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正良先生访谈

2020-03-23王正良,许晓俊

中国篆刻 2020年2期
关键词:钢笔字硬笔书法钢笔

受访人:王正良(以下简称王)

采访人:许晓俊(以下简称许)

时间:己亥吉月

地点:东方书画社

许:谈谈您作为王羲之后裔,是什么时侯爱上书法的?启蒙阶段是如何学习书法的?

王:浙江嵊州金庭观是书圣王羲之旧居,王羲之晚年定居于此,他的第六个儿子王操之随父也居于此,父子去世后都安葬在金庭。这里群山环抱、风光秀美,也是道家的第二十七洞天。前些年,在嵊州政府的支持下,当地续修了《金庭族谱》,我作为第54代孙载于第七卷,第554页,而第555页是我的专页介绍。或许是那一方“越中山水剡为最”的水土之哺育,或许是遗传因子的衍繁,或许是书圣遗风的熏陶,我自幼酷爱书法,且从未放弃过。

1969年10月,我高中毕业后,便满载着全家人的希翼,壮怀着自己的理想,走进了军营——上海警备部队。在部队里,先后当过文书、放映员,任过班长、排长和干事。入伍的第二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爱上书法是源于初一年级的写字课及一次学校毛笔字(大字)比赛。老师在学生写的毛笔字作业上用红色毛笔画圈表示这个字写得比较好,以示肯定。一页共16个字,我的作业曾被画了15个圈,我就想争取画满16个,每次都很认真努力写,可是老师就最多只画15个圈。自从学校写字比赛得了第一名,动力也就变成了压力,令我放不下写好字的爱好了。从实用写字提升为书法艺术,是受上海周志高先生的启蒙,奠基于柳楷法度,得神韵于二王遗风,取势于颜鲁公行书。而引领我在书法道路上和硬笔书法艺术事业上有所作为的是姜东舒先生。他影响并改变了我的人生之路。

许:您上世纪80年代获过哪些硬笔书法大赛最高大奖?

王:1983年2月至1985年2月浙江大学工业管理工程学系工业经济管理专业干部专修期间,获浙江大学钢笔字比赛一等奖,浙江省大学生钢笔字比赛一等奖。

1984年获全国首届青年钢笔书法大赛一等奖。

1985获全国首届硬笔书法大赛一等奖;获中国冶金职工美术摄影书法展铜牌奖。

1988年获“兰花杯”全国钢笔书法精英擂台赛金杯奖。

许:您作为杂志的总编辑、协会的主要领导、全国硬笔书法事业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都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

王:1984年参与筹备成立中华青年钢笔书法协会,当选为常务理事;参与创办《中国钢笔书法》杂志,任特邀编辑。1988年,中华青年钢笔书法协会经浙江团省委批准改名为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当选为副主席。1990年调任浙江青年报总编辑,《中国钢笔书法》杂志是其下属单位。1995年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主持组委会和评委会日常工作及评审工作,王芳、卢展工等一大批领导出席发奖大会。1996年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硬笔委员会副主任,调任《中国钢笔书法》杂志任主编。1997年率中国硬笔书法代表团访日,主持举办首届中日硬笔书法作品联展。1998年申报成立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事业单位,得到浙江省编制委员会批准,任总编辑。主持召开(嵊州)第二届中国钢笔书法理论研讨会,使中断了10多年的硬笔书法理论研讨会重新启动。与日本书道院长石川芳云先生联合主编《中日硬笔书法精品集》(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1999年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主持组委会和评委会日常工作及评审工作。主编出版《第七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鉴赏集》(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2000年主持召开(烟台)第三届中国钢笔书法理论研讨会,提出“确定硬笔书法史,建立硬笔书法学,构建硬笔书法理论体系”等研讨课题。主编《中国硬笔书法通用教材》4册/套(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2001年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主持组委会和评委会日常工作及评审工作。2002年主持举办第二届中日硬笔书法作品联展,接待日本硬笔书法访中团岩佐健詹、石川芳云等一行20多人。主编《第八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作品集》。2003年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主持和评委会日常工作及评审工作。主持召开(乐山)第四届中国钢笔书法理论研讨会。2004年参加中国嵊州首届国际书法朝圣节,并主持其中王羲之学术研讨会。主编《第九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作品集》。2005年联合主编《中国硬笔书法理论文集》。2006年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主持评委会日常工作及评审工作。主持(葫芦岛)第五届中国钢笔书法理论研讨会。2007年应邀赴日本作《中国文字史,中国书法史,中国硬笔书法史》学术报告。率中国硬笔书法代表团第三次访日。主编《第十届中国钢笔书法作品集》。2009年2月光荣退休。我所做的事绝大部分都是职务行为,是靠大家共同努力来完成的。

许:请您谈谈如何进行书法创作?

王:我给书法的定义是:以汉字为表现客体,以毛笔为表现工具,以东方人的抽象思维为表现方法,以追求汉字表意文字象形性的书写美观为表现目的,并寄托了书写者主观的审美倾向的线条造型艺术。所谓的书法创作,无论毛笔还是钢笔(硬笔),都是作者在通过临帖等必要途径,掌握了基本的书法法则,有了一定的书写功底后,在书写过程中,寄托了自己的感情的书写行为,这个过程就叫创作,这个时候写出来的字,可能是书法作品,可能是书法艺术品,而在尚未寄托感情时写的字,只是表达汉字符号的写字。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只是表现工具不同而已,其表现客体,表现方法,追求目的,审美取向等,是相融的、相通的,甚至相同的。硬笔书法的发展方向在于向艺术化方向前进。我以为个人的风格不是追求所得,而是自然而然客观形成的。个性是不能张扬而成,而是修养而来的。书法水平的高低,主要是取决于作者的修养、阅历、境界等字外功夫,并不是简单的靠技法练得多就能达成的事情。

许:现在全国硬笔书法大赛、大展繁多,特别是少儿参赛热潮叠起,尽管获奖了教育部门也不作为加分,但各培训机构大量代笔和临老师作品参赛以获证书现象普遍存在,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王:现在全国各类硬笔书法大赛此起彼伏,我觉得是好事。形成一种普遍爱好书法的气候。至于小孩子,不要把得奖作为目的而看得太重。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领会执笔要领、学书之路、学书方法,比现在就写好字重要。通过参赛、参展,得到锻炼、受到熏陶、拓展视野,比得个什么奖重要。

许:现在“书法教授”“书法教师资格证书”等等,在很多中字头协会都可以花钱买的,我们经常收到这些信息,很多书法培训机构都买了各种证书,您想对培训机构的这些人说点什么?

王:花钱买卖所谓的“书法教授”,“书法教师资格证书”是违法的。证书、职称等是国家专门机构颁发的,有严格的要求规范。

许:硬笔书法的理论研究近年中断,接下去应从何入手?

王:硬笔书法的理论研讨应该重视,一项事业,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是搞不大的。希望有条件的单位能开展硬笔书法的理论研究,把原来开展起来的硬笔书法理论研讨继续下去。

许:随着语文教材的统一和对写字教育的重视,学校应如何做好写字普及教育工作?

王:学校重视书法教育是好事,但社会专业书法培训仍然很必要,学校侧重的是怎么把字写对,写正确,写规范。书法培训侧重的是怎么把字写好看、写美观、写有意味、怎么上升到书法艺术的层面。两者相辅相成,不应成为矛盾。

许:您退休以后主要还从事哪些有意义的活动?

王:一是参加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的“进万家”走进全国各省数十城市乡村,参加人民大会堂“大美之春”春节书画艺术界春节联欢晚会,参加三月三上巳雅集活动,在书画频道主讲硬笔书法课行书64讲,重播六次了。二是担任全国各地举办的硬笔书法大赛评委会主任,为硬笔书法的后浪助力。三是参加社会会上的公益活动,如担任浙江省消防公益使者,向灾区捐赠书法作品,向教育慈善事业捐赠作品,为学校、寺院等题写牌匾招牌等。

我曾在同学微信群中说:官我也是想当的,但当不上去,钱我也是想赚的,但没那本事,就只能写写字了。退休无落差,老了闲不下,也许就是我的乐趣。愿大家各得其所,各取其乐便是。

许:对从事硬笔书法的年轻人提点希望。

王:书法特别是硬笔书法的前途属于青年人,硬笔书法在教学、出版、活动、网络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天地,可以大有作为。祝祖国的硬笔书法事业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顺利前进!

附:王正良著作书目

独立著(写)作37种(42册),合著(写3种),主编(联合)13种(41册),入编7种,教学视频录制2套。

1984年合作书写《唐诗三百首钢笔字帖》(浙江教育出版社 )。

1988年合作书写《学生钢笔字帖》(河北美术出版社)。

1989年书写《孙子兵法钢笔字帖》(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1年书写《王正良书唐诗一百首钢笔字帖》(广西人民出版社),书写《中学历史课文钢笔字帖》(中国青年出版社)。

书写《青少年座右铭硬笔字帖》(福建少儿出版社)。

主编《锦绣中华硬笔书法》10册/套(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2年书写《书圣故地金庭古代诗选》《书圣故地金庭近现代诗选》(中国妇女出版社)。

1993年主编《中国钢笔书法十年大观》《青少年硬笔练字丛书》7册/套(大众文艺出版社)。

编著《王正良钢笔书法》《古今行书字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书写《中国古文经典系列钢笔行书字帖》(广西美术出版社)。

1997年主编《中国蒙学篇钢笔字帖》10册/套(广西美术出版社)。

参加书写《标准钢笔字典》(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8年主编《当代中国硬笔书法21家》(浙江科技出版社)。

与日本书道院长石川芳云先生联合主编《中日硬笔书法精品集》(浙江科技出版社)。

1999年主编《第七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鉴赏集》(西泠印社出版社)。

编著《中国钢笔书法教程》(杭州出版社)。

书写《新概念行书习字字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主编《中国硬笔书法通用教材》4册/套(西泠印社出版社)。

入编《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人民画报出版社)。

2001年入编《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

编写《唐诗、宋词、元曲钢笔字帖》3册/套(广西美术出版社)。

编著《王正良书法》作品集(西泠印社出版社)。

书写《兵书观止行书字帖》2册/套(浙江科技出版社)。

2002年撰写《行书强化训练名家钢笔书法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编《第八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作品集》。

2003年入编《中国当代艺术家》(中国画报出版社)。

主编《中国钢笔书法教材》4册/套(中国美术出版社)。

书写《毛泽东诗词钢笔字帖》(上海交大出版社)。

2004年书写《玫瑰缘钢笔字帖》(上海交大出版社)。

录制《钢笔行书2500常用字电视教学片》(浙江电子音像出版社),主编《第九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作品集》。

2005年联合主编《中国硬笔书法理论文集》(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出版社),编写《名家经典钢笔教程》3册/套(四川天地出版社)。

编写《王正良钢笔行书字帖》(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6年入编《祥和中国》(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7年撰写《中国文字史,中国书法史,中国硬笔书法史》,发表于2007年《中国钢笔书法》第10期,主编《第十届中国钢笔书法作品集》。

2009年出版《王正良书法》《王正良硬笔书法》作品集。(西泠印社出版社)。

2012年主编《硬笔书法经典丛书》(山东美术出版社)。

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重播王正良硬笔书法教学节目。

2014年入选《百联迎春》全国名家邀请展,入编作品集。

硬笔书写教学节目书画频道再次重播。

入编《中国老年大智慧》典集。

入编《中国梦军民情书画精品集》。

2015年书写《写好规范字3500常用字》《高中生必背古诗文》《鲁迅散文》《朱自清散文》《沈从文散文》钢笔行楷书字帖(湖北教育出版社),《经典文化系列字帖》名著名言、名家名篇等五种钢笔字帖(武汉墨点长江出版集团)。

2016年书写《点画练习》《结构练习》《创作练习》等五种(武汉墨点长江出版集团)。

2019年撰写《王正良解密硬笔行书》(湖北美术出版社)。

钢笔书毛泽东《送瘟神》

毛笔书 我寄我情

钢笔书习近平《语录》

钢笔书自撰文句

毛笔书《兰亭序》

毛笔书毛泽东诗

毛笔书王阳明句

钢笔书习近平《短论》

钢笔书毛泽东《贺新郎·读史》

钢笔书欧阳修《昼锦堂记》

猜你喜欢

钢笔字硬笔书法钢笔
慈善硬笔书法
慈善硬笔书法
硬笔书法欣赏
慈善硬笔书法
钢笔没有耳朵
擦不掉的钢笔字
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钢笔字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钢笔字
SUPPOSE SOMEONE GAVE YOU A PEN假如给你一支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