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场秋雨一场寒
2020-03-19沈越婷
沈越婷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这句民间谚语的意思是,在入秋之后,每下一场雨,气温就会降低一些;而当下完十场秋雨后,天气就明显变冷了,人们就要开始穿上棉衣准备过冬了。为什么下了雨就会降温呢?难道秋冬季节的寒冷完全是靠下雨来的吗?
是秋雨造成了降温吗
我们知道过了夏至(每年6月22日前后)以后,太阳直射点就会逐渐从北回归线南移至南回归线。与此同时,北半球逐渐进入冬季,而南半球逐渐进入夏季。这就是气候意义中的年变化周期。
具体来说,中国位于北半球,进入秋季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暖空气势力逐渐减弱南退,冷空气势力逐渐加强南进,冷暖空气的对峙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降水。因此,冷暖空气变化导致的降水降温过程就是:冷空气在北方堆积后爆发,并向南推进,期间与暖空气交汇形成降雨;随后,冷空气占据原来暖空气的位置,致使该地降温。因而一些地区出现了持续数月的秋季降水和降温的起伏变化。
从2020年8月以后的北京降水与气温时序图不难看出,每次降雨以后,都伴随着气温的下降;随着降雨的停止,冷空气逐渐减弱,新的暖空气逐渐到来,在这个过程中,气温略有回升;但在下一次冷空气到来时,会再一次形成降温天气。以2020年9月2日的降雨过程为例,从北方来的冷空气进入中国,在华北地区与暖空气交汇形成系统性的降雨过程,降雨过程结束后,冷空气占据华北地区,造成华北地区降温。
也就是说,造成秋季降温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减弱后的冷空气加强和向南侵袭。因此,并非是秋雨造成了降温,而是冷空氣南下过程中形成了降水。
冷空气每次都会带来降水吗
秋天冷空气频繁南下,但不一定每次都会带来降水。降水还有另一个要素——暖湿空气。气象上,夏秋季节暖湿空气主要和所谓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紧密相关。从统计数据上可以得知,秋季副高存在快速南退的现象。因此,进入深秋后,北方基本告别暖湿空气,冷空气只会带来寒冷和大风。
冷空气不会凭空产生,那它到底从哪里来的呢?北半球的冷空气归根结底都是从地球的北部来的,而主要的冷空气源地有3个:第一,新地岛以西洋面,这里来的冷空气次数最多,达到寒潮强度的也最多;第二,新地岛以东洋面,此处的冷空气次数较少,但是气温低,可达寒潮强度;第三,冰岛以南洋面,这里的冷空气次数较多,但是强度不大,一般达不到寒潮强度,但如果与其他的冷空气汇合后也可以达到寒潮强度。
从以上三个源地出来的冷空气,95%都会经过西伯利亚中部的关键区,并在那里积累加强。接着经由四条路径影响中国:第一,西北路(中路),冷空气从关键区经由蒙古高原到达我国河套地区附近南下,直达长江中下游地区;第二,东路,冷空气从关键区经由蒙古高原到我国华北北部,在冷空气主力继续东移的同时,低空的冷空气折向西南,经渤海侵入华北地区,再从黄河下游向南可达两湖盆地;第三,西路,冷空气从关键区经由我国新疆北部、青藏高原东南侧南下,对我国西北、西南及江南各地区影响较大。第四,东路加西路,东路冷空气从我国河套地区南下,西路冷空气从我国青海省东南部南下,两股冷空气常在黄土高原东侧,黄河、长江之间汇合,汇合时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
其实,从秋季到冬季的过程,我们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是一次次冷空气向南侵袭,造成气温一次一次走低的过程。其中,强冷空气就是常说的寒潮天气过程。强寒潮可以造成雨、雪、大风、降温等,而弱寒潮也会造成降温。
总之,伴随着冬季到来的是一场场冷空气。但到了春分以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北半球暖空气势力逐渐增强,随之而来的便是“一场春雨一场暖”,当太阳再次光顾“北回归线”时,让人精神抖擞的舒服天气就离我们不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