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曾山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20-03-22黄惠运

福建党史月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党史革命

黄惠运

曾山,江西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改革开放以来,党史、军史学界整理了相当可观的文献、档案史料、画册和光盘资料,以及编纂出版回忆文章、研究专著、学术论文等,为曾山生平事迹研究奠定了史料与学术研究基础。

一 研究成果概观

(一)资料编纂。江西及省外党史研究部门或个人已经出版或编印有《江西苏区革命的旗帜——曾山苏区革命史料汇编》《曾山在永丰》《曾山在兴国》《曾山同志在吉安革命活动史迹专辑》《曾山在青原》《曾山同志在潍坊》《曾山文集》等文献、档案、画册和光盘资料。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编著《新中国治淮事业的开拓者:纪念曾山治淮文集》。2019年12月12日,曾山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经中共江西省委批准,由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纂了《曾山传》(修订本)、《曾山文集》。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曾山文集》共收录曾山参加革命以后所撰写的通知、通告、通令、训令、电报、讲话、报告、书信和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等163篇,其中部分文稿属首次公开发表。

(二)回忆文章。钱正英回忆了自己作为一个“黄毛丫头”怎样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副部长,在曾山的教育下成长的感人往事。[1]万典武回忆新中国成立后,自己随商业部长曾山到西南、华东、广东、东北等地考察商业情况的情景。[2]谭汤池回忆抗日战争期间,他和曾山相识,自己入狱后得到周恩来、曾山营救的情形。[3]马永义以图话党史的形式,生动讲述了曾山一生的光辉事迹。[4]王青争主编的《永留正气在世间——纪念曾山诞辰100周年文集》,收录老同志回忆曾山的26篇纪念性文章。

(三)研究专著。出版有:苏多寿、刘勉玉主编的《曾山传》;刘勉钰《曾山这一生》;黄惠运《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曾山》;水根、辛华、卜谷著的《经略赣西南——曾山与苏维埃》;毛祖棠《曾山同志在吉安》;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曾山传》(修订本)等。涉及的相关研究著作还有:何友良的《中国苏维埃区域社会变动史》;夏道汉、陈立明的《江西苏区史》;余伯流、凌步机著《中央苏区史》;陈立明等主编的《江西苏区纪事》;张友南等著的《吉安革命史》等。其中,刘勉钰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曾山生平与思想研究专家,他不仅和苏多寿共同主编了国内第一部曾山研究传记,还出版有《曾山这一生》等专著,以及撰写大量的曾山研究论文。2019年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纂的《曾山传》(修订本),在1999年出版的《曾山传》基础上,增补了许多重要内容。

(四)书评。文霆、裘之倬、祖棠合著的《曾山传奇》一书出版后,周思明给予高度评价。[5]黄惠运编著的《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曾山》出版后,刘晓泉撰写了题为《缅怀革命家伟绩,弘扬井冈山精神》的书评。王丽俐的读后感写到,邓六金老妈妈所著《我与曾山》一书,深情回顾了自己由苦大仇深的童养媳成长为坚强革命女战士的传奇人生,以及与爱人曾山相濡以沫的革命情缘。[6]

二 研究成果述评

(一)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

1.曾山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李玖蔚认为,曾山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少年,受家庭影响和社会锻炼,在中国共产党的培养下,确立了共产主义世界观,逐渐成为一名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7]

2.曾山一家为中国革命作出的重要贡献。曾山的家庭出了父亲曾昭藻、哥哥曾延生、大嫂蒋竞英、弟弟曾炳生四位革命烈士。曾山的父亲曾昭藻,担负中共吉安县地下交通站的秘密联络工作,先后三次被捕入狱,但始终坚贞不屈,为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8]曾山的哥哥曾延生,吉安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中国共产党团组织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28年在赣州不幸被捕,英勇就义。[9]

(二)苏区时期

1.曾山与广州起义。刘勉钰指出,大革命失败后,曾山到广州参加叶剑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成为该团通讯班的一名军需员,参加了张太雷、叶剑英、叶挺等领导的广州起义。[10]

2.曾山对创建东固革命根据地的贡献。曾山通过走访亲戚,结识了后来担任吉安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的革命家杨成芙,了解了东固社会经济和革命斗争情况。东固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赖经邦担任吉安县教育局督学期间,经常在曾山家里住宿。由于曾山和杨成芙、赖经邦的密切关系,他对创建东固革命根据地有开创之功。唐俊琼认为,曾山作为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和重要领导人,在东固这块红土地上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为江西苏区的革命发展和苏维埃运动作出了卓越贡献。[11]

3.曾山对江西苏维埃运动的重大贡献。作为江西苏维埃运动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江西苏维埃运动的一面旗帜的曾山,劲松对此较早作了曾山的生平与事迹简略介绍。[12]刘勉玉撰文指出,毛泽东说:“在江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曾山同志是有功的。”曾山成功地领导了官田暴动,指挥攻打吉安功绩卓著;最先提出按人口平分土地的正确主张,大力建设江西苏维埃,以人力物力保障反“围剿”战争;坚持游击战争,掩护红军长征,协助项英,参与组建新四军。[13]李玖蔚和戴春芳论述了曾山的苏维埃政权建设实践与丰功伟绩。[14]

4.曾山与罗坊会议。刘勉玉指出,在罗坊会议上,曾山坚决拥护毛泽东提出的“诱敌深入”、反“围剿”方针,从政治思想和组织工作,人力、财力、物力上支援红军;从发动群众坚壁清野,了解敌情、袭敌扰敌等方面,积极为第一次反“围剿”做好各种准备。[15]

5.曾山对中央苏区的贡献。李德成认为,曾山坚决贯彻执行毛泽东正确的土地政策和军事路线,并为中央苏区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红军主力长征后,他为掩护主力红军长征,保卫中央苏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6]陈小华肯定了曾山在中央苏区文教事业管理方面的贡献,即开办列宁小学,狠抓群众教育;推进文教事业,改善社会文化;创建红色学校,开展干部教育;创办革命刊物,巩固舆论阵地;高唱红色歌谣,开展文艺活动等。[17]

6.曾山的财经思想研究。刘受初指出,苏区时期曾山的财经思想主要包括:必须解放生产力,努力提高生产;制定经济政策,缩小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统一财政,实行预决算制度;实行“节俭经济”“严厉制裁贪污腐化分子”;在财经工作中既要反“左”,又要反右;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问题;一切为了革命战争,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既把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放在首位,又不放松工业生产;既以组织国营特别是合作社经济为主,又保障私营经济的合法利益。[18]

7.曾山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军事生涯。刘勉钰指出,曾山有着不平凡的军事生涯。主要表现在:投身教导团,参加广州起义;返回家乡,领导“四九”暴动;潜入吉安城,争取罗炳辉起义;指挥十万工农攻打吉安城;参加罗坊会议,拥护“诱敌深入”;受命留守苏区,开展游击战争。[19]

(三)三年游击战争时期

晓农《曾山:“游击高手”屡脱险》一文记载,在坚持苏区游击战争中,曾山凭着超凡的智慧和勇敢,三次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晓农在另一篇文章中又论述了三年游击战争初期,曾山因组织实施了两次突围而被誉为“游击高手”。[20]刘勉钰、刘新华、皮健指出,中共江西省委代理书记曾山率江西苏区的红军游击队到了新干、永丰、乐安地区活动,依靠群众帮助,成功化装突围,赴上海寻找党组织。[21]莲协指出,1938年1月,中共东南分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曾山来到莲花陇上,和谭余保致力于湘赣边游击队的军政整训、改编。[22]黄惠运和戴春芳指出,红军主力长征后,曾山奉命担任江西省委代理书记、江西省军政委员会主席等重要领导职务,留守江西苏区,开展游击战争,掩护红军主力战略转移,演绎了“半面红旗”的革命斗争故事,成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23]

(四)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曾山从苏联留学归国后,担任中共新四军分会委员、东南局副书记、华中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参与领导组建新四军,恢复发展东南地区党组织,坚持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抗战,成为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领导人。解放战争时期成为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上海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之一。

1.在安徽仙人洞隐蔽突围。储德铸《曾山、曾希圣避险仙人洞》一文,记载了1943年3月,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组织部长曾山和新四军第七师师长曾希圣,在安徽仙人洞的隐蔽突围活动。

2.曾山与东南地区党组织的恢复发展。徐京指出,曾山任东南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期间,领导东南地区党组织发展党员,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培养,指导地方党的工作。[24]

3.曾山对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贡献。皖南事变前半个月,曾山按照中共中央指示,执行中共中央东南局原有决定,率领东南局机关部分干部、党校教职员及皖南特委部分干部共150多人,经苏南到达苏北抗日根据地。[25]丁益萍和陶斯静指出,曾山为新四军组建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军事斗争等殚精竭虑。[26]黄惠运等从曾山归国抗战、返赣聚师、为党建设、为国理财等方面,论述曾山是抗日烽火中的民族英雄。[27]刘金菊和吴海昌指出,抗日战争爆发后,曾山为坚持华中抗战和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28]

4.曾山与抗日统一战线工作。伍龙声指出,时任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的曾山,指示赣东北特委书记谭启龙积极发展党员、培训干部,维护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8年3月,曾山抵达浙江金华,指导中共浙江省工作委员会恢复和发展中共组织。[29]

5.负责渡江战役的后勤保障和进驻上海。郭照东指出,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期间,曾山曾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负责渡江战役的后勤保障重任。[30]上海解放后,曾山任上海市副市长兼财经委员会主任,他采取多种办法,以争取资本家的合作;尊重团结党外干部和知识分子。[31]

(五)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曾山先后担任上海市副市长兼财经委员会主任、纺织工业部部长、商业部部长、交通工作部部长、内务部部长等职务,为新中国民政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曾山与救灾工作。王涵和姚景明指出,曾山在内务部工作了十年,期间开展了赈灾济难、社会优抚和抗震救灾等工作,为新中国民政事业作出重要贡献。[32]王永华指出,1966年3月,河北省邢台地震发生后,曾山率领中央慰问团赶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33]牛国俊文章也写到邢台地震后,内务部部长曾山两次率中央慰问团赴灾区慰问。[34]黄惠运和彭保荣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长曾山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内务部长,在扩大红军、优待红属和抚慰烈士、救灾济难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被毛泽东称为“救灾”部长。[35]

2.曾山与江西、安徽及淮河治理。刘勉钰指出,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曾山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副书记和江西省委书记、第一任南昌市委书记,在南昌协助项英、陈毅组建新四军和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他六次来南昌指导工作,为建设江西作出了重要贡献。[36]郭际和宋庆丽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曾山先后六次回到故乡,看望家乡的父老乡亲,关心和支持家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留下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37]郭照东指出,抗战烽火中,曾山在皖南出任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战斗在皖南抗日第一线,为这场民族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丰功伟绩;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到皖北地区考察灾情,主持了中国大江大河首个治理工程——治理淮河工程,成为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奠基人。[38]黄惠运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曾山担任治淮工作委员会主任,注意发挥知识分子的特殊作用,提出并实践“人民民主制度是治淮力量的源泉”。[39]

(六)曾山在“文革”中

邓六金撰文回忆曾山在“文革”中遭受的苦难。[40]江磊指出,曾山的最后岁月是在“文革”动乱中度过的,他曾说:“如果我工作不了,就回江西老家去。”“文革”中,曾山曾经流放湘潭半年。1972年4月16日,曾山心脏病突然发作,经抢救无效逝世。周恩来评价说:“曾山是个好同志。”[41]

(七)曾山与毛泽东等革命战友的深厚友谊

1.曾山与毛泽东。晓农和肖翠行写到,曾山在土地分配、反“围剿”方针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毛泽东生前不止一次讲过:“我在中央苏区,很多地方得益于曾山的帮助。”[42]

2.曾山与陈毅。周峰指出,陈毅和曾山从中央苏区相识到日后并肩战斗,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懈奋斗的历程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43]吴克斌指出,曾山与陈毅先后聚合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袭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上,共同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终生。[44]

3.曾山与谭启龙。夏明星和苏振兰指出,原中顾委委员、中共四川省委书记谭启龙的书案上,始终放着一幅和曾山等人合影的照片,记录着谭启龙和曾山深厚的革命友谊。[45]

4.曾山与陈正人。沈谦芳和周慧芬在文章中指出,曾山与陈正人,一个穷苦学徒,一个贫困学生,在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曾山和陈正人志趣相投、并肩战斗、患难与共,结下了生死不渝的革命情谊。[46]

5.曾山与黄道。刘勉钰指出,曾山与黄道都是江西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分别是赣西南和赣东北苏维埃运动的先驱。他们也都是新四军的创造者和早期领导人,共同为创建新四军作出了重要贡献,并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47]

6.曾山与万海峰。祝辉指出,1968年4月,万海峰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委派,以军代表的身份,进驻内务部(国家民政部的前身),执行“三支两军”任务。在“文化大革命”的历史狂飙中,他对曾山一家悉心保护与照顾。[48]

(八)曾山的革命精神与良好的家风家教

1.曾山的革命精神。万建强认为,曾山的革命精神主要表现在:信念坚定、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一身正气,廉洁奉公、情系百姓。[49]刘勉钰认为,曾山的革命精神在忠于理想、百折不挠,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服从组织、严以律己,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等诸方面,他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楷模。[50]刘勉钰和万建强合撰文章指出,要弘扬曾山的革命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51]廖建新通过回顾曾山父子兄弟前仆后继干革命、一往无前为人民的忠烈故事,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忠烈精神的生动写照。[52]刘高平指出,曾山回忆说:“由于相同的遭遇,我就特别同情农民的痛苦。”毛泽东、朱德大加赞赏:“曾山同志是能干的苏维埃主席。”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曾山临危受命留守苏区。满门忠烈留独子。[53]

2.曾山与妻子邓六金的爱情婚姻。刘晓农指出,曾山与邓六金初识在延安,结缘七贤庄,邓六金在皖南诞生儿子后回到吉安老家。[54]万建强指出,曾山和邓六金都是革命老前辈,他们1937年11月相识在延安,1938年12月在西安结婚。以后,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他们都同甘共苦、相依为伴。[55]郭际指出,曾山和邓六金在延水河畔相识,于南归途中成婚。皖南岁月,清正廉洁;上海解放,勤政为民。[56]刘顺发指出,曾山夫人邓六金以山村童养媳身份参加红军,成为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30余位女红军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妇女部巡视员。[57]翟福军指出,由曾山夫人邓六金编著的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我与曾山》一书,生动记载了革命家曾山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优良作风。[58]

3.曾山良好的家风家教。《党史文汇》期刊以文摘形式摘录了邓六金著《我与曾山》一书中记载的“一网兜‘遗产’”“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艰苦奋斗是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学习、工作都要靠自己”等几则关于曾山的良好家风家教感人故事。[59]李卉的论文赞述了曾山廉洁奉公、严格家教的高尚品德。[60]晓农、冯都[61]和郭少峰[62]的文章介绍了曾山艰苦奋斗干革命和严格教育子女的几则感人故事。曾山的儿子曾庆洋说:母亲留给我们的最厚重的礼物是母爱和美德,父亲留给我们的是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63]

三 研究思考与展望

笔者在资料搜集整理过程当中,感到仍有不少缺憾,比如:至今未见一部完整的《曾山全集》;除刘勉钰教授关于曾山研究的成果较多外,学界目前尚未形成较大规模的研究团队;目前曾山研究主要集中在苏区和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研究比较薄弱;关于曾山的土地革命思想与实践、文化建设活动、扩大红军工作、人格魅力和精神内涵等研究较少,尤其是新四军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曾山的抗日斗争和支援前线活动论述更少,新中国成立后的曾山生平与思想研究的论著也不多,对曾山任职纺织工业部长、交通工作部长期间的工作成绩,也未见论文归纳总结;一些文章存在重复发表现象。

鉴于以上问题,提出以下设想:

(一)进一步搜集整理曾山生平与思想文献资料,建设曾山研究资料数据库。编撰出版《曾山全集》等文献资料,编著《曾山全传》《曾氏“三兄弟”》等传记资料,编撰《曾山年谱》等史料长编。

(二)扩大研究队伍,成立曾山研究机构。可以借鉴赣州成立赣南师范大学和赣州市中央苏区研究中心的经验,在井冈山大学和吉安市可以分别成立赣西南苏区研究中心,或像上饶师范学院设立方志敏研究中心那样,成立曾山研究中心,开设曾山研究课程,提升曾山生平与思想研究质量。

(三)走“政产学研用”之路,通过研讨会、研究论著、学术报告、陈列展览等形式,大力促进赣西南苏区历史文化及曾山精神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警营等。

(四)修建曾山纪念馆,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当前,随着红色旅游的繁荣,可通过在吉安修建曾山纪念馆,借助新兴媒体,制作曾山研究宣传视频,拍摄《红色家风》《共和国部长》等影视作品,传承弘扬曾山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

注释:

[1]钱正英:《老组织部长和“黄毛丫头”——回忆曾山同志》,《中国水利》1981年第3期。

[2]万典武:《随曾山部长考察——缅怀第一任商业部部长曾山》,《中国商贸》1999年第10期。

[3]谭汤池:《忆曾山》,《湖南文史》2002年第4期。

[4]马永义:《正气永留世间,风范光照后人——纪念曾山同志诞辰110周年》,《党史文苑》2009年第23期。

[5]周思明:《风雨人生,卓越风范——〈曾山传奇〉读后感》,《全国新书目》2001年第6期。

[6]王丽俐:《信仰如炬——读老红军邓六金的〈我与曾山〉》,《领导文萃》2016年第19期。

[7]李玖蔚:《曾山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党史文苑》2005年第14期。

[8]刘高平:《早期苏维埃运动中的曾山和他的家人》,《党史博览》2003年第9期。

[9]曾诚、韩祖武:《两副对联写家史——缅怀曾山的革命家庭》,《当代江西》2011年第12期。

[10]刘勉钰:《曾山与广州起义》,《红广角》2011年第7期。

[11]唐俊琼:《曾山在东固的革命活动及历史功绩》,《党史文苑》2012年第12期。

[12]劲松:《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曾山》,《求实》1983年第4期。

[13]刘勉玉:《曾山对江西苏维埃运动的重大贡献》,《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0年第1期;《曾山同志在江西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功绩》,《世纪桥》2000年第6期。

[14]李玖蔚、戴春芳:《曾山对苏维埃政权建设的贡献》,《井冈山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5]刘勉玉:《曾山同志与罗坊会议》,《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6]李德成:《曾山对中央苏区的贡献》,《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17]陈小华:《曾山与中央苏区的文教事业管理》,《兰台世界》2011年7月上旬刊。

[18]刘受初:《苏区时期曾山的财经思想》,《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19]刘勉钰:《曾山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军事生涯》,《党史文苑》2009年第23期。

[20]晓农:《“游击高手”曾山指挥的两次突围》,《党史文苑》1998年第6期。

[21]刘勉钰、刘新华、皮健:《曾山被悬赏通缉前后》,《党史文苑》2006年第19期。

[22]莲协:《曾山龙上行》,《党史文苑》2006年第19期。

[23]黄惠运、戴春芳:《曾山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的历史功绩》,《福建党史月刊》2011年第24期。

[24]徐京:《曾山与抗战前期东南地区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建设》,《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2期。

[25]刘勉钰:《曾山与新四军干部转移》,《党史文苑》2017年第3期。

[26]丁益萍、陶斯静:《殚精竭虑为抗日——曾山》,《新华日报》2015年9月22日第2版。

[27]黄惠运、肖志强、刘三莲:《抗日烽火中的民族英雄——新四军时期的曾山同志》,《兰台世界》2008年第9期。

[28]刘金菊、吴海昌:《论曾山在华中抗战中的重要贡献》,《党史文苑》2009年第24期。

[29]伍龙声:《曾山与统一战线二三事》,《党史文汇》2004年第2期。

[30]郭照东:《曾山在皖二三事》,《党史纵览》2005年第3期。

[31]伍龙声:《曾山与统一战线二三事》,《党史文汇》2004年第2期。

[32]王涵、姚景明:《曾山在民政战线的十年》,《中国民政》1999年第3期。

[33]王永华:《从赣鄱大地走出的优秀儿女——共和国“救灾部长”曾山》,《当代江西》2012年第7期。

[34]牛国俊:《行如春风唤新绿——忆曾山同志慰问邢台地震灾区》,《党史博采》1999年第9期。

[35]黄惠运、彭保荣:《“救灾”部长曾山》,《档案时空》2007年第7期。

[36]刘勉钰:《曾山在南昌的革命活动》,《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2期。

[37]郭际、宋庆丽:《情润红土——记建国后曾山同志六次故乡行》,《老区建设》2000年第1期。

[38]郭照东:《曾山在皖二三事》,《党史纵览》2005年第3期。

[39]黄惠运:《新中国治淮事业的元勋——曾山》,《中国水运》2006年第9期。

[40]邓六金:《曾山在“文化大革命”中》,《党建》2008年第1期。

[41]江磊:《内务部长曾山在“文革”中》,《炎黄春秋》2002年第2期。

[42]晓农、肖翠行:《中央苏区时的毛泽东与曾山》,《党史博览》2003年第1期。

[43]周峰:《陈毅与曾山的友情》,《党史纵览》2009年第5期。

[44]吴克斌:《四十年风雨同舟——记曾山与陈毅的革命友谊》,《党史文苑》1999年第6期。

[45]夏明星、苏振兰:《谭启龙与曾山的革命友谊》,《党史博采》2003年第1期。

[46]沈谦芳、周慧芬:《矢志不渝革命路,风雨铸就生死情——纪念曾山和陈正人逝世40周年》,《百年潮》2012年第3期。

[47]刘勉钰:《曾山与黄道在新四军》,《党史文苑》2011年第8期。

[48]祝辉:《万海峰“文革”中保护曾山纪事》,《广东党史》2003年第6期。

[49]万建强:《论曾山的革命精神及现实意义》,《上海党史研究》1999年第6期。

[50]刘勉钰:《曾山的革命业绩和高风亮节》,《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51]刘勉钰、万建强:《弘扬曾山的革命精神》,《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第12期。

[52]廖建新:《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忠烈精神——从<满门忠烈——曾山的革命故事>说开去》,《改革与战略》2005年第3期。

[53]刘高平:《早期苏维埃运动中的曾山和他的家人》,《党史博览》2003年第9期。

[54]晓农:《风雨不阻爱情舟——曾山与邓六金的婚恋故事》,《党史纵览》2003年第2期。

[55]万建强:《风雨同舟,相濡以沫——曾山和邓六金的伴侣情》,《福建党史月刊》2000年第4期。

[56]郭际:《革命伴侣曾山和邓六金的艰苦奋斗历程》,《党史文苑》2010年第17期。

[57]刘顺发:《曾庆洋回忆父亲曾山母亲邓六金》,《福建党史月刊》2007年第1期。

[58]翟福军:《<我与曾山》>再现革命家传奇》,《全国 新书目》2007年第23期。

[59]邓六金:《曾山的平凡家事》,《党史文汇》2009年第1期。

[60]李卉:《质本朴来还朴去──曾山的家事家风》,《党风与廉政》2001年第8期。

[61]晓农、冯都:《割开半面旗,立下一生志——曾山艰苦奋斗二三事》,《党史纵横》2002年第10期。

[62]郭少峰:《曾山廉洁自律二三事》,《党史文苑》1999年第4期。

[63]刘顺发:《曾庆洋回忆父亲曾山母亲邓六金》,《福建党史月刊》2007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党史革命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百年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4 月党史上的今天
党史上的今天
机械革命Code01
中国的出行革命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