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经散结法治疗肝胃气滞型胃痛的临床研究
2020-03-25沈金焕滕志远
沈金焕 滕志远
胃痛,又称胃脘痛,古代文献中又称“心痛”“心腹痛”。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精神紧张等因素,极易导致焦虑、沮丧等情绪,导致胃脘痛疼痛呈现高发趋势,且极易反复发作,病情迁延不愈。目前主要以西药对因治疗为主[1],虽然取得一定临床疗效,但远期疗效不理想,同时还会产生诸多不良反应,且极易复发。有学者证实[2],针灸治疗胃脘痛,具有疗效佳、见效快、副作用小、经济安全等优点。中医认为,肝胃气滞型是胃脘痛中症状表现较为突出、发病率最高的证型,因此本次研究中,就肝胃气滞型胃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针灸理论为指导,结合多年经验提出通经散结法法进行治疗,以期能够探讨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而为肝胃气滞型胃痛的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36例患者均为2018年6月—2019年4月就诊于长春市中医院针灸科的胃痛(肝胃气滞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42.01±11.13)岁,病程为(13.11±0.89)月。对照组男7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42.31±11.83)岁,病程为(12.98±1.05)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采用通经散结法配合体针与合穴疗法。针具:华佗牌0.35 mm×40 mm毫针。选穴:根据新世纪(第2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3]中关于胃痛的治疗处方拟定:主穴为: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阳性反应点。配穴为:期门,太冲。足三里,内关,公孙,期门,太冲均为双侧取穴。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在任脉寻找阳性反应点(结节、压痛明显处),直刺进针,以中指抵住针身,针尖抵到结节纤维组织底部,做左右弹拨状,频率为30次/min。余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使局部有酸、麻、胀感为宜,隔10 min行针1次,行针3次,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1.2.2 对照组 采用常规针刺疗法。针具:华佗牌0.35 mm×40 mm毫针。选穴:根据新世纪(第2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中关于胃痛的治疗处方拟定:主穴为: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配穴为:期门,太冲。足三里,内关,公孙,期门,太冲均为双侧取穴。操作:患者取仰卧位,用平补平泻手法。隔10 min行针1次,行针3次,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两组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 评价标准
参照《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表》[4]统计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总数,计算其积分差和疗效评分。
疗效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痊愈:证候基本消失,积分减少95%及以上;显效:证候明显减少,积分减少75%~94%;有效:证候减少,积分减少55%~74%;无效:证候无减少或稍有减少,积分减少55%以下。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积分的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积分在治疗一疗程、两疗程后积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积分在治疗一次、两疗程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两个疗程后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积分的比较(分, x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积分的比较(分, x
表2 两组治疗两个疗程后临床疗效的比较
3 讨论
胃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胃痛的病因多,如情志失和、饮食不节、精神紧张、作息规律、吸烟等[5-6],病机演变也颇为复杂,但胃气阻滞、失于和降是其主要病机。胃痛病位虽在胃,而与肝、脾的关系甚为密切。肝五行属木,为刚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胃五行属土,为“太”仓,主受纳、腐熟水谷,以和降为顺,性喜濡润而恶燥。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对于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脾胃之气升降正常和肝气的条达密不可分,肝气通则舒,健脾助胃。因此该法以理气止痛,疏肝健胃为治疗原则。
胃痛的患者以痛为主,因肝气郁滞所以不通则痛。《内经》提出“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因此,肝气犯胃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日久必会在体表形成阳性反应点。有学者[7]认为经穴阳性反应点(物)是一种病理现象,具体来说是机体病变通过经络系统在人体产生的体表反应,同时也是针灸治疗的刺激点[8],它既能诊断疾病同时也能起到指导治疗的作用。刺激“反应点”容易激发经气,使气至病所,因而“反应点”应是针灸治疗的最佳刺激点。笔者经过多年临床观察,患者觉得阳性反应点多在前腹部任脉位置以及胃区在体表的投影,所以该阳性反应点为治疗重点。该疗法采用直刺进针,以中指抵住针身,针尖抵到结节纤维组织底部,做左右弹拨状,以此法来通经散结。瘀滞得通,气血畅行则疼痛消失[9-11]。此外,笔者发现该阳性反应点具有数目不等、位置不同、软硬程度不同等特点,多与患者的病程及病情轻重有关。该疗法同时配合体针进行治疗,主穴为: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配穴为:期门,太冲。中脘为胃之募、腑之会,穴居胃脘部,可健运中州,调理胃气;足三里为胃的下合穴,可调理胃气,两穴远近相配,可开清降浊,通条腑气,和胃止痛;针灸足三里,可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消化;还可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减少胃酸分泌、调节胃肠激素、改善胃黏膜血流量、促进胃肠运动等[12]。内关为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可畅达三焦气机,和胃止痛;公孙为络穴,也为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与内关相配,专治胃、心、胸的病症。诸法相配,止痛效果尤为显著,既能疏肝解郁,又能通经散结,标本兼治,同时该疗法选穴独特,操作简便,安全无副作用,为临床提供了新的选穴方法和治疗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