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视角下的勘察设计企业项目管理创新
2020-03-24
01 引言
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型企业,勘察设计企业在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只有加大创新投入,推进转型升级,建立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才是企业实现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和动力。创新是把感悟和技术转化为能够创造新价值、驱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生活标准的过程及其结果,包括新理论、新模式、新方法、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流程等。
组织知识管理是增加组织的创新和反应能力,从而推动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根据国家标准GBT 23703.1-2009《知识管理第1部分:框架》中的知识管理概念模型,笔者在此基础上针对勘察设计企业的业务需求提出了基于知识+项目管理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已有的企业知识库体系建设成果对组织生产环节中需要用到的显性知识进行集中管理;同时,利用知识鉴别的工具和方法,充分考虑不同角色的知识述求,对项目业务中的知识需求和知识资源进行分析,明确其在过程中创造、获取和分享知识的路径;最终在项目管理业务过程中形成对知识流的获取、存储、共享、重用以及创造的闭环管理,从而形成对企业绩效和创新的长效服务机制。(图1)
图1 知识+项目管理概念模型
02 基于知识管理的项目管理业务规划
国家标准GB/T19001-2016/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将“组织的知识”纳入标准审核要求。在标准第7章“支持”中,“7.1.6组织的知识”是这样要求的:“组织应确定必要的知识,以运行过程,并获得合规产品和服务。这些知识应予以保持,并能在所需的范围内得到。为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发展趋势,组织应审视现有的知识,确定如何获取或接触更多必要的知识和知识更新。”勘察设计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主要为工程咨询、勘察和设计过程中产生的智力成果。为了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企业每年会投入一定的科研经费用于专利、技术研发、业务建设、组织论文和报奖评优以及建设第三方信息检索系统等科技质量管理活动。国家标准GB/Z 19579-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定义组织内部的知识包括:图纸、文件、专利、技术诀窍、公关成果、技术革新和改造成果、QC小组和六西格玛管理成果、合理化建议成果和专业论文等;组织外部的知识包括:顾客的图纸和文件,竞争对手和标杆的最佳实践、管理经验、供方和合作伙伴的专业技术文件以及与组织运营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图2 知识管理与项目管理业务活动分析
知识体系化管理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为员工赋能、为业务提效,在勘察设计组织生产和科技质量管理中,企业一般将工程项目主流程按照不同的设计和服务阶段进行管理,另外通常根据管理对象将科技质量活动划分为不同类别的项目进行管理。知识管理活动围绕工程咨询设计项目和科技质量活动的主流程展开,对项目过程中的知识活动进行识别,对知识应用场景进行分析归纳(图2)。
03 知识+项目管理平台的构建
根据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十三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当前许多综合类勘察设计企业普遍建立起了满足自身生产管理要求的信息资源管理、综合管理、项目管理平台,但对于核心业务中通过融合知识管理的理念持续为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注入活力,解决组织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提质增效问题,形成统筹规划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信息平台,是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知识+项目管理平台是实现知识+项目管理概念模型的技术支撑。平台以业务增值为导向,实现知识业务化、业务知识化,以知识管理为基础实现项目管理融合创新发展。平台按照“1N1”的模式,即一条业务线、N个知识场景、一套集成平台的实施路径进行构建。首先,以跨职能域的设计项目管理业务和科技质量管理业务为主线,以业务效能和价值提升为导向,对业务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活动进行识别和挖掘;其次,对识别和发掘的每个知识管理活动进行应用场景设计,每个场景即一个知识接入或接出的应用点,通过对应用场景知识需求进行梳理分析、进行明确的功能设计;最后,根据国家标准GB/T 23703.7-2014《知识管理第7部分:知识分类通用要求》中提出的组织进行知识分类的原则、方法、步骤和示例,将所有场景下所需要和产生的知识资源进行识别归纳,总结出适用于企业自身不同业务、不同专业的知识分类需求,在公司统筹推进,建立以知识资产化为目标,以知识仓库、知识门户、知识地图、专家黄页和知乎专栏等应用为核心的知识管理,同时通过技术保障将知识智能化服务植入业务场景之中,为业务提供随需随用的知识资源。随着应用的逐渐深入,个性化场景的不断丰富,企业通过1N1的模式往复迭代更新,持续构建知识管理与核心业务深度融合的企业级知识+项目管理平台。(图3)
图3 知识+项目管理平台框架
平台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业务效能和价值提升,解决不同场景下不同角色人员如何更高效地获取知识资源的问题。为此,平台应提供必要的知识智能化服务作为技术保障,主要包括:
一是支撑海量非结构化内容的统一智能搜索。智能搜索可以实现跨系统跨库包括第三方信息检索库、项目管理、档案管理、科技质量管理和知识管理系统的知识统一搜索。同时,知识搜索可以作为一种服务嵌入到各种业务场景中,以业务场景驱动触发搜索服务。
二是知识图谱技术。在多维度的知识分类体系基础上,通过自动化数据采集、知识本体库构建、知识标注及知识可视化应用,描述物理世界中存在的各种实体或概念、在虚拟世界中的关系,把原本孤立原始、单一维度的知识进行本体性抽象,根据场景目标进行重构,以实现知识资源的深度挖掘,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主动的、更深层次的知识服务,如智能推送、业务画像等。
三是基于场景的原子级知识接入接出。构建知识内容从“结构化—上传—原子化—使用”端到端的用户应用逻辑,即知识内容的结构化处理、原子化分析积累以及面向场景的精准知识服务支持等。这样一来,可将专业设计的标准规范、设计质量案例等知识原子化后,推送到专业人员的设计环境中。
04 结语
当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正逐渐成为组织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组织应营造知识学习型组织构建的文化氛围,明确各项业务过程中知识管理活动,建立基于知识管理的业务信息平台,收集和传递来自员工、顾客、供方和合作伙伴的知识,通过内部知识分享和外部标杆对比,识别最佳实践,并进行确认、积累、整合、分享和推广应用,使分散的知识集成化、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将知识转化为效益,促进知识资产的不断增值。
将知识管理融入项目管理业务流程建设知识+项目管理平台,应始终遵循认知、规划、试点、推广、评估改进、制度化的实施方式和方法。平台运行过程中业务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的建立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企业需要在知识管理的制度建设和文化转变方面下功夫。只有把知识管理意识落实到业务执行上,实现业务和知识的持续融合创新的真正落地,才能真正内化为企业项目各层级岗位角色的行为模式和工作习惯,助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