稳定,又保证了支架的顺利撤出。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王世龙在创新和学习中感受到了乐趣,也致力于把这种学习的乐趣、经验的果实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共编制了《14-2#层402盘区8210面搬家安全技术组织措施》《14-2#层305盘区8501面搬家安全技术组织措施》《14-2#层402盘区8206面设备安装安全技术组织措施》等十多份关于搬家准备等方面的安全技术组织措施,并都绘制了相应的搬家工期表和网络图,还细致地制作了搬家材料计划表。这些资料大多数都是他从技术科、机电科等单位广泛收集而来,其中包括关于14-3#层301-2盘区8101面等综放工作面大型设备的尺寸、型号、布置方式等技术资料。
此外,他还编制了《14-2#层402盘区8206工作面处理漏顶矸石安全技术组织措施》《西部14-2#层408盘区8802工作面5802巷制作假顶安全技术组织措施》等多份临时施工安全技术组织措施,这都是他平时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这些资料为马脊梁矿的搬家准备工作和临时工程施工提供了翔实有用的技术资料并奠定了扎实牢靠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二章讲到,人类社会活动归结起来,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当准备区的工作已经了熟于心的时候,王世龙的热情大部分都用来改造世界了。当然他的目标主要是在改造那些在工作中设计不合理的设备上。
比如那些超高物件的运输问题就十分棘手。
举个例子,某高件自身长3.2m,最小高度2.0m,不带轮对,必须用平板车装载运输。而平板车高度为0.4m,所以超高件和平板车的总高度达到2.4米,远远地超出了井下限高2.2m的要求,因此在实验场上难以下井。
为了将超高件安全顺利地运至井下,王世龙根据超高件自身的尺寸特点,对超高件进行技术改造。改造方案为:不采用平板车装载运输,直接在超高件的底座焊接两根工字钢,作为超高件的新底座,并根据尺寸要求在工字钢的相应位置分别焊接四组抱箍卡槽,然后安装轮对,并用抱箍抱紧,然后在超高件的適当位置制作两个连接口,并用绞车直接牵引。
改造后的超高件总高度为2.15m,不仅避免了用平板车进行运输,解决了运输困难,而且满足了井下限高2.2m的要求,并已成功运至井下。
他的改造设计都很人性化,一般都是出于对经济效益、操作便捷和人身安全的考虑。
比如他设计改造的绞车排绳器,是为了解决钢丝绳易从滚轮上脱落、不能改变活动方向以及钢丝绳与排绳器磨损严重等问题。
改良的皮带头漏煤簸箕,是为了减少井下焊接工作量和工人的操作难度,把过去分成四块儿的漏斗改装成一块,使工人的安装时间从八个小时减少到两个小时。
这些设计听起来都不高端,却实实在在地方便了工人,促进了生产,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效益。
王世龙是个有着“老心脏”的年轻人,他的偶像是毛主席,他对那个火红的、奋斗的、朴素的、正直的年代,有着充沛的情感和无尽的向往。
而这种情怀和马脊梁矿的传统不谋而合。
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名叫脊梁的骨头。
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而马脊梁矿所洋溢的精神就是当代同煤、当代中国正亟需的脊梁精神。
概括起来,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无畏精神;“当仁不让,敢为天下先”的担当精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和“不抛弃、不放弃”的团结精神。这些品质缔造了马脊梁,也打造了新同煤。
“更严、更好、更高、更强、更优”,是这些一线劳模身上集中闪烁的光芒,“创新、和谐、富强、振兴”,是新时代下同煤人的共同愿景。
采访结束了,我挥手告别,离开这个有着独特个性的煤矿。
“水出西山,东注于黄水,黄水又东注武周川,又东历古亭北,右合火山西溪水……”,站在武周山上回望,这匹奔腾的骏马似乎嘶鸣着向我疾驰而来,而马背上坐着的正是那一个又一个,一代又一代奋斗不息的逐梦人!
张彦婷:女,现就职于同煤集团晋华宫矿。同煤作家协会会员,大同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炭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