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背着鼠笼鼠夹的中国留学生
2020-03-17盛雨晴
科学导报 2020年10期
盛雨晴
由于工作出色,1953年,学校推荐孙儒泳留学苏联国立莫斯科大学生物土壤系,随后他在北京俄文专修学校突击学习一年俄语。“记得出发时,同行者有一千多人,但只有近一百人是去读研究生的,我就是其中之一。”孙儒泳回忆,火车穿越西伯利亚,整整跑了七昼夜才抵达莫斯科。
来到苏联,孙儒泳选择动物生理生态学作为研究方向。因论文实验需要,孙儒泳每个季节都要到野外工作一个月,工作内容是捕捉田鼠同时调查田鼠数量,然后回校进行一个多月的实验。实验完成,再去野外,来回往返。
“我留给莫斯科大学生物系师生的印象,大概是整天背着鼠笼鼠夹去野外捕田鼠的、话语不多的、高个子中国留学生。”孙儒泳几乎与老鼠为伴,生怕困入笼中的田鼠曬死、饿昏、冻毙了。谈起留苏的最大收获,孙儒泳说,除了科研方法,在学术上善于倾听反面意见是比金子还宝贵的东西。
完成学业,孙儒泳归心似箭,待学位证刚一发放,他便即刻整装踏上归国之路。当时,中国兽类学老前辈寿振黄发出邀请,希望孙儒泳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工作。“但是我很犹豫。北师大培养我、器重我,送我出国深造,于我是有恩的。”孙儒泳觉得应当知恩图报,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北师大生物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