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羊毛”20余万,获刑二至三年
2020-03-20胡佳来
胡佳来
检察官高苏山
選题来源: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 案件类型:诈骗罪
2018年底,美团公司在进行内部自查时发现,2017年底至2018年4月期间,湖北省某地多人利用美团公司漏洞,购买大量未实名登记的电话卡,并用于注册美团账号,后在美团APP上预定酒店房间,再谎称找不到酒店、到店无房,致电美团客服,申请退还全部订金并骗取美团公司额外支付每单20到50元不等的赔偿款。美团公司立即报案,警方根据线索,将犯罪嫌疑人锁定在李某甲一伙人。
李某甲在广东省一家网络公司工作,平时热衷搜集各种优惠信息。2017年底,他发现美团APP存在漏洞:在美团APP上预定酒店,如果发生顾客到店后酒店客满,或者顾客找不到预定酒店的情况,美团公司可以退还全部定金,并支付额外赔偿金。这本来是美团公司提升顾客体验和满意度的好政策,不想却成为李某甲猛“薅”的那只羊。
2018年1月,李某甲在过年回乡期间,将诈骗方法告诉了李某乙、谭某、邓某等数名亲友,把能够骗取赔偿金的酒店信息按100元一家售卖给他们。其间,谭某提供了大量未实名电话卡,并和李某甲、李某乙等“元老”另行纠集他人在湖北、广东等地租宾馆成立“工作室”,利用多张银行卡集中作案并提现赔偿金。为了防止美团公司察觉,李某甲等人对每张电话卡的诈骗次数规定在3—4次,每人每天作案30—50单不等。据统计,涉案人员共计骗取美团公司人民币20余万元。
近日,青浦区检察院以诈骗罪对被告人李某甲等8人提起公诉。目前,李某甲等3人已获法院判决,三人分处有期徒刑二年至三年六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至三万元不等。
主讲检察官高苏山点评
“薅羊毛”占小便宜是正常的消费心理,但是故意利用商家规则漏洞,注册无数小号恶意套取巨额赔偿金,还将这种方法传授给亲朋好友,已经涉嫌诈骗罪。本案犯罪手法比较新颖,存在一定偶然性,也给广大市民一个重要警示,如果亲友之间传授犯罪行为,应当及时劝阻,切忌盲目参与,以防惹火烧身。
(高苏山,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检察官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