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应对新课改

2020-03-20刘晓红

祖国 2020年1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高中语文学科

自2014年初到近期五年的时间,全面深化改革中央领导小组举行了多次教育改革会议,充分说明了教育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性。2014年初,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立德树人基本任务的教育意见》(以下文中简称《意见》),文中指出高中课程改革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国、各民族之间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他们具备更多独立的意识形态以及多样化的价值追求与鲜明个性。与此同时,国家实行人才强国战略,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并培养创新人才。这些实际情况加速了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步伐。当前高校和中小学在课程改革的整体规划推广以及德育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在课程方面,高等院校与中小学,甚至高中和义务教育之间的联系仍存在许多问题;一些学科重叠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教学资源;有些教科书太深或太浅,与大部分高中生的学习能力不匹配;教科书知识面不全面,适用性不够;考核制度与课改步伐不一致等问题。最常见的是,为了追求高等教育和高分,许多中学生往往只关注成绩,而忽视道德教育,进而导致学生缺乏创新、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等应用型能力。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程基本框架与实施要求

(一)基本框架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研究的积极作用下,我国教育部门也开始建立适合我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框架体系。目前,我国教育部门下的相关研究小组已经建立了自主发展、文化素养以及社会参与的核心素养标准。文化修养是每一个高中生自我能力提升与社会活动参与的基本条件之一;社会参与是高中生实现自我能力提升和社会活动参与的前提。

1.增加了开放性

高中语文课程内容较为丰富。例如,在诗歌和散文中,诗歌包括国外诗歌、古典诗歌、现代诗歌。中国古典诗歌根据时间发展历程还经历了 “诗经”、“楚辞”、“唐诗”、“宋诗”、“元曲”这样的发展历程。唐诗中也有各种类型和作家......“如果你直接确定一个语文课程的内容,以往的一些教材内容将语言主题与特征分开,而在新开标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都是确定的。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增加了更为灵活的空间。

2.为学校语文教学提供广阔的空间

每所学校可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资源和学习者本身的需要有选择地设计课程设置。对于学习的内容组合以及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排序,每个学校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实施,甚至学校的具体名称也可以由学校定制。一部分学校可能在“戏剧之乡”,就可以在“戏剧”模块中一显身手;一部分学校可能位于“旅游度假村”,可以在“旅行笔记”模块中大放异彩。

3.給学生更多选择

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选修课程,还可以选择任何一个或几个组合的选修课程,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他们摆脱了选修课的“选择”和“不选择”的尴尬局面,使选修课有一定的灵活性。同样的学分,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模块中获得,因此具有不同兴趣,专业和语言潜力的学生可以为自己的发展找到合适的领域,并且可以在不同的选修模块中。每个人都展示了自己的学习个性和特征。

(二)实施要求

1.贯彻语文素养任务群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初稿)》对以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创新,尤其是教学任务方法。语言素养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15(7 + 4 + 4)个“学习任务组”来实施。定义了必修课程7个学习任务组,选修I课程学习任务组8个和选修II学习任务组8个。三组学习任务包括四个学习任务组: “学习任务组1语言积累与探索”、“学习任务组2全书阅读与讨论”、“学习任务组3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组4跨媒介学习”。

2.目标定位与课程开放

新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基础是必修课程的扩展和完善,一些侧重于实际应用,一些侧重于欣赏,一些旨在指导探索和研究。”教育课程旨在确保所有高中生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中学选修课程以主修课的学习目标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自我发展和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创造更好学习空间。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选修课程的主体是学校,这意味着学校、师生都具有自主权,从而真正的体现了“选”。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未来学习和就业自由选择学习系列和模块,制定学习计划;“选修课的学生人数不必与必修课的学生人数相同。”选修课的安排应确保学生可以在课间选择,甚至在年级之间选择。

3.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规定:“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课程设置”,“不同类型的选修课、课程目标、教学方法都存在差异性”。一些专注于想象和联想,专注于情感和美学体验;一些专注于推测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因此,中学语文课程要注意适合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高中语文课的教学应突出选修课的特点,遵循选修课的不同性质,跟随并围绕每个选修系列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创造

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实践需要在一定情境下进行,为本学科服务。高中语文教学情境就是创造一个外部环境让学生有感而发,能够激发学生无限的灵感。我们创设的情境教学法是遵循反思性理论原则,充分创造具体可感的、细致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是一种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和主动使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这里创设的情境包括学校、家庭、公共场所、社区和其他的领域。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对所有复杂多变环境所需的关键能力和关键技能,所以始终注重在情境中的应用。在现今信息膨胀的时代,个体对环境所做的反应不再是对知识,技能和方法的一对一的反应,而是对社会大背景下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全面反应。

(二)高中语文教学开放性

我提倡的开放式教学,倡导学生成为学习中的积极建构者,倡导教师成为学生思维的“助产师”和“催化剂”。新时代的教师不应将经验集中在他们所教的内容上。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堂必然会从封闭式转向开放型。创设开放式教学有三种途径:一是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活力,激发学生想象、探究、发现然后表达的欲望,保持学生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开放性;其次,教师不应受教材和教学计划的限制,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内容对其影响变化和思维活跃程度,通过学生信息的反馈,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趋同并实现学习目标。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应坚持开放原则,传统的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座和学生聆听。这种教学形式遏制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的积极作用。在开放的语言课堂上,学生敢于善于表达不同的观点,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个性。教师可以鼓励积极的表达,激发学生的愿望和兴趣。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表达信息组织语言的快速整合是语言的最佳学习。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跨科学性

跨学科是指两个或多个学科的创建或知识超过单个学科的限制。通过整合两个或多个学科的知识促进对知识的全面理解。跨学科的教学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并同时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跨学科学习是培养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已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这种学习方式符合了学生使用不同语言能力参与学习的学习情境,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我国的基础教育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学科与学科之间存在诸多障碍。主要表现在学科互不交流相通,教科书按各自的种种方式编写。但在现今,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程理念是主张所有学科不再孤立,有必要打开学科之间的诸多障碍,进行学术交流和整合。这将使知识流通并创造更高的价值。在学校,汉语课程与数学和物理课程的区别在于数学和物理课程的内容不学习语言,中英文等语言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英语等语言课程注重学习语言形式。各类的语言课,不仅着眼于汉民族共同语言的深邃内容,而且也注重形式。但这是语言课的独特属性,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完整的课程教育体系。因此,语言运用的教学应注重“跨学科性”。语言的教学可以激发历史、政治、数学、英语等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核心素养语境中的语言素养已经超越了中国传统学科的限定范畴。

三、结语

随着我国学生發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发布,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各学科素养框架的建立,核心素养概念已经开始深入到高中语文教学领域。我国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欣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在新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融入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高中语文课程内容广泛、设计新颖、课程灵活,带给语文教育的不仅是形式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本质上的跨越。

(作者简介:刘晓红,包头市第一中学,教育硕士,中教一级,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高中语文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