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教育方向专业融入礼仪教育的探索
2020-03-17凌莉
凌莉
[摘 要] 礼仪是衡量人发展程度的标杆,是国家进步的体现。将礼仪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专业,能够有效地优化职业教育的内容,提升人才培养的实效性。从人才发展的角度分析,职业教育的基本方向和目标是培养服务社会的职业型人才,所以在日常的教育培养中,学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更需要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而礼仪教育则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具体表征,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公众形象,提升个人修为和职业素养。在课程思政及教学改革的背景下,礼仪教育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教育内涵的特征,可以帮助思政教师更好地渗透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结合礼仪教育、课程思政、职业教育方向专业的理论内涵,探析三者的逻辑关系,提出相应的融合策略。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职业教育;礼仪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3-0132-02
礼仪教育拥有素质培养、特质塑造、形象规范等功能,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外在表征,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向,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生活。在理论层面上,礼仪教育可以补充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架构,使职业教育更加规范和完整,让学生能够在礼仪学习的过程中,间接地了解到社会发展的实质、进而调整自己、迎接时代的挑战。譬如在言行礼仪、穿着礼仪中,学生可以了解商务场合的外在特征及自身的规范内容,进而从知识修为逐渐发展为个人修为、特质修为。而课程思政的主体目标是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将思政教育内容与礼仪教育相融合,可以有效地丰富礼仪教育的内涵,提升礼仪教育在职业教育方向专业中的效用,体现出较强的教育价值。
一、课程思政、职业教育方向专业及礼仪教育的理论内涵
(一)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主要指以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育人格局为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全面地、彻底地融入专业教育、校园活动、学校管理、辅导员工作等体系中的课程体系,这种教学形式通常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思政教育和各类专业课程的同向同行为抓手,通过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使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头脑中、生活中、学习中,进而构建出全维度、全方位的思政教育模态。
(二)职业教育方向专业
职业教育方向专业主要指培养掌握教育理论、管理理论、教育管理技术和方法、拥有职业教育能力,可以在各类职业院校、行政部门、培训部门从事管理、教育、技术指导等工作的优秀人才。在学科设置的层面上,职业教育方向专业主要包括教育学和管理学两大部分,在课程编织层面上,则包括人资管理、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原理、经济学、教育法、统计学以及职业教育管理学等课程。在就业方向上,主要以职业院校的管理和教学工作为主要内容。
(三)礼仪教育
礼仪教育是约束学生言行举止,塑造外在形象的教育体系,主要包括仪容仪表仪态礼仪、沟通礼仪、教师礼仪、办公礼仪、商务礼仪、日常交际礼仪等多个层面和内容。在功能和作用上,礼仪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有助于架构良好的社交关系,维护企业和个人的形象、提升学生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在人才培育层面上,礼仪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补充和丰富职业教育内容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根本载体。譬如在学生发展中,通常出现“求全责备”“个人中心”“利用他人”“依附于人”的倾向,严重偏离了“尊重”“平等”“无私”等价值观体系,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进程,而通过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思想和情感的表达质量、充分地了解和尊重他人,提升社交质量,帮助学生掌握言行适度、诚信真挚、互相尊重等理念,进而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外部的职业环境,推动自我成长,同时也使学生的职业发展更通畅、更顺利。
二、课程思政、职业教育方向专业及礼仪教育的逻辑联系
(一)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
在课程思政体系下,各类课程教师可以通过以身作则、言传身授的方式,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思政教育知识、技能和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态度和情感、方法和能力、技能和知识的统一,使价值观教育有序、科学、整体地融入各学科、各学段的教育过程中,进而在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过程中,形成育人合力,提升育人成效,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在专业教育层面,教师需要挖掘课程内容的思政资源,把握思政教学力度,使课程思政真正融入專业教育的过程中,丰富专业教育的思想内涵,使其成为思政教育的主要媒介和平台。
(二)专业教育和礼仪教育
职业教育方向专业的教育内容主要以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为主,注重教育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以现代职业教育的标准,开设并建构课程体系的教育机制,学校应将礼仪教育有机地融入职业教育方向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在宏观层面上,将礼仪教育融入职业教育方向专业主要拥有以下两大意义。首先,使学生个体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个人修为、文化素质,使其在礼仪教育的指导下,更好地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其次,学生掌握基本的礼仪教育知识,可以从素质教育的层面掌握未来教学管理的基本方向和主要内容,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体系和管理内容,提升自身的职业发展能力,简而言之,服务于自身发展的礼仪教育,成为未来从事职业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工具。
(三)礼仪教育和课程思政
为深入探析课程思政与礼仪教育之间的关系,必须明确礼仪教育所拥有的功能、作用和教育价值。在社会发展层面,学生在职业教育过程中需要掌握很多东西,而礼仪教育可以在学生的社会发展中,帮助学生习得相应的习俗和理念,使学生在利益约束下,成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人”,真正地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人文层面,礼仪教育拥有培养和塑造学生修养和品格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达到既定的文化境界和精神境界,改变并影响学生的个性和价值观,使学生在人文发展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此外,礼仪教育涵盖着鲜明的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功能,是推动思政教育发展的重要体现。而思政教育层面,思政教育对学生的道德操守、行为规范、思想价值有较高的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水平。礼仪教育拥有较为明显的道德约束、人文规范和礼仪规范等内容,可以在规范学生行为和言谈的过程中,实现道德引导和价值引导的功能。所以礼仪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又服务于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两者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三、课程思政、职业教育方向专业及礼仪教育的融入策略
通过深入分析和阐述,能够充分地认识到课程思政、职业教育方向专业、礼仪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联系,而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要想使三者进行有机融合和发展,则需要从教学改革的层面出发。理清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明确礼仪教育中的品德教育、文化教育功能,进而从改变传统教育的理念,挖掘专业课程和礼仪教育中的思政教育资源,构建出提升礼仪教育实效的外部环境、在礼仪教学课堂中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知识,从而切实提升素质教育在我国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实现新时代高校教学改革的目标。
(一)挖掘专业课程和礼仪教育中的思政教育资源
首先,在职业教育方向专业中开设相应的礼仪教育体系,使礼仪教育成为专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枢纽和抓手,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和有效性。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把握专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方向和地位,明确自身的教育目标,从而规制礼仪教育的内容和范畴,使礼仪教育真正服务于专业教育。其次,挖掘礼仪教育中的思政资源,礼仪教育拥有较为明显的人文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行为规范、素质教育等功能,能够有效地服务于课程思政的开展,对此教师应将礼仪教育中的道德约束与引导功能发挥出来,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传播的载体。最后,通过教研活动或教学实验,明确课程思政的渗透内容。笔者认为课程思政中的思政知识不应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而主要是其价值观、方法论及立场,教师需要深入挖掘礼仪教育或专业教育中的教学资源,充分传达并培养学生的思政认知能力。
(二)切实构建提升礼仪教育实效的外部环境
根据礼仪教育、课程思政及职业教育方向专业的逻辑联系,能够发现礼仪教育是课程思政和专业教育的枢纽和纽带,积极提升礼仪教育的实效,可以有效地加大课程思政的发展力度,提高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效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思政教育知识和方法。首先,在礼仪课程开始的基础上,从制度层面出发,将礼仪的规范与规制融入高校的规章制度中,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逐渐掌握基本的礼仪常识,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其次,在规范教师教学礼仪的基础上,开展校园活动,改变传统呆板的广播宣传和板报宣传模式,使学生在活动的开展中,获得充足的教育资源和礼仪知识。譬如能够培养、提升学生礼仪意识的礼仪知识技能大赛、礼仪展示、小品表演、演讲比赛、辩论赛等礼仪活动。最后,将学生的礼仪规范作为学生评价的主体内容,使学生逐渐注意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在礼仪教学课堂中呈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知识
在职业教育方向专业开设礼仪教育课程,可以充分地使专业教育和礼仪教育融合起来,然而要想切实地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提升思政知识的实效性与有效性,决不能被动地依赖于礼仪教育的教化功能,应积极地提升并增强礼仪教育的思政作用,发挥礼仪教育在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中的实效性。譬如通过礼仪实践、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的方式,融入思政理论知识,通常来讲礼仪教育拥有较为鲜明的人文教育和道德教育功能,然而这种道德教育还不够充分,教师应攫取出能够充分体现道德教育的内容,并使其与相应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相融合。
礼仪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职业教育方向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可以有效地提升青年学生的职业素养、文化素养、个人修为和道德品质,在课程思政和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明确礼仪教育中的思政资源,挖掘并延伸思政資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制度制定、活动开展及课程编织的方式和方法,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以此为高校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指明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胡绵娓.大学生礼仪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研究[J].教育观察,2017,6(23):21-22.
[2]崔素文.艺术院校礼仪教育现状与实践路径初探:以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为例[J].艺术教育,2018(4):131-132.
[3]念惠珍,刘继团.高职院校礼仪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方论刊,2018(6):110-112.
[4]赵振有.高校礼仪教育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实施途径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2):126-127.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