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公共卫生学科研究生就业能力的策略研究——以厦门大学为例

2020-03-16邵亢邑

高校后勤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硕士公共卫生导师

沈 鑫 邵亢邑

提升公共卫生学科研究生就业能力的策略研究——以厦门大学为例

沈 鑫 邵亢邑

[厦门大学]

研究生就业是关乎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的大事,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还是评估一所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新形势下,提升研究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显得十分重要,具有一定的紧迫性。本文结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通过对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近5年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研究生就业能力和质量的相关举措,以推动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提升公共卫生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质量。

公共卫生学科;研究生;就业能力;举措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1]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关键在于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在于公共卫生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其中研究生的就业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通过对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研究生近5年就业情况的研究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举措提升公共卫生学科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以促进公共卫生学科专业人才建设,培养出高水平、多层次的公共卫生学科专业人才,加快“双一流”高校建设,有利于推动健康中国的建设。

一、公共卫生学科硕士研究生就业现况

随着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共卫生学院各专业也逐步扩招,但由于公务员、高校、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的岗位和编制日趋紧张,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加大。由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5-2019届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分析中可发现,选择升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比例呈现逐年升高趋势;选择到重点行业如事业单位、医院、疾控中心等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占比最高,约为50%;选择到与专业匹配度较高的生物医药类企业工作的毕业生约为20%;到非生物医药类企业就业的毕业生约占7%;选择暂缓就业的毕业生也占比约7%。

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升公共卫生学科研究生的就业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对于公共卫生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公共卫生学科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剖析

(一)就业观念存在偏差

重稳定。大部分研究生认为,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工作相对稳定,是“铁饭碗”,即使与自己所学7-8年的专业不相符,就业意愿也相对强烈。

重地区。部分研究生单纯偏好在省会或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就业,没有客观分析当地对所学专业的需求,存在盲目就业择业现象。

重待遇。部分研究生愿意到薪酬优厚的单位就业,追求高工资、高福利,常导致一个岗位上千人竞争,而一些单位尤其是基层医疗单位因薪酬低等原因却招聘不到人才,造成人才和岗位不对称。

(二)综合能力不够突出

公共卫生学科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能力较强,但因没有及早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以及没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和求职水平的锻炼,导致自身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不足。尤其是心理承受、沟通表达及面试技巧能力等与人文社科类毕业生相比显得较弱,综合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就业心理不够成熟

公共卫生学科的研究生毕业生对于就业单位和就业岗位都有较高的心理预期,若与现实情况出现偏差,毕业生的心理会难以接受,有部分毕业生会选择暂缓就业,甚至有部分抗压能力较弱的毕业生产生心理问题。

三、多措并举提升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3]对培养公共卫生学科人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校要在抓好抓实研究生教学培养质量的同时,多措并举提升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一)强化思想引领,树立正确就业理念

积极倡导“国家至上、事业为先”的就业理念,引导学生将个人职业发展与服务国家需要、社会需求相结合,到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做贡献。可定期举办“家国情怀,世界担当”——青年学子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专题活动;鼓励学生“登上大舞台,做出大贡献”到国际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等进行实习任职,厦大三年内已选派3名硕士毕业生前往WHO实习。举办定向西藏生等前往西部就业毕业生出征仪式和毕业生座谈会,鼓励毕业生在为人民服务中放飞青春梦想,为国家西部基层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三支一扶”和定向选调生项目,引导学生到国家急需的基层医疗单位就业,把小我融入大我,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和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二)坚持勤学修德,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努力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一是通过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等党团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行;二是通过举办“签订学术诚信承诺书”、“椭圆学术沙龙”等学术科创活动,培养学生恪守学术道德的意识和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攀登者精神,勇于创新;三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组织研究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积极为当地医疗改革和健康知识普及贡献力量。

(三)聚焦个性需求,加强职业生涯指导

研究生职业指导应从学生进校便启动生涯规划指引,帮助学生认清自己,培养正确的价值理念,通过“新生职业生涯训练营”等活动,帮助学生制定切合自身未来的规划。定期邀请书记、院长、导师等专家参加“温暖相约”师生交流会,通过介绍学科专业特色、行业发展情况和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等,引导学生增强职业规划意识。通过“成长辅助计划”邀请优秀的学长进行朋辈指导,与低年级学生“零”距离接触,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明晰前行方向。进入毕业季,邀请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专家帮助他们了解国家、学校就业方面的政策和规定,通过开展“职途有你”就业指导讲座、就业诚信承诺书签订、校友求职经验分享会以及简历制作和面试技巧等系列专题活动,多渠道提升研究生的就业能力和水平。

(四)建立健全机制,充分发挥导师作用

研究生在完成第一学期专业理论学习后,便全身心投入导师所在课题组的学习、科研及生活中,导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科研素质及综合能力都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一是建立保障制度,促进导师加强职业指导,定期举办导师座谈会,邀请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老师进行职业技能辅导、讲解就业政策等;二是导师应帮助学生尽早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其了解当前就业形势,正确评估自己的就业能力和相关岗位要求,尽力做到人岗匹配、人尽其才;三是导师凭借在学科专业领域内的优势,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开拓研究生的视野,帮助学生真实地了解现实社会的要求,激发学生追求上进的内生动力。还有,导师可以帮助推荐所培养的研究生到本学科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就业。

(五)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服务工作

为加强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对历年来校招聘到公共卫生学科研究生的单位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主动与对方联系建立院企联动机制,推荐毕业生到用人单位面试。此外,可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推送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跟踪毕业生的就业动态,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台账,实时掌握签约意向,协助办理签约手续,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持续向好转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2016-10-25)[2020- 04-13].http://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习近平.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EB/OL].(2020-02-29)[2020-04-13].http://www. xinhuanet.com/2020-02/29/c_1125643629.htm.

(责任编辑:杨书元)

猜你喜欢

硕士公共卫生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V eraW an g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导师榜
爱情导师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过度剖宫产背后的公共卫生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