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政治教学积极语言运用的德育功能
2020-03-20李丽杨竟楠
李丽 杨竟楠
摘 要:积极语言是通过语言引导自己和别人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发现和激励他人的优势和潜能,促进积极的人际关系。语言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媒介,如何通过积极语言的使用来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政治学科在德育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本文以政治学科教学为例,探究积极语言的使用对政治学科德育功能实现的作用。
关键词:积极语言;立德树人;政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02-0093-04
每一个学科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和使命,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首先必须清晰的就是政治学科的学科价值和政治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崇高使命,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任何理论都有自己的关注点,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某一问题而出现的。“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引导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就是为了让人们更幸福的生活。语言是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积极语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发现和激励学生的优势和潜能,促进积极的师生关系形成,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实现政治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一、积极语言和谐师生关系
在师生关系方面,教师在语言上占有话语权。作为课堂中知识的权威,学生成了被统治者、服从者,教师与学生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关系[1]。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容易造成师生之间本能的对立和冲突,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会压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压抑的状态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能,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探索和促进人类优势发展和美德完善,运用幸福理论实现提升人们幸福感的目标。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在《持续的幸福》中提出,实现幸福人生的五元素是:积极的情绪、投入、良好的人际关系、做的事要有意义和目的、有成就感[2]。
教师作为学校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从事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特殊工作,决定了他必须以语言作为其完成职业使命的工具。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语言,教师这一行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有人说教师是“耍嘴皮子的”,这话说的虽然略显世俗化,确实很形象地点出了教师职业的主要特点[3]。因此教師如何使用语言,充分并恰到好处的发挥语言的作用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智慧。
教师语言不仅服务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充当着师生交往的中介。师生关系虽然不能够作为教育结果的直接体现,但是深刻地影响着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保障,对教育目标的实现发挥着促进作用。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双方,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是教育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动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和专注度,帮助学生快乐学习,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的关键是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感、获得感和价值感,这是学生重要的内趋力之一。
积极语言的关键假设是:积极语言能为自己,也能为他人带来愉快体验和愉快情绪,它探讨的主要问题是人说什么样的话,如何说话,能够有利于引导自己或他人关注生活为他人带来愉快体验和愉快情绪,同时,发现人们的标志性积极心理品质,激发他人的优势和潜能,促进积极的人际关系,让生活更幸福[4]。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人都有渴望被认可和表扬的需求,特别是学生,他们更希望自己的能力和付出能够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认可。作为教育的对象,学生首先是人,要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去了解和教育学生。教师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此为契机,激发其学生的内动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崇高的人生理想。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积极的语言模式有利于协调认知,有助于师生在思想信仰、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彼此的认同,建立起富有凝聚力和效能的师生关系;协调情感,可以增进师生之间情感上的相互包容与依恋,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协调行动,由于积极语言更多地指向未来、指向希望、指向目标,所以,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获得有关行动的必要知识,清楚地认识到为何行动,怎样行动,何时行动,行动要取得什么结果等,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调控自身的学习行为。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表扬和肯定的用语是教师最常用也最有效的积极语言。政治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是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所以教师要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思考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对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产生的影响形成一个由点到面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表扬肯定和认可就是学生进一步思考的动力。
政治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培养政治认同,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要对政治教师形成认同的基础上,才会形成对政治学科价值的认同,从而才能对政治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性的内容产生兴趣,才愿意持续深度的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语言、思想、行为做出激励性的肯定,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表扬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行为,表扬要产生预期效果,必须考虑和满足这个心理过程的基本条件。
二、积极语言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积极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内趋力,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教学过程中师生最良性的互动,应该是真诚和愉悦的,应该是师生之间没有隔阂、零距离的能量的互通和知识的共享。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语言、思想、行为做出激励性的肯定,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表扬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常用方式,积极语言包含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期待。满足教师的期待也是学习的重要动因之一。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行为表现后,对学生表达期待,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奋发进取。学生确立了奋斗目标以后,下一步就会落实到行动之中,有行动才会取得实际效果。
“对话与理解”精神是沟通师生交往、治疗传统教育的一个指导思想[5],传统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已经在目前的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中逐步得到修正和解决,师生关系以及师生在课堂教学的中地位和作用也被重新定位。政治教师不是理论宣讲员,不是政治动员者,而是学生人生道路选择的引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导师。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積极心理品质,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认识到自己标志性的积极品质并肯定自己,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及其对自身行为的目标和意义的认识,让学生形成成功的信念,感到自己能做、想做,并有兴趣、发挥特长、向着目标、创造性地做起来。
教学过程是积极语言的使用过程,教师和学生语言的互动的过程,指导学生形成新行为或调整和改变某些行为及习惯的过程。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重点是从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认真思考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来完成教学过程,让学生积极的主动思考问题,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反转课堂,让教师成为教学行为的辅助者,而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真实的学习才会发生。否则学生总是跟着教师的行为走,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就会被弱化,政治学科的深度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就无法得到培养。
随着以突出能力考查为核心的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规范化答题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和暴露出来。高考所要考查的各种能力最终要通过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在试卷上,而越是能力测试型的题目,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要求就越高,需要学生依据学过的概念、原理,用恰当的政治学科专业术语准确地阐述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及其规律和道理,解释人类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经济问题、哲学问题和政治问题。
政治教学中丰富的素材来自教材之外,比如国际国内的时事政治,社会热点事件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和角度去解读,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深度思考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愿意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学生还是极少数,大部分会选择被动听课和沉默学习,这时候积极语言在激发和点燃学生中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运用积极语言调动学生的表达积极性,让学生渴望表达,乐于表达,并充分表达。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分为中学习也能提高学习效率表达能力的培训需要学生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个关键点,其实教学过程也是一个能量流动的过程,用教师的积极情绪来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在课堂就会形成一个正向的能量场,教师和学生的情绪都会是积极向上的,正向流动的,就能打造昂扬向上的课堂生态。激发学生的潜能,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以及学习和高考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和能量。政治教师可以利用哲学课程教学,阐释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如何迎接人生的挑战,如何打好高考的攻坚战,因为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虽然道路是曲折的,注重量的积累,最后抓住机遇,促进质变的发生。
教师的积极语言除了用来激励学生,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在语言的使用上,多指向未来、目标和希望的、有意义并在提高学生动机方面起关键作用的话,引导学生产生积极情绪,激励学生想做、行动、维持动机、往好的方向发展,具体指导学生去认识什么是积极向上的行为,使学生向着这些行为的特征发展,实现学生行为上的转变。
三、积极语言是搭建教学、教育的德育之间的桥梁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强调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越来越突出强调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灵魂,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精髓。
政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积极语言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素质教育的开展需要教师以积极的言行引导和感染学生,师生间的交往和相处为教育活动搭建了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完成从教学到教育再到德育,让教育的效能不断向纵深化发展,达到它应该到达的高度,在具体操作和实践中,拥有与其作用相匹配的段位。
政治学科在德育上有着别的学科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具有特殊的德育功能,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起着特殊的作用。教师通过积极语言的使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经济生活中了解每一个经济活动背后的经济密码;在政治生活中学会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公民,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热爱祖国;在文化生活中感受文化的魅力,用优秀的文化塑造人生;用智慧的哲学指引人生道路的选择,正确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视名与利,是与非,建立了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才是教育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著名的霍桑实验引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之源,管理问题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只有将“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中的重要资源,全体成员是管理的主体,充分尊重每个人的价值,才能让个体发挥积极性[6]。教师是教育者,同时也是所在教学班级的管理者,教育管理者要有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从教学到教育,从教育到德育的层面,才真正触及到灵魂,教育就是对灵魂的滋养和培育。
教育,教学容易,育人难。不应该将教育圈禁在课堂这个方寸之地,教育是个大概念,应该突破时空的局限,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从做事到做人。然而,社会的加速发展和变化,给教育带来了更多要求和挑战,学校管理也开始出现过度功利化、科层化和秩序中心的倾向,使得学校教育管理的教育性不断弱化,甚至遮蔽[7]。
积极语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从理论到实践需要一个落地生根的过程,教育也是长效的事业,教师要春风化雨,要静待花开,让自己充满正能量,端正自己看问题的视角和方向,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心智水平,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积极乐观的滋养。
我们培养的学生是要面向时代、面向未来、面向社会发展的人才,教师积极心理品质会培养具有积极心理品质的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师在教育中演绎人生的精彩,学生在政治科学的滋养下拥有幸福的人生,让教育成为师生之间的相互成全。
参考文献:
〔1〕蒲蕊.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J].教育研究,2002,(02):55.
〔2〕[美]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持续的幸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15-19.
〔3〕蒋同林,崔达送.教师语言纲要[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4.
〔4〕陈虹.给老师的101条积极心理学建议:积极语言HAPPY[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刘冬岩,陈旭远.对话与理解:师生交往语言意义的追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119.
〔6〕兰邦华.以人为贵,以人为本的管理艺术[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7-15.
〔7〕周云宽,葛金国.学校管理教育性的回归:制度设计与路径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4,(05):53-55.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