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草制品在口腔健康中的应用

2020-03-24陈国宝陈保华

口腔护理用品工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甘草酸甘草牙龈

陈国宝 陈保华

(1.甘肃泛植制药有限公司,兰州 730010 ; 2.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兰州 730000)

引言

口腔健康作为人类身体健康的一部分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口腔中的感染和炎症因子可导致或加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危害全身健康,影响生命质量。龋病和牙周病会破坏牙齿硬组织和牙齿周围支持组织,不仅影响咀嚼、言语、美观等功能,还会造成社交困难和心理障碍。也有研究称孕妇的口腔感染是早产和婴儿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于口腔健康的维护显得至关重要。最近,甘草在口腔疾病中的保健和治疗作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临床试验以评估,甘草及其代谢物在预防和治疗各种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病,念珠菌病,口疮性溃疡和口腔癌等衰弱性疾病中的作用。此外,甘草还被研究作为根管药物,其可以防止根管治疗失败并且导致更高的治疗成功率。本研究对甘草制品在预防龋齿、改善口气、口腔软组织炎症治疗、药物性牙龈增生的调控、放/化疗过程中对口腔黏膜的保护、危重患者口腔健康护理以及口腔癌症治疗等多种口腔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进行综述分析,为今后甘草制品在口腔健康产品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1 甘草及其成分介绍

甘草是一种传统的药食同源物种植物,属于多年生草本豆科甘草属。由于甘草具有特殊甜味和风味,在我国有将甘草用于调味料的使用传统,同时甘草在世界范围内被用作食品和药品生产中的甜味剂和助剂,并且在美国被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列为公认的安全(GRAS)在中国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等地有产,同时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富汗、阿塞拜疆等国家均有分布。在中国的传统中医药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有“十方九草”的说法。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成书于2000对年前的《神农本草经》,该书中给予甘草很高的评价,甘草被列为一百二十种上药之一: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所录入的甘草药材有三种,分别是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 L.和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eBatalin。甘草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作用[1]。它的主要药用成分是五环三萜皂苷类成分,其中以甘草酸的药理活性最为显著也最早被发现[2],甘草酸由一分子甘草次酸和两分子葡萄糖醛酸组成, 存在18-α和18-β2种立体异构体[3]。甘草酸制剂具有抗过敏和抗炎作用,20世纪中期之前, 主要用于过敏性皮肤病的治疗。1958年甘草酸制剂由山本佑夫[4]尝试应用于临床 治疗肝病的治疗, 取得良好的疗效。1975年日本千叶大学熊谷朗教授发现甘草酸类成分具有免疫增强和免疫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5]。甘草酸摄入体内后,糖苷配基部分被葡萄糖醛酸酶水解,甘草次酸进入体内 ,而其 D/E环的反式构型与泼尼松龙相似,易于与类固醇激素的靶细胞结合,延长体内皮质醇的存在时间,因而起到类糖皮质激素样作用[6]。通过不断研究发现甘草酸具有抗病毒、抗炎、抗过敏、抗变态反应 、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作用。其中免疫调节作用备受关注 ,甘草酸通过双重调节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来发挥作用 。

除20多种皂苷类成分之外,还有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比较典型的是甘草苷、甘草查尔酮A、光甘草定。国内外已从甘草中分离鉴定出300多个黄酮类化合物[7],它们分别属于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查尔酮类、双氢黄酮类、双氢查尔酮类等十几大类。不同种类、不同产地的甘草黄酮类化学成分有所不同,而且同种甘草不同部位的黄酮类成分也各有差异。大量研究揭示了甘草的许多药理活性,如抗病毒活性[8,9],抗炎活性[10,11],抗肿瘤活性[12,13]抗菌活性[14,15]和许多其他活性比如降低体重和血脂含量[16,17]、抗疲劳[18]、强化记忆力[19]。

由于甘草中的不同成分具有诸多的药理活性,所以甘草制品在食品、药品、化妆品、动物饲料和兽药、香烟等行业均有应用,当然也包括了牙膏、漱口水等口腔清洁护理用品。

2 甘草制品在口腔健康中的应用研究

2.1抑菌和预防龋齿

龋齿是一种很常见的口腔健康问题,通常认为是由于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唾液链球菌、嗜酸乳杆菌、粘性放线菌等[20,21,22]微生物有关,这些微生物会产生一些酸性代谢产物,致使牙齿表面的钙质被腐蚀造成溶解和破坏[23]。因此大多数口腔清洁护理用品都会使用到一些抗菌成分用来减少口腔微生物的数量。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甘草水提取物[24],乙醇提取物[25]和超临界流体提取物[26]在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27],大肠杆菌[28],铜绿假单胞菌[29],白色念珠菌和枯草芽孢杆菌[30]。这些提取物也被认为是合成杀真菌剂的潜在替代品,或者是新型合成杀真菌剂的先导化合物。表1列出了活性成分和微生物类型的抗菌作用的可能机制。

表1 抗菌活性成分及其可能的微生物预防机制

甘草茎醇A和6,8-二异戊烯基5,7,4′-三羟基异黄酮对变形链球菌具有有效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和μg/mL[31]。基于上述对细菌的抑制活性,甘草可作为预防和治疗龋齿,牙周病的良好原料。

Ajagannanavar SL博士做了甘草水提取物、甘草乙醇提取物同洗必泰(CHX)的抗菌功效研究,结果表明甘草根乙醇提取物和甘草根水提取物对变形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的MIC分别为25%和12.5%。甘草提取物在48h时的平均抑菌区分别为22.8mm和26.7mm;甘草提取物在48h时的平均抑菌区为14.4mm。在48小时时,CHX抑制变形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的平均区域分别为20.5和13.2。得出与水提取物和CHX相比甘草根乙醇提取物对变形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结论。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洗必泰的浓度是0.2%,而甘草提取物的浓度是25%浓度对变形链球菌有杀菌作用,0.09%~12.5%浓度的仅表现出抑菌作用。同时50%浓度的甘草提取物对嗜酸乳杆菌表现出杀菌作用,0.09~25.0%浓度的甘草提取物对嗜酸乳杆菌仅表现出抑菌作用[32]。

由伊朗德黑兰大学口腔临床医学院 Moham-madHosseinSalari、einabKadkhoda 两位博士研究了甘草次酸对口腔致病菌的抑制和灭杀效果[33]。该研究通过从200例成年期炎症样本中分离出病原性和嗜性细菌,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和培养之后,使用不同梯度浓度甘草次酸,进行菌株敏感性实验。以放线菌、侵蚀拟杆菌、CO2嗜纤维菌、颗粒CO2噬纤维菌、溶血嗜血菌为对象进行不同浓度甘草次酸对孤立的牙周病变和嗜酸性细菌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甘草次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8和16mg/L,所有参与考察菌群的最小杀菌浓度为16mg/L。该研究表明甘草次酸对多种牙周病原菌和嗜酸性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和灭杀作用。

Godbole E[34]在脱落的健康儿童更换脱落的磨牙上进行培育后的变形链球菌菌株(MTCC497)定植培养,同时对甘草和蜂胶分别用80%乙醇提取,提取液稀释至有效抑菌浓度后浓缩制备成为凝胶,用该凝胶涂抹在变形链球菌感染的牙齿标本上。在涂抹后的60、120和180秒对牙齿标本进行荧光染色并在聚焦显微镜下进行激光观察,结果发现甘草提取物的杀菌效果远优于蜂胶提取物。

Peters MC[35]在美国进行了每根含有15mg甘草提取物的无糖棒棒糖对儿童口腔中变形链球菌的影响研究,每天两次食用该棒棒糖,连续3周检测儿童唾液中变形链球菌的数量,结果表明变形链球菌减少,龋齿概率降低。继Peters MC之后我国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国家口腔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也使用同样的棒棒糖对中国学龄前儿童进行了类似的临床研究[36],体外研究发现甘草提取物对变形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5μg/ml,临床研究显示3至6岁的高龋风险儿童唾液变形链球菌水平>5×105细胞/ml,每天使用2个含甘草的棒棒糖3周可显着降低唾液变形链球菌水平到对照组。唾液微生物组分析显示,使用草药棒棒糖后,口腔群落的系统发育多样性没有变化,而变形链球菌水平有明显降低。这两项研究结果表明含有甘草的无糖棒棒糖可有效预防儿童龋齿的发生。

另外口腔念珠菌病(念珠菌病或鹅口疮)是由称为白色念珠菌的酵母样真菌引起的,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包括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等药物,糖尿病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全身性疾病,铁和B12缺乏症等营养缺乏症,口腔干燥症,免疫抑制性疾病等[37]。诸多研究表明甘草酸的使用提高了MAIDS小鼠对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抵抗力,光甘草定对C. Albicans表现出良好的抗真菌作用,光甘草定在最低抑制浓度为31.25~250μg/mL时显示出对抗白色念珠菌抗药性突变体的抗性修饰活性[38~40],甘草素(LG)可以通过CD4+Th1免疫反应保护小鼠免受播散性念珠菌病[41]。最近的一项研究评估了光甘草定和甘草查尔酮A对白色念珠菌生长,生物膜形成和酵母菌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草查尔酮 A对生物膜形成具有显着影响,而甘草查尔酮A和光甘草定均阻止了白色念珠菌的酵母菌转化。他们还指出,这两种化合物都可以与制霉菌素协同作用,对抗白色念珠菌[42]。

陈钢、许海燕等[43]发现甘草酸二钾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有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1.875g/L ;含0.2%甘草酸二钾的牙膏具有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作用,抑菌环直径为20.5mm。

2.2改善口腔异味

中医认为口臭的发生除与口腔卫生环境有关之外,还与脏腑积热有很大关系。这些人在有口臭的同时,常会伴有口渴、口感、牙龈红肿、便秘等情况。要缓解口臭除了口服清热泄火的药之外,可以使用药物汤剂进行漱口治疗。其中甘草搭配藿香、佩兰、金银花或者甘草与芦根搭配开水冲泡漱口,可有效缓解口臭。

西医认为口臭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导致挥发性硫化合物(VSCs)的产生,特别是甲基硫醇和硫化氢,由特定的细菌菌种在口腔中定植造成的。本研究以甘草提取物中的异黄酮甘草苷(licoricidin)和甘草异黄酮a (licorisoflavan a)为主要成分,研究其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普氏杆菌(Prevotella intermedia)和moorei (Solobacterium moorei)的生长、VSC生成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了甘草提取物、甘草苷和甘草异黄酮A对唾液模型中VSC产生的影响。首先表明,licoricidin和licorisoflavan,有效地抑制了3个菌种的增长,以最小抑制浓度在2~80μg/ml。甘草提取物与甘草苷和甘草异黄酮A两种分离物均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牙龈假单胞菌VSC的产量。以及S. moorei的唾液模型。虽然提取物和分离物没有抑制细菌的蛋白水解活性,但它们阻止了Prev将半胱氨酸转化为硫化氢。最后,研究了甘草提取物、甘草苷和甘草异黄酮A对牙龈源性vsc的调控作用。Licorisoflavan(10μg/ml)被发现是最有效的降低VSC水平50%。在本研究的范围内,甘草超临界萃取物及其主要异黄酮(甘草苷和甘草异黄酮a)是天然成分,具有降低细菌VSC产生的潜力,因此可以控制口臭[44]。也有研究发现含有甘草查尔酮(Licochalone A)等甘草黄酮类成分的口腔护理液,可抑制口腔中的主要致病微生物并生产用于抵抗口臭,预防龋齿和减少牙菌斑,减少牙龈炎[45]。

2.3口腔溃疡治疗及黏膜修复

在口腔医学中甘草锌胶囊与维生素B2联合使用治疗口腔溃疡,被认为具有奇效。郑利光[46]等拿甘草锌膜对金黄地鼠实验性口腔溃疡的治疗作用及口腔粘膜局部刺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草锌膜对金黄地鼠实验性口腔溃疡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且无粘膜刺激性。蔡敏[47]也对甘草锌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甘草锌组有显著治疗优势,临床常规用药联合甘草锌治疗阿弗他溃疡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减少复发。中医应用中经常使用甘草泻心汤内服和甘草朴硝汤漱口的方式来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48,49]。施红卫等人进行了甘草散治疗口腔溃疡的动物实验研究[50]。在研究中建立动物口腔溃疡模型,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30只豚鼠分为空白对照组、锡类散治疗组和甘草散治疗组,每组各10只动物。在治疗后第5天观察溃疡直径的变化、溃疡周围的充血程度及溃疡表面的感染情况。结果:治疗前溃疡直径三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第5天甘草散组的溃疡直径亦明显小于锡类散组和空白对照组,溃疡周围充血程度及表面感染情况明显轻于其它两组。结论:甘草散对治疗口腔溃疡疗效较好。

2.4口腔炎症治疗及出血情况改善

甘草酸是甘草的有效成分,其选择性诱导成熟的T淋巴细胞凋亡,调节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纠正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紊乱,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的药理作用;其机制为抑制抗体(IgG、IgE)生成,多靶点地抑制补体系统,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生成,以及对抗炎症介质的致炎作用[51],甘草酸对炎症介质和炎性细胞因子具有抑制作用,所以具有较好的抗炎性。郑晓霞等对甘草酸二钾的抗炎活性进行了评价[52],实验结果显示1000μg/mL 的甘草酸二钾能够显著抑制LPS刺激RAW264.7细胞分泌NO和IL-6,且含甘草酸二钾的牙膏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陈钢、许海燕等[43]也对含有甘草酸二钾的牙膏抗炎活性进行了评价,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抗炎模型上,含0.2%甘草酸二钾的牙膏具有超过醋酸氟轻松软膏的效果。

韩国天安大学牙科学院牙周病学系Jae-YongShim等人做了含有氯化十六烷基吡啶、三氯生和甘草酸二钾的漱口水对牙龈炎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研究[53],含有DPG,三氯生和CPC的漱口水可显着降低龈上斑块和牙龈炎和牙龈出血情况。美国福赛思学院细胞生物学Hajime Sasaki、东京医学和牙科大学Noriyuki Suzuki以及中国云南昆明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徐岩教授等人联合研究了甘草次酸预防和治疗牙周炎的作用机[54]。甘草次酸可以有效的阻断感染刺激引起牙槽骨损伤,其药物作用机理在于其抑制NF-κB的活性,同时使得T细胞及巨噬细胞增殖而起到良好的抗炎、抗过敏效果。

在牙龈炎症发生的同时往往伴随着牙龈出血的症状,牙龈卟啉单胞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厌氧菌杆,被认为是牙周疾病开始和发展的主要牙周病原体,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炎性疾病。脉管系统内衬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被认为是牙周疾病发病机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皮细胞起着重要的屏障作用,可维持血液与间质之间的完整性,并调节体液,可溶性因子和免疫细胞的通过。内皮通透性增加是炎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在该过程中,口腔感染了牙周病原体后,炎症细胞通过发炎组织中的牙龈内皮渗出[55,56]。

Su-Ryun Kim等人[57]用通过尾静脉静脉注射伊文思蓝染料后,将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LPS皮内注射到小鼠背侧皮肤中,可观察到体内血管渗漏,以次表面牙龈卟啉单胞菌LPS可诱导血管通透性的增加。牙龈卟啉单胞菌LPS增加了内皮细胞中IL-8mRNA的表达和蛋白质的产生。用18α-GA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可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LPS预处理诱导的IL8mRNA表达。甘草次酸可能对炎症过程中的血管功能障碍具有预防作用,进而到达减少出血的目的。

2.5在牙根管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根管治疗是一种通常很直接的方法,可以减轻牙齿疼痛并保护您的牙齿。当牙齿的根部发炎或感染时,患者通常需要根管治疗。在根管治疗过程中,专门从事此类治疗的牙髓医生会仔细去除牙齿内的牙髓,对根管进行清洁,消毒和定型,然后进行填充以密封空间。然而在进行填充密封的过程中一些胶类填料中存在一些甲醛类成分,部分患者对该类成分产生过敏情况,严重者会出现过敏性休克[58,59]。在医学应用中一些含有甘草成分的药品常被用于炎性或过敏性疾病,Yong-Wook Shin[60]研究证实甘草中的甘草酸类和甘草苷类成分可以有效抑制血清总IgE的产生,进而起到缓解过敏症状的作用。基于以上因素在密封胶中加入甘草酸类成分可以有效减少牙根管治疗后因为密封胶中甲醛引发的过敏症状。

同样在义齿使用过程中会有部分消费者因为义齿稳固剂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刺激而引发一些过敏或刺激性炎症,在义齿稳固剂中加入甘草酸类成分也可以有效减少这一类情况的发生[61,62]。

2.6对药物性牙龈增生的抑制

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尼卡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抗癫痫药(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和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等药物使用过程中会诱发牙龈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致使牙龈增生的出现。日本大学松戸齿学部口腔分子药理学主任藤井 彰教授[63]证明18a-甘草次酸通过调控细胞周期控制蛋白,例如pRB(ser780),pRB(ser807/811),CDK4,CDK6,CDK2,细胞周期蛋白D1和细胞周期蛋白A水平,抑制了存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情况下硝苯地平反应性患者(硝苯地平反应物,NIFr)的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和G1/S转变。甘草次酸有效抑制了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发展。

2.7对放射治疗过程中口腔黏膜的保护

头颈癌在世界范围内很普遍,口腔癌约占男性所有恶性肿瘤的10%,女性约占4%,头颈癌的常用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放射疗法具有诸如粘膜炎症,牙周感染,真菌和病毒感染以及唾液腺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继续治疗会变得更加严重。这种情况可能变得如此严重,以致使患者不愿继续治疗。影响这些患者粘膜炎持续时间和程度的因素包括放射源,累积剂量,强度[64]。在印度Debabrata Das[65]等人通过将75例患者头颈部放疗分为4组,每组局部放疗在治疗前将各种物质涂于口腔。为期7周,A组患者每天局部涂抹甘草粉和蜂蜜,每天服用10毫升甘草每天准备两次;B组局部应用甘草粉、蜂蜜;只适用于C组蜂蜜在本地;D组(对照组)接受标准治疗。A组有与对照组相比,放疗和化疗引起的粘膜炎减少最多(P<0.001)对照组。伊朗德黑兰医科大学牙科学的S. Hajheidary[66]博士进行了关于甘草提取物在头颈部放射治疗患者口腔黏膜炎症预防的随机双盲实验,在该双盲临床试验中,将37例头颈癌患者分为接受甘草水提取物的干预组(n=19)和接受安慰剂的对照组(n=18)组。放射剂量为50Gy的条件下,经过两周的治疗发现干预组和对照组在黏膜炎的最高等级和口腔黏膜刺激性方面存在显着差异(P<0.001)。因而得出甘草水提物可有效降低头部和颈部癌症患者接受放射治疗时口腔黏膜炎的严重程度。

2.8对危重患者口腔健康护理中的应用

传统中医诊疗中舌象诊断是一个重要环节,通常认为舌体红润是健康的象征,舌头表面应该有适量的唾液粘附,舌体过湿则表现出体内湿气过重需进行渗水和燥湿治疗,舌体干燥则表现出体内因为高热的原因致使津液亏损,需要进行滋阴生津的治疗方案。对于一些危重病人来说体内津液的分泌出现障碍,表现出舌体干燥口苦口干的现象,该类患者的唾液分泌不足,因此口腔微生物环境失去平衡,往往更容易出现口腔异味、真菌感染、舌苔厚重结痂的现象。同时由于口腔感染的出现极大程度上增加了感染源进入患者呼吸道引发呼吸系统感染的概率,因此为减轻患者的痛苦很有必要进行口腔环境干预治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张小桐[67]将住院的96例危重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A组48例采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B组48例采用甘草油擦拭口腔,经过干预治疗后发现使用甘草油进行口腔护理的患者口腔感染情况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口腔有异味和口腔真菌感染的患者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舌苔厚重结痂情况改善的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两组患者口腔异味、真菌感染、退苔例数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口腔异味、真菌感染、退苔例数比较[n(%)]

于此同时对两组患者牙周健康状况比较干预后,甘草油理组菌斑指数 、牙跟指数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牙周健康状况比较

2.9在口腔癌治疗中的应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癌症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2015年有880万人死于死亡率。从统计学上讲,这意味着2015年全世界六分之一的人死于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率。癌症的发病率正在增加由于生活方式、经济发展、城市化、人口增长和老龄化的变化。口腔癌和咽喉癌是世界上第六大最常见的癌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根据韩国中央癌症登记处的数据,许多年龄在50至70岁之间的人患有口腔癌。近年来,口腔癌的发病率也在年轻一代中增加。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一种恶性肿瘤,占所有口腔癌病例的90%以上。就口腔癌部位的分布而言,舌癌所占比例最高,约为45%。通常患有舌癌、口腔癌和扁桃体癌的人的5年生存率在50%至55%之间,相对低于其他类型的癌症。

JAE-SUNG KIM[68]研究了使用甘草查尔酮A诱导口腔癌细胞凋亡的相关研究,发现甘草查尔酮A通过caspase依赖性FasL介导的死亡受体途径诱导口腔癌细胞凋亡。另外韩国BK21Plus牙科学院和口腔生物科学研究所牙科药理学系SU-HYUN NHO[69]也验证了甘草中的另外一种活性成分甘草查尔酮H对于口腔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甘草查尔酮H通过和人重组蛋白Matr3结合来抑制Matr3活性,从而降低细胞活力和集落形成能力,并诱导人类口腔癌HSC2细胞和HSC3细胞的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

3 展望与讨论

在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和相关药品中目前有很多产品用到甘草制品比如棒棒糖、漱口水、牙膏、口腔护理凝胶、口服药物等等,甘草制品也从致病菌抑制、菌群调节、牙龈炎症抑制和治疗还有口腔黏膜修复等多种角度对我们的口腔健康进行了保护和修复。比如一些喜欢吃槟榔的人群容易诱发口腔炎症和癌症,主要原因除槟榔中的一些致癌物之外还和槟榔的食用方式有很大关系,在咀嚼的过程中粗纤维不断跟口腔内膜、牙龈、舌头等软组织进行摩擦并且会引发黏膜损伤感染。反复多次的感染加上槟榔中化学成分的刺激是导致这一类口腔疾病的原因,而在食用槟榔的过程中如果加入甘草制品的话食用后口腔灼热、口腔咽喉疼痛等副作用会大大降低[70]。 另外在染发制品中含有双氧水,因此会导致部分消费者出现头皮发红、刺痛等炎症反应,在染发制品中加入甘草酸类成分可有效缓解该类症状的出现,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含有过氧化物的美白类牙膏和漱口水中加入甘草酸类成分同样可以减少过氧化物对于口腔黏膜和味蕾的刺激。除此之外甘草中的一些黄酮类成分具有抑制破骨细胞的生长和促进成骨细胞生长达到增加骨骼密度的相关报道,不知道这一作用机理是否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牙齿,这需要更进一步的验证才能得出结论。

猜你喜欢

甘草酸甘草牙龈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给牙龈按摩防萎缩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HPLC 法同时测定甘草酸二铵制剂中18 α 和18 β 甘草酸二铵含量*
甘草酸制剂抗病毒活性探讨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甘草酸单铵异构体探索性研究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毁容”警告:你的“牙龈线”正在后移
牙龈之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