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分析

2020-03-19

光明中医 2020年4期
关键词:胃火顽固性针灸

刘 兵

顽固性呃逆即膈肌痉挛,在临床较为常见,主要是指患者受到一定的刺激后,会出现一侧膈肌或双侧膈肌阵发性痉挛。该病持续发作超过48 h,则会对患者的工作以及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的治疗方式对患者并无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为此类患者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1]。有学者指出,为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故本次研究以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对顽固性呃逆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 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45.6±5.6)岁,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44.3±5.0)岁,使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2组患者在基础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采用吸气后屏气法,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屏气时需用力,缓慢呼气,或使用颈动脉窦压迫法,使用指腹对患者颈动脉窦进行按摩,同时给予患者应用肌松药盐酸乙呱立松片(卫材药业有限公司制造,批准文号:国药准H20041061),每次50 mg,每日2次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针灸治疗,根据患者的体质分为寒邪动膈型和胃火上逆型,胃火上逆选足三里、内关、中脘、膻中、三阴交为主穴。寒邪动隔选关元、膈俞以及胃俞作为主穴,使患者取仰卧位或坐在靠背椅子上,根据常规针刺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胃火上逆,可使用提插泻法,内关、足三里、三阴交行强刺激,患者产生酸、麻、涨、重得气感后,需留针20 min,10 min后需左右捻转针1次。取130 mm针于15°倾斜角度向上横刺中脘穴,透刺至膻中穴,得气后捻转行针;寒邪动膈,应使用平补平泻法,关元、膈腧可配合温针灸法;反复发作疗效缓慢的重症呃逆者,加以毫针斜刺攒竹,强刺激得气后行雀啄灸,每日治疗1~2次,一般治疗1~3 d,若未治愈,休息2 d,再继续治疗1~3次。

1.2.2 观察指标①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②观察患者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分,包括自理能力、社会关系、躯体症状以及心理状态等四个方面,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2.3 疗效判断标准疗效分为痊愈、好转、无效三个等级:患者呃逆症状完全消失,治疗后无复发情况为痊愈;患者呃逆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其他不适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为好转;上述标准均不满足视为无效。治疗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例,%)

表2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例,

3 讨论

呃逆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是膈神经,迷走神经受到刺激导致膈肌,肋间肌发生的同步强烈收缩,导致空气进入呼吸道之中,其发作频率约为4~50次/min,该病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呃逆的发病率较高,发病不受年龄因素的影响,若患者发病时间高于2 d则称为是顽固性呃逆,需对其实施治疗措施,若患者病症较轻,无需特殊治疗便可以自动痊愈,顽固性呃逆患者,具有呼吸紊乱的情况,长时间发病会导致患者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压力,情况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心理疾病。此外顽固性呃逆会对患者的呼吸频率造成影响,使体内外气体交换被扰乱,导致氧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降低,可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造成影响[2,3]。呃逆最常见的原因是患者进食过多或者饮用过多碳酸饮料,导致胃扩张,吸烟、呼吸道刺激也可导致诱发呃逆。脑血管病变是导致患者出现顽固性呃逆的重要原因之一,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的病变位置与脑干、延髓密切相关,因此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呃逆。若患者服用了兴奋剂、地塞米松,巴比妥盐酸以及硫胺类药物也可引发呃逆。此外,呃逆与神经源性溃疡出血具有一定的联系。

有研究表明急性脑卒中继发呃逆不仅为呃逆反射中枢病变所导致,其与继发性电解质絮乱密切相关,例如低钠、低钙等。低钠进行性的下降会造成膈肌,肋间肌等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异常发生,从而导致异常收缩运动的发生,低血钙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神经纤维和骨骼肌的应激性。低镁血症能够导致钙离子过度内流,提高肌张力从而使神经细胞的应激性提高。上消化道出血为脑血管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在发生呃逆后会具有消化道出血的表现,出血症状发生后,胃粘膜会受到一定的刺激,沿反射弧传递到脑干呃逆中枢导致呃逆的发生,若患者出血症状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其呃逆症状也会得到减轻甚至消失,故认为消化道出血与脑血管顽固性呃逆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顽固性呃逆是脑血管疾病病情危重的一种信号,可加重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预后造成影响,因此对顽固性呃逆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意义重大[4]。对该疾病的常规治疗方式便是穴位按摩以及西药治疗等,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却无法对疾病进行根治,会导致患者出现其它并发症,不利于预后。当前治疗顽固性呃逆的药物种类较为丰富,如肌松药、抗抑郁药以及止吐药等。笔者应用乙呱立松新型肌肉松弛剂抑制脊髓反射,减轻脊索的灵敏度,可以缓解膈肌痉挛。

中医认为,呃逆多因患者情志失调、进食生冷、脾胃不适所导致,病位在膈。病理多为胃火上逆,或寒邪动膈,气机不利,和降失司。笔者经过多年临床观察,顽固性呃逆是中医针灸的优势病种,实施针刺治疗,包括指针、电针、温针以及毫针针刺等方法,该方法对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毒副作用小,针灸选局部取穴以及远端取穴相结合,使气血和、经络通、阴阳平,从而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5]。方中中脘为胃之募穴,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对其针灸具有健脾和胃的效果,内关通阴维脉,为心包经络穴,合气会膻中能宽胸利膈,调畅三焦气机。膈俞为治疗呃逆经验效穴,进行针灸能够起到养血和营的作用,临床以胃火上逆型以及寒邪动膈型最为常见。前者针灸手法需以中脘透膻中,将提插以及捻转相结合,从而达到宽胸泻火的目的,后者以透穴疗法为主,针灸时不可妄刺过深,手法需轻捷,不可提插。在使用针灸疗法为患者进行治疗时,不可操之过急,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治疗后方可痊愈[6]。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采用中医针灸的方式为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为顽固性呃逆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一提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对患者治疗,均需要明确导致患者出现呃逆的原发病因,对原发病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若一种方法的疗效不理想,应及时为患者选择其他治疗方案,如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案;治疗期间需关注患者的感受,若患者具有负性情绪,需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可以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疗法与常规的治疗方式相比,疗效更为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病情,使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胃火顽固性针灸
如何去胃火
胃火大怎么解决?5种食物帮你有效降胃火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吃饱一会就饿那是你胃火过旺了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效果观察
介入断流术在顽固性鼻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