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驾驶员主观感受的营运高速公路安全性分析
2020-03-18张潇潇
张潇潇
(1.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广州 510420;2.公路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广州 510420)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及财产损失也触目惊心,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涉及到人、车、路、环境和管理, 而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则是由于以上几个因素共同作用失调而导致的事件[1]。研究表明,大部分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因为人的因素,其中大约有80%的交通事故与驾驶行为有关[2],因而选取驾驶员为研究对象,调查他们对于高速公路安全设施及管理的主观感受,从而了解运营高速公路的安全状况。
为了对高速公路安全状况进行定量、直观的描述与分析,本文选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所需要的基础数据。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调查内容进行整理汇总,总结归纳出高速公路运营期间道路环境、交通设施、安全管理措施的优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日后改善道路行驶环境、完善道路安全设施以及提高高速公路的安全管理水平,使其最大程度地为社会提供安全、快捷、通畅、文明、优质的服务,同时有利于高速公路的管理以及养护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G25长深高速公路蕉岭广福至梅县程江段和S12梅龙高速公路梅县程江至三角段为例,从蕉岭南服务区随机选取110名驾驶员进行问卷调查。选择驾驶员作为调查对象,是因为驾驶员是高速公路最频繁直接的使用者,通过他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高速公路安全情况的基本特征与所存在的问题。
1.2 沿线地理环境
高速公路所在区域临近南海、太平洋,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又受山区特定地形影响,形成了夏季长、冬季短、气温高、光照充足、雨水充沛、雨量集中、气候变化大等特点[3]。路线经过区域年平均气温较高,常年降雨量可达1484~1 800mm,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2~4月阴雨绵绵,5~9月为雨季,10月至次年3月是旱季,大风天气不常出现,但每年都有因热带气旋造成的雷雨大风。台风和热带风暴多在夏秋发生,集中于每年的5~11月,又以7~9月为甚,风力最高达10级,最大风速可达30m/s以上。
1.3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选择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驾驶员对高速公路安全情况的感知信息,通过整理所获得的问卷调查(表1)信息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实地调查的结论,可以快速、便捷、客观地获取数据和信息以及补充和完善调查内容。调查问卷中,问题1、问题2和问题3主要了解问卷人的基本信息。问题4、问题5主要了解问卷人对于高速公路设施合理性的感受。问题6了解驾驶员对于服务区设施的感受。问题8、问题9主要了解问卷人对于周边环境的感受。问题11、问题12主要了解驾驶人对于运营高速公路的一些意见。
表1 高速公路安全调查问卷
1.4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共编制问卷110份,在蕉岭南服务区随机选取驾驶员发放问卷进行填写,对于不便于手写的可进行口头阐述,由记录人员进行记录。回收问卷后,对问卷进行处理与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
2 问卷分析
2.1 驾驶员基本信息
驾驶员问卷调查中共发放问卷110份,收到反馈信息的有70份,无效问卷40份,问卷反馈率为64%。其中收到小客车司机反馈问卷42份,所占比例为60%;大客车司机反馈问卷2份,所占比例为2%;小货车司机反馈问卷11份,所占比例为16%;大货车司机反馈问卷15份,所占比例为22%。可见高速公路使用者以小客车驾驶员为主,大货车次之,大客车最少。
2.1.1 驾龄分布特征
问卷调查显示,驾龄为1~2年的司机12人,所占比例为17%;驾龄为2~5年的司机21人,所占比例为30%;驾龄为5~10年的司机28人,所占比例为40%;驾龄10年以上的司机9人,所占比例为13%。由此可见,行驶在该高速公路上的驾驶员驾龄大致呈现正态分布的趋势,驾龄最短和最长的司机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大部分司机驾龄在5~10年。
2.1.2 道路熟悉程度
问卷调查显示,有76%的驾驶员对本高速公路比较熟悉;18%的驾驶员对本高速公路熟悉不深,属于不陌生的程度;但也有6%的驾驶员对本高速公路比较陌生,平常较少走该高速公路,经询问得知是通过导航抵达本高速公路,故比较陌生。
2.1.3 统计分析
对所得调查问卷信息中的驾驶员驾龄和所驾车型进行统计分析,见表2。
表2驾龄与所驾车型统计关系(单位:%)
驾龄小轿车所占比例大客车所占比例小货车所占比例大货车所占比例1~2年2401402~5年215043295~10年3350432910年以上220042
从表2可以看出:
无论是驾驶哪种车型,驾龄在5~10年的司机所占比例都是最大的,除去对所驾车型的特殊要求,随着驾龄的增长,司机更趋向于驾驶小客车。从道路行驶安全的角度考虑,大客车和货车司机的驾龄越长越好,驾驶经验丰富是行车安全的一个重要保障;此外,司机对高速公路的熟悉程度越来越高,这也是降低行车事故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从驾驶者心理来讲,驾龄越短(新手)或越长(经历事故多)的司机开车反而会更加小心,驾龄不短不长的司机大部分更喜欢开快车,这类驾龄的司机在该高速公路所占比例较大,这也是高速公路出现事故较多的一个原因。
2.2 对道路环境的感受
高速公路的道路环境对交通安全有较为重要的影响,为了解驾驶员对高速公路道路环境的直观感受,调查问卷设置了对高速公路周围环境和雨雾天气的感受问题。
2.2.1 对道路景观的感受
调查的驾驶员中,感觉本高速公路道路景观优美,令人心情愉悦的有17%;感觉一般,没有特别的感受的占67%;感觉景观单调,容易让人产生疲劳感的驾驶员占16%。可以看出,大部分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并不因为道路环境影响驾驶质量,甚至可以提升驾驶的愉悦度,少部分驾驶员认为道路环境过于单调,容易引起疲劳。
2.2.2 对雨雾天气的感受
调查的驾驶员中,感觉本高速公路大雨天个别位置存在排水不畅情况,路滑影响驾驶的有33%;感觉雨雾天气视距较短影响驾驶的驾驶员有41%;出现雨雾天气对本高速公路影响不大,运营状况好,驾驶员感觉良好的占26%。可见由于该高速公路地理位置的原因,常年降水,受雨水影响较大,因而存在雨天排水不畅和雾天视距不足等问题。
2.3 安全管理措施的合理性
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措施包括标志标线的合理设置、监控照明设施的布设情况以及交通事故处理情况等,对于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问卷调查对安全管理措施设置了交通设施、限速变化及公路信息发布情况等方面的内容。
2.3.1 交通设施设置合理性
本次调查的交通设施指交通标线、交通标志、监控、隧道照明通风、护栏等。调查结果显示:其中30%的驾驶员觉得本高速公路的交通设施设置合理,40%的驾驶员感觉基本合理,但需要改进,也有30%的司机觉得部分凸起路钮、轮廓标的夜间反光效果较差;没有人认为调查路段的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
2.3.2 限速变化设置合理性
高速公路实行分级限速,主线普通路段限速60~80km/h和80~100km/h。对于限速变化,驾驶员的直观感受如下:21%的驾驶员感觉限速变化比较突兀,经常减速不及时;6%的驾驶员感觉本高速公路上有足够的标志标线来提醒变道,限速变化惯性好;73%的驾驶员没有特殊感受。
2.4 安全服务的满意度
2.4.1 服务区布置情况
问卷显示,77%的驾驶员对蕉岭南服务区的各项服务感到满意;3.33%的司机觉得服务区停车车位不够;10%的司机觉得服务区内部标志指示不够明确;6%的驾驶员认为服务区内车位布设不够合理;4%的驾驶员认为服务区内部服务设施设置不够合理。
2.4.2 事故处理情况
问卷调查显示,17%的司机认为处理及时,只有3%的司机认为不及时,大多数驾驶员并没有遇到过事故。
2.5 影响驾驶的因素
2.5.1 影响驾驶员正常行驶的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3%的司机认为本高速公路存在视距不足的位置,主要是匝道位置;3%的驾驶员认为路面维修养护封路会影响驾驶;30%的驾驶员认为出入口处行驶不畅(主要为大货车司机);16%的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会判断失误影响行车。
2.5.2 驾驶员支持的安全改善措施
问卷调查显示,有11%的驾驶员更倾向于设置更多的车辆安全检测点,有46%的驾驶员希望能够改善道路的服务水平,24%的驾驶员认为应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19%的驾驶员认为需要建立健全交通安全法规。
另外在调查中了解到,部分驾驶员认为本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存在视距不足,树木、绿化等遮挡部分标志牌的情况,需要管理部门及时修剪树木,避免因植物遮挡导致驾驶员未能及时识别标志标牌而造成的交通事故。
3 安全管理改善措施
通过对调查问卷信息的整理和分析,基本了解了本高速公路的安全状况,参与调查问卷的大部分驾驶员对本高速公路的安全状况是比较满意的,但是也提出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总结提出以下建议。
3.1 道路环境方面
建立健全高速公路建设的监督管理机制,对部分视距不良的路段、匝道进行完善,保证驾驶员的视野开阔。及时对路面、路基进行检测以便修补,预防因路面质量不过关而出现皲裂、影响行车速度与行车安全的现象。适当加大绿化美化面积,重视对公路绿化植物的维护工作,减少因人工维护不及时而造成的绿化植物枯萎。另外,由于高速公路线路一般较长,而且行驶车辆的车速很快,使得道路维护养护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选用绿化植物时应当首选那些易于成活的品种;及时补设中央分隔带起着防眩作用的植物,防止因防眩效果不良而造成的事故。同时,对因公路两旁植物遮挡的标志标牌进行处理,保证驾驶员能够安全行驶。
3.2 安全管理措施方面
高速公路的安全管理措施如标志标线、监控照明设施以及交通事故处理情况等,对于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置的标志标牌应能够清晰地传达道路信息与行驶信息,字体清晰,颜色鲜明,能够对驾驶员的行驶起到指示、指引、警告作用;高速公路的轮廓标、突起路钮等标志对于夜间行车有着很大的作用,因而要及时布设因长期行车摩擦而脱落以及更换反光效果不良的标志;道路两旁的防护设施比如护栏是高速公路安全运营的保障,高速公路车流量大,车速高,在道路两旁设置的安全护栏等防护设施,可以防止行人以及动物闯入行车道引起交通事故,同时还可以为发生事故时的车辆起到缓冲作用。防护设施的缺失与损坏会使得高速公路防护能力降低,严重影响高速公路服务安全的质量,成为高速公路的一大隐患,因而应当定期对防护设施进行检修与补设,提高沿线防护设施的完善程度。
3.3 安全服务方面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管理选择的一般都是进行长途运行的顾客,服务区可以为驾驶员等道路使用者提供休息区与补给区,是容易提高高速公路使用满意度的地方,因此建议:
(1)服务区要严格把控食物的卫生质量,道路使用者在长时间的驾驶旅行之后,会对服务区产生较高的期望,然而,目前有些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食品卫生等条件较差,给道路使用者带来较差的体验,继而影响道路使用者的满意度。
(2)建设和完善服务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人员服务质量,提高服务区整体质量,是提高高速公路服务满意度的重要途径[4]。
(3)建立健全更加高效、迅捷、迅速、操作性强的高速公路救援与应急系统。一方面应及时控制紧急事件发生现场,避免引致二次连锁交通事故;另一方面要及时积极地组织救援,调动各类可利用的救援资源,将事故导致的损伤率降至最低,尽快疏通阻塞道路,恢复畅通运行。
3.4 驾驶员管理方面
驾驶员是交通事故中的一个主导因素,高速公路违章现象经常发生,应加强宣传教育, 努力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内容包括长下坡驾驶常识教育、紧急事件处理和应对教育等。宣传教育地点可以选择在匝道出入口收费站、临近长下坡的停车区或休息区、制动器检查站等,形式可以考虑采用发放安全宣传资料、宣传栏、电视、广播等多种方式[5]。
4 结语
本文以运营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从驾驶员的角度分析高速公路安全状况。在明确调查要素和调查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高速公路使用者真实的感知、对交通安全设施的认识和需求方面的信息,完善了调查内容。采用图表式分析法对调查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得出真实、客观的分析结果,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了改善道路状况的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