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立德树人”为本探寻学科价值

2020-03-19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

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2020年2期
关键词:海淀区教研员北京市

2019年12月10日,来自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实验小学的9位老师以“学科德育”为主题进行了说课展示。本次研究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丰富,不仅有课本内的传统知识,还有创客、编程等拓展内容。多样化的教学内容结合育人切入点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为老师们提供了更多可借鉴经验。

此次教研中专家评委们从各方面多角度提出了一些关于信息德育课的建设性意见。

怎样才能体现信息学科德育价值?北京市信息技術教研员王振强老师讲到,信息技术学科正面临变革的关键时期,学科本位还需要再加强。将信息学科中独特的教育资源与学习过程中的育人契机有机融合,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的行为,才能实现真正的学科育人价值。

我们一直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它并不是在教学设计中的一句空话。那么,德育教育如何实现理念落地并在学生心中扎根呢?北京市海淀区信息技术教研员金文表示,这要求老师们在课前充分调研,深度挖掘信息学科教学资源,结合学生生活中的育人切入点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并在教学实施中做到可落实、可检测,把学科德育落地、做实。

北京市教育学院郭君红老师说,此次活动中的案例为大家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老师们认识到,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不仅要注重计算机技术,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结合学科特色,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思想水平,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在中关村学区的大力支持下,近期举办的两次学科德育研究说课活动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通过此次教研活动,大家感受到了专家的谦虚与专业、无私与真诚、鼓励与期望,更看到了老师们在课程研究上的付出与创新。这些丰富的案例资源为日后的信息德育课程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次活动包含德育渗透、有效实施和具体设计,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展示的舞台,而且为信息德育课程的完善提供了借鉴与指导。学科德育课程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继续挖掘之处,我们应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研究中促进德育实践与创新探索。

猜你喜欢

海淀区教研员北京市
做慧眼识珠的教研员
苦练内功强素质 务实求精促发展
教育从“心”开始——基于心理教研员的视角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科技筑梦,创新成长
秋收:胭脂米重回京城
北京市海淀区举办第三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