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辽瓷
——辽宁省龙呈文化创意产业园有限公司

2020-03-24

侨园 2020年12期
关键词:皮囊仙女猎人

辽瓷距今已有1200年历史,是契丹民族所开创的辽金艺术文化的缩影。它是辽代在继承传统技术,吸收新工艺的基础上又发展创新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陶瓷,体现出北方人民白山黑水般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游牧民族特点。

辽宁省龙呈文化创意产业园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高新技术企业,已成功申请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企业拥有知识产权102项,含专利19项,其中自主研发的原材料发明专利填补了国内外空白。目前已等比恢复出原有辽代器物,恢复了其成分配比、制作流程、烧造技艺等。现今辽瓷的制作工序已做改革创新,以标准化、数字化可控的流程制作、生产,采用3-5次1280度-1320度高温烧制,提高了硬度、密度、热稳定性,让现有的产品更加坚固耐用且抗磨损。产业园目前已有创新品200余款,涵盖日用瓷、工艺品瓷、艺术作品等,且部分被纳入国家的国礼用瓷,致力于“用可以使用的千年文化,做拿的出手的辽宁礼物”。

产业园被认定为辽宁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沈阳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非遗传习基地等。

人物 孙天舒

孙天舒,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辽瓷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技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盛京大工匠、拔尖人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五四奖章获得者、共青团辽宁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最美沈阳人、沈阳市十佳青年创业标兵、沈阳市创业明星、辽瓷专业委员会会长。

非遗产品简介

名称:宝琮杯之鸿运当头

简介:经1280℃高温3次烧成,酱釉般金属光泽的底色,来源于辽代宫廷器物。盏口中国红萃取于窑火火焰一冲,同时盏形保留宝琮杯设计的人体工程学理念,方便饮尽最后一滴茶汤。原料采用专利配方,同样的茶水有点甜。寓意好运来临、大展宏图。

名称:旺运龙凤杯

简介:2019年的国礼用瓷。原材料的专利配方加之高温烧结相辅相成,呈现出绝无仅有的釉色。以古书中龙首鱼身的摩羯鱼为原型,融入彩凤装饰,制成龙凤呈祥酒樽,故得名龙凤杯。

名称:龙梁皮囊壶

简介:皮囊壶是辽瓷典型器物,采用恢复期的三彩制作技艺,多次单彩烧结。扁身制作工艺为北方特有器型制作技艺,是恢复期完成的重要里程碑。提梁以龙为造型,更是彰显古时达官贵族的显赫。

皮囊壶的传说

在民间关于契丹族的皮囊壶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有一个姓耶律的猎人在与猛虎搏斗时身受重伤,被一位仙女搭救。猎人为了感谢仙女的救命之恩,将自己随身携带的最珍贵的皮囊壶送给了仙女。仙女回到天宫后,其他神仙都非常喜欢这个皮囊壶,于是天庭派仙女下凡找那个猎人,要999个皮囊壶,拿不到就不准许仙女回天宫。

仙女来到人间找到猎人,把情况告诉了猎人。猎人说:“世上只有这一个皮囊壶了,因为这个皮囊壶工艺非常复杂,而且需要非常默契的两个人合作,才能做成。”仙女听完有些失望,但为了完成天庭的命令,也只能试试了。由于仙女着急回天上复命,两个人配合并不默契,所以一年很快过去了,一个皮囊壶也没做成。猎人不断地安慰并照顾仙女,渐渐地仙女便喜欢上了猎人,奇迹也随之发生,他们做出了第一个皮囊壶。

由于他们配合的默契,制作皮囊壶的速度越来越快,很快他们做出了900个皮囊壶。这时候仙女意识到,她很快就要回到天上去了,就要与猎人分别,这是她不愿意看到的,于是她在心里许了一个愿望,希望能永远留在猎人身边。当她把900个皮囊壶送到天宫后返回的时候,发现制作皮囊壶的图纸、工具、火窑等都消失了,从此她与猎人过上了平凡而幸福的人间生活。

人物 孙光瑶

“盘扣”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服饰上的美丽装饰,历经了岁月的变迁,仍被人们喜爱就是她的魅力所在。

孙光瑶,沈阳市浑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盘扣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在传统的盘扣技术基础上结合当代美学将“盘扣”变为饰品、装饰艺术品等生活化的实用品,并且首创与中国传统香道、陶瓷工艺相结合的形式,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真正的接触到这项古老的手工工艺,并将它更好地传承下去。盘扣,又叫盘花、花袢,是中国传统服装上的美丽装饰物,由汉族人发明,从蒙满民族兴起,后来在苏杭,以及北方地区流行。现在随着中式服装的兴起,盘扣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欢。她不仅是一颗连接衣服的扣子,更是一个人品味的体现。

盘扣分为软盘盘花扣和硬盘盘花扣两种。硬盘盘花扣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立体,制作工艺有开料、刮浆,熨烫、裁条、整形、填心、封底、装裱整理等十几道之多,并且每一道都环环相连,每一道对工艺的要求都非常严格。

孙光瑶在传统盘扣的技术基础上做了更多的创新与研发,首创的盘扣跟瓷片、檀木相结合的形式,让盘扣的包容性更强,更能很好地融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现代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不只局限于拥有一件传统文化的物件,更愿意亲自参与制作,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孙光瑶除了制作大型的原创作品外,还编排出更多的适合初学者的课程,让更多的人能够浸入式的来体会中国传统手工的魅力。

一枚小小的扣子,凝结了中国祖先的无限智慧,一个小小的结像一个握紧的拳头,结石而有力,同时也象征着我们各个民族的团结一致,重拳出击,势必会胜券在握!

人物 翟惠玲

翟惠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广东省民间文化技艺大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彩技艺传承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传承广州文化一百双手”之一,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十大南粤女工匠)。

翟惠玲从事广彩设计制作近五十年,坚守、传承、发展广彩艺术工作。作品保留广彩的格调与画风,同时融入时代的审美,擅长人物描画,作品构图大气,笔墨流畅,有层次感。

人物 金阿山

金阿山,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贝雕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第五、六届副会长,大连市手工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大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

在业界,金阿山被公认为“中国贝雕第一人”。作为全国贝雕行业组组长和全国人造花行业组副组长,他的贝雕团队在1985年和1988年两届全国贝雕和人造花行业评比中均排名全国第一。

他设计制作的贝雕作品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获得多次特别奖、金奖及国际奖。

一辈子只做了这一门手艺

独页屏风《观音菩萨》(2.4米*1.5米)

《专刊》:贝雕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珍品,您可以称得上是贝雕从兴起到落寞再到复兴的历史见证者,更是一位少有的坚守者。

金阿山:贝雕工艺出现的很早,在唐朝以前就有贝雕工艺。我们中国出土的第一条龙,是6000年前仰韶文化出土的蚌龙,就是用贝壳堆起来的,马王堆遗址也出土了带有贝壳的工艺品。贝雕技艺是集牙雕、玉雕、木雕、微雕、石雕等各种雕刻手法于一体,取绘画、书法、雕塑、篆刻等众家门派之长,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工艺,巧用贝壳的天然色泽和纹理形状,精心雕琢,构图新颖、工艺精湛、色彩绚丽,极具艺术价值。

工匠精神是非遗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因素,老师傅讲道技合一,这可以说是一种世代相传对自己这门手艺的信仰。这些年,我磨过的贝壳有几百吨,做了几十万件的贝雕。贝雕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一辈的手艺人都是一辈子只做一门手艺,这就是匠心精神、匠人情怀。千百年来如此传承下来的匠心精神、匠人情怀,成为了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文化符号、文化个性。现如今,正是因为这种匠心精神、匠人情怀的缺失,使人们对匠心、匠人愈发地追求和渴望,而非遗的传承正是需要这样的精神。

是什么成就了“中国最好的设计师”

《专刊》:您不仅被业界一致称为“中国贝雕第一人”,而且被欧洲名牌“SIA”公司的老板称为“中国最好的设计师”。这意味着,您不仅已经站在了中国贝雕艺术的最高峰,而且让这门古老的中国非遗技艺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金阿山:我常对自己的学生们讲,一个匠人没有高峰低谷,只有对极致的不断追求。这些年,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开拓进取,特别是近年来在贝雕的新工艺新技术开发方面推出了“珍贝艺术”新理念。我们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把贝壳和黄金、宝石结合起来,创作了全新的立体、浮雕、平贴、镶嵌、唐卡等系列新作品,取得了成功。作品问世后,很受业界和媒体好评,更是非常荣幸地在2012年被应用在北戴河国宾馆中的立体群雕中,开创了大型贝雕、立体雕应用于大型装饰装修项目先例,受到了业界与各级领导的好评。“珍贝艺术”《麒麟》首次亮相于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国际艺术精品展就荣获金奖和艾琳奖。

要创新发展,就不能故步自封。现在,我们每年都要安排两次与国外设计师开展交流,这让我们在设计国外客户需要的出口产品上受益匪浅,为国外客户设计了大量适销对路的作品,为推进工艺品产业化及出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也使非遗在世界范围内焕发出勃勃生机。

从家族传承到产业化发展

《专刊》:据了解,您全家人现在都在从事贝雕手工艺行业的研究与制做。在技艺传承方面,您与从事贝雕手工艺制作58年的夫人一道,将技艺传承给了两个儿子和孙子,为了更好地传承,您的孙子已经在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后随大师设计团队继续深造。

金阿山:家族传承是非遗传承有效途径。我们现在用各种方式把非遗的种子撒得更多、更远,而不是以前那种“只传自家人”的传统观念。我和我夫人的徒弟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一位弟子被授予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多名被授予省、市大师称号。近几年随着教育政策推进,多个大连艺术学院成立贝雕专业课,海南技师学院成立了“贝雕”和“砗磲”两个专业班,聘我为客座教授。从原先的带徒模式转变为教学模式,这样可以为中国贝雕行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在我看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是靠老艺人、老匠人、老作坊一代代传承,老人不在了,遗产也就消失了。除了老艺人、老匠人这个核心群体外,尤其是濒临消失的民间老作坊,作为重要的传承平台同样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商业化吧,担心失去了传统的东西;不商业化吧,看此情况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政府给的扶持资金远远解决不了非遗传承的根本问题,只有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才有出路。对非遗开发利用的前提是尊重,传统手工艺产品不应靠数量、规模化取胜,而应该走高、精、尖的市场路线,用高品质的原料、精湛的手工艺,融入精神内涵,增加手工艺品的文化附加值。同时还要不断提高非遗项目的公众认知度。我们建立了两个博物馆,专门展示传承大连贝雕项目。这两个博物馆现已成为大连贝雕的传承基地和辽宁省内各艺术院校的实习基地。博物馆里的这些贝雕精品无不展示了非遗技艺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而在这背后的则是匠人对于非遗技艺几十年如一日的朝夕打磨,在继承前人基础上的勇于创新,俯首耕耘。我们希望最大限度地展现中国贝雕特殊的美,让它得以最大限度的表现,让青年人看到、感受到,从而愿意去体验、去参与、去传播、去传承。

“珍贝艺术”唐卡

人物 刘景春

刘景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凌源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刘景春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凌源皮影戏,成功拍摄中国首部皮影题材的数字电影《红山女神》,为皮影传承发展趟出了一条新路,受到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猜你喜欢

皮囊仙女猎人
萌宠们那些“奇奇怪怪”的行为
小妖怪和小仙女
悬崖勒马
吾栖之肤
悬崖勒马
仙女流行图鉴
不听劝告的猎人
红衣仙女
怪兽猎人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