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士李兰娟:我的角色永远是医生

2020-03-23张泽茜张乐韦慧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20年2期
关键词:李兰娟病人

张泽茜 张乐 韦慧

2月20日,人们再次在新闻中看到李兰娟的身影——这天,她走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ICU,探视8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病情。问诊结束后脱下防护装备,她的面部呈现出深深的压痕。

2月2日凌晨,73岁的李兰娟带领团队抵达武汉,此后一直奋战在防疫一线。这也是她继2003年与非典、2013年與H7N9搏斗后,又一次奔赴战“疫”最前线。

出征,把危重症病人救回来

“妈,等你回来。”2月1日,李兰娟的儿子郑杰在微信朋友圈发出这样一条信息。同一天,《李兰娟院士带队出发驰援武汉》的新闻被无数人转发。

“深夜送她回去的路上,她又冷又困,从1月18日开始到28日,她没有一天不是凌晨2点之后睡的。”郑杰文章里的这个“她”,就是妈妈李兰娟。

亲人难免挂心,但是,“为祖国奉献”被李兰娟视作天职,这个时候谁也拦不住她。1月24日除夕当天,李兰娟飞往北京参加疫情防控有关会议。晚上9时许,她从北京返回杭州,晚饭是在机场吃的一顿饺子。

2月2日抵达武汉后,李兰娟一刻也没停歇,就开始听汇报、讨论诊疗方案,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李兰娟说:“我们这次是来治病救人的,特别是要救治重症病人。”2月4日,李兰娟团队就在武汉发布了治疗新冠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发现,阿比朵尔和达芦那韦两种药物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抑制效果。

作为国家级专家,李兰娟在关键时刻作出对疫情的预判,特别是提出武汉要采取“不进不出”措施、新冠病毒感染要作为乙类传染病进行甲类管理等重要建议。电视上,李兰娟的一口绍兴普通话令人印象深刻:“希望把危重症病人救回来,让危重症病人的病死率下降,这也是我这次申请去武汉的重要原因。”

对李兰娟来说,无论当医生还是做院士,从披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挽救病人生命就成为她一生的使命。

从医,圆一个救死扶伤的梦

快节奏的生活,对李兰娟来说是一种常态。

作为一个医疗工作者,李兰娟每天6时许起床,8时开始看门诊。即便在节假日,她也常常要处理一些突发情况。

“没有什么比患者期盼的眼神更打动人。”李兰娟说,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是她从小的梦想。

1947年9月13日,李兰娟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市夏履桥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李兰娟的父亲早年因患眼疾,多年不能劳作。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全靠母亲种田、卖山货勉强维持。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兰娟读书刻苦,放学后还要干家务活、农活,为父母分担压力。小学毕业后,她因成绩优异被保送至绍兴一中。

然而,因为家境贫寒,李兰娟两度辍学,是靠着好心人的帮助和助学金读完了高中。

在多方帮助下,李兰娟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读完高中,考上大学指日可待。可是,1966年,随着“文革”的开始,高考被取消了。后来,李兰娟回到夏履中学当了一名老师。

当老师期间,她发现很多乡亲因为长期干农活积劳成疾,就主动联系浙江省中医院,开始学习针灸。她把业余时间全用来看医学书籍,向中医院的老师学习临床经验。没想到,复杂的医学知识到了李兰娟这里,几个月就学会了,还治好了很多人腰背疼痛的老毛病。

教书三个月后,生产队开展合作医疗,李兰娟被社员们推举为“赤脚医生”。

她这个“赤脚医生”,所有设备不过是一套简陋的桌椅,没有医疗器械,药品也奇缺。更重要的是,她当老师的工资每月有24元,而做“赤脚医生”之后,每天的收入只有1毛钱。

因为热爱,李兰娟还是选择了后者。

全村400多户人家,李兰娟很快走遍,并成了很多社员家的常客。全村的狗见到她都不叫,而且直摇尾巴。为此,村里人创造了一个新词——“静无狗叫”。

1970年,23岁的李兰娟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深造。她立志,这辈子一定做个好医生。

科研,为了打破“死亡魔咒”

大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李兰娟被分配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工作,终日和重症病人打交道。

20世纪80年代,全国重型肝炎病的死率高达80%,目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相继离世,李兰娟在难过的同时深感无奈。

那个年代,就连李兰娟所学的教科书上也写着“重型肝炎的病死率高达7至8成”。然而,在若干年之后,她成为改写教科书的人。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兰娟看到了打破“死亡魔咒”的一线希望:一位患有重症肝衰竭、昏迷不醒的病人,在经过血液过滤透析等一系列“死马当活马医”的治疗后,竟然奇迹般地苏醒并逐渐康复。

“血液净化技术会不会对治疗重型肝炎有帮助呢?”1986年,在肾透析技术的启发下,李兰娟拿着申请下来的3000元科研基金,一头扎进“人工肝”的研究当中。在这条路上,她一走就是10年。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具有极为复杂、极其重要的功能。在当时的业界看来,人工模拟肝脏简直是天方夜谭。因此,在这条科研路上,李兰娟听到了无数或刺耳、或诚恳的反对声,也送走了一位又一位中途退出的同事。

铁杵成针,水滴穿石。终于,她的团队在1996年创立了一套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这套完整的技术规范和治疗方法,使急性、亚急性重症肝炎治愈好转率从过去的11.9%一举提高到78.9%,慢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从15.4%提高到43.4%。如今,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已成为全世界医治人数最多、治疗技术最为成熟的人工肝系统。

然而,李兰娟并没有为此申请专利,而是反其道行之——每年开设推广班,无偿向全国普及这项技术。她说:“因为肝衰竭病人等不起。”

2005年11月,李兰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战“疫”,把百姓生命放在第一位

1998年,李兰娟开始了新的征程——出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此后担此重任整整10年。

一身白大褂的医生,就这样走进了官场。原来性格温柔朴实的李兰娟开始变得耿直、较真且“任性”。

正是因为她的耿直、较真和“任性”,才在2003年非典肆虐时,全力保障了浙江数千万人的生命安全。那年,浙江省感染非典的病例极少,且治愈率极高,“二次传染”人数为0!

这一切,李兰娟功不可没。

2003年4月19日,李兰娟接到电话:杭州市一家医院有3名疑似非典病人。當晚22点,3人全部被确诊。

次日凌晨,杭州市召开紧急会议。作为一名传染病学的医生,高度的职业敏感让李兰娟火速下达三道指令:第一,立刻将病人转移到专业的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第二,调查并找到所有与患者有过接触的人员并予以隔离;第三,研究人员连夜采样,对SARS病毒进行深入的细菌分析和研究。

因此,其中一名患者所居住的公寓,全楼76户、201人被整幢隔离,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大范围隔离区。与之相关的1000多名接触者,也全部被找到并隔离。

当一切事毕,杭州的天才刚刚亮,距离3人被确诊,仅仅过去几个小时。

然而,当时李兰娟大刀阔斧的三道指令,一度举步维艰,诸多非议纷至沓来。但是,她顶住压力、层层上报。那一夜,李兰娟的电话叫醒了整个浙江。天亮之后,浙江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健全了省市县三级疫情监测网络。

直到2003年7月非典疫情基本结束,浙江省确诊病例仍然只有3人。而且由于在救治过程中合理使用抗生素,3人均未出现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后遗症。

李兰娟的一系列举措,为浙江创造了“零严重后遗症”、无医务人员感染、无二代感染的“非典奇迹”。另外,在确诊病例后的48小时内,她亲率攻关小组研制出相关诊断试剂,缓解了全国疫情蔓延的局面。

10年后,2013年3月31日,上海、安徽和江苏共发现4例人感染H7N9病毒病例。

李兰娟和她的团队临危受命,5天内便确认病原为禽类,获得了H7N9病毒从禽向人传播的科学依据。在她的建议下,全国活禽交易市场暂时关闭,一系列雷厉风行的举措,让10年前的噩梦没有卷土重来。

此次与H7N9病毒交锋,李兰娟创造性地将“李氏人工肝”用于重症患者救治,病死率显著降低。此外,李兰娟团队还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H7N9病毒疫苗种子株,从此结束了我国流感疫苗种子株依赖国外进口的历史。

而今,为了战胜新冠肺炎疫情,从2月2日凌晨到达武汉,李兰娟一直在一线坚守。对于一个73岁的老人来说,长期奋战在抗疫一线,这本就是一项极为危险的举动。可她说,这一次,来当一个医生,没考虑过什么时候回家。正如15年前她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时所说:“我的角色永远是医生。”

猜你喜欢

李兰娟病人
谁是病人
小学生收到李兰娟院士回信
院士李兰娟:73岁上前线
李兰娟
古稀率队
院士夫妻演绎传奇爱情 新婚初夜在车站广场度过
院士夫妻演绎传奇
病人膏育
还能活多久
我可以干得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