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防疫也“隔离”“戴口罩”
2020-03-17赵柒斤
科教新报 2020年11期
赵柒斤
历史典籍中,有关流行病的记载比比皆是。据邓拓在《中国救荒史》中不完全统计,从周代到清朝共发生疫灾238次,疫情最严重、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发生于金朝开兴元年(1232年)的“汴京大疫”,50天时间,“诸门出死者九十余万人,贫不能葬者不在其数”。
面对流行性传染病,古人怎样防控?
成书于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就提出防止传染需要“避其毒气”,即避免与患者接触。于是,严格的“隔离观察治疗”应运而生。《汉书·平帝记》记载,西汉末王莽掌权时就创建了中国史上最早的传染病隔离医院。
魏晋南北朝,防控流行性传染病的“隔离”成为制度。宋至清,阻止疫情传播的“隔离”措施更加“冷酷”,即便父子也不能接触。
除采取隔离措施外,古人也加强个人卫生管理。唐代《千金要方》有“常习不唾地”之说,李时珍《本草纲目》有“天行疫瘟,取初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之方,說明古人注重保持不随地吐痰和消毒防控等良好习惯。
预防传染病戴口罩的历史相对晚一些,《马可·波罗行记》中“元制规定,向大汗献食者,皆用绢巾蒙口鼻,以防唾沫污染食品”的记载,表明中国元代便有使用口罩的习惯。在信息闭塞、医药匮乏的古代,隔离、戴口罩、勤洗澡、洗手、换衣等措施,对预防和阻止传染病发生、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