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鎏金虎噬羊”艺术风格浅析
2020-03-23王新凯
王新凯
【摘 要】实用性和制造方法形成了青铜器大多“浑厚凝重”的艺术风格,“青铜鎏金虎噬羊”虽然也是为实用而制作,但整个造型动感十足,充满着蛮荒的野性和主动力,生动形象而且是动态的,猛虎给人一往无前的力量感,小羊给人回天乏术的无力感,表现出了“向前与向下的动作”“动与静”“主动与被动”“动中的静”“静中的动”“被动当中的主动”,体现了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有着丰富的艺术性。
【关键词】青铜器;虎噬羊;生命;对立统一
中图分类号:J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6-0112-01
青铜器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铜锈呈青绿色。“国之大事,在祀及戎。”对于中国先秦中原各国而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对外战争。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治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战争上,夏、商、周三代所发现的青铜器,其功能均以实用为主,这一点与世界各国青铜器有区别,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青铜器文化体系。王巍先生在《中国考古学大辞典》中写道:“中国青铜器开始于马家窑至秦汉时期,以商周时期的器物最为精美。”①在当时的亚洲大陆上,商周的青铜冶铸业所带来的青铜艺术,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春秋晚期时,铁器时代到来了,但并没有立即导致青铜工业的衰退,相反,由于当时生產技术的普遍提高,使得青铜器的铸造技术亦有新的发展。大约到了战国晚期,高水平的青铜铸造业由于冶铁工业的突飞猛进而完成了历史所赋予的使命,在其他领域中继续发挥其作用。
在甘肃省博物馆“丝绸之路文明展厅”中有一件名为“青铜鎏金虎噬羊”的青铜器物(如图1),相当抢眼,体现出了很高的艺术性,包含了深刻的哲学意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青铜鎏金虎噬羊”据检测是春秋时期的产物,由甘肃省博物馆从民间征集而来,通常用作屏风的底座或是镜架。虽然“青铜鎏金虎噬羊”还算不上国宝级文物,但它的艺术价值相当高,在我国青铜器中属于上乘之作。“青铜鎏金虎噬羊”呈现的是一只猛虎正在吞噬一只柔弱的小羊,猛虎双目圆睁,野兽的凶性外露,两耳直竖警戒周围,四爪锋利有力且向内扣,两只前爪刺入猎物体内防止猎物逃脱,两只后爪仿佛深入地面,增添了猛虎猎食的力量感和动感,整只虎呈一个前扑的动作,充满着向前冲扑的动态力量,两只前爪“按”和嘴“咬”的动作,充满着向下压制的静态力量。猎物小羊的头偏向一侧紧贴地面,前蹄下跪,给人感觉是被猛虎的前爪狠狠按在地上,是趋于静止的静态,后蹄半屈着向外叉开,只有蹄尖点地,使人仿佛看到了小羊在挣扎,但被无法抗拒的力量压在地上,只能无力又竭力地“扑腾”后蹄,是趋于静当中的动态,是被动当中的主动。由于被压制着,所以“扑腾”的后蹄只有向两边运动,给人一种无力感,表现出了生命流逝的不可逆过程以及对生存的渴望,动静结合。
笔者本就对青铜器有浓厚的兴趣,所见的青铜器大多是为了祭祀或实用而制作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器物表面的纹饰上,通常给人的感觉是神秘、庄重、肃穆、古朴,带有静态的、厚重的历史感,当然也有一些形象化的,比如现藏于山西博物院的“晋侯鸟尊”(如图2)。该作品给笔者的感觉是比较规整的一个“整体”,没有很多“分支”,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体现其艺术性,当然这和艺术性的高低没有必然关系,只是不容易丰富。
青铜器是为实用而制作,实用性和制造方法形成了青铜器大多“浑厚凝重”的艺术风格,而这件“青铜鎏金虎噬羊”虽然也是为实用而制作的,但整个造型动感十足,充满着蛮荒的野性和主动力,生动形象而且是动态的,猛虎给人一往无前的力量感,小羊给人回天乏术的无力感。青铜器其实是有颜色的,但大多因为年代太久远而氧化、剥落了,“青铜鎏金虎噬羊”还有部分鎏金的工艺,有意设计了一些金色而不是通体鎏金,更增添了一种味道。一个青铜铸造器表现出了“向前与向下的动作”“动与静”“主动与被动”“动中的静”“静中的动”“被动当中的主动”,体现了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有着丰富的艺术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注释:
①王巍.中国考古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333.
参考文献:
[1]吴克敬.青铜器的故事[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8.
[2]马承源.中国青铜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