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教练”炼成记
——记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公司刘泗磊职工创新工作室
2020-03-20□
□
今年34岁的刘泗磊是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公司汽车装调工高级技师。从业十余年来,他不仅掌握了汽车新品试制装配、下线调试等技术,更是将汽车电气故障分析与诊断、车辆动态异响分析与过程质量管控、车辆火灾预防与车辆火灾事故现场勘查等技术捻熟于掌,成为公司公认的“主刀大夫”。他也因此获得了“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并在2019年光荣出席了北京工会十四大。
现在的刘泗磊,又多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以他名字命名的“刘泗磊职工创新工作室”已经为公司培养出19位高级技能人才,他成为公司公认的“金牌教练”。
刻苦:让他逐渐崭露头角
“不要停下你学习的脚步,因为你在怠慢的时候别人还在进步。”刘泗磊总是用这句话激励自己和徒弟。他坦言,汽车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技术也在不断革新,不努力学习就会跟不上汽车发展的步伐,更会被时代所淘汰。当问及成功秘诀时,他微笑着说:“勤奋、探索。”
纸上得来终觉浅。在成功的过程中,刘泗磊经历过许多坎坷,遇到过许多困难。
时间回到2008年。刘泗磊大学毕业后抱着对汽车的热爱走进了长安汽车,从事汽车生产与调试工作,开启了他的学习与探索之路。进厂之初,他被分配到渝北工厂总装车间内饰2组装配7工位,负责安装汽车前雨刮电机和换挡拉索。工作不久,刘泗磊就遭遇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挑战”。在工作初始,他由于动作不够熟练,经常跟不上生产节拍,导致划线。为了能够快速跟上生产节拍,他利用休息时间请教班组其他工位的师傅关于装配技巧和气动风扳机的使用方法,再加上平时的刻苦练习,很快就适应了生产流程,并在实习第二周的小组会上受到了班长的表扬。这是他参加工作后得到的第一个表扬,也坚定了他做好工作的信心。
此后不久,刘泗磊主动报名参加悦翔车型试制工作。试装工作很辛苦,一是工作时间长且不固定,跟着项目节拍走;二是工作劳动强度大,对装配技能要求高,一台车只有几个人装配,对装配工人技能要求高。但刘泗磊眼里看到的不单单是挑战和困难,更多是学习技术和技能提升的机会。那时候的他,每天第一个到班组熟悉装配工艺,遇到不懂的,积极向项目组工艺人员请教。遇到装配困难或者设计不合理的地方,他会第一时间向工艺工程师反馈。经过几轮的新品试装,他很快熟悉了悦翔车型的整车装配工艺。这也为他以后的试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名气渐渐在车间和班组里传开。
转岗:让他成长为“兵装技术能手”
由于悦翔车型成功上市,市场需求激增,产能不断增长,技术工人稀缺,聪明好学的刘泗磊被分配到检测线做下线车辆返修工作。
汽车装配对刘泗磊来说可谓小菜一碟,但对从事汽车故障返修来说那就是门外汉了。“当时我只会做一些简单的零部件更换和将车开去淋雨线做淋雨检测,对于故障车辆却无从下手。”刘泗磊说,工作岗位的改变也让他对自己以后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新的认识,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短板是什么。于是,他将自己大学时的专业书找了出来,期望从中找到良方。但将书本里的东西转化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市场上的汽车电器电子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学校里所学的汽车理论知识已经显得比较滞后。用常规手段修理,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一筹莫展之时,刘泗磊找到了师傅李虎。他认为:“向高手学习,也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经验丰富的李师傅手把手地将相关电器功能原理讲授给他,再把故障分析过程讲解给他听,直到他完全理解消化为止。整个学习过程,他会仔细观察师傅如何操作,不时提出疑问,带着问题再去试着操作。此外,有心的刘泗磊在下班后,利用晚上自学,并将当天遇到的疑难故障进行总结改进。为了掌握对电路进行“调理”的技巧,他几乎整天“泡”在机器中间。在外人看来,像家常便饭般钻进车底、攀上爬下的调试工作实在是太枯燥了,可他却觉得十分有趣,周末也几乎不休息。经过一次次实践,刘泗磊总结出了“试、思、动”三步维修方法——“试”,即动手操作车辆观察故障现象,仔细观察车辆表现出哪些故障现象,因为车辆是个整体,系统之间相互关联;“思”,即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是什么故障引起的,制定维修方案;“动”,即动手操作,从最简单的操作入手排查,逐步展开。运用这三步维修方法后,维修效率大大提高。
谈及这次成功“转岗”,刘泗磊表示:“这段经历不仅使我接触了整条线的装配过程,能够熟练装配所有机型,还学了一些调试的技术。”此后不久,在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第六届职业技能竞赛“长安汽车杯”装配工决赛中,刘泗磊荣获“兵装技术能手”光荣称号。能够在比赛中取得荣誉并非偶然,刘泗磊有自己的学习之道——问题驱动学习法。工作中,他把遇到的“绊脚石”化作自己学习提升的动力,哪怕是同事提及的一个设备零件,都要想方设法弄明白,不仅要知道它的功用,还要弄清楚同类型的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带徒:在“振兴杯”一战成名
载誉归来的刘泗磊多了一个新角色——他被公司任命为高级技师,还带了徒弟。不久,公司决定要他带领自己的徒弟参加“振兴杯”第十三届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汽车装调工决赛。这是国家级大赛,也是他第一次作为国家级大赛参赛队的教练。
接到“振兴杯”的参赛任务,王少华、魏安邦、赵木既激动又有些担心。“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是国家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被行业称为技能人才的“高考”。三人中,只有王少华参加过几次大赛,但都是个人赛。团队赛对他们来说可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却还要在最短的时间里“上战场”。接到任务后,大家心里都有点犯嘀咕,俩字:没底!这时候,他们的师傅刘泗磊说话了:“没事,你们就把心搁在肚子里,排除杂念抓紧时间复习,其他的都甭管!”
“得!师傅都这么说了,咱就上吧。”此次比赛虽说笔试只占20%的分值,但一点也马虎不得。没有专业书籍,他们就分头到网上找,不管新书旧书,三兄弟都买回来啃;没有专业测量工具,就买来仔细研究,反复操作试验;遇到不懂的就立刻请教师傅,上网查询自学,互相分享成果,再和实操结合起来加深印象,巩固学习效果;到家后,他们又不约而同地接着复习当天的知识点,利用一切时间反复记忆、练习。“要不是亲眼所见,真的很难相信在短短20天的时间里,他们兄弟三人啃书十几本,做练习用掉5包A4打印纸。”刘泗磊感叹道。徒弟魏安邦形容说,那真是“题目倒背如流水,练习做到手抽筋”。“打团队赛,你们要三人合体!”刘泗磊给兄弟三人下了“通牒”:个人赛,三人都有参赛经验,可这次是团队赛,要把三个人绑在一起,打配合,这才是难点。他还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编写了教材辅导参赛徒弟。备赛期间正值酷暑,他放弃高温假休息时间带领徒弟加紧备战,并按他们各自的长处进行详细分工:王少华实战经验丰富,负责主修,心细的赵木负责辅修和状态恢复,擅长理论的魏安邦负责记录。
为了不耽误时间,三人干脆在工作现场吃泡面、啃一口早上的剩烧饼再接着干。天黑了,三兄弟的练习场仍旧热火朝天,累了一天的他们还在埋头苦干,车间的灯光一直亮到半夜……三人在实操中不断磨合,每一根线路的走向、每一个电器可能出现的故障点都记得滚瓜烂熟,团队配合也逐步上轨,王少华一个眼神,赵木和魏安邦就知道要干嘛。
时间一天天过去,比赛的那天终于来了。兄弟三人按照训练时的分工有条不紊地进行,很快进入比赛状态,魏安邦负责记录,王少华主修,赵木辅修——三兄弟拉开架势,按部就班地排查五大系统,讨论确定工作方案,针对故障点逐一排查解决……90分钟的比赛,他们用了86分钟,圆满完成了五大系统14个故障点的准确排除,主裁判惊讶地竖起了大拇指。最终,他们获得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
一举夺魁后,他们成了公司里的英雄。当记者问起他们对那次夺魁的感想时,王少华表示,比赛能够夺冠,离不开师傅的帮扶和公司的支持,这荣誉属于集体,属于整个班组,属于刘泗磊创新工作室。谈及师傅刘泗磊,魏安邦十分感激地说:“在这次技能比赛中,我们拿了第一名,多亏了师傅的培养。我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成为像师傅一样的技能大师。”
“一个人技能水平高不算什么,只有更多的人成为像我这样的人,才是技能带头人应该做的。”刘泗磊说。
传授:教出更多技术能手
2018年12月底,以刘泗磊名字命名的职工创新工作室成立。采访中,长安汽车北京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曹文琳告诉记者,以刘泗磊为领头的劳模工作室,紧扣出方案、出人才的目标定位,围绕在市场上、线上制造当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攻关。“难题的解决站”“效益的增长点”“人才的孵化器”,曹文林用三个比喻揭示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
“把好的工作方法和绝技绝活传承下来,推广出去,形成生产力。这样才能发挥好技能人才和职工创新工作室的作用,否则,就是浪费。”刘泗磊引导徒弟要有专注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即使拿扳手这样简单的操作,也不能有丝毫马虎。严师出高徒,徒弟贾涛在中国兵装集团第八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三等奖,获得“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称号;孟凡华获得“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称号;窦建武、李伟楠获得兵装集团“技术能手”称号……
现在,刘泗磊又多了一个新角色,那就是技能培训教师。虽然是兼职,他却倾情投入、乐此不疲。根据多年的实操经验,刘泗磊不断创新培训方式,依托职工创新工作室,开发形成技师讲堂,涵盖“线上+线下、固定+灵活、课堂+现场”的体系化培训模式,包括数字化课堂、微信式课堂、师徒式课堂、标准化视频教程等,先后编写了 《汽车空调原理与检修》《汽车电器基础》 《发动机理论与维修》 《无钥匙系统原理与维修》 《CS75PHEV热泵系统原理及维修》等汽车装调工培训课件,成为长安汽车北京公司工友们的“掌中宝”。
“机械手臂的效率,包括造型都非常漂亮,在这种情况下,咱们还继续培养人工机械的大师有什么意义?”面对记者的提问,刘泗磊十分肯定地说:“再高端的科技,再自动化的生产线,它的根本还是人,只有人的进步才能促进科技的进步。”他举例说,发动机现在都有检测软件,插上去以后会很快识别出来故障在哪里,原因是什么。检测软件是怎么来的?它也是由很多高技能的员工、一线的生产经验逐渐积累过来的,通过大数据采集形成的,只是分析比人更快一些,记忆更清晰一些,最终还是离不开人。“不管发展到哪个时代,工匠都是不可缺少的。”刘泗磊对此坚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