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病毒这样被“揪出来”

2020-03-23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荧光核酸样本

核酸检测是确诊新冠肺炎的“金标准”,而检测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精细活,容不得半点马虎。

“这里是与病毒‘零距离接触的地方,整个实验室完全密封,室内处于负压状态,我们喜欢用‘三流来形容它,即人流、物流、气流的单向流动,确保在里面的污染物不会泄漏到外面而造成污染。”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P3实验室主任林剑国说。而他说的“这里”指的就是P3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每天400多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就是在这里开展的。

现在,让我们揭开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P3实验室的神秘面纱,看看在这里病毒究竟是怎样被“揪出来”的?

检测流程每个环节都是精细活

核酸检测确诊新冠肺炎的流程可分为5个步骤:样本进入“传递窗”-灭活处理-开盖加样和核酸提取-扩增反应判断结果-高压灭菌。

第一步,采集的检测样本如咽拭子或肛拭子,在进入P3实验室前就得先进入一个特殊的窗口——“传递窗”,这个窗口也叫Air Lock,空气锁,顾名思义,与空气有关。这个传递窗有不能同时打开的双重门,保证传递样本时带进去的空气被隔离在双重门中,确保实验室外的环境不受污染。

第二步,样本在水浴箱经半个小时56℃的高温灭活,使病毒蛋白不再有生理活性,失去感染、致病和繁殖能力,使實验员在对样本进行检测时相对安全,但是病毒蛋白的基因序列并没有受到影响。

第三步,进行开盖加样和核酸提取。

第四步,提取的核酸送到核酸检测室内,就要上仪器了。提取的核酸加入扩增试剂中,通过荧光PCR仪进行RT-PCR反应,先将提取的核酸逆转录成DNA,再以DNA为模版,对特定位点进行扩增,利用不同的温度进行变性、退火和延伸,每个循环采集荧光值,45个循环后绘制荧光曲线,用时约110分钟,实验员根据荧光曲线分析判断结果为阴性或阳性。

第五步,实验过程产生的污物通过高压灭菌后,按相关普通医疗垃圾处理。

检测结果经历重重比对与复核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差错。因此,为保障检测的质量,检测结果将经历重重的比对与复核。

在检测过程中,实验员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进行每一次测试,不错过任何一个可疑样本,针对可疑样本,还会选用不同的试剂进行复核确定;其次,按照流程,每进行一批实验,均会随机插入三个以上空白对照,针对阳性样本还会进行病毒基因的测序比对,以防止“假阳性”的出现。

检测后,实验室还会定期随机抽取检测样本送到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检测,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实验室也会参加卫生主管部门和广东省临床中心的室间质评,保障检测的准确性。

(摘自《科技日报》)

猜你喜欢

荧光核酸样本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魔力荧光色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核酸适配体在多肽研究中的应用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玛卡荧光碳点的合成及用于苦味酸的荧光检测
Fluorescence world荧光人间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测厚仪CS值电压漂移故障判定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