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考验如火,正在淬炼真金

2020-03-18郭林涛

决策探索 2020年5期
关键词:硬核公共卫生河南

郭林涛

还记得《南方周末》2020年的新年献词叫《考验如火,正在淬炼真金》,当时并没觉得文中所说的2020年经济的考验会这么严峻。但时隔1个月,临近春节,正当大家计划着春节去哪儿玩,购买什么年货时,如火的考验却真的来了,不过考验的不仅仅是经济,还有疫情。面对迅雷不及掩耳、铺天盖地的武汉疫情,大家都没有一点防备,全民都慌了……疫情让匆忙的人们忽然安静了下来。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每天东奔西走,忙忙碌碌,就像高速旋转的陀螺不能停,也不敢停。我们清楚地知道,安静,更是一种生命的力量。作为普通人,我们不能像白衣天使和军人那样做最美最勇敢的抗疫逆行者,但我们深深知道并在心里感恩这些无名英雄用他们的无畏勇敢给我们普通人换来了居家的安静。这种安静代价太高了!工厂停工了、飯店关门了、景区商场也都不营业了,连大街上、小区里也都没了人和车,深夜一般的沉寂。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难度之大、之复杂不可想象。党中央迅速做出反应,国家机器高效运转,果断宣布拥有1300多万人口的武汉“封城”;仅用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武汉方舱医院一夜投入使用;运20首次出征,全军4000人增援武汉,3.2万名白衣战士驰援一线;动用9架次飞机接回海外滞留湖北籍旅客1185人;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9000多万党员成为抗疫排头兵,14亿中国人令行禁止、隔离待命,创造了一天6000多名医护人员抵达武汉的记录,疫情突如其来,中国全力阻击,“中国速度”“举国力量”一次次让世人震撼,可以说没有任何国家能这么迅速地行动,也没有任何国家有这个能力和勇气。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譬如这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既再次证明了我们的强大,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这次应对疫情中,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明显短板。”笔者认为的确如此,譬如在这次疫情的通报中,多次出现了一些混乱的状况。政府在开始的时候没有权威的声音,专家开始说“人不传人,可控可防”,过一段时间又说不排除“有限人传人”。又譬如2月24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宣布,此前“放开离汉通道”的通告无效,这些本意都是出于谨慎,避免传递错误信号,可以理解,但朝令夕改,确实让民众无所适从。恩格斯说过:“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所以,通过这次疫情,我们很有必要进行反思。这也是我们历经风险之后,必经的成长之路。

第一,政府决断力十分关键。任何一次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都是对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挑战。疫情催人急,家国共同体。2020年,我们展开了与病毒的较量,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每一天,无惧风险的白衣战士、奋不顾身的人民军队、日夜守望的社区干部,奋战在抗疫一线。但有一些基层干部一问三不知、不敢担当、优柔寡断、推诿扯皮,延误战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疫情中一些官员快速反应、决策迅速、敢于拍板、敢于决断。差距不仅在官员本身,更在官员的决断力。譬如复工。有些企业想复工,需要填15个表格、2份承诺书,制定1个应急预案、1个复工方案、1套食堂防护措施和1套宿舍防护措施,共计21份材料,层层审批,要盖8个章,复工何其难!这些官员只求自保不出错,一味严防死守。但在浙江和广东一些地区,在大多数地方还处于封、堵状态时已展开抢人大战,专车专列专机拉人回来复工。义乌,要求24小时在线接收企业复工申请,就是半夜12点的申请也要办好。符合条件?秒过;买不到口罩?政府专人联系采办;对方省份不放人?政府出面协调;员工自行返回义乌?路费报销;企业招到新员工?每人补贴1000元。还有包专机的费用,员工不用付,政府承担2/3,企业承担1/3。这体现的不仅是治理能力的差异,更是决断力的差异、进取心的差异、魄力与担当的差异。复工迅速的地方,也是对疫情响应最快的地方。浙江和广东都是率先升级一级响应的省份。

第二,基层动员能力十分关键。基层防控是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的关键所在,基层干部是落实基层防控的关键力量。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何让基层干部减轻负担?不再开各种的会、填各种的表。怎样让基层干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让他们把更多精力和时间用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上,而不是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上。在这场防疫大考中,河南雷厉风行,基层动员能力就十分出色,广受赞誉,“硬核”于是成为了河南的“代名词”。2020年2月23日,相继安徽、江苏等地公布新增确诊人数为0的好消息之后,毗邻湖北疫区武汉的河南,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首次实现“0增长”,意义重大。河南是人口超1亿的大省,仅春节前,从湖北返回信阳市、南阳市的务工人员就达14万之多。防疫形势非常严峻。但此次防疫,全国网友纷纷公认河南为防控最硬核的省份,给河南点赞,“河南硬核”“来河南抄作业”“来河南借书记、省长”连上热搜。对于针对疫情的管控措施,河南省常务副省长黄强表示,这得益于人民战争的威力和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比方说村支书,他们在大喇叭上用通俗的方言这么一喊,就管用。还有“一村一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是命令,总书记的指示是号角。河南很快就开展了疫情防控工作,从城市到农村,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实行了很多硬核的防控措施,比如:反应神速、从上到下执行能力强、信息公开、预防倡议接地气,尤其是基层动员能力强,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为了群众,真正发挥了人民群众的强大威力。河南的硬核防疫,就是一次成功的乡村治理。而且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河南也是继武汉建造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之后,敢于与时间赛跑,“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火速用10天就改造扩建了一座占地26210平方米的河南版“小汤山”医院——郑州岐伯山医院,这在河南历史上绝无仅有,创造了“河南速度”。河南一开始就致力于打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堡垒,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所以说“河南硬核”硬的是贯彻中央决策果断,思想认识到位,坚决将政策逐级落实到基层,划分到个人,明确职权责任,从根本上保证了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顺利实施。而真正落到实处的是基层组织对疫情防控的“硬核广播”、多数村口设置的岗位监查点。

第三,尽快精准复工复产十分关键。截至2月24日,湖北以外7个省份新增确诊人数已降至个位数,其余的省份没有新增加人数,广东、江苏、山西等地已将防疫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云南、甘肃、贵州、辽宁等地已调整为三级响应。全国越来越多的小区、村庄、道路卡口开始解封。因此,在有效控制疫情的前提條件下,要迅速坚定地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稳农保供。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没有任何产业可以独善其身。但危机对于有雄心的人也可能是战机是转机,每一次危机的产生也往往伴随着改变市场格局的机会。不确定的永远是环境,确定的永远是你自己的竞争力和应变能力。因此要根据产业直接受影响的时间跨度不同,把产业分为短期、中长期两类,分别精准施策。及时加大对疫情冲击较大行业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商贸、餐饮、旅游、交通等受到严重冲击的行业,短期政策以财政政策为主。减免租金、工资补贴、财政贴息等,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工恢复生产、提高对于复工企业的服务保障,为企业复工复产和员工安全便捷返岗创造良好环境。整合区域资源,优化区域内部供应链,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原材料、资金、设备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服务业恢复正常营业,确保各类市场物价基本稳定、社区恢复正常活动、人民恢复正常生活。同时,建议尽快研究启动“五一”七天长假制,加大内需张力,提振整个旅游业的信心。

第四,继续加大对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的投资。当前整个公共卫生系统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都还比较落后,现有的公共卫生体系、传染病防治工作还存在很多系统性问题。因此,疫情之后,国家要继续加大对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的投资,尤其是加大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的投资。建议各级政府在今年制定“十四五”规划时,要充分重视公共卫生与防疫基础设施、运营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资与管理运营规划。

总之,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疫情散去,春归如约。黑夜过去,太阳照常升起。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大疫如大考,治理见真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堂大课、一次大考。疫情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试金石,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刻不容缓,我们必须战胜疫情,而疫情之外的“战场”也不容懈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十三五”规划收官……今年的一项项硬任务等着我们去完成,容不得我们有一丝懈怠松劲、麻痹大意。让我们一起奋勇向前,不折不扣努力完成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答卷。

猜你喜欢

硬核公共卫生河南
硬核爷爷炼成记
“硬核”举措下的暖心举动
用“三个最严”彰显“硬核”担当
陕西制造需要“硬核”
出彩河南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