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景观设计中的文化渗透
2020-03-18艾丽萍朱桂才
艾丽萍 朱桂才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景观设计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受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场所精神的影响,景观作品变得越发有深度、有内涵。许多企业在对厂区进行景观设计时,更强调场地精神以及企业文化,以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内涵。以济民可信南昌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工厂区景观设计为例,尝试将企业文化更好地融入景观的设计手法,为同行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企业;景观设计;文化渗透
随着我国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将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与景观融合的设计手法越来越受到景观设计师们的重视。不管是城市某一特定时间段发生的故事,还是项目场地的一棵古树,都会成为设计师设计灵感的来源[1]。将好的文化渗透到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能宏扬地域文化, 还能提高景观设计的人文记忆和观赏价值。
企业文化包含着企业从成立之初到发展壮大的历程,包含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克服的困难与取得成果,以及企业精神、企业使命等,是企业成长历程的写照。在以往企业对工厂的筹建过程中,多数建设方对工厂的绿化景观不够重视,认为绿化只是养花种草的事情,可留到工厂土建完成后再作考虑[2],这种对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理解误区直接导致的是见缝插针、缺乏整体效果、缺乏内涵的景观设计。现如今许多企业在对生产厂区进行景观设计时,逐渐开始重视企业的文化、场地精神与景观设计的融合,工厂企业环境景观设计已不再是单纯的绿化问题,在满足其基本的交通流线、节能低碳的基础上,企业对环境勾勒其文化形象的表达变成首位[3]。将企业文化融于景观设计之中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对外的展示形象,还能改善企业职工的工作环境,体现企业的人文关怀,提升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以济民可信南昌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工厂区景观设计为例,分析如何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景观之中,归纳总结出企业文化融入景观的设计手法。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区位
济民可信南昌生物产业园项目(一期)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小蓝经济开发区(图1),富山大道以南,南外环高速以北,金沙四路以西,拟建场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较方便。工厂区总用地面积约27.09hm2(图2),总建筑面积为95247.29m2。
1.2 项目背景
本次规划为二期规划,场地性质为药厂生产区。
2 设计依据及指导思想
2.1 设计依据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厂区总平面图、业主要求及其他相关资料[4]。
2.2 指导思想
2.2.1 以人为本原则。设计应充分考虑厂区使用人群的园林景观需求,该厂区主要人流为厂区职工、企业合作人员、企业参观交流人员等。针对不同人群的使用特性,合理进行景观设计。营造一个亲近和回归自然的舒适工作环境,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合理设计景观[5]。通过分析人员活动空间,形成动静有序、开敞和封闭相结合的空间[6],结合职工的活动需求,创造适宜的生产活动空间,同时塑造一个良好的对外展示形象。
2.2.2 整体性原则。设计应与厂区建筑风格和谐统一,根据不同的建筑属性合理设置绿化景观,使建筑与绿地良好互动,形成特色明显、综合功能优化的绿地系统,集生态、景观、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环境。
2.2.3 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企业景观进行设计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重点突出厂区整体环境的协调性, 注重植物景观的的生态可持续性。
3 企业文化解读
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9 年,制药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总部位于中国南昌,在江西、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多地设有产业平台和研发机构。2018年,集团营业收入突破308亿元,蝉联中国制药工业100强第6位、中国医药工业100强第10位。当前,集团在心脑血管科、肾科、肿瘤科、抗感染及急救药物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核心产品“金水宝”“醒脑静”“康莱特”“悉能”“立幸”、“黄氏响声丸”“九华痔疮栓”等在全国细分品类拥有较高市场份额。其中“金水宝”是企业花费数十余年潜心研制而成,成就了“人人吃得起的”虫草。企业使命:济世惠民,节信待天下。济民可信的存在价值,就是以济世之心,行惠民之举;诚信为品,造福天下。企业核心价值观是:求实、蜕变、融合、奋斗。求实以立企:客观理性,真诚守信,敬事为先,敢于担当;蜕变以顺势:拥抱变革,与时俱进,创新探索,突破陈规;融合以聚能:尊重差异,立大局,开放包容,协同共赢;奋斗以兴业:谋划长远,居安思危,追求卓越,不断进取。
4 景观元素提取与主题凝练
4.1 景观元素提取
“金水宝”作为济民可信10余年研制出来的“人人吃得起的好虫草”,将其作为景观元素提取来源,既能印证企业济世惠民的发展初心,又突显企业专注的研制精神。
4.1.1 水。企业10余年潜心研制的“金水宝”,在补肾方面具有卓越功效,在中医五行中,肾属水,將水元素融于景观也是对企业主打药物“金水宝”的宣传展示,水元素景观在厂区内似水展开,别有寓意。上善若水,惠及万民,契合济民可信的 “济世惠民,信待天下”的企业使命。同时水的曲线形态和水的涟漪形态,不仅可以打破厂房建筑硬朗线条,也可以形成厂区的柔美道路景观带。
4.1.2 药分子结构。提取药物形态,如药丸、药分子结构、双螺旋结构等,以此彰显济民可信的制药属性,从而凸显企业制药的创新和前沿特点及专研精神。
4.1.3 金属材质。从企业主打中医药“金水宝”中提取金,在中医五行中,肺属金,以金属为主要景观材质。
4.2 主题凝练
提取企业使命中“济世惠民,信待天下”中的“济”“信”“惠”3个关键字作为景观设计主题,同时增加主题“达”,寓意济民可信企业坚守“济”“信”“惠”的发展理念后的必然成就——“达”,意为企业发展的亨达昌盛。在满足主题的同时,景观中加入创新、科技等元素,充分展现济民可信企业的制药的前沿性。
5 总体设计
结合设计场地性质与建筑功能,根据提炼的主题“济”“惠”“信”“达”将总平面图分为4个区域。主题“信”和“达”分别以轴线形式体现,“惠”和“济”以景观节点形式体现,呈现“两点两轴”的景观结构(图3)。
5.1 分区一——“惠”
入口区代表着工厂企业的形象,体现工厂企业的面貌,也是工厂企业文明生产的象征[3]。将主题“惠”设置于车行主入口,“惠”可以体现济民可信企业惠及万民的发展初心,因此将其放在车行主入口的位置。考虑到项目车行主入口场地的局限性,在入口处以景观节点的形式体现主题,即“两点一轴”结构中的其中一点。景观节点造型是一个药壶形状的雕塑小品,配合镜面水景,搭配丰富的绿化植被为背景,组成景观节点“惠”。设计灵感源自“悬壶济世”一词,悬壶济世是颂誉医者道者救人于病痛的一个词语,与济民可信企业制药属性相契合。入口南北向道路取名为“惠民路”再次点题。用方竹对入口正对的泵房进行遮盖,同时丰富景观效果。沿路以景墙展示企业文化,营造企业氛围,同时分隔空间,将东侧停车场与主路空间分开;沿路绿化带采用台地式草阶打破平坦地形,构成现代感极强的线型景观。企业将文化自然的融合在景观设计之中,如入口的 LOGO,庭院的公共艺术品,鼓励的口号,铺装的图案色彩,坐凳、水池的形式,都能对工作人员产生暗示和感染力[7]。
5.2 分区二——“济”
主题“济”以节点的形式,即“两轴两点”景观结构的“一点”。在项目场地以南的人行主入口东侧,以广场形式体现,将广场定位为企业向外展示的名片,其中的景观元素要充分体现企业的文化,同时满足入口处的人行集散功能。在广场沿主干道路以钢构材质将“济世惠民,信待天下”以字样形式展示,简洁大气,向外传达着“济世惠民,信待天下”的企业文化精髓。
“金水宝”名称是根据其补肺补肾的功效,取自中医五行文化中“‘肾主水,‘肺主金”。将中医五行文化“济”卦的元素融入广场,将“济”卦(图4),以条石坐凳的形式呈现,济卦在五行文化中是象征成功,此时功德完满,对企业发展有着良好的寓意。
5.3 分区三——“信”
从人性入口进入厂区,南北向大道形成“两轴两点”景观结构中的一轴,取“济民可信”中“可信”二字,将大道命名为“可信大道”(图5),同时彰显企业“信待天下”的企业使命;以企业核心产品“金水宝”的研发历程为设计灵感,4个同心圆(水滴涟漪状)寓意着金水宝研发的4个过程,CS-4 菌株——虫草菌粉——“金水宝”命名——金水宝胶囊上市,以“水滴石穿”形式及虫菌成长过程来表达药品的研发过程,以雕塑形式展现(图6),以此借喻企业的成长;两侧绿地景观运用水元素——波浪,结合台阶的形式,形成现代、大气的主轴线,水元素景观在厂区内似水展开,上善若水,惠及万民,别有寓意。人行道铺装上刻有企业发展印记,跟随行人的脚步将企业济世惠民的承诺娓娓道来;沿路设置坐凳供行人休息。
5.4 分区四——“达”
厂区红线范围外西侧为企业研发区,在生产区连接研发区的主路上体现主题“达”,寓意通达、亨通,道路取名为“亨达路”,在道路右侧设置文化长廊,结合电子LED屏,实时展示企业制药的最新科研成果,充分展现企业的创新和与时俱进。文化长廊的设置不仅是企业文化的传播媒介,同时也是提供给前来企业厂区参观的及海内外制药行业人士的交流平台。
6 结语
企业文化的景观渗透,应充分发掘和利用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历程、企业成果等进行梳理,提炼出有利于企业形象和发展的文化脉络,确定项目的主题及其定位;从抽象的企业文化中,提炼出文化要点,对其进行演绎、推理,演化为具象的景观形象展示,常用的文化景观媒介有景墙、文化长廊、刻字铺装、模纹绿篱、雕塑小品、标识牌等;根据功能需求,对各个分区的文化景观设计要有的放矢,重点的文化景观应设置在重要的景观视线上,其他区域以满足功能和消防需求为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承文化显得越发重要,对于企业来说,文脉既有“寻根”意识但又意味着不断发展[8],文化景观提供给我们一个咀嚼历史的空间,满足我们的精神需要,同时,景观又为企业历史文脉注入新的活力,景观和企业文化才得以相辅相成。
(收稿:2019-09-19)
参考文献:
[1]王飞.城市商业景观设计中历史文化的渗透——以地铁12号线南京西路站上盖的商业综合体开发项目地上景观为例[J].中外建筑,2019(07):175-178.
[2]刘健雄.工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探讨——以东莞市第六水厂厂区园林绿化为例[J].中国园艺摘,2015,31(01):120-122.
[3]赵丽娜.为企业厂区环境景观注入文化内涵——以西门子电气传动有限公司环境景观设计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5,31(09):140-141.
[4]张瑞涛,沈瑞利,齐廷锴,等.浅析企业文化内涵在工厂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阿克苏华孚色纺工厂(北区)环境景观设计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8,34(06):172-174.
[5]滕祥金,孟滕,杨丹,等.浅谈工厂企业绿地景观设计——以珠海科斯特电源有限公司为例[J].山东林业科技,2007(03):49-50+86.
[6]朱春艳,李晓柯.工厂企业绿地景观的文化底蕴[J].安徽农业科学,2008(30):13149-13150+13236.
[7]郝碩.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J].现代园艺,2017(23):117-118.
[8]于茂霞,周建华,栾学宽,等.现代企业景观设计中历史文脉的表达——以重钢环保搬迁长寿新区景观设计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03):227-230.
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1413BB022);长江大学乡村振兴规划团队项目(编号:2018-12)。作者简介: 艾丽萍(1993-),女,汉族,江西南昌人,硕士,研究方向:观赏园艺。
通信作者: 朱桂才(1970-), 男,汉族, 湖北仙桃人,博士,副教授, 研究方向: 绿地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