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心理干预在社区稳定中的重要性
2020-03-20赵丰于桐
赵丰 于桐
2020庚子年初,中国暴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全民团结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守护自己最爱的家园舍生忘死,抗击疫情。北京国奥心理医院作为华北地区经营了17年的心理专科医院,携手60多名一线心理专家,联动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员会牵手慈善总会,在疫情中投入到心理健康科普讲座、心理热线援助等一系列公益服务里,通过心理专业技术为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提供应激压力疏解、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彈性提升等相关心理健康保障服务。
服务期间,我们发现春节后返京人员的增加,对某些社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某些社区规模较大,住户复杂性较高,社区管理人员满负荷工作,导致工作人员及住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性应激反应,其中最严重的是疫情下社区工作人员出现了普遍性的焦虑情绪及睡眠障碍,对社区封闭式高质量管理产生了影响。不仅如此,社区内的住户也因为对疫情的不确定性产生了一定的恐惧、焦虑心理。
对“疫情中心理干预特例”课题进行研究的北京国奥心理医院,通过与该社区领导及工作人员的沟通,进行了人群划分,并对不同人群出现的应激反应特征进行了详细了解,经过专家组开会讨论,制定出了一套多维度的干预模式,并以该社区为试点,进行了疫情中“社区人员心理安全保障系统”项目的研发工作。
该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社区住户心理安全多维度分析及干预。通过了解,获悉社区人群大致由本地住户、外来人员和特殊家庭三部分组成,并对社区住户文化水平曲线图、外来人员疫情易感性分析图、特殊家庭比例、年龄层次、务工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统计。“国奥心理量表专家组”定制了该社区匹配性较高的心理安全普及版量表,通过答题,对住户的焦虑成因、情绪波动、睡眠质量、压力阈值进行大数据统计,进而细分出三大人群并进行相应的心理建设和干预。
第一类人群为经测试心理安全性得分65分以上者,约占社区总住户的六成。心理科普讲师通过录制视频,达到普及性心理健康科普目的,拟进行放松训练、疫情正性信息引导、正性认知建设等具体干预方式,使其心理安全得分达到80分。
第二类人群为经测试心理安全性得分35分-65分者,约占三成。临床心理专家通过直播进行心理科普,并通过线上进行升级版心理安全量表测试,找出其低分值的共性问题,落实“直播科普+在线答疑+正性认知提升”三个方面的心理建设,进行有效干预,使其普及版心理安全得分达到80分以上。
第三类人群为经测试心理安全性得分35分以下者,只占一成。心理干预专家使用语音或视频方式一对一进行心理建设,频次不低于两天一次,确保该人群心理安全快速提升至60分以上,并作为密切关注对象,避免心理失衡后危机事件的产生。
第二部分,社区工作人员心理安全多维度分析及干预。社区工作人员由于其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以及复杂的工作环境,更容易造成应激性社会功能衰竭、免疫力低下等特征。国奥心理医院将组织首席专家团队每天进行一对一心理安全评估,并进行疏导及干预,确保工作人员的情绪波动、睡眠质量、焦虑指数处于心理安全状态,并进行数字分析及统计,使得该区领导能够通过可视化数据图形,更好地了解团队成员现状,合理布局,做出高效能决策。
目前,对该社区应激反应强烈的工作人员心理疏解已初见成效,随着系统模块数据的分析和研发的完成,也可以复制在其他社区中,对社区稳定起到保障作用。如果每个社区的个体都能得到心理安全的有效保障,那么本次抗疫的胜利指数也会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