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2020-03-18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武汉往日繁华的武昌街道口商圈门可罗雀,人山人海的黄鹤楼变得人迹寥寥,川流不息的长江大桥只偶有车辆经过。但城市清冷的街景背后,身穿白衣的医护人员们正与病魔进行着一场殊死战斗。在“疫”战最前线,尽管时间长、强度大的工作也令人内心煎熬,密闭的防护服会在身上留下累累斑痕,看不见的病毒也在时刻威胁着他们的健康,但守护病人,他们绝不后退。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此次疫情,医护人员以他们心中的大爱和担当,日夜沖锋在守护大众健康的第一线,用他们崇高的职业道德乃至生命守护患者安康,成为了这个特殊春节里最美的“逆行者”和“守护者”。图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医生抢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高翔 摄)
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在白衣战士和患者之间,传递着爱和鼓励。为了舒缓紧张的气氛,医护人员为患者鼓劲加油,让他们充满了并肩作战的信心和力量。(高翔 摄)
双肺感染的孕妇陈女士发烧38.5摄氏度,被紧急从发热门诊送往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并立即手术成功分娩。图为陈女士经剖腹产手术成功分娩。(童萱 摄)
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ICU内,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来自北京朝阳医院的李绪言医生眼镜和护目镜上挂满了雾气和汗水。他穿着密不透气的猴式防护服在ICU里呆了4个小时。(柯皓 摄)
武汉市肺病医院,医护人员在ICU内救治重症新冠肺炎感染者。(柯皓 摄)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医生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高翔 摄)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隔离病区,一位医生扶着腰在走廊上慢慢走动。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每天穿着密封的防护服长时间高强度工作,无法喝水、上厕所,只有吃饭时间能够短暂休息。(柯皓 摄)
56岁,应该是退居二线、坐享清福的年龄,渐冻症患者,更应该成为他在家养病的借口。但是,在2019年年底和2020年年初在武汉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却让一个56岁的渐冻症患者焕发青春活力,成为冲杀在抗击疫情最前沿的硬汉,他行动迅速,他指挥若定,他职业敏感,他用他的实际行动感动了武汉,感动了湖北,感动了全中国。他就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柯皓 摄)
武汉市肺科医院ICU主任胡明强刚从ICU出来就接到电话,一起战斗的武汉某区人民医院ICU主任感染了新冠肺炎,目前病情恶化,他强忍泪水。(柯皓 摄)
在防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为了方便沟通和交流,他们在防护服上写上名字,互相打气。这些防护服上的字,如无声的誓词。我们虽然看不见他们的脸庞,却从这些字里看到了希望。(安源 摄)
在防疫一线,医疗资源非常紧张。为了节省防护用品,有的医务人员第一次穿上了成人纸尿裤;为了不浪费防护服,有的医务人员长达10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图为医护人员上岗前互相帮助穿戴防护服。(柯皓 摄)
面对疫情,所有医护人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抢救病患,只为践行医学誓言。
中华民族每当遇到灾难,就会瞬间拧成一股绳,每次灾害过后,中国人民不仅没有被打趴下,反而会变得更加强大。就像有人所说:1998年的洪水没能打倒我们,2003年的非典没能打倒我们,2008年的汶川地震也没能打倒我们,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同样不能打倒我们!(柯皓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