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涵养公共意识与抗击疫情

2020-03-17苗利明

党的生活·青海 2020年3期
关键词:社会公德抗击防控

苗利明

2020年初对于很多城市来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而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挑战。当疫情到来,公共服务的可及性、民众面对疫情出现心理恐慌的及时安慰与疏导等等,都需要我们树立一定的公共意识:需要我们推己及人,在关心自己的家人时,也要关心周围的人,让城市社区的归属感由小爱延伸出大爱,形成强大的公共意识。在公众个体意识、权利意识不断觉醒的今天,如果忽略和漠视了公共意识,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互相加害”而不能互利共赢。当我们身边的人具有了团结意识,也是当面对政府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我们会通过合法而恰当的方式寻求解决之道,以此化解微弱个体的不足,弥补政府不够精细完善的问题。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是否做到了科学防护、关爱他人,检验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成效。只有公共意识水平越来越高,我们的城市才会在“人人相善其群”中变得更加温暖。面对疫情,全国人民心手相牵,充分彰显出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疫情防控下的防控意识涵养。疫情面前,人人都是受威胁者,人人亦是抗击疫情的行动者。做好防护,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和社会负责。时下,一定要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纾解焦虑情绪,消除恐慌心理。面临如此严重的疫情,在疫情发生的地区,有些人容易出现慌乱紧张和无助之感。“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此,民众要提高科学防范的意识。及时接收政府权威信息,学习预防知识、掌握救治信息,打消无谓的“疑虑”和“不知所措”。坚持“对己负责、对人负责”,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积极引导带动家人和身边亲友掌握防疫知识。现实中,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号角吹响时,有些民众响应迟钝。很多社区民众对传染病的防控意识淡薄,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缺乏积极性,当身边亲属发生传染病的时候也想不到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寻求帮助。有部分患者及其家属还存在不敢声张、抗拒治疗、消极应对、担心事情曝光的心理……给相关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及时落实带来了不小的阻力。因而,疾病防控部门加强健康教育,促进群众疾病防控意识的普遍提高,是必须的。在疫情发生期间,公众一定要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提倡大家“宅在家、少出门,阻斷传播”的形势下,建立通畅、权威的信息渠道尤为重要。不信谣、不传谣是当前维护稳定大局的最好行动。时刻保持冷静理性,提高信息甄别的能力,不做冷漠的“看客”,坚决抵制谣言等违法和不良信息,把宝贵的信息通道留给正能量。虽然抗疫一线不断有好消息传来,但疫情防控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无论是在前线奋战,还是在后方保障,都应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一切服从抗击疫情的需要。而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对非常时期采取的一些非常措施给予更多配合,做到戴口罩、勤洗手、少聚会等等,都是在为抗击疫情作贡献。

疫情防控下的家国意识涵养。新型冠状病毒突然来袭,给我们制造了很大困难。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从中央到地方都对防疫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各地紧急驰援武汉灾区;不少医务工作者牺牲春节休假,纷纷请战;很多农民工响应国家号召,赶赴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在短短十几天里,两座医院火速建成……这些动人的事迹,都是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舍小家、为大家”爱国情怀的体现。作为普通公民,不可能人人都像他们那样奔赴灾区,但我们完全可以遵守专家建议,做好自我防护。须知,每个人安全了,14亿人就安全了,国家就安全了。此刻,你我他命运相连,唯有彼此负责、相互关爱,才能抵御疫情、共克时艰。自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置社会秩序于不顾,在网络上制造传播散布谣言营造恐怖氛围,利用消费者焦虑哄抬物价获取暴利,不仅加剧了人们的焦虑,更影响社会秩序。疫情面前任何人无法置身事外,唯有放下私利才能打赢这场战役。只有人人提高警惕、做好防范,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才能最快最有效地遏制住疫情蔓延的势头。

疫情防控下的科学意识涵养。时代发展到今天,社会成员的科学素养成为社会文明的基本元素。文明素养的高低优劣,最基本的判断标准就是生活方式是否合乎科学标准,是否具备基本的生活卫生科学知识。新型冠状病毒虽然尚未被完全认识,对于它的来源、传播方式、危害程度、防治措施等有待进一步探索,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它可以附着于唾液等物体而传播,最简单有效的防控手段就是物理隔离。一是减少人员聚集,不到人流密集的地方去;二是出门戴口罩;三是加强个人卫生和锻炼。作为公民,一定要保持健康生活的习惯。学习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理念,以科学理性态度获取和传播健康知识。坚持饮食营养均衡,保证作息规律、睡眠充足,加强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积极进取,坚韧不拔,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及时化解消极情绪,快乐过好每一天。

疫情防控下的公德意识涵养。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一名社会成员,遵守社会秩序,尊重公共利益,关爱他人利益,是基本的道德品质所在,是社会公德的具体体现。新型冠状病毒,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极大地威胁着每个人的健康。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斗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没有哪个人、哪个单位,能够置身事外。与疫魔的较量,需要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不能靠哪个人、哪个团队孤军奋战。现在,从白衣战士的“最美逆行”,到人民子弟兵的闻令而动;从携手构筑群防群控严密防线,到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每一次重大传染病爆发的时候,都是公众卫生知识普及和公德意识教育的契机,希望民众共同构筑起抗击病毒的坚固防线,建设成熟理性的社会系统。在疫情爆发等突发事件非常时期,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白,公共卫生环境是由每一个人的卫生状况组成的,自身的卫生状况不仅关系着自己的安全健康,而且对社会环境有着直接影响。要知道,疫情防控环环相扣,哪一个岗位出现懈怠、哪一个环节失误失守,都可能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甚至哪一个人的防护隔离不到位,都可能引起大范围的感染。保护好自己,引导好他人,减少出行,维护好当前卫生医疗秩序,是当务之急。社会公德意识,是规范人与人之间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交往行为的规则意识。社会公德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是生活于社会中的人们为了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正在肆虐,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是公认的有效防控手段,也是各级组织和社会公众的普遍呼吁。“各自责则天清地宁,各相责则天翻地覆。”在这种情况下,是否遵守专家建议和组织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就不仅是一个人的卫生习惯问题,而是一个人社会责任心的具体体现。也就是说,加强疫情防护,绝不是个人的小事、私事,而是关乎群众利益的大事、要事。这反映着社会公德的整体水平,反映着社会公德建设的状况,不可等闲视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防控关系着每个人的生命健康,而每个人的关注和付出,都将成为战胜疫情的重要力量。抗击疫情刻不容缓,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中,没有人是旁观者,没有哪个环节可以缺失,每个人都是责任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它需要每一个人兼具公共意识,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只有增强公众的公共意识,方方面面团结起来,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战胜疫情的强有力的力量。在疫情面前,一个人的力量可能是有限的,但千千万万人汇聚起来,就能形成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合力。

栏目编辑:陈奇

猜你喜欢

社会公德抗击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众志成城 抗击肺炎》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抗击疫情·共迎青山绿水
抗击新冠肺炎专题报道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月赛优秀作品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墨子政治伦理思想对当代社会公德培育的启示
试析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现象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