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踢出来的“拦路石”

2020-03-20顾建梅

检察风云 2020年2期
关键词:留园石块园长

顾建梅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经过一条狭窄的道路时,看到路上有个苹果大小的石块。他飞起一脚想踢走它,哪知石块非但没被踢走,反而變大了两倍。他更用力地去踢,到后来挥起手中的大木棒去打,可每次那石块都会变大两倍,最后石块越胀越大,把路都堵塞了。这时,雅典娜出现在赫拉克勒斯面前,对他说:“兄弟,住手吧。这个怪石叫纠纷,如果你不去理会它,它就会安安静静地待在那里,只有苹果一样大。若与它争斗和对抗,它便会一再膨胀,以至挡住你的去路。”

这是一个古希腊的神话故事。有趣的是,2000多年来,故事里那块苹果大小的石头一直神出鬼没地随机出现在所有人的“道路”上。更有趣的是:人们依然会去踢它,它依然会膨胀,直到成为他们的拦路石。

一则留园风波

有位年轻的妈妈在网络上发文求助,内容如下:

“女儿9月份刚上幼儿园,现在过了一个月了。他们的老师都挺好,我只是有一点不满意。正常情况17点后18点前都可以接,但是这个班的情况是一到点就必须接,不然孩子有可能干等,就是没有玩具,没有书看,没有桌子(趴),只有一张小板凳那种。有时候我才走到操场,小孩子就从教室里扑出来。不像其他班小朋友是坐在教室看书或者玩玩具(都是小班的对比)。有几次我接走女儿,其他班的小朋友还有在教室里有凳子有桌子玩玩具,或者老师陪着讲故事。我女儿是二宝,本来很淡定的娃(因为跟着接送哥哥已经提前适应了幼儿园),也哭过,因为老师在只剩我女儿的时候把她带去办公室了。其实那时候才五点十分(为什么要上办公室?因为老师说她要赶教案)。

因此在开学的一个月里面,我经常都是很焦虑,接近放学点,我就强迫自己放下手中的事情,争取按点接她。不然怕她干等着焦虑。我想来想去,要不要给老师提个建议。让孩子放学有点玩具,有点书看,但是又怕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比如老师接受不了你的建议,然后对你的孩子区别对待。

然后我就跟园长反馈了一下,就是放学这几分钟的问题。

结果出大事了!园长直接约谈她们三个老师。之后这几位老师向我转达园长的意思,让我以后有什么问题直接跟她们说,弄到园长那里显得事大。

尴尬了,这回。本来我就说匿名就好,不让老师们知道,就开会说一下有玩具就好。结果,老师们知道了很不高兴,我也很尴尬。

所以,现在怎么补救?还是转班,转园?求各位大神指教。”

从求助帖的内容来看,家长对女儿班级的老师总体上是认可的,只觉得她们有一点不足:孩子放学至老师下班的时间段里,没有像其他班级的老师那样给孩子提供玩具、图书,或者给孩子讲故事。

无论是听起来还是看上去,这事都不大,就像块苹果大小的石头。可当家长试图把它踢开后,它膨胀到什么地步了呢?家长在考虑是给孩子转班还是转园。

只是,若你对家长说你不要去“踢”它时,家长一定也难以接受:不踢它怎么行?它挡着我的路了!

非常有可能,当初赫拉克勒斯也是对雅典娜这么说的。那么,智慧女神雅典娜会怎么回答呢?

第一种,据实相告:最初,它并没有挡着你的路,它只是出现在你的路上令你不快了,它是在你一再“踢”它之后才挡了你的路的。

第二种,建议与忠告:当你把“石块”视为障碍时,你可以选择“跨”过去,而不是用力去“踢”。

划重点“跨越”石块

落实到现实中,若那位妈妈采取的对策不是“踢”而是“跨”,她能如何去做呢?

如今城市的二孩家庭中,孩子的玩具和图书一般都不少,妈妈给孩子的小书包里装两三本孩子喜爱的图书或装上两三个孩子喜爱的小玩具,进班后交给老师或保育员收好,态度温和地告诉她们,由于自家的某些情况,使得自己会比其他家长晚点来接孩子。为避免孩子等待家长时淘气而给老师添麻烦,特意准备了这个小包,当放学后班里只剩下自己女儿时请老师把包给她,让她自己玩(接孩子时让孩子把东西整理好放入小书包背走)。

瞧,孩子是不是有书看有玩具玩了?既不需要找园长也不需要找老师,甚至,这样的配合还能促进家园关系的和谐——让老师看到家长的配合与善意。毕竟,老师也希望这位妈妈能像班级其他家长一样能及时接走孩子,而不是每每最晚来接还嫌这嫌那。

那么,是什么原因令人们不去跨越石块,而是不知不觉地选择给自己“踢”出拦路石呢?

首先,是对立态度。

我们看世界的眼光取决于我们的三观,而我们的三观体现在我们的态度中。

试想,若在那条狭长的道路上走着的是徐霞客、王维或陶渊明,当他们看到那个石块时会去踢它吗?多半不会。

他们或者会意外、会好奇、会捡起来擦一擦,研究一番,甚至可能带回家当镇纸,唯独不会一脚踢上去。

只有当你以敌意或戒备的眼光审视世界时,你才会把一块出现在路上的小石头视为障碍,并志在铲除。

对于文中的“留园风波”,一位在职的幼儿教师浏览帖子后给出说明:幼儿园放学后各班幼儿留园情况不同,一般来说孩子会在放学后的15分钟内被接走。这个时间段没被接走的孩子如果有两名以上,孩子又比较调皮,老师就会组织孩子看图书、玩玩具等,因为不组织活动会让自己更辛苦(孩子会乱跑、吵闹、随意碰触人与物)。可当班里只留下一名孩子时,老师确实会比较随意,如果老师清楚需要等很长时间,便可能会一边带孩子一边处理自己的其他事务。

听了这番说明再去浏览求助帖,是不是观感有所不同?当然,这并不是说老师的做法理所当然。而是说,若我们在潜意识里将对方(如家长对老师、患者对医生)视为对立方,那么你眼里看到的每一块石头都是个阻碍,都会迫使你将它踢成拦路石,只有当你将对方视为“友军”、视为合作者甚至视为搭档,你才会平静面对路上的石块,从容地选择“跨”过去。

其次,是不良情绪。

有家财团因为并购不顺利需要打官司,由于标的很大,吸引A、B、C三位著名律师积极自荐。当公司总裁决定选B时A表示诧异,对他说:“你清楚这类案件我是最擅长的,你应该选我。”总裁说:“我不喜欢你(他讨厌A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A坦率地回答:“那正好,我也不喜欢你。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你找律师是想打赢官司的吧?不是想交朋友的。”

为什么那位总裁会放弃对案件最有利的A律师而去选择B,因为他讨厌A踌躇满志的骄傲状,于是想挫敗他,一时间忘了这对公司胜诉不利。

看起来,不良情绪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令自己雪上加霜。

其实,对立态度和不良情绪还直接导致一个严重后果,那就是:目标偏移。

赫拉克勒斯原本的目标是:赶路。坚持这一目标的方式是无视那块石头或者跨过它,当他致力于踢走石块时他的目标已经由“赶路”变成了“踢走它”“战胜它”。

总裁原本选律师的标准是——有最大胜算能为我打赢官司的律师。可当他选B时他的标准已变成了——我喜欢的律师。

还有那位发求助帖的妈妈,她一直以为她的诉求是——希望放学后留园的女儿不必干等着,能有书看或有玩具玩。其实,如果她只是想实现这一目标,她自己轻而易举就能做到。事实是:当她将女儿班级老师的做法和其他班级老师的做法对比后,她生气了。所以,在她去向园长“反映情况”时,她的诉求悄悄变了——凭什么这个班的老师不像其他班老师那样对待放学留园的孩子?不可以,我要她们同样做到!

美剧《灵书妙探》中有这么一个情节:畅销书作家与新婚妻子玩拼字游戏时输了,他极其不服地认为,妻子赢他纯属侥幸,身为作家的他不可能在文字游戏上输给当探长的她!尽管一再输给妻子,他仍无赖地缠着妻子继续比下去。

这行为烦不烦人?讨不讨厌?欠不欠揍?当然!

妻子是如何处理的呢?

下班后刚进家门,老公就拉着她继续比拼。她说:行!不过我们要立一个比赛的规则:谁输谁就得脱掉一件衣服。

也许大家都能预料到这场比赛走向……无论如何都是场喜剧。

这才是“跨”过石块的正确方式:去解决困扰你的那个问题,而不是带来问题的人。

编辑:夏春晖 386753207@qq.com

猜你喜欢

留园石块园长
我要当动物园园长
忍不住想打扰你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八)——兔园长买学习卡
留园:亭台廊榭,秋色迷宫
翻石块
苏州园林的空间叙事与抒情研究
苏州留园的营造与修复研究
发现石
游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