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近海加强成因分析①
2020-03-21王天巍
陈 燕 吴 俞 王天巍
(1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海南海口 570203;2海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海南海口 570203;3海南省气象台 海南海口 570203)
近年来,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热带气旋(以下简称TC)路径预报水平稳步提升,但是对TC强度变化的研究和预报不太理想,特别是TC的强度变化是TC预报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它关系到TC风雨影响程度的预报,关系到政府防台抗台的决策,而TC近海突然加强往往又是预报的重中之重,难上加难,如果预报有偏差均可能导致严重的灾害。TC强度变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当靠近陆地时影响因素更多、更复杂,同时海洋上缺乏稠密的探测资料也制约了对TC强度演变机理的深入研究,因此对TC近海加强成因的分析也更加复杂。针对TC近海加强的成因分析,前人已有了一定成果,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是进行统计分析,得出TC近海加强的气候特征[1-5];另一方面是针对TC不同个例或环流背景,研究其近海加强的原因[6-17]。例如:于玉斌等[5]给出了TC强度突变标准,对我国近海突然增强和突然减弱的2组TC进行了合成分析和对比分析。寿绍文等[9]对爆发性发展台风的TC环境场诊断分析说明TC爆发性发展是大尺度环流和积云对流相互作用的结果。林良勋[10]指出,华南近海TC急剧加强主要发生在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和弱背景环流中;不同的环境背景下,西南季风、越赤道气流、东风波、弱冷空气、西风槽是诱发近海急剧加强的主要系统。罗哲贤[11]在守恒系统中TC强度变化及其可能因子的数值研究中指出,TC加强取决于两类因子:一是台风涡旋最大风速的取值及圆形基流切变的强弱;二是切变基流中的中尺度涡旋的自身条件。闫敬华等[12]对“黄蜂”的模拟研究指出,华南西部地形有利于低层弱冷空气向南侵袭,从而激发对流发展,是“黄蜂”近海加强的关键原因。叶宾宾等[13-17]分别对“莫兰蒂”“百合”“北冕”“桑美”“海葵”近海加强原因进行分析。
2014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超强台风级)是继7314号台风后登陆海南岛最强的TC,登陆海南岛时60 m/s(17级),中心最低气压910 hPa。“威马逊”于7月18日下午到傍晚,均以超强台风级别先后在海南岛、广东2次登陆,在广东境内一直维持超强台风级别,移入北部湾后7月19日05时才减弱为强台风。海南省三防统计,受“威马逊”影响,海南受灾人口达325.83万人,死亡25人,失踪6人,转移38.6万人,倒塌房屋23 163间,直接经济总损失119.52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经济总损失74.24亿元,水利设施经济总损失3.69亿元,工业交通运输业经济总损失16.38亿元。“威马逊”具有路径稳定、移速快、强度强、眼区清晰、眼壁清楚、造成灾害大等特点。特别是“威马逊”近海加强,且强风范围小,在邻近登陆前3 h近海陆地气象要素无显著变化,这让人们容易产生麻痹心理,以为与往年TC没什么差别,对TC预报和防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对“威马逊”近海加强的原因进行探讨很有必要。“威马逊”近海加强,有些专家也做了相关研究。郑艳等[18]指出,“威马逊”近海急剧加强的原因主要是低层辐合与高层辐散、弱的环境风垂直切变和适宜的海面温度、深厚的暖涡等引起。高安宁等[19-21]也分析了“威马逊”近海急剧加强的原因,魏晓雯等[22]研究低频水汽输送与“威马逊”近海加强的关系。本研究主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EC、NCEP(0.5×0.5°)再分析资料、卫星雷达等资料进一步探讨“威马逊”靠近海南岛时急剧加强的原因,以期为更好地预报预警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威马逊”强度和位置资料来源于中央气象台的台风报文,形势场和物理量场分析来源于EC再分析资料,垂直风切变根据NCEP 0.5×0.5°分辨率的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获得,海温来源于日本气象厅提供的每日海温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来源于当地的观测资料。根据以上资料研究“威马逊”进入南海后,逐渐增强直至登陆海南岛后强度维持的原因分析。
2“威马逊”强度概况
“威马逊”于2014年7月12日下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向偏西方向移动,14日11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14日17时继续加强为台风,15日14时进一步加强为强台风,15日傍晚在菲律宾中部沿海登陆,之后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减弱为台风,17日17时重新加强为强台风,18日05时继续加强为超强台风,逐渐靠近海南岛,强度继续加强,18日11时加强到60 m/s(17级),18日15时30分在海南文昌翁田镇沿海登陆,登陆后穿过文昌东北角进入琼州海峡,强度仍维持60 m/s,18日19时30分在广东徐闻县南部沿海再次登陆后,强度减弱为55 m/s,继续减弱,于19日05时减弱为强台风,07时10分在广西防城港市光坡镇沿海第三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48 m/s(15级)(图1)。
图1 “威马逊”中心气压和中心风速实况
根据陈乾金[23]的定义:12 hTC中心风速加强≥10m/s的则定义为TC突然加强。“威马逊”17日23时至18日11时中心最大风速从48m/s加强至60 m/s,12 h其风速加强了12 m/s,符合TC突然加强标准。Holiday[24]对发生在西北太平洋迅速加强的TC进行研究,认为用中心气压来衡量TC强度比用最大风力更为可靠和稳妥,并把1 h降压≥1.74 hPa或24 h≥42 hPa作为迅速加强的评判标准。“威马逊”17日15时至18日15时中心气压从960 hPa降至910 hPa,24h降了50 hPa,而从18日10时的930 hPa降至18日11时的920 hPa,1 h降了10 hPa,两者均符合迅速加强的标准。因此,可认为“威马逊”属于近海突然加强的TC。
“威马逊”进入南海后,维持台风级别30 h有余,于17日17时加强为强台风,18日05时加强为超强台风,之后一直加强并维持,18日20时略有减弱,但仍维持超强台风级别,19日05时才减弱为强台风级别。“威马逊”维持17级(60 m/s)达9 h之久,为历史罕见。下面探讨“威马逊”近海加强和维持的原因。
3“威马逊”近海加强成因分析
3.1 形势场分析
从大尺度环流形势场分析,“威马逊”进入南海后,始终位于副热带高压西南侧,这种环流形势隔断了其与中高纬西风带的相互作用,受副高西南侧东南气流引导,稳定向西北方向移动,7月17日副高加强西伸,“威马逊”和副高之间气压梯度不断加大,从18日08时500 hPa位势高度图(图2)来看,588线已靠近“威马逊”东北侧,大风主要分布于“威马逊”东北侧,此时“威马逊”中心气压已下降至930 hPa,近中心最大风速高达55 m/s,18日14时副高还在加强,此时“威马逊”中心气压继续下降至915 hPa近中心最大风速高达60 m/s。可见,TC与副高之间的气压梯度加强,加剧了TC非对称结构的发展,而TC非对称结构对其强度变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图2 2014年7月18日500 hPa位势高度和卫星云图叠加图
另外,从卫星红外云图(图2)来看,在“威马逊”西北移动过程中,“威马逊”浓密云团范围不断变小,云系不断变得很紧密,台风眼越发清晰。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风速与半径成反比,当“威马逊”在移动中随着云团半径的收缩,风速增大,强度增强。
3.2 水汽输送
TC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时释放的潜热,充足的水汽供应有利于TC暖心结构的维持,也为TC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能量。从低空水汽输送来看(图3),“威马逊”加强过程中一直有高通量的水汽输入,且分布的对称性十分显著。对比不同时次水汽输送强度,7月17日20时至18日08时水汽通量中心值从35 g/(s.hPa.cm)增强至60 g/(s.hPa.cm),在这12小时内“威马逊”中心气压快速下降了25 hPa,水汽通量中心值持续升至19日08时65 g/(s.hPa.cm),19日14时仍维持65 g/(s.hPa.cm),直至19日20时才下降至25 g/(s.hPa.cm)。可见,持续并逐渐加强的水汽输送对TC强度加强起着重要作用。
从水汽通量与低空急流配置来看,图3中存在强盛的西南急流,西南季风的卷入为“威马逊”源源不断地输送水汽,水汽通量大值区也分布在该低空急流带。从图2中也可以看出,西南季风发展旺盛,西南气流和越赤道气流不断向“威马逊”输送水汽,有利于“威马逊”加强和维持。
3.3 对流层上层环境场的影响
根据Klein等[25-26]指出,对流层高层与TC外流层的相互作用对TC强度变化具有重要作用。从200 hPa风场上看(图4),“威马逊”加强和维持期间其南北侧出流非常明显,南支出流的最大风速从7月18日08时的30 m/s升至20时的40 m/s以上,而北支出流一直保持40 m/s以上,且范围逐渐增大,此时“威马逊”中心气压从930 hPa一直下降,18日15时降至最低气压910 hPa,且该低气压持续到登陆徐闻县后略有上升,为20时的915 hPa。如图4所示,高空“威马逊”中心南北两侧分别有偏西风急流和偏东风急流存在,“威马逊”位于它们的右侧,两支急流构成一个反气旋式辐散流场,南支急流与低空的西南急流存在很强的耦合,低层强辐合和高空强辐散促使TC猛烈发展。
3.4 垂直风切变的作用
Gray[27]提出,对流层高低层空气相对运动速度很小,凝结潜热释放的能量累积形成暖心,有利于TC加强,即“通风效应”。薛根元[28]等认为,风速差小于10 m/s的垂直切变是TC加强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根据NCEP 0.5×0.5°分辨率的再分析资料围绕“威马逊”中心5°范围内得出200~850 hPa的垂直风切变演变图(图5),“威马逊”进入南海后,7月17日起垂直风切变较小,10 m/s以下,特别是18日20时下降至6 m/s,有利于“威马逊”的加强和维持。
3.5 海温
TC发生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一就是需要海面温度在26~27℃以上。根据日本气象厅提供的每日海温资料(图6)来看,TC所在位置以及未来移经区域均为30℃以上的高海温区,这种暖洋面蕴藏着较大的热量,海面蒸发旺盛,通过海气之间的湍流输送,使得“威马逊”所在的低层大气获得大量暖而湿的空气,形成“威马逊”发展加强的主要能源。
图5 NCEP200-850hPa离TC中心5°范围内的垂直风切变演变
图6 2014年7月18日海温
3.6 雷达回波分析
在海口雷达站能扫到“威马逊”整个眼区时,7月18日10时(图7-A)其已是超强台风级别,16级(55 m/s),930 hPa,但是从雷达回波上看,此时眼区清晰,但不够对称,且螺旋云带回波较弱;11时(图7-B)眼区逐渐缩小,圆而清晰,螺旋云带回波加强,此时加强为17级(60 m/s),920 hPa;15时35分(图7-C),“威马逊”登陆文昌,此时仍保持17级(60 m/s),但中心气压降到910 hPa,达到最低气压值,回波眼区缩小,更圆更清晰,结构紧密,螺旋云带回波进一步加强;由于受到陆地的摩擦打压,“威马逊”眼区变得模糊,但整个结构还是很紧密,此时“威马逊”有所减弱,16级(55 m/s),915 hPa。由此可见,从雷达回波上看,TC加强过程,回波结构逐渐紧密、对称,眼区逐渐变圆,减小而清晰,眼壁清楚,且眼区回波不断加强的过程。
4 讨论与结论
针对超强台风“威马逊”近海加强这一预报难点,首先从大尺度环流形势的演变、水汽输送、辐合辐散、垂直风切变、海温、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方面对其近海加强成因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副热带高压加强加剧了TC的非对称结构的发展,对TC强度演变产生了影响。
(2)充足的水汽输送是TC加强的重要条件,强盛的西南季风和越赤道气流是“威马逊”主要水汽输送带,有利于“威马逊”加强和维持。
图7 海口雷达回波
(3)低层强辐合和高空强辐散促使TC猛烈发展。
(4)垂直风切变小、高海温有利于TC强度加强。
(5)TC加强过程,云系不断紧密,台风眼越发清晰,且回波结构逐渐紧密、对称,眼区逐渐变圆,减小而清晰,眼壁清楚,眼区回波不断加强的过程。
本研究只是对“威马逊”近海强度急剧变化的特征及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仅从影响天气系统、垂直风切变、海温、卫星雷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还有待今后通过数值模拟的敏感性试验进行深入的机理诊断,为准确预报此类TC的强度变化以及防灾减灾提供依据。另外,“威马逊”造成的风雨影响表现出的不同特性,其原因还有待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