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茶艺作品编创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0-03-19孙达

中国茶叶 2020年3期
关键词:茶品泡茶茶艺

孙达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310058

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至中央下至地方都非常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近年来,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茶艺编创、茶艺大赛等茶事活动特别活跃,2013—2015 全国高职院校连续3年、2013—2018浙江省高职院校连续6年举办“中华茶艺技能竞赛”,本科院校先后于2010、2014、2016、2018年举办4届全国本科大学生茶艺技能比赛,全国茶艺职业技能比赛于2013年在浙江武义、2016年在贵州贵阳举办了2 届,社会上各省市地区也都非常重视,茶艺竞技活动精彩纷呈。

在茶艺大赛或者茶事展示活动中,茶艺编创与表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科学沏泡和品饮茶的基础上,融入诸多其他审美元素,艺术化展示饮茶品茶,给人们带来综合艺术化的享受。茶艺表演,是可以在舞台或特定场合表演的茶叶冲泡技艺和品饮艺术,既是技术的成果又是艺术的作品,以一定的规范和程序进行不同茶类的冲泡和品饮,并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1]。近年来,茶艺表演的类型也从传统走向多样化,从单一的生活型向精致的舞台转变,创新型主题茶艺占据主流,在创新茶艺作品编创中,需考虑茶艺的技术含量和艺术美感[2]。编创一个好的创新茶艺作品,包括创作背景与主题的确立、作品要素的设计、意境的营造、编排设计等诸多方面。本文以近年来指导若干个创新茶艺一等奖作品的编创经历为例,谈谈创新茶艺作品编创的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以期为更多的茶文化工作者提供借鉴与深层次的思考。

一、创新茶艺作品主题的拟定

创新茶艺又称自创茶艺,是泡茶者自定主题、布设茶席,并将解说、沏泡、奉茶等融为一体的茶艺。而传统茶艺(规定茶艺)则统一茶样、统一器具与茶席,没有独立表达的主题和烘托主题的茶席。

1.创新茶艺主题类型

在创新茶艺竞技评分标准中有一个模块是主题立意新颖,有原创性,意境高雅、深远。主题是创新茶艺表演的核心和灵魂,编创茶艺作品首要任务是确定主题,然后其他要素紧紧围绕主题展开。从表演型茶艺的题材与内容来看,常见的有仿古、民族民俗、宫廷、宗教以及近现代创意等,近年来“近现代创意”主题呈现更是多种多样,有亲情、师生情、同学情、敬老敬祖等[3]。

主题的确定可以联系茶品、茶人、茶事,尤其是茶人和茶事[4]。茶人和茶事可以是历史上与茶有关的人物或事件,如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国赛)一等奖作品《绿野仙踪·茶味书韵》是以历史人物茶圣陆羽为原型的仿古茶艺作品,描述陆羽常跋山涉水、翻山越岭、致力于茶,与才女李季兰以茶相交,终以《茶经》一书闻名于世的故事;也可以是我们身边的茶人或茶事件,如2014年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中华茶艺技能竞赛(以下简称浙江省赛)一等奖作品《乡之味》描述在外漂泊的游子在中秋收到父母亲手制作的家乡茶,由此引发游子的思乡情,茶代表家的味道,也是游子眷念家乡的味道。

主题的确定可通古今又可联系海内外,更可是与当今时事结合的创新,如近年来,部分茶艺作品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大胆且具有创新性,但做这类作品需要一个具体的事件或思想精神与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否则就会显得牵强附会。2016年浙江省赛作品《缘聚杭州·茶和天下》将茶与发生在杭州的大事件G20 结合,G20 开放、包容、融合的精神与茶的属性相似,由此而引发将茶与花、果、奶、酒进行调饮。

2.主题拟定技巧与方法

(1)设定主题忌讳空洞或过多

一个创新茶艺作品,主题只能是一个,选择一个主题并将其丰富,而不可将过多的主题堆砌。主题应该体现思想、意旨、哲思或情趣,通过人、事、情的叙述来凸显,将主题进行丰富,切忌作品泛泛而谈茶,如禅茶一味、人生如茶、茶可清心等太泛的主题,主题太泛等于没有主题。

(2)主题拟定灵感来源

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地方特色人文趣事非常多,茶艺编创之初最容易根据地方人文个性、所产茶类去选择不同的主题内容及表演形式来丰富茶文化内涵。

具备一定基础后,从茶味体验、茶具选择、生活百态以及知识积累中去捕捉灵感,提炼编创茶艺表演主题,尤其是从生活百态中,也许是你身边正在经历的一个茶事件,也许是看到的一本书、读到的一首诗、一个感动的瞬间,将其进行提炼、丰富并赋予茶文化内涵,给人以思考和启迪[4]。

二、创新茶艺作品要素设计

1.茶汤冲泡的要素

创新茶艺作品在确定主题后,要重点关注茶汤的质量,其在创新茶艺竞技中分值比重也比较大。创新茶艺作品归根结底是以冲泡好一杯高质量的茶汤为目的,一杯高质量的茶汤除了冲泡过程演示外,更多的是基于茶品、水品、茶具等基础要素。

(1)茶品的选择

茶品的选择与主题是密切相关的,有代表性,能体现并且丰富主题,不可随意选择。如2017年浙江省赛一等奖作品《那些年·茶》是一个致青春的小清新主题,茶品选用当年白毫银针和陈年白毫银针两款,当年白毫银针,单纯、清新,像极了青春岁月的纯净与青涩;陈年白毫银针,醇厚、芬芳,像岁月给人带来的洗礼,在两道茶里,感受茶里青春的故事。如2014年国赛一等奖作品《烹雪煮茶暖流年》选择的茶品是九曲红梅与白梅花配伍冲泡,在寒冷的冬天,泡一壶梅花红茶,不用半句客套,无需找寻理由,轻声一呼,友人如约而至。

其次,茶品的选择要求茶叶品质好,作为创新茶艺表演成果的茶汤品质好坏很重要一部分源于茶叶品质的好与坏。选定好茶叶类型后,就得寻找品质好的茶品,能充分体现该茶的色、香、味[2]。

2017年浙江省赛一等奖作品《那些年·茶》

(2)水品的选择

自古茶人对泡茶用水很讲究,主要是茶叶的内质表现与水的关系很密切。在茶艺大赛时,茶汤的品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选水要求谨慎严格。在比赛时,如有条件可以选择适宜茶的水品,如茶产地的泉水等,最好是商品化的泉水,可放置存储一定时间;如若条件有限很难取到山泉水,或者担心泉水放置后其活性降低、滋长细菌,可选择商品纯净水。纯净水虽然不是泡茶用水的最好选择,但却是最稳当的选择。

(3)茶具的选配

茶具组合是茶席构成的主体,基本特征是功能与审美的结合,在主题和茶品确定好后,一要考虑茶具的材料、色泽、容积与茶品的搭配,不同的茶类适宜不同材质器皿,如绿茶适宜玻璃、瓷器,且颜色偏冷色调的;红茶、黑茶适宜紫砂、瓷器,颜色偏暖色调的。二是要考虑突出和配合作品主题的表现。如2015年国赛一等奖作品《茶韵潇竹间》讲述现代爱茶女子,寻访古迹,回望唐代顾渚茶事的繁荣,感受陆羽致力于茶的精神。选用紫笋小饼茶,采用煮茶陶制器皿,配以青瓷杯,映衬陆羽《茶经》茶之器中记载,“越瓷上,越瓷类玉,越瓷青而茶色绿”,越瓷即当代青瓷。

至于民俗茶艺则结合民族饮茶用具特点,充分展示民族特色;若是仿古茶艺则要借鉴历史器具,模仿、挑选类似的器皿,力求复原当时的泡茶器皿及使用方式,有条件的也可定制。

2.服装与配饰的选择

服装与配饰需要符合题材的特征,也要思考突出和表现主题[5],尤其是团体创新作品,要考虑到每个角色的特性,也要兼顾全局的协调一致性。如2016年浙江省赛作品《缘聚杭州·茶和天下》,主泡台是正山小种清饮,衣着偏中式传统,男主泡身穿中式藏青长袍,女主泡身穿粉色带暗花的中式长衣配白色阔腿裤,辅助台两个女生穿中西结合的白色蕾丝喇叭袖长款旗袍,辅助台两个男生穿灰色中山装,整体颜色协调统一且突显主泡。

2016年浙江省赛一等奖作品《缘聚杭州·茶和天下》

3.茶席空间及辅助要素的选择

茶席空间布局要考虑舞台整体效果,如桌椅的高低错落,用色的协调一致[6]。选择桌椅的类型,可以用符合主题的传统中式或者简约新中式风格的桌椅,如桌椅耐看且可欣赏,避免累赘可考虑不用铺设桌布;若想在桌布上做文章的,就无需考虑桌子的式样,主要考虑大小和高度即可,如利用桌布颜色的寓意,通过在桌布前方手绘和主题相关的图案等。桌子摆放方式也需适当考虑,避免呆板,如八字型,不对称的V 字形等。如2018年浙江省赛一等奖作品《闲对茶史忆古人,慢煮光阴一盏茶》用人物的动与静去诠释墙上挂着的中国古代几幅茶画,用特定的黑色边框营造出画框的意境,唐代煎茶用席地跪泡、宋代点茶矮桌跪泡、明代泡茶高桌坐泡;2016年浙江省赛作品《缘聚杭州·茶和天下》作品高低错落设置了5 桌茶席,桌旗采用黄、绿、蓝、黑、红代表五大洲,红茶与五大洲的花果奶酒间互相调饮。

2018年浙江省赛一等奖作品《闲对茶史忆古人,慢煮光阴一盏茶》

三、创新茶艺作品意境营造

1.背景展示烘托

背景展示的主要目的是营造氛围、烘托主题[7]。目前常见的背景展示中,可用KT 板营造意境,也可制作视频在茶艺表演的过程中播放,建议当场地中有LED 屏幕时,可制作视频或者图片滚动播放,效果会比较显著。背景设置不宜太过于复杂,应力求简单,以衬托泡茶者的表演为主,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泡茶者身上,同时考虑人物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如2016 浙江省赛作品《缘聚杭州·茶和天下》作品中桌椅、器具、人等原因,背景需简洁明朗,凸显人物,采用的是江南韵味的城墙和庭院拱门,也是主题中杭州的特征元素之一,在摆放城墙位置时也考虑到层次感、错落感。在背景展示中,可结合一些别出心裁的手段和技巧,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利用灯光效果,采用聚光灯照在主泡身上,使观众注意力集中在泡茶者身上;如营造茶山云雾缭绕的感觉,可以现场利用液氮加水,造成舞台雾气效果。

2.解说词烘托

解说词是茶艺表演中对表达主题最具表现力的要素,当今创新茶艺的解说词已经不是单纯地解说表演者的步骤和程式,而是通过解说词将整个茶艺表演的内容串联融合,让观众更好地通过旁白解说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将表演之外主题延伸的意义展现出来。解说词的内容主要包括主题背景文化、茶叶特点、人物、艺术特色及表演者表达意境等[7]。解说词的选择,要通俗、易懂,专业术语不能过多,依据主题表现,可用古诗词、现代散文等。现场解说必须要脱稿,并有现场感染力,或者是提前将解说词录制好,融合到音乐中现场播放,无论何种方式,优美、真诚、富有磁性声线的解说可让观众充分体会听觉上的艺术。

3.音乐烘托

音乐是烘托情感、表达意境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音乐最容易吸引观众注意力,带领观众进入主题所表达的境界[8]。音乐的选择,其一要与主题融合,音乐表达的情感应与作品宣泄的情感相和谐,如2014年浙江省赛一等奖作品《乡之味》在泡茶过程中选择音乐《风居住的街道》,在奉茶高潮部分选择音乐《时间去哪儿》,以此表达中秋夜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父母对儿女无私的奉献;有些叙事型的主题就不合适用此类有情绪的曲调,如2018年浙江省赛一等奖作品选用《故梦》琵琶曲、2016年浙江省赛作品选用钢琴曲《snowdream》,因都属于叙事型的主题,选择音乐相对比较平缓,无太多情绪波动。其二,音乐要与表演者融合,音乐不是孤立存在的,需与泡茶者泡茶的节奏感融合。其三,音乐是有层次感的,有节奏变化的,尤其是有表达某种情感的,有配合解说铺垫的音乐、泡茶过程中平缓的音乐、奉茶过程中情绪高潮的音乐,有张有弛,有节奏变化的音乐可牢牢把控和引导观众的情绪,从而使其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如果作品选择了几段成品音乐,编创人员需采用软件对音乐作品进行剪辑与拼接,配合解说,使之与茶艺表演相融合;也可现场演奏音乐,如果整个作品全是现场演奏,一要演奏者技艺高超,二要场地足够安静,否则音乐很难有渲染力。

4.编排设计

创新茶艺作品的编排设计,根据主办方要求,首先确定表演人数,一般有一人、二人和多人,一人或二人为主泡,其他为助泡,或服装、道具、动作一致人人为主泡。当下的创新茶艺作品,在有特定主题情况下,角色之间有分工互动,在突显主泡的同时,有一条无形的线将各角色联系在一起,使其不是单独的个体,更好地为表达主题服务。如2018年浙江省赛一等奖作品的主线是回顾茶历史,演绎唐宋明清茶艺,但落脚点还是现代茶馆,奉给评委的茶是当代茶馆里茶艺师冲泡的柑普,为避免场地混乱,选用画框,一动几静的方式去表达,一个画框是一幅画,历史陈述到该朝代的饮茶方式时,该朝代的人物开始配合相应动作,其他时候则是静止的,形成画面感。

四、总结

创新茶艺编创是传播茶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一部好的创新茶艺作品,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启迪与思考。当下举国上下都非常重视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茶文化与旅游、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皆能结合起来,编创一个好的创新茶艺作品,既可弘扬传统茶文化,又可传播和推介地方文化,促进乡村茶文化生态旅游和地方经济的发展[9]。茶文化是东方哲学与智慧的化身,蕴藏着中式生活美学,承载着人们对品质生活的向往。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茶艺体现的“和”“雅”“静”基本精神风貌能满足人们的潜意识,在茶艺体悟中也能产生美感、愉悦等正向情感体验[10]。茶通六艺,兼收并蓄,一切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可以与茶融合,创新茶艺的编创需要从各领域跨界交叉学习,然后与茶融合,在习茶的路上不断形成编创者对茶的领悟和理解,在这些领悟和理解中创编出优秀的主题情景茶艺。

猜你喜欢

茶品泡茶茶艺
保温杯泡茶太久会让人中毒?
上万类茶品“飘香”第7届山西茶博会
茶艺
Sim Sim
茶艺表演的主题表达——以《遇见老白茶》主题茶艺表演为例
互联网平台经济下的茶品开发框架性建议
互联网知识经济环境下的茶品开发与设计研究
英语翻译视角下的国产茶品说明书英译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茶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茶艺赶考 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