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请给他更多可能性
2020-03-17毕淑敏
科教新报 2020年11期
毕淑敏
中国的学校从来不是一个让人说真话的地方,它只是应试教育下的一个场所,在这个場所中,不乏对应试教育中技术化、程式化的东西掌握得很好的学生,但是大学生开始找不到工作是一个转折的信号,它让人们逐渐领悟到: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是真实的本领,而真实的本领不是来源于技术,而是热爱,一个人不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情,又怎么能超越他人呢?
作为家长,做到真正爱自己的孩子、与孩子朝夕相处、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做到这一点并不是那么难。但实际上,很多家长为此焦虑是因为他们封死了很多可能性、过于急功近利,当一个孩子说他想当救护车司机时,往往被家长断然否定了。
一些家长为孩子设计人生之路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孩子有权利选择其他道路,当孩子与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时,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让家庭环境恶化到无药可救的地步。
你怕什么,孩子就来什么,孩子有时候会不惜自毁来控制父母,所以一定要尊重孩子。
有些家长的想法非常微妙,他们本身是高学历的受益者,有些人来自农村,他们把自己的人生经验简化为“我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为我学习好”。
因此他们竭力为子女选择最优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藐视自己出身的过程,是自己人生经验的一种投射,孩子可能从小就在他们的控制下失去了幸福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