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鞋底和治黄河
2020-03-18流念珠
●流念珠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但黄土高原的土壤极容易被冲走。为了解决黄河含沙量过大和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专门研究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的科学家刘国彬费了很多心思。很早之前他就想,土壤如果有植被根系的保护,就不容易分散,也就不容易流失。于是刘国彬就提出了一个科研课题:研究植被根系与土壤流失的关系,那样就能为植被保持水土提供科学依据。随后,他就做起了与课题相对应的“土壤抗冲刷”实验。
他找来土块和根系的替代物——细细的钢丝,因为钢丝的粗细和植物根系最为接近。他想着,如果把钢丝插进土里,可以模拟土里的根系,然后就能知道土里有多少根系时能起到固结土壤的作用。可他很快发现,钢丝太硬,而且不粘连,与根系的特征完全不一样,所以实验没法继续。
刘国彬想:缝衣服的细线揉成一团时软软的,展开时不怎么容易拉断,和根系的特征更为接近,那就用它来替代根系吧。他将细线做成一个网子,把土块掰碎放到网里去,然后再做研究。可这个实验已经把土的结构粉碎了,所以就算研究出来一些成果,也没有什么意义。这一次,刘国彬又失败了。
因为这个实验,刘国彬焦虑了很长一段时间。有一天下午,刘国彬又关在实验室里想办法。一个同事见了,拉着他就往外走,一边走还一边说:“你还是别一直想了,让脑袋放松放松,跟我去散步吧!”刘国彬拗不过同事,就出去了。
他们走着走着,就走到了一个村庄,看见几个妇女坐在太阳底下一边聊天一边纳鞋底。这些妇女将好多层布摞在一起,然后穿针引线,把麻绳不断地穿过来穿过去,一个结实的鞋底就制作完成了。眼前的这个场景让刘国彬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实验,他满脑子都是针呀线呀钢丝呀。他想:我的实验,如果也用针引着线在土里穿来穿去,那土块不会被破坏,模拟根系的线也进去了,下一步也就好研究了。
刘国彬赶紧拉着同事回到实验室,然后穿针引钱又做起实验来。不多一会儿,他又遇到了一个难题:普通的针最多只有五厘米长,而为了能呈现出更好的实验效果,实验用的土块的长宽高必须达到十厘米以上,所以,普通的针穿不透土块。该怎么办呢?刘国彬苦思冥想。当他看到实验台面堆满的钢丝时,猛一拍大腿:这不就是现成的“长针”吗?我整天想着把钢丝穿进土里模拟根系,怎么就不懂得把思路转一转,用钢丝当针,去引线呢?
他立马找来一个手巧的助手,让他把钢丝的一头砸扁,打出一个小眼,又把钢丝另一头磨尖。这样,一根“长针”就制作完成了。随后的几个月,“土壤抗冲刷”实验进展得十分顺利,并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了这个成果,人们就可以在不同土壤与环境条件下,选择更为合适的植被种类,使得植被保持水土的作用发挥更充分,从而实现泥沙减少,黄河变清。当黄河上游和中游泥沙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时,黄河下游的淤积就会减缓,黄河沿岸的安全也就有了更好的保障。
你看,纳鞋底和治黄河原本八竿子打不着,可在刘国彬的不懈探索下,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很重要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