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中家校合作育人的现实需求与路径初探
2020-03-17张凯丽
张凯丽,甄 勇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当下,我国面临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形势,坚持“立德树人”,培育“一流人才”,为社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是高校肩负的根本任务。学校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机制,相互配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的意见》)。通过协调家校双方的力量,使其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最大化育人功能,进而降低学生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目前已有的家校合作育人研究从理论与操作层面帮助我们澄清了认识、明晰了方向。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突出以人为本,家校合作要聚焦个体特性,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协同理论强调家校之间不是管理与被管理,而是互相合作的、同步发展;家庭系统理论指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发展离不开对原生家庭的支持,反对割裂“家庭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联系。在理论支撑的基础上,罗福建(2009)聚焦高校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实效性的举措[1]。徐蕾、郭智芳(2012)阐述了高校家校合作的原则、内容与方式[2]。刘翠兰(2015)指出家校合作要平衡好发挥大学生主体意识与推动家长参与的关系[3]。李大庆(2016)提出了加强家校共同体建设的构想[4]。但已有研究多是以学校发展为视角,重主观推断,轻客观分析。关于如何通过家校合作来应对大学生突发事件的相关论述更是寥寥。因此,在学生、家长、高校的三者关系中,我们力求找准利益聚合的关键点,凝聚共识,协同推进育人工作,为有效应对大学生突发事件提供借鉴。
本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采取实证分析方法,坚持问题导向,弥合学生取向、家长诉求与高校目标之间的鸿沟,以期廓清新时期高校中家校合作育人的现实需求与破解路径。此次调研针对家长与学生两大主体设计平行问卷,其中家长版问卷获取有效数据1746份,学生版问卷获取有效数据2521 份,通过数据库和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为探究高校中家校合作育人路径与应对大学生个体突发事件,提供扎实的数理基础与客观依据。
一、家校合作育人为何可为
(一)家校教育功能互补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以一种耦合的、交互的、全方位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家庭教育是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5],包括知识传授、思想引领、道德培育、能力与技能培养等。大学生朋辈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高校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功能的拓展。
调研结果表明,学生与老师沟通最多的是学业与就业方面的相关事务,与家长沟通最多的是生活与学业方面的相关事务,与朋友沟通最多的是生活与情感心理方面的相关事务(如表1 所示)。由此可见,研究结果与理论假设相契合,高校、家庭与朋辈在育人过程中承担的角色各有侧重,仅仅关注高校育人功能的提升,会让育人路径变窄、育人效果弱化。高校、家庭、朋辈三者相互影响、紧密协作、形成合力,方能更好地打造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网络格局。
表1 学生与老师、家长、朋友沟通最多的方面
(二)家庭教育功能弱化
根据调研结果,69.44%的家长表示孩子愿意和自己交流,但也有30.56%的家长表示孩子更倾向于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心情。此外,学生在困惑迷茫或遇到较大困难、挫折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寻求家长的帮助(占64.54%),但相当多的家长往往无法及时有效地提供帮扶。主要原因是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精力不够(占34.21%);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不够(占25.13%);家长与孩子缺乏沟通,不了解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占20.04%);家长与孩子虽有接触,但孩子不愿意提及(占16.72%)。这说明家长的教育角色处于“逐步退场”的状态,不能给予大学生及时有效的指导与帮扶。家庭教育功能已然弱化,有的已沦为学校教育的附庸,甚至家庭精神迷失。
(三)学校教育资源匮乏
新时期高校改革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高校把更多资源倾斜于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面对家长关于学生的学业、就业、生活等多个方面的诉求,学校捉襟见肘。例如学业方面要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育培养;就业方面要加大就业信息供给与就业岗位推荐;生活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住宿、就餐条件,提升环境的舒适度;情感方面需要辅导员、班主任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信任;安全方面要加强校园治安管理……。这些诉求,触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仅凭高校单向发力,难以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期待。
与此同时,家长也对家校合作育人表示出较高的意愿(包括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占比61.13%,只有极少数家长(占1.76%)认为不需要合作。在参与方式上,赞成定期召开家长会的占16.93%、学校通过微信或QQ 与家长保持常态沟通的占59.3%、老师定期家访的占5.20%、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占18.13%,其他方式的占0.44%。基于以上分析,高校面对资源匮乏的现状,应当摒弃传统的“官本位”思维,积极地与家长联系沟通,主动谋求家校合作,做到资源共享、相互配合、协同育人。
二、家校合作育人何以难为
(一)育人目标错位阻碍深化合作
家庭和学校之间由于立场、目的、利益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双方存在着种种差异和矛盾。家庭教育是个性化教育,体现的是父母的意愿,受市场经济和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常常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厚植土壤;学校教育是共性教育,承担社会协调功能,强调的是社会担当和教化作用。家长更期望学生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过上优质的生活。因此,学生承担较重的家庭期望,甚至要对家长的幸福负责。这在贫困学生家庭显得更为突出。而学校秉承的是“大学之道,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理念,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长期望与学校培养目标之间的不一致性造成育人功效内耗,阻碍了家校的深度合作,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一旦发生学生个体突发事件,家校之间的冲突与对抗在所难免。
(二)育人角色缺位弱化合作意愿
从家长角度来看,一方面家长希望孩子能独立自主地协调处理好各种矛盾,甚至突发事件,仅11.38%的家长希望孩子在遇到“麻烦”时寻求外援。另一方面,39.27%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发生突发情况,如疾病、交通事故等,应当马上联系家长,或者先自己处理(占39.33%)。家长对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与校方沟通的主动性不足,甚至比较漠然。从学校角度来看,学校的发展是重中之重,自然聚焦专家意见、领导声音,追求唯上满意度。从辅导员角度来看,人手紧事务多且琐碎繁杂、家长分布于多个城市或地区、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开展家校合作意味着麻烦……。家校双方的认识出现偏差,合作意愿不强、动力不足。
(三)育人供给越位偏离合作方向
关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家长和老师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很少邀请学生参与。学生常常是被动接收老师与家长的联合“意见”或“决定”,其话语权、存在感与获得感均没有得到体现。这种在受教育主体缺位情况下“研讨”出的教育供给难以精准对接学生的成长需求。如果家校联合体的表达方式再与学生网络化的语言体系不兼容,就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学生的能动性与执行力自然不足,合力育人只能“好而无效”。
三、家校合作育人如何能为
(一)加强对家校双方人员的教育培训
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家校合作的组织领导,为合作育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针对家校双方人员认真开展教育培训,发挥双轮驱动作用,切实引领双方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合作意识与能力。要让家校双方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是共同任务、“大学生健康成长”是共同目标。通过编写教材、培训资料为合作育人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撑。通过家校合作育人专业化培训,提升育人主体本身的专业技能,防止因专业技能匮乏而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通过创新教育培训形式,如家长沙龙、网络课程、优质观摩课等,生动活泼、有的放矢地帮助双方特别是家长答疑解惑,分享经验。校方还要注重培训的需求分析、组织管理与考核评估,切实掌握家校合作技能,推动合作开展,优化育人效能。
(二)加强家校合作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家校合作育人制度,包括工作会议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沟通联系制度、信息档案制度、综合保障制度等。通过相关制度的执行,研讨家校合作育人规律,研制工作指导意见,保证经费投入、场地建设,强化责任落实,保障运行管理。依托辅导员、班主任细化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明确家校沟通的时间节点与内容、形式,将家校沟通贯穿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各阶段,认真做好沟通记录,作为分析问题、研判预警的重要依据。要围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学涯规划和未来发展由表及里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合作,还要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统一的原则,进行分层分类、科学高效地合作。
(三)精准把握学生发展需求
学校依据信息档案制度,加强与家长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精准把握学生发展需求,助力学生健康成长。通过电子档案掌握学生的成长环境、心理诉求、发展动态。通过家长开放日、家校联盟等活动与平台,引领家长更加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管理与服务,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发展,洞察学生发展瓶颈,提供靶向服务,帮助学生打破天花板效应,疏通发展渠道。针对重点帮扶对象要予以必要的跟踪教育和个性化服务并建立健全预干预机制,更加及时、恰当地帮助学生处置所面临的危机,或者学校、家长、学生三方联合,协同应对,切实降低损害,甚至化解危机,避免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