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暴发时,苏轼和曾巩做了什么?
2020-03-17李开周
科教新报 2020年11期
李开周
苏东坡去杭州当官时,正赶上杭州闹瘟疫,他是如何应对的呢?《宋史·苏轼传》是这么写的:“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准备大量的米粥和中药,派差役陪着医生去各个社区送饭送药。“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又自掏腰包,捐出黄金五十两,建造隔离点,名为“病坊”,让症状明显的感染者去病坊居住,官方供应饮食。
另外一位“唐宋八大家”曾巩,在抗疫方面也积极果断,条理分明。《宋史·曾巩传》介绍,江西爆发瘟疫,曾巩命令各县、各乡、各村和官道上各个国营招待所,统统置办药物,供病人取用。他还把衙门里的房子腾出来,让无人照顾的病人居住,由官府提供饮食和被褥,并派医生诊治。这些医生可以得到奖励,谁治愈的病人多,谁得到的奖励就多。
苏东坡的父亲是苏洵,苏洵年轻时为了做官,曾经向枢密副使田况上书,而田况有一个侄子,名叫田昼,曾经在河南淮陽担任知县。淮阳爆发瘟疫,人人纷纷逃难,连田昼的副手都跑了。但是田昼坚守岗位,“日挟医问病者药之,遇疾卒,淮阳人祀以为土神。”(《宋史·田昼传》)每天都带着医生去给感染者治疗,结果连他也染上瘟疫,不幸殉职。淮阳人感激他,爱戴他,瘟疫过后,给他建了一座祠堂,把他当成土地神来供养。用现在的话讲,田昼这位亲民官,属于最美的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