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想到实践:毛泽东对新中国形象建构的贡献
2020-03-16雷艳芝陈金龙
雷艳芝,陈金龙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110;2.华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形象日渐羸弱。创建一个新中国,建构崭新的国家形象,成为百年来中国仁人志士的理想与实践。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创建新中国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变了中国的形象”[1],新中国以全新的国家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毛泽东为此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学界对于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早已取得了卷帙浩繁的理论成果,但从国家形象视角展开系统研究的极其少见。本文尝试从国家形象视角,梳理分析毛泽东对新中国形象建构的丰功伟绩,期待能寻找一个研究毛泽东思想的新思路。
一、理论创新与新中国理想形象的勾画
从现代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新中国”一词是近代中国遭受外来侵略和压迫下,在无数仁人志士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出路的过程中形成的,内涵也在不断转换。据现有资料考证,最早提出“新中国”概念的是康有为:“既审中国之亡,救之不得,坐视不忍,大发浮海居夷之叹,欲行教于美,又欲经营殖民地于巴西,以为新中国。”[2]1902年,梁启超在其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中,抒发自己对未来中国之想象。与维新派不同的是,孙中山毕生致力于“创建民国”和“改造民国”的革命实践,号召国人为建设一个自由平等的新中国而奋斗,但他创建的中华民国徒有其名而无其实,以致临终前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政治遗嘱。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建新中国不是停留于空想就是遭遇失败,但“新中国”这个词却逐渐流传并延续下来。创建名副其实的新中国,成为近代中国人民的“中国梦”和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标识。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担负起创建新中国的任务。随着革命不断推进和抗日战争的爆发,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到底要建立什么样子的国家,这个问题日益变得突出和迫切。毛泽东为此写下了一系列光辉的理论著作,为中国人民勾勒和擘画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1935年,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提出,要把工农共和国改变为人民共和国,“我们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农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这是因为日本侵略的情况变动了中国的阶级关系,不但小资产阶级,而且民族资产阶级,有了参加抗日战争的可能性”[3]。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致国民党的信中,改用了民主共和国的口号[4]。1937年5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报告中,正式提出“新的民主共和国”[5]概念。从“人民共和国”到“民主共和国”再到“新的民主共和国”,说明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变化,毛泽东对新中国理想形象的设想也在逐渐深入。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毛泽东多次使用新中国这一概念。1937年8月,毛泽东在哲学著作《矛盾论》中指出:“长期地被封建制度统治的中国,近百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正在变化到一个自由解放的新中国的方向去”[6]。同月,毛泽东在《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的宣传鼓动提纲中,继续深化对新中国理想形象的设想,提出“为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而斗争”[7]。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并指出,“抗日战争的政治目的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8]。这一时期,毛泽东对新中国理想形象的构想日渐具体化,开始指出新中国理想形象的内涵,即独立、解放、自由、平等、幸福等。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面对内忧外患的中国,针对“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毛泽东于1940年1月写下光辉篇章《新民主主义论》。文章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共产党革命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9]。对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毛泽东专门进行了详细具体的阐述。《新民主主义论》为抗战中的中国人民描绘了一幅政治自由、经济繁荣、文化进步的新中国理想形象,是毛泽东建构新中国理想形象成熟的标志。
1945年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中国人民面临两种命运之抉择。为廓清人们思想上的迷雾,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进一步提出“将中国建设成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10]。此时,毛泽东已经完整概括出了新中国理想形象的基本内涵并以最简洁凝练的形式表达出来。从此,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理想形象在中国人民心中生根发芽,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努力奋斗的革命目标。
1949年6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毛泽东此时对新中国形象的擘画开始涉及国体问题,即建立一个什么性质的新中国。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毛泽东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11]新中国是一个人民共和国,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革命即将胜利前夕,毛泽东对新中国理想形象的构想已经从理论设计层面开始深入到实践操作层面。
至此,毛泽东不仅揭示了未来中国应该具有的形象内涵,还指明了新中国理想形象的实现路径,即通过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来保障实现新中国的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毛泽东对新中国理想形象的勾勒和擘画,不仅是抗战年代动员和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重要精神动力,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奋斗目标,更是指引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实现新中国梦想的行动指南。
二、励精图治和新中国现实形象的构筑
对任何新生政权而言,国家形象建构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国家形象是国家实态的反映,它由政治形象、经济形象、社会形象等多种要素构成。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和政体四分五裂,公共秩序和风气已经败坏,被战争破坏的经济遭受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折磨,中国根本的经济和军事落后性给社会精英争取国家富强的目标造成了巨大的障碍”[12]。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中国,亟待励精图治,重塑崭新的国家形象。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着力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为新中国形象的构筑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一)构筑团结统一、民主和谐的政治形象
旧中国政权四分五裂、山头林立、各自为政,中国人民生活在军阀割据、纷争不断的炮火硝烟中,遭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无尊严,内无民主。失去保护和有效组织的中国民众,如同一盘散沙。建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民主、党派和谐的新中国,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毛泽东毕生的理想和追求。
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言中提出:“我们应当将全中国绝大多数人组织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其他各种组织里,克服旧中国散漫无组织的状态,用伟大的人民群众的集体力量,拥护人民政府和人民解放军,建设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的新中国。”[13]随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各级工会、农协、青年团、学联、妇联、街道居民委员会,将社会各阶层人民以空前规模组织起来,协助人民政府完成各项工作,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散漫无组织的状态。
在完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的同时,毛泽东也注重通过制度和法律,筑牢夯实新中国统一团结、民主和谐的政治形象。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并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要》(以下简称《共同纲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下来,并由此成为新中国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民主从过去少数人的权利,变成多数人能享受的权利,这是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后,就生动地描述了他从未有过的强烈感受:“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1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在新中国政权建设过程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以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为例,63名委员中,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30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人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央人民政府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基本上也是由长期参加革命工作的干部、原国民党政府机构中留下来的人员、学校出来的青年学生以及社会上被埋没的知识分子组成,这充分说明新中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确立。由于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此《共同纲领》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这是新中国在民族问题上的成功创造,实现了多民族的大团结。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它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三大政治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了全国各族、各党派、各社会阶层的人民,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广泛民主权利,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真正实现当家作主,这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最好注脚,对于新中国政治形象的塑造具有决定性意义。
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的艰苦奋战,不仅在军事上、政治上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而且在组织、制度、法律层面将占世界总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民迅速组织起来,构筑起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民主、党派和谐的新中国政治形象。
(二)构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经济形象
革命胜利前夕的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革命胜利以后要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5]。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是毛泽东对新中国发展的清晰定位。但1949年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枷锁中彻底解放出来的新中国满目疮痍、百业待兴,整个经济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国家统计局编的《新中国五十年》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中国在经济上这种极端落后的状况:“工业整体上处于手工作业的状况,根本谈不上工业体系,工业产品少得可怜;农业还停留在手工耕作、靠天吃饭的水平上;交通运输工具落后,畜力车和木帆船等民间运输工具仍然大量使用……市场上商品严重匮乏,加上物价暴涨,大多数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16]
底子薄、基础差,经济被封锁、军事被包围,1950年还发生了抗美援朝战争,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就是在这种极端艰难的条件下起步的。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新中国在短短3年时间内按计划超额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的艰巨任务。从1953年起,大规模经济建设在中国大地上全面铺开,既缺乏经验,又缺乏资金和必要技术,中国经济建设遇到的困难很多很大。中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在建设中边摸索、边实践、边完善,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17]到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振奋人心的骄人成就。尽管“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得到了苏联政府的很大帮助,但中国共产党仍然坚持和强调自力更生为主,不赞成依赖苏联的援助。早在1945年毛泽东就提出:“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18]“一五”计划期间,国家财政中来自国外的贷款,只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2.7%。这些贷款,从1955年开始,就以我国对苏贸易顺差分年偿还。在苏联帮助设计和装备的项目中,仍有20%至30%的设计工作量和30%至50%的机器设备由我们自己负担,凡能自己解决的绝不依靠外援[19]。1955年,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中,针对遵化县王国藩合作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事例,毛泽东指出:“我看着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20]。1956年,党中央进一步明确提出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方针。这些充分表明,毛泽东对新中国经济建设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在旧中国遗留的废墟上,中国人民用相当短的时间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巨大成就的取得,既与毛泽东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建设思路密切相关,也与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筚路蓝缕的伟大建设实践密不可分,它们共同构筑起新中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经济建设形象。
(三)构筑安定有序、风清气正的社会形象
为了帮助人们从旧社会的苦难中解脱出来,荡涤旧社会留下来的污泥浊水,一方面党和政府在社会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摧毁特务组织,处理散兵游勇,收缴枪支武器,收容教养乞丐、小偷和流氓以稳定社会秩序;接收安置旧政府人员,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利益稳定民心;调拨粮食、布匹以确保市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稳定市场;整顿金融市场,统一货币稳定物价;改善市政基础设施,清除长期堆积的垃圾,疏浚河湖水系,整修下水道等改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党和政府大刀阔斧地推行普惠民生的社会改革措施:实行企业民主改革、严禁卖淫嫖娼吸毒赌博、废除男尊女卑提倡男女平等、废除包办婚姻实行婚姻自由,等等。其中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社会改革是农村的土地改革运动和镇压反革命运动。
新中国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21],无数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耕牛、农具、粮食、房屋及其他生产资料。土改让数亿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农民欢欣鼓舞、勤劳耕种、积极生产,不仅有助于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固、民心的稳定,对当时国家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生产也是有力的推动。参加土改的党外人士和知识分子也因此受到了教育。清华大学教授冯友兰在北京郊区参加土改后写道:“经过这次参加土改,我了解了剥削的真实意义”[22]。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艾中信感叹道:“我们或者是被诉苦所感动,引起了阶级仇恨;或者从清算封建剥削启发了斗争情绪;或者看到了农民的高度觉悟而兴奋;或者从老干部的工作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忘我精神,加深了对共产党的热爱。这一切新的事物跑进了我们的头脑,挤走了旧的观念。”[23]
新中国成立后,各种敌视共产党的旧势力,尤其是国民党特务的反革命活动,相当猖獗。反革命分子不仅四处散布谣言,进行暗害、破线、破路等破坏活动,甚至还进行公开直接的武装暴动。1950年10月,按照毛泽东的提议,中共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基本肃清了国民党残留的反革命势力,土匪、会道门等组织也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从此,破坏活动大幅减少,武装暴动几近绝迹。镇反运动中,通过发动群众中的积极分子组织联防及居民治安小组,社会治安力量得到大大加强,刑事案件的发案率迅速降低,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极大地好转。
从1951年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还开展了“三反”和“五反”运动。这两项运动都是在毛泽东的亲自批示下开展的,反对的是国家干部中的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的腐败现象和不法资本家行贿、偷税漏税、偷工减料、盗骗国家财产、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违法行为。“三反”“五反”运动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场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运动,不仅清除了旧社会遗留的毒污、有力地刹住了当时正在蔓延滋长的危险倾向,教育挽救了大批国家干部,也树立起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邓小平讲到西南地区开展“三反”运动后的情况时就说:“人变了、社会变了、风气也变了。”[24]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推出一系列社会治理和社会改革措施,使得社会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安定有序、风清气正的新中国替代了流离失所、乌烟瘴气的旧中国,中国社会一度甚至出现了两千年前孔子所追求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盗窃乱贼而不作的景象,人们到处传诵新旧社会两重天,这是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三、和平外交与新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
主权国家的重要标志就是国家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内外事务而不受任何外来力量的干涉。然而,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中国早已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内政外交、财政军事无不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操纵和控制。因此,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鲜明特点,也是新中国国际形象的底色和基调。
1949年6月,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毛泽东就曾庄严提出:“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25]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三大外交方针,拒绝继承旧中国同外国政府所建立的外交关系及其缔结的一切条约,坚决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内。需要指出的是,“一边倒”不是倒向苏联,而是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不是凡事都依从别国听别国指挥,更不是放弃国家主权去做别国的附庸。恰恰相反,它是从当时美苏对立的国际冷战格局出发,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为前提,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作出的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现实选择,使新中国在整个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这三大外交方针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形象的最佳诠释。
中国人历来爱好和平。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和全国民众都渴望能有一个和平的环境,建设自己的国家。1949年12月,毛泽东出访苏联,这是新中国迈上世界舞台的第一个台阶。毛泽东同斯大林会谈一开始就提出:“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保障和平问题。中国需要三至五年的和平时间,以便把经济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和稳定国内局势。”[26]经过艰苦而曲折的讨论,1950年2月14日,毛泽东和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正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的中心内容是密切两国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上的合作,以共同制止帝国主义国家的重新侵略。毛泽东将条约提交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批准时说:“这次缔结的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个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国,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27]因此,对和平的迫切渴望,是新中国国际形象的又一鲜明特征。
短暂的和平很快就被战争的阴云所笼罩。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就曾明确指出过:“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人民必须保卫,绝不允许外国政府来侵犯。”[28]中国政府一再提出郑重警告,但美国政府置若罔闻,美军大举越过三八线并将战火烧到中国边境。千钧一发之际,成立一年之久的新中国作出了“抗美援朝”这个捍卫和平、保家卫国的决策。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经过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中国军队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29]。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的民族自尊心和国际威望由于在朝鲜与世界上最大的强国打得相持不下而大为提高。”[30]抗美援朝战争使全世界重新认识了新中国,它既是新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尊严之战,也是新中国国际形象的奠基之战。从此,爱好和平、敢于斗争、不畏强权的新中国形象开始出现在世界人民面前。
与此同时,新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也得到了世界其他国家的认同和支持。1953年12月,中国政府首先提出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缅甸两国政府的高度认同,并一致同意将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同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获得了国际舆论高度赞同,也得到亚非拉和欧洲国家的广泛支持和热烈响应,1955年的万隆会议将其作为《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的主要内容。此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公认的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通过一系列外交政策、外交活动和抗美援朝战争,扭转了旧中国软弱可欺、任人蹂躏的国家形象,树立起新中国独立自主、爱好和平又不畏强权的国际形象。从此,再也没有帝国主义国家敢轻易尝试以武力侵犯中国,中国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时间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四、庆典纪念和新中国记忆形象的镌刻
国家形象既是国家现实的客观反映,也是民众对国家现实的主观认知。因此,国家形象的建构与民众的集体记忆密切相关。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说:“只要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历史事实渗透进入了这种记忆,就会被转译成一种教义、一种观念,或一种符号,并获得一种意义,成为社会观念系统中的一个要素。”[31]因此,通过举行盛大的国家庆典仪式,将人们对新中国的认知通过象征符号系统加以固定,是镌刻新中国记忆形象的有效方式。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庄严隆重的成立典礼。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共产党人和民主党派以及社会知名人士一同登上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随后,毛泽东亲自按下电动按钮,五星红旗在30余万现场观礼群众的注目中庄严升起,广场上的大炮齐放28响,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建立起新中国。升旗仪式后,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天安门广场举行大规模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活动。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通过无线电波实况广播,把天安门广场激动人心的动人情景报告给海内外的亿万听众,毛泽东的庄严宣告也随之传播到世界各地。《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毛泽东主席5寸标准像并介绍了成立大典程序。10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以醒目抢眼的大字标题报道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头版的右上方是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的照片,左上方是天安门的照片,中间是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照片,左下方是社论《不可战胜的人民国家》。《光明日报》《新华日报》《解放军报》等国内重大报刊也纷纷刊载了庆典盛况。五星红旗、天安门、毛泽东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新中国符号,就这样通过国家庆典的方式,于无形中融入民众的内心体验,镌刻进民众的历史记忆里。此后20年,毛泽东不仅每年都参加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大会、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和群众游行队伍,而且还参加晚上的焰火表演和群众联欢[32]。
作为一场政治仪式,国家庆典产生的政治作用在于形成民众对新中国认同的集体记忆,但是这种集体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甚至消失,而纪念活动“通过描绘和展现过去的事件来使人记忆过去。他们重演过去,以具象的外观、常常包括重新体验和模拟当时的情景或境遇,重演过去之回归”[33]。因此,举行周期性的纪念活动是镌刻新中国记忆形象的重要途径。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决议,宣告从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对借助国庆纪念活动镌刻民众对新中国的记忆形象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是高度重视国庆纪念,对国庆纪念形式、纪念仪式、宣传方式、宣传内容等亲自把关。如1956年毛泽东对中央军委关于国庆由谁阅兵的请示就亲自作出批示:“仍由国防部长阅兵,并照旧发布命令,不要改变。”[34]1966年9月,毛泽东审阅中央关于国庆节挂像、抬像办法和标语、口号的通知稿时,不仅大幅删减口号,还批示:“标语、口号太多,是繁琐哲学,要大精简,各有十几条就够了,至多总共不要超过三十条。多了,谁也不记得,不看作一回事了。”[35]二是注重借助国庆纪念,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成就,塑造新中国蓬勃发展、安定和谐的国内形象。如1950年9月8日发布的《中央关于国庆纪念办法的规定》,要求各报纸“应当专刊纪念,总结一年成绩,加强胜利信心”[36]。新中国成立初期,历年国庆都会邀请少数民族代表来北京参加纪念活动,并按最高规格接待,以塑造民族团结形象,各民主党派负责人都要撰文畅谈新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以及自己的感受与体会,以塑造党派和谐形象。1959年8月,毛泽东提出在国庆十周年之时,给一批改好了的右派分子摘帽并赦免一批确实改恶从善的战犯和普通刑事罪犯,以此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塑造新中国稳定、祥和的社会形象。三是注重利用国庆纪念协调国际关系,塑造新中国团结友好、知恩感恩的国际形象。邀请外宾参加国庆观礼宣传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所取得的各项成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塑造国际形象的重要途径。中央对国庆节外宾接待工作有专门指示,要借外宾来访机会,“宣传我国的国际和平政策,宣传我国与兄弟国家间的亲密团结和友谊”[37],“实事求是地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积极主动地向外宾宣传我国建国十年来的伟大成就”[38]。外宾来到中国后,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热情的接见。此外,毛泽东高度重视国庆纪念贺电的回复。如1955年10月2日,在答谢苏联军事顾问团祝贺我国国庆的复信中,毛泽东这样写道:“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是和苏联共产党、苏联政府及所有在我国工作的苏联顾问、专家热情、无私的帮助分不开的。对此,中国人民将永志不忘。”[39]可见,毛泽东注重借助国庆纪念协调国际关系,塑造新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平友好的形象和新中国知恩感恩的形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是毛泽东同志对新中国国家形象最明确、最集中、最生动的概括。毋庸讳言,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复杂的国内矛盾,新中国建设也难免存在“左”的倾向和错误,经历过严重的曲折,甚至发生“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新中国形象也一度受损蒙尘。但人类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哪一个新生事物是完美无缺的,新旧政权的更替、巩固本就需要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更何况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因此,新中国的国家形象建构之路注定曲折而艰辛。综观毛泽东一生,仅就创建新中国、建构新中国形象来看,也足以说明毛泽东不愧为新中国的缔造者,不愧为新中国形象建构的开创者,不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不朽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