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之下,应给孩子怎样的教育

2020-03-18

关爱明天 2020年3期
关键词:洪水经历肺炎

经历了特殊的战“疫”,我们应教会孩子如何对待生命、如何理解责任、如何胸怀感恩之心、如何做好自己,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特殊的疫情,特殊的假期,特殊的春节,是每个孩子一段特殊的成长经历,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给孩子有价值的教育,可以将悲痛的经历转化成有价值的宝贵经验,将惨痛的损失转化为不再重犯的教训,为未来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埋下种子。

了解疫情,树立科学观念。从“武汉不明肺炎”到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人的认识本身是一个科学发生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混沌猜测到求真确实的过程。学生也是亲历其中的小公民,面对喧嚣,不信谣,不传谣,是基本素养。基于事实做判断、基于证据说结论,在遇到新环境新事物时,具有客观理性的严谨思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观念,正是我们需要为学生培养的核心素养。

学习模范,常怀感恩之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每个时代都有人负重前行。疫情就像一场洪水,向着我们奔腾而来,我们慌张,我们惶恐,可是我们不知仅仅看到咆哮而来的疫情洪水,我们更要看看那冲在一线为我们阻挡洪水的人。今年,有人准备好了除夕夜的饭菜,还没等饭菜上桌,就“逆行”而上。我们相信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孩子,都看到了驰援武汉医生们写下“不计报酬不论生死”的请战书,看到了护士阿姨卷起袖子打预防针奔赴最严重的疫区、看到了老爷爷钟南山院士红肿的眼和老奶奶李兰娟院士疲惫的脸,还有那么多医生护士们脸上口罩的勒痕和背上汗水浸透的印渍,也看到了国家派出接回滞留海外同胞的包机……孩子们见证着一点一滴,我们应该趁着这个机会唤起他们的感恩之心。

做好自己,勇立报国之志。学生毕竟还只是孩子,暂时没有能力直接为国家解忧、为医学克难。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做好学生本职,自律自觉在家。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好学业,锻炼好身体,养成良好的作息和生活习惯,保持乐观,积极成长。经历了特殊的战“疫”,更懂得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更加懂得需要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勉励自己要更加发奋学习,从小立下报效祖国的鸿鹄之志。全民防疫,教育也当守“土”有责。

(唐彩斌)

你说我说

今天的孩子,就是未来的专家、医护人员、公务员等社会成员,不同的社会角色究竟要如何对待生命、如何理解责任,这涉及生命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道德教育、责任教育等等,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修的人生功课。

(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朱永新)

信息铺天盖地,真假难辨,过载严重,这不但让获取有效信息的成本提高,甚至还会引发知识焦虑。家长可以循循善诱地给孩子科普关于病毒、肺炎等知识和信息,或许可以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给幼小的心田埋下科学的种子。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林春)

疫情夺走了一些人的生命。孩子在听到这样的新闻后,也能感到今年的春节氛围和往年有所不同。如果孩子问到死亡,该跟孩子谈些什么?家长要重视孩子对生命与死亡问题的关注,温和、耐心、正面地回答,减少孩子的疑问和恐惧,让孩子获得成长的机会。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黄峥)

猜你喜欢

洪水经历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洪水时遇到电线低垂或折断该怎么办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又见洪水(外二首)
该做的和不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