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包埋切片法在出土纺织品研究中作用的探讨*
——以山普拉出土纺织品为例
2020-03-25李菁
李 菁
在历史长河中,纺织品对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极大贡献。纺织品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对出土纺织品的测试研究,对于了解我国古代纺织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当时经济、文化、宗教的发展,当地居民的生活风俗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纺织品有机物的性质,使得其在历史遗存中很难保存,且研究出土纺织品需要多种交叉学科,使得纺织品考古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伴随着我国发掘的一些墓葬中均发现了精美的纺织品,例如马王堆汉墓、新疆营盘墓葬、新疆尼雅墓葬等,以及我国对出土纺织品的保护水平也不断提高,对纺织品考古的研究在国内外开始受到了关注①赵丰、金琳主编:《纺织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17~18 页;金琳:《纺织品考古一百年》,《丝绸》2004年第9 期,第44~47页。。文物的研究要遵循“无损微量”的要求,形貌分析是对其分析的第一步,也是很必要的一步。纤维切片就属于微观形貌分析中的一种。
1 出土纺织品的分类及各自特征
从远古人类开始使用树叶、枝条和动物毛皮,到发现和利用纤维有相当久远的历史。如8000年前古埃及的麻纤维,6000年前古巴比伦的羊毛,5000年前古印度的棉花以及4700年前中国的蚕丝。这也只是有记载的记录,人类利用纤维的历史应该更为久远①于伟东主编:《纺织材料学》,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第15~23页。。
本文所使用的样品皆出土自新疆洛浦县山普拉墓葬,该墓葬处于前1世纪~4世纪末的汉晋时期,距今2000年左右。在1983年至1993年之间,共进行了3次正规的科学挖掘。随葬品主要有石、陶、铁、铜、木、角、骨、皮制品和纺织品,品类包括了生活用具、工具、装饰品和服饰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新疆山普拉——古代于阗文明的揭示与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40页。。其中,出土纺织品原材料多为天然纤维,个别样品里含金线。
常见用于纺织的天然纤维为棉、麻、丝、毛。这四种天然纤维在横截面上有明显的差异。其中棉纤维横截面常态是腰圆形,有中腔,中腔呈干瘪状,纵向有天然的扭转,称为“转曲”;麻纤维的横截面因为麻种类不同差异较大,横截面形状多为腰圆形、多角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中腔大小随品种而不同,腔壁多有辐射状裂纹;丝纤维的横截面多为三角形,家蚕丝截面为不规则的圆角三角形,柞蚕丝横截面为长条状三角形,野蚕丝的横截面比桑蚕丝小③郭丹华:《新疆营盘出土纺织纤维及其老化状况研究》,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毛纤维横截面多为圆形,动物种类不同,横截面差异较大,同种动物取毛部位不同,横截面也有一定差异,以最常见的羊毛纤维为例,簇生毛多为实心圆柱体,导向毛直径较粗且有髓腔④李菁、吴子婴、张阳阳等:《10种动物毛纤维的主要鉴别方法研究》,《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2期,第138~142页。。
2 材料与方法
本文所选样品,皆出土自山普拉墓葬,为颜色鲜艳、且保存较好的11种样品,样品清单如表1所示。样品选用从织物上脱落的纱线,或借助镊子将纱线轻轻地从织物上剥离。由于样品量较少,采用包埋法,用粘胶纤维包裹纱线置于哈氏切片器(Y172型,常州纺织仪器厂)中,采用哈氏切片法得到纱线截面切片,在万能显微镜(Stemi 2000-C,ZELSS公司)下观察,并获得放大倍数100倍、400倍的照片。
表1 样品清单
3 通过纤维切片法得到的文物信息
3.1 纤维间是否有污染物
图1 纤维间污染物图
如图1 所示,这两个样品的纤维间存在污染物。可结合能谱,分析结晶物的元素组成,推测结晶物种类。最常见的污染物是结晶盐,多为钠盐、钙盐,推测为地下水或雨水渗入地下,将土壤中的物质带入,最终以结晶盐的形式残留在样品上①李菁:《新疆小河等墓葬出土毛织品的分析研究》,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3.2 初步判断样品原材料
出土纺织品多为天然材料,如果保存状况较好,利用天然纤维横截面形态的特征,在显微镜下就能够非常清楚地区分棉麻丝毛四个大类。如图2所示,四种样品从左至右分别为棉、麻、丝、毛。
图2 纤维种类鉴别图
如果因为年代久远或保存条件不佳,无法获得完整的显微横截面,可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纤维纵向加以区分。四种天然纤维的纵向也有明显的特征:棉纤维纵向天然转曲;麻纤维纵向有麻结;丝纤维表面光滑;毛纤维表面覆盖有鳞片。有文献表明,用红外显微镜可以准确鉴别棉麻丝毛②王颖、张国宝、赵根锁:《用红外显微镜鉴别棉、麻、毛、丝、化纤制品的研究》,《河南科学》2000年第6期,第170~172页。,但在针对文物的实验中,要遵循“微量无损”的原则,对于文物不适宜用KBr压片法进行红外测试,用红外显微镜图谱信号较弱,多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ATR-FTIR)进行测试。
3.3 初步分析样品颜色
古代用于纺织物染色的染料主要分成矿物染料和植物染料两类。大部分矿物染料有不溶于水、不能直接染色、固色性不好等特点,使用范围远不如植物染料广泛。植物染料与矿物染料相比,可直接用于染色,且色牢度较高。根据染色方法的不同,可将植物染料分成直接染料和还原染料两种,常用的植物染料有茜草、红花、紫草、菘蓝等。可用作分析出土纺织品上染料测试方法有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光谱法等①金少萍、吴昊:《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植物染料及其文化内涵》,《烟台大学学报》2012年第10 期,第79~89 页;张雪莲、唐静娟、熊贤礼等:《古代织品染料的分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6年第5期,第1~8页。。
通过万能显微镜观察纤维横截面,可以初步判断出土纺织品为原色还是染色。白色、黄色的出土毛织物多为原色织物,纤维横截面每根间无色差,棕色、褐色多为原色织物,纤维横截面上有大量的黑点。如图3所示,图3(a)为样品为浅色动物毛,图3(b)为深色动物毛,均为原色。相关文献②郭海涛、薛晓明、侯森林:《红外光谱分析在野生动物毛发鉴定中的应用》,《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第6期,第495~497页。表明黑点是色素沉积点,是毛纤维呈现出深色的原因。
图3 原色样品
图4所示样品均为染色,可以观察到纤维横截面基本无色素沉积点,推断出用于染色的毛纤维均为浅色羊毛。图4(a),图4(b),图4(c)可以看出,虽然经过了2000年左右的地下埋葬,样品的颜色依然非常鲜艳。对部分山普拉纺织品进行染料分析的结果显示,主要染料品种为茜草、靛青和黄酮类化合物。
图4 染色样品
图4(d),图4(e)是整根纱线的横截面图,可以看出纱线边缘处的纤维颜色较深,较为鲜艳,越靠近纱线中心的纤维颜色越浅,类似于现代纺织业中的未透染现象。图4(f)纤维未透染,纤维边缘颜色较深,较鲜艳,纤维中心颜色较浅或没染上色。图4(g)出现褪色情况,部分纤维边缘颜色较浅,中间颜色较深。
3.4 纤维老化状况
同一墓葬中不同埋葬位置的文物,老化程度可能不同。以小河墓葬出土的纺织品为例,相关学者基于大量样品,通过观察织物组织、纤维横截面、纵向、能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小河墓地出土毛织物的纤维劣化情况①周旸、龙博、李菁等:《小河墓地出土毛织物的纤维劣化分析》,《纺织学报》2014年第9 期,第67~72 页;李菁、吴子婴、周旸等:《新疆小河墓葬出土毛纤维老化状况的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7年第1期,第86~91页。。将毛纤维老化状况分为四种:完好如初——初露端倪——持续劣化——完全解体。小河墓地距今4000~3500年,绵延近500年,越靠下层的文物经历的埋藏的时间越长,劣化程度越强,纤维老化状况基本与埋藏位置有密切关系。
山普拉墓地,处于前1 世纪~4 世纪末的汉晋时期,距今2000年左右,与小河墓地相比,埋葬时间短。该批山普拉出土纺织品的保存状况较好,个别样品横截面不完整或出现裂痕,处于完好如初和初露端倪的老化阶段。
4 结论
对于纺织品文物的研究,形貌分析是必须且便捷的,形貌分析一般包括织物组织结构分析、纤维横截面分析、纤维纵向分析,常用作形貌观察的仪器包括体视显微镜、万能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等。
纤维切片法是在纺织品文物的分析检测、修复保护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因为需要的样品量非常少,常常作为出土纺织品检测的第一步。通过观察纤维切片,可以收集文物基本信息,也为后续的染料分析、污染物分析以及保护修复提供一定的依据。
形貌分析只是纺织品文物测试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符合“微量无损”的要求。要进一步研究纺织品文物的染料、老化状况和老化机理,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研究。相关研究中,用到的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包括红外光谱测试、X射线衍射测试、热重分析、氨基酸测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