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小萍 择一事 终一生 复活宋锦之美

2020-03-17木匠

北广人物 2020年1期
关键词:宋锦复活丝绸

木匠

今年已經80岁的钱小萍是苏州丝绸博物馆的创始人,为复活宋锦,她花了整整60年的时间。

宋锦,顾名思义,指的就是指宋朝生产的锦缎。它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是锦中珍品。

好像冥冥中注定的一样,钱小萍从19岁进入苏州丝绸工业学校起,就与丝绸结下了不解之缘。简单的一根蚕丝,就这样把她给绕住了,她再也没离开过这个行业。

真羡慕那些一辈子能为自己所钟爱的一件事,彻头彻尾去努力的人,他们是何其地幸运,能找到一生的追求。钱小萍就领略到了,晶莹剔透的蚕丝所散发出的美丽与神奇。于是,她便毅然扎根在了丝绸行业。这一晃就是六十年的光景,倾注了她大半辈子的心血和时光。

钱小萍从学校毕业后,就进入到了苏州丝绸研究所工作,看似顺利平坦,但在丝绸研究的道路上,却并不一帆风顺。“当时,研究所刚刚成立不久,条件非常简陋。”钱小萍回忆说,“以往丝绸织造的手艺都是家传的,而真正能做科研搞设计的很少,这无疑对我们提出了挑战。”

面对庞杂未经梳理的知识,带着困惑,钱小萍开始了大量学习、分析,这一阶段的沉淀积累也为她后来的宋锦研究打下了伏笔,筑牢了根基。

在传承中创新,真正复活宋锦

苏州的宋锦,与南京的云锦和四川的蜀锦齐名,历史可上溯到隋唐,大盛于宋。但由于元代战乱不断,宋锦生产一度衰落,到明清始得恢复。但到了清朝咸丰年间,苏州的宋锦业又受太平天国战争的影响,再受重创,至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宋锦业逐渐萎缩,几乎失传。

由于宋锦技法流传中断,画样很少,所以,钱小萍只能四处寻觅。每次得到新画样,她都会用放大镜进行花纹的研究,常常为了一个花纹,一研究就是好几个月。

在研究宋锦之初,她首先选择的是复制、还原的学习方法。她还清楚得记得自己复制的第一件文物,叫狮纹锦,是在没有原件可资参考的情况下,复制而成的。

正是在这样如琢如磨的打磨中,钱小萍的技艺不断精进。即使手工织锦,一天只能织出几厘米,也从没有动摇过她继续研究下去的决心。正是因为拥有这样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才使她后来对宋锦的复活,所做了杰出贡献。

钱小萍带领的科研小组复制出了宋、明、清时期一度盛行的苏州宋锦。

凭借着对宋锦技艺孜孜不倦的继承与创新,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在钱小萍和她的团队的努力之下,相继诞生了宋锦唐卡、宋锦璇玑图、枫桥夜泊、百子图等一批创新作品,并与国家博物馆、青海博物馆、新疆博物馆等合作,复制出了宋、明、清时期的很多宋锦,还开发出了11种新的面料。

如今,钱小萍已经是宋锦行业的元老了,她曾被法国维也纳丝绸博物馆聘为名誉主席,被台湾中华文化馆聘为技术顾问,成为在世界上有影响、有成就的四位丝绸专家之一。但即便如此,她仍不忘对传统技艺的创新。“挖掘传统,不仅仅是为了保存,更需要创新,给它赋予新的生命力。”钱小萍说。

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宋锦是钱小萍一生的事业,早在十几年前,她就感到了时间的紧迫,开始有意识到寻找传承人,在她看来,这是比推动宋锦创新还要重要的事。为此,她建立博物馆、走访老手艺人、撰文出书、亲自带徒,只为更好地将宋锦文化传承下去。

1991年,钱小萍创办了全国第一家丝绸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回忆创馆之初,有艰辛,也有温暖,“那时候实在是太难了,好多丝机织造厂知道了我的困境,都不收我的钱。”钱小萍说。

现在,苏州丝绸博物馆已成为宋锦织造技艺的重要传承基地。钱小萍带出的弟子沈惠和王晨,也分别成为了宋锦织造技艺的省级和市级传承人。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宋锦,并把宋锦的织造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钱小萍还撰写了《中国宋锦》《丝织丝纹》《丝绸实用小百科》等著作,图文并茂地记录下了宋锦的制作工艺。

钱小萍说她是几乎用了全部的身心去拥抱宋锦的美,宋锦也是因为有了像钱小萍这种如此纯粹,又终生不渝的执着投入的人,而光华不断绽放。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钱小萍,就没有了宋锦,那我们中国华服又会因此黯淡多少?

据新华网

猜你喜欢

宋锦复活丝绸
非遗宋锦的传承和创新
遥望“丝绸路”
路上丝绸
黑足雪貂复活记
冷冻人复活后会怎样
被人痛骂后如何满血复活
丝绸情调
宋锦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装饰艺术类宋锦产品的创意研究与设计
宋锦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