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2020-03-23董扬
董扬
2月10日,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网信办、科技部、工信部等十一部委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这是一份事关中国汽车产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文件。
一、高屋建瓴,很好的顶层设计。与前两年政府有关部门陆续发布的关于车联网、人工智能、智能交通等发展规划、战略相比,本《发展战略》参与编制部门更多,立意更高(国民经济综合发展、全社会参与),概括更全面,车辆、交通、通讯、互联网以及国际合作等各方面的内容更加均衡。勾勒出未来智能汽车及相关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与社会应用的宏伟蓝图,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内发展智能汽车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
二、注重构建先进完备的智能汽车基础设施体系。其中包括推进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建设广泛覆盖的车用无线通讯网络、建设覆盖全国的车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能力、建设覆盖全国路网的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和建设国家智能汽车大数据云控技術平台等5大方面。集中力量办大事,国民经济各领域协同发展,道路建设与通讯及互联网等领域投资大、技术进步快是我国的独有优势。与西方国家基础设施相对发达但投入下降、发展相对缓慢,从而智能汽车技术发展偏重于车辆端相比,我国注重智能汽车和基础设施体系的协同发展,应该有技术发展速度相对较快、车辆端成本相对较低和应用面更广的优势。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发展战略》中关于建设覆盖全国路网的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要求,有利于解决当前非常迫切的现行地图表达与测绘等方面的法律障碍。
三、多部委联合发布,利用已有政府管理体系,便于落实。通常一项国家战略发布,会成立由国务院领导牵头的专门的领导小组。而本《发展战略》在保障措施中明确,充分发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车联网产业发展专项委员会等工作机制作用,按照部门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形成发展合力。这充分体现了本届政府身体力行落实十八大、十九大确定的改革方针,全面推进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政府部门间协调合作,推进放、管、服全面落地的决心。
四、关于组建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与两年前的初稿相比,本《发展战略》没有强调“组建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对此笔者认为,并不是组建国家级创新平台不需要、不重要,而是各部门之间、各相关产业之间,还未就如何建设好国家级创新发展平台形成完全一致意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发展,在科学技术上主要是跟随发展,而今后的发展模式应转向主要为创新发展。在创新发展中,决策由单部门决策到多部门联合决策,进而发展到多领域专家共同科学决策,第三方平台如何发挥“把珍珠穿成项链”,以及在基础共性技术发展、标准制定以及产业模式研究等方面的作用,是我们全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
五、跨产业、跨领域的合作非常重要。本《发展战略》将“市场主导、跨界融合”列为基本原则之一,并强调“构建跨界融合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充分说明了跨产业、跨领域的融合发展非常重要。汽车产业100多年来的发展一直是跨界融合的过程,但是智能汽车的发展,在跨界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宏大而深远。
六、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本《发展战略》强调“中国标准智能汽车”,强调开展有关“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同时也强调,鼓励国内外企业合作研究、应用,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鼓励外资企业积极参与智能汽车发展,深入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与协调,加强认证认可的国际互认与采信。
七、数据共享与数据安全需要合作与探索。关于智能汽车的数据共享与数据安全以及网络安全,在《发展战略》中有多处描述,写得非常严谨科学,希望业界同仁仔细研读。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很多误解和糊涂观念。比如一些互联网企业希望掌控大数据,让汽车企业成为硬件制造商,媒体也对此大加炒作。又比如,不少汽车企业对自己汽车行驶产生的数据过度保密,影响了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和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