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专家珍·古道尔来蓉:没上过大学她这样征服科学界
2020-03-17
年轻时因为热爱动物,一个26岁的英国女孩前往非洲去观察黑猩猩。暮年时她仍保持那份热爱,每年300天奔走于各地举办讲座,身体力行呼吁环保。她就是根与芽创始人,今年85岁高龄的珍·古道尔博士。
珍·古道尔博士,国际知名动物行为学家、生物学家和动物保育人士,获得“联合国和平大使”“传播造福人类知识杰出工作者奖”“20世纪最伟大的动物学家”等多项殊荣。2019年11月17日,珍·古道尔博士来到成都博物馆,与成都的观众们分享她对人与自然的理解,以《人与自然:和谐与未来》为主题,交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演讲后,珍·古道尔博士接受了采访,谈谈她的传奇经历和动物保护观念。
没上过大学她这样征服科学界
“我4岁的时候,住在农场里,家里为我分配了一个活计,就是捡鸡蛋。我每天都准时捡到鸡蛋。”有一次,珍·古道尔观察到了母鸡下蛋的全过程。“我高兴得比下蛋的母鸡还兴奋。”珍·古道尔说,“为了观察母鸡下蛋,我从母亲的视线里消失了4个多小时,但当我激动地跑到母亲跟前,她高高兴兴地听我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并没有责备我。”10岁的时候,珍·古道尔读到了一本关于非洲的书,于是她见人就说:“我长大了要去非洲,我要去观察动物,我要去写书。”如今85岁的珍白发苍苍,回忆起儿时依旧充满甜蜜的童趣。出生在伦敦的珍在英格兰南部的农场长大,观察农场里动物的生活成为她童年的花絮。10岁时,一本关于非洲的书开启了她对非洲的向往。
“我好像天生就是爱动物的。”尽管因为经济原因没有上大学,简却通过打工攒够旅费来到了黑猩猩的家园,这一年她26岁。幸运的是,她遇到事业上的伯乐,著名的猿人类考古学家路易斯·里基(LouisLeakey),在里基看来,珍这样没有学术背景的人能给研究项目带来新的视野,而她女性的身份会更有耐心,有利于减小黑猩猩的威胁性。事实证明,珍果然在研究中大放异彩。在第5个月的时候,第一只黑猩猩对她放下戒备,表现出用工具取食白蚁的过程。今天看来这一现象不会令人吃惊,但那个时候从科学的定义上,人类是唯一使用工具的动物。一时学界哗然,都震惊于一个没上过大学的年轻女性,提出一个颠覆性观点。
挑战权威贯穿于珍的职业生涯,而质疑声也始终围绕着她:“你不应该给猩猩取名字,而应该去给猩猩编号!”“不能说它们具有个性和感情,因为这些词都只能用在人身上!”对这些声音,珍都会笑着说,“从小我就知道这些绝对理性是假的,我的狗就拥有情感。”1965年,珍对黑猩猩群体生态学的观察和研究成果使她获得了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她也成为公认的世界级动物学家。
野生动物保护从一个物种到环境
对黑猩猩研究得越深入,珍就越被一种沮丧的氛围包围,她发现人类与黑猩猩其实没有一条清晰的界限,相反黑猩猩总是表现出一些与人相近的情感,它们会用拥抱亲吻等相同的身体语言表达情感,也会有快乐、悲伤和恐惧。
理解到这一点,珍更感受到动物保护的迫切。因为毕生致力于黑猩猩的研究,她令世界的目光集中在黑猩猩的保护上。同样因为作为大熊猫的栖息地,四川把大熊猫保护作为了动物保护的一张鲜明名片。在她看来,这绝不意味着对其他物种的漠视,或者动物保护对某一物种的倾斜。“当某一地域的旗舰性物种被正确保护的时候,人类不仅是在保护某一种物种,而是保护整个环境,客观上这个区域内的所有物种都会得到保护。”珍说,动物的野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面临食物习性的差异,还要面临同类的竞争,因此她认为,与其让动物在动物园中生长并在成年后野化,不如保护环境,“环境好了,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大熊猫。”
与成都匆匆相遇的3次,她去成都的活水公園看到已经污染的水变成清洁的水,也看到濒临灭绝的动物得到有效保护,“基本上,我不喜欢城市更喜欢乡村,但我还是非常高兴看到一个城市的人把城市变得更绿,让儿童来玩,让更多本地的蔬菜出现在市场。”
孤独是一种生活方式
“孤独是一种生活方式。”她曾写道。如今,作为一名奔走于全世界的环保主义者,古道尔无法逃避也并不拒绝与人接触。她和蔼可亲,经常身着卡其裤和散襟牛津衬衫。
无论是在布隆迪首都布琼布拉的酒店大厅或是即将飞往伦敦的航班上,停留不到两分钟就一定有人走上前来向她致敬。只有在酒店的卧室、故乡伯恩茅斯的旧居或者这里———坦噶尼喀湖荒僻岸边这人迹罕至、五十年前由她开辟的丛林一畔,她才能在热切的人群之外寻得一丝解脱。半个世纪前,她的坦桑尼亚之旅改变了整个世界对于黑猩猩的认识。今天,这位世界上最著名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仍然在致力于挽救这个物种的生死存亡。
就像她曾说的那样,“你也不知道需要什么人才能促成什么事,但是只要我还在做,事情就有进展。所以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仍在奋斗不止。”成都行结束后,珍·古道尔将前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去呼吁更多少年儿童投入到关心环境、关爱动物和关怀社区的行动中来。她说,从事动物保护工作几十年来,自己看到环境在恶化,但同时,也看到人类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在上升,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在为环境保护事业付出行动。
据《成都商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