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耕读路
2020-03-19陈峰
文>>>陈峰
1965 年春作者(右一)在盐城任教时与学生一起劳动的情景
“门弟常新,足兆三槐之端;人文蔚起,高拔五桂之芳。”旧时宗谱里常见的这四六句,是对书香的礼赞,对耕读的颂歌。对农家来说,“耕读传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耕”是生存之本,“读”是进身之阶,是乡民攀登社会阶梯的唯一途径。
我家属陈氏后裔,是“洪武赶散”时期到苏北里下河地区定居的吴地移民。先祖从富庶之地来到穷乡僻壤,首要任务是解决生存问题,其次是温饱问题,当具备一定条件时,“读”的问题才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可是,这条路漫漫修远,往往需要几代乃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子孙才有可能得到受教育的机会。我家经过了32 代,到我的祖辈时,也不过是进了私塾读了几年书而已。
新中国成立后,我家和其他贫苦农民一样翻了身,分得13 亩土地和1/3 部大型农具——八合篷风车,生活得到很大改善。日子一天天地好起来,以耕供读,心中的耕读梦也逐步得以实现。
政府在村里开办了一所初级小学,我哥哥为宇是第一批进校读书的学生,初小毕业后进入龙冈小学读五、六年级,后来考上省重点中学——江苏省盐城中学。第二年我也考入该校。那时因为家境贫寒,我们兄弟俩只能共睡一个床位(双人床的下铺),一条大被子,两人各睡一头,没有席子,睡在洗干净的铺板上,枕头是用几本书和一条毛巾代替的。开始伙食费每月6 元,后来8元,学校都给我们甲等助学金,每人每月仅交1 元。当然,就交纳这1 元也是很吃紧的。尽管如此,我们总深深地感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肩头上有一份沉甸甸的重量。
苦读,对于我们兄弟俩来说,算不了什么。不吃零食,也没有条件吃;中午做作业,星期天不休息是常事。我们不在意前面的困难有多少、门槛有多高。我们兄弟俩的成绩还是算得上数的,基本上年年是三好生,哥哥初中毕业后被保送到高中,曾担任班长,我曾担任年级少先队中队长。我们总觉得,一个努力学习的孩子,带给父母的不仅仅是喜悦,还寄托着他们的尊严。
人们常说,一脚跨进盐中门,另一脚就跨进大学门。哥哥和我先后考入了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和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哥哥是我们村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上个世纪60 年代初,有兄弟两人考进大学的家庭,在全镇乃至全县都是凤毛麟角。这成为母亲乃至乡亲们经常挂在嘴边上炫耀的话题。
尽管如此,我们也没有忘却深扎于心中的“耕”字。在中学读书期间,一到寒暑假,我们就跟着父母到田间劳动。母亲是干农活的好把式,栽秧、割稻、车水、扬场等,样样在行。在她的言传身教下,我们也学会了不少农活,虽算不上内行,但都倾注全力。在大学期间,我们也没有忘记半工半读,到校农场劳动十天半月是常有的事。我班到句容县戴家边劳动一个月,非常辛苦,也磨练人。高校毕业后,我在南洋公社高校劳动实习队劳动一年,不仅对农作物生长的全过程有了全面的了解,还提升了工作能力和对社会的认知。“耕”与“读”真像一对相互促进的孪生兄弟。勤劳动的人,往往学习也勤奋,这似乎是个规律。一个怕苦怕累、不肯劳动的人,学习能勤奋刻苦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哥哥在高校入了党,毕业后留校任教。我毕业后回到母校盐中任教并担任高中班主任,之后到报社当记者和编辑,担任过市委部门负责人或主要负责人等。我更感兴趣的是将所干的业务工作加以提升,转变为学术性研究,还出版了两部散文集和一部长篇小说。
徜徉在今天的幸福生活里,我们经常追忆起先辈们沿着耕读之路世代传承的苦难岁月。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路走来,发展到今天,我们成为拥有16 人的大家庭。这16人中,除了4 个未成年人外,其余都是大学生,其中6 人有高级职称,家里还有1 位博士后、1 位博士、3 位硕士。我们的子女及孙辈,成绩都非常优秀,多数有科研成果,有的担任美国哈佛医学院终身教授、神经再生尖端学科牵头人等。我们总觉得,真正的耕读之家不是一种浮躁的摆阔,而是一种奋发的气场;不是一种自傲的陶醉,而是一种书香的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