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境外产权财务管理研究

2020-03-22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9期
关键词:产权管控财务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461)

一、风险分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首先需充分认识到境外产权与国内政商环境的不同,全面分析风险所在,才能做到投资有回报,投资零损失。

境外产权管理主要面临的风险如下:

1.国际环境变化的风险。国际形势变幻莫测,政治形势、经济环境难以预料。此外,关于境外的合作伙伴,也可能因考察不到位,了解不透彻,半途跑路、破产皆有可能发生。

2.汇率风险。汇率的走势难以预料,境外企业与业主方签订合同,结算货币的选择非常重要,如何规避或冲抵汇率风险,也是需要企业尤其财务的资金管理人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分析。

3.融资风险。资金好比企业的血液,一旦出现断裂,企业将面临破产风险,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的国际巨头比比皆是。如果筹划不妥,会错过最佳时间,甚至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问责的风险。

4.境外市场环境的风险。境外市场受多方因素影响,如当地政治环境、经济周期、行业周期等,当地业主制定的发展规划和业务方向也可能朝令夕改。投资设立公司时很难完全预料。

5.国际税收风险。国外的税收政策和环境不同于国内,要摸透当地情况,还要当地税收法规和征管环境,同时还要努力把企业的税负降到最低,切实维护国资利益。这对财税人员提出了较高的业务水平要求。

6.人才缺乏风险。国际财务管理人才稀缺,在国外,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财务共享中心诞生之后。企业的财务更多承担的是管控、决策支持等角色,这样的转变使得企业迫切需要既懂得经营又能管理同时还具备资本运作实操能力的财务人才。

7.非理性投资风险。国有企业境外投资应服从国家政策和集团战略、产业规划等,应持审慎态度,决不能盲目投资。战略定位模糊、行业前景判断失误,运营风险、法律风险认知不足等,均构成了非理性投资的因素。

二、境外产权管理之财务研究

(一)严格经济可行性分析,严把设立关。国企进行境外产权投资之前,应充分认识海外投资的风险所在,对投资标的所在国家、行业、市场开展深入调研和分析,严格开展尽职调查,并对投资回报进行严格审核,避免“画饼”现象。

1.在境外新设、并购、参股公司,应遵循法律合规、战略合规、层级精简、管理可控、协调发展、质量效益、动态调整、区域化、集约化等原则,在源头上,把控风险。

(1)法律合规原则:须遵守注册当地的法律、法规,详细研究当地政策,规避法律风险。

(2)战略合规原则:应符合公司产业规划,遵循发展战略。

(3)层级精简、管理可控原则:应精简层级,压缩管理链条,确保可控的力度和强度。

(4)协调发展原则:应有利于实现公司系统内的协调发展,避免形成不当的业务交叉或多产业竞相扩张,避免同业竞争。

(5)质量效益原则:须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资源配置倾向于经济效益前景的项目。规定合理的投资回报收益率,进行可行性分析,并严格审核制度。

(6)充分论证原则:反复论证,慎重决策,识别和控制潜在的风险,保障资产安全,维护股东权益。

2.注重可行性分析及经营业绩预测。需充分发挥财务职能,通过量化分析各项投资、筹资、运营、分配等各重要假设参数,构建完善灵活的财务估值模型、风险量化模型等,为投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流程严格。在流程上,要严格执行现有规章制度。层层把关,逐级上报,逐级研究。所属单位要负起主体责任,重视前期的调研和实地考察,如实编报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做内部交叉审核。

4.审批严格。投资新设、参股、并购境外公司,要较境内公司有更严格的审批程序,因风险升级而同时升级其审批程序,使两者相匹配。

(二)期间财务管控分析

1.严格管控。境外公司需要设置境内专门的管控机构,实施严格管理。涵盖内部组织架构的建立、战略规划、发展定位、资源配置、内控制度、经营业绩、预算管理、考核评价等。

此外,应充分发挥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能,做实公司治理结构。

2.及时后评价。境外产权设立完成后,并不等于万事大吉,要严防只投不管现象。建议上级管理单位每年需组织开展一次后评价工作。

一是,对比当时的可研报告,评价其预期财务指标的实现情况,措施的落地情况,规划的完成情况;

二是,要及时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市场严重偏离预期、经营业绩大幅下滑等情况出现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止损;

三是,要对境外企业进行年度体检,检查内容包括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内控制度是否执行到位、人事薪酬政策是否符合当地需要、是否存在法律风险、公司治理情况是否向好、公司市场开发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公司所处的环境是否风险加大等等。

后评价之后,还要研究措施,实施整改,及时修正偏离,及时提高企业运营质量。

3.对于亏损企业重点治理。对于亏损的企业,首先要分析其原因。要区分是投资初设期的不成熟性亏损,还是行业周期导致的业绩下滑,还是国外政商环境变动导致的客户流失。

首先要建立专门的督导机构,建立组织是打赢扭亏攻坚战的首要条件。

其次,要层层落实责任,确定有力的责任人和奖惩机制。

再次,制定详细具体的措施,并为每一项措施设立增利目标。

最后,年底严格考核,严格奖惩。

对于长期亏损的境外企业,要有退出机制,及时止损,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关闭事宜。海外投资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但跌了跟头就要及时改正,吸取教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编制一个评价清单,对于符合关闭条件的公司要及时关闭止损。

1.项目型公司:因执行项目需要而设立的公司,在项目执行结束后,要及时关闭。

2.对于缺乏独立造血能力,长期依靠母公司输血的公司,如果没有存在的必要性,要及时关闭。

3.对于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要毫不犹豫的关闭。

4.对于上年亏损的企业,要做好三年经营业绩预测,如果预测仍亏损,那要尽早关闭,及时止损。

5.企业关闭后并不等于完事大吉,还要组织进行事件的剖析、经验教训的总结和传播,这样才不枉费一番周折。

三、严肃追责,知敬畏

国家对境外投资制定了诸多规定,尤以国资委37号令为主。各国企也有各自的制度、细则。要严格执行,严格落地。

四、结束语

国有企业在探索境外发展之路上,财务职能的发挥至关重要,既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又能及时扭转局面,还能通过财务指标的测算实现内部管控的优化。在海外产权管理中,应坚持财务管控,不断增强集团控制力、影响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争取开创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境内外协同的财务管理机制,助力培育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升国有经济发展质量。

猜你喜欢

产权管控财务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管控老年高血压要多管齐下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对“小产权”房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