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融合幼儿教育的实践模式及发展趋势思考

2020-03-17马金祥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3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互联网+幼儿园

马金祥

[摘           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对教育事业的创新驱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使幼儿园教育获得了新的发展。幼儿园的教育实践模式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不断创新,同时二者的融合力度也在逐渐加大。就“互联网+”融合幼儿教育的实践模式,分析二者融合的策略,并探讨“互联网+”融合幼儿教育实践未来发展的趋势。

[关    键   词]  “互联网+”;幼儿教育;实践模式;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3-0198-02

“互联网+”背景下,幼儿教育获得了新的发展,具体体现在幼儿教育的方式发生了显著改变;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逐渐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互联网+”丰富了幼师备课的模式,为幼儿教育创建了互动交流平台以及资源共享平台,对实现家校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幼儿的成长成才营造出了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

一、“互联网+”融合幼儿教育的意义

(一)创新了幼儿教育的方式

“互联网+”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幼儿园传统的教育模式。传统的幼儿教育方式主要是以教师讲述、学生被动听课的模式为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是监督与指挥。在课上,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课堂反应、精神状态等对幼儿掌握和理解知识的情况进行判断,这样学生与教师之间才能够建立接受与传递的联系。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教育教学工作开始突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教师扮演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成为幼儿学习的组织者、学习者、研究者等角色,是幼儿学习过程中的伙伴。

(二)突出幼儿的学习主体作用

以往幼儿教育活动开展时,教师通常会创设一定的教学场景,用以辅助幼儿的学习,使幼儿能够在该场景中自主学习、培养兴趣。但是“互联网+”的应用,教师在给幼儿上课的时候,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在教学场景的设定上也会摆脱传统的口头、文字等单调的教学方式,借助声像资料将复杂的内容变得更加简单,教师在为幼儿讲解某个道理时也可以借助案例或者动画的方式来讲解,这样幼儿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另外,“互联网+”对幼儿教育的影响还表现在教师可以让家长共同参与幼儿的学习,即使在家也能够从网络平台中获得相关的知识,比如看动画、学英语等从而极大地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

(三)丰富了幼师备课的形式

“互联网+”教学模式下,幼儿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在备课时可以充分参考网上大量的资料,这样在备课时的教学内容也会变得更加丰富,还可以将图片、音频、动画等因素穿插到课件中,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从幼儿园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并制订教学计划,还能巩固加强不同幼儿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更好地编写教育教学讲稿,使备课的内容更好地在课堂上呈现。

(四)建立了互动交流的平台

“互联网+”的特征是双向互动的,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能够建立双向互动交流的平台,幼儿教师可以借助微信群等方式来建立网络交流平台,这样幼儿园教师可以与家长建立直接的联系,家长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学校的表现,从而为幼儿的成长发挥良好的辅助作用。家长与幼师对幼儿的教育产生了无形的监督作用,可以通过手机终端直播平台来提升幼儿园管理的透明度,从而建立和谐共育的幼儿教育环境,进一步增强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度与信任度,从而有效提高幼儿园教育管理的水平。

(五)建构了幼儿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

互联网平台的搭建还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这样幼儿教师在教学时不再受到单一教学手段的限制,可以借助多种辅助教学形式,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摆脱教室与课堂的束缚,使教学活动能够更加生动有趣,继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效果。

二、“互联网+”融合幼儿教育的实践模式

(一)創设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的课堂具有丰富多彩的特征,课堂上总是带给人蓬勃的朝气,总能够让人听到欢声笑语,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空间。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对幼儿的课堂进行优化,例如多媒体技术中有丰富的图片、动画和视频等教学资源,教师在授课时,可以结合讲故事、做游戏以及听音乐的方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为幼儿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比如在幼儿学习累了或者倦怠的时候播放一些轻音乐、儿歌等,幼儿会在听音乐的环境下觉得很放松。在“认实物”的时候,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搜索相关的实物图片,这样便于幼儿更好地认识实物,对一些可以在课堂上展示的实物,教师应让幼儿多动手、动脑、动眼,而不能够一味地从多媒体中搜索相关的图片,而忽视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比如教师带领学生种花,而该过程需要学生亲身实践,不能够单纯地依赖多媒体来“养花”,但是学生在养了一段时间的花以后,可以用多媒体将所养的花进行记录和展示。在做游戏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多媒体的放大、缩小等功能,使学生获得视觉、听觉、感觉等多种感官体验,提升学生对实物的认知水平。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有益的教育活动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园的文化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将“互联网+”融于幼儿教育事业中,要充分发掘互联网信息资源的优势,营造丰富多彩的幼儿园教学文化。在建构幼儿园教育文化时,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来搭建网络电视广播互动交流平台,宣传和传播积极向上的文化内容,还可以通过平台来举办积极有益的活动、组织游戏等,从而营造和谐的幼儿教育氛围。比如幼儿园的网络广播站,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上的支持,实时更新在线的音乐,这样能够改变以往播放固定音乐的弊端,提高广播的效率,也能够将网络中优质的广播资源播放给幼儿听,使幼儿能够感受优质文化的熏陶。教师要充分挖掘网络中的优质教学资源,以此为基础来打造优质的幼儿园教育节目和活动,如构建幼儿童话王国、幼儿科普知识园地,帮助幼儿开阔眼界,学习科学、童话等相关的知识,逐渐培养学习、阅读和探索知识的兴趣,养成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自媒体工具,如微信、QQ等对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行分享,幼儿在家中就可以学习这些内容,从而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三)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加大家校合作力度

随着幼儿教育的改革和推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开展越来越注重家校共育的教育理念,注重家长与校园的合作,共同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家长和教师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够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共同关注幼儿在学校以及在家庭生活中的成长状况,便于双方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家长也肩负着教育幼儿的责任,不能将幼儿的教育全部都推给幼儿园,而幼师通过交流平台,则能够为家长传递这一思想,并通过互动交流平台传达幼儿教育的作业、幼儿亲子教育的知识,家长也能够将幼儿的实际状况反馈给教师,共同关注和寻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方法。

目前,幼儿园班级在利用互联网来开展教育活动时,通过创建微信公众平台、微信交流群等,实现家长与幼师的互动交流。幼儿教师是微信公众平台的维护者,在平台中分享教育的过程,并设立了教育日记、讨论专区、投票专区等,分享幼儿在校期间的表现以及照片和视频等,便于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还有很多“微信朋友圈打卡”的教育活动,家长可以吸收儿童教育的经验,分享教育的感言,共同探讨幼儿教育的方法。在具体的教育活动开展中,还设立了“云档案”,即依托于网络云计算功能,对幼儿成长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云档案”能够对幼儿的成长过程进行实时记录,将幼儿的学习与成长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在教师与家长面前,以便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建议和参考。

三、“互联网+”融合幼儿教育实践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融合幼儿教育的实践模式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发达城市的学前教育开始出现了“园园通”工程,即通过建立开放共享的信息化应用系统,为多级多类的学前教育用户提供综合性的网络服务支持。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平台,如幼儿园园长工作平台、教师工作平台、管理员工作平台、家园互动平台、保健员工作平台以及技术支持服务平台等,细化幼儿教育的服务平台,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精细化、高质量的教学理念。“园园通”工程的建设旨在建构基于市、区、园三等级的学前教育信息应用体系以及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家长、幼儿园、教师之间提供信息交流沟通的平台,同时还积极开设创办专家座谈、幼儿园对话、教科研网络互动、成长博客、主题论坛等信息交流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相应的学习交流平台,通过信息技术来有效增强幼儿园的内涵品质与教学力量,从而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是当今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幼儿教师应主动融入信息化时代的浪潮中,做好迎接信息化的准备。“互联网+”时代给幼儿教师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质,以此来满足幼儿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需求。

总之,素质教育的改革推进使幼儿园教育的形式不断创新,“互联网+”与幼儿教育事业的融合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二者在融合的过程中要从教育实际出发,教学的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心理发育特点和认知规律。然而在“互联网+”应用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够过度依赖信息技术为教育活动开展带来的便利性,而要将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与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共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为幼儿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参考文献:

[1]李玲.互联网+背景下幼儿教育新趋势探究[J].內蒙古教育,2020(5).

[2]张波.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幼儿智慧教育实践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6).

[3]周奕欣.“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网络资源研究[J].科普童话,2020(20).

[4]漆娇.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教学转变探析[J].湖北农机化,2019(23).

[5]谭维,王倩.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交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J].戏剧之家,2019(36).

[6]吕小满,高彩云,王家宝.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付费网络课程设计研究[J].智库时代,2020(1).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互联网+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