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涵养三种视野*
2020-03-16阮一帆吴倩倩
阮一帆 吴倩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把办好思政课放在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本要解决好“培养人”的问题。而“培养人”的关键又在思政课教师队伍。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广大思政课教师的高素质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目标遵循。对于这六项要求中的“视野要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就明确指出其内涵意蕴,即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涵养丰厚的知识视野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价值引导和知识传授的高度统一,有相当的学术含量,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新时代大学生在知识储备上更充足,在价值取向上更多样,在思维情感上更活跃。面对这一群体,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着重在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上苦练“内功”。一名合格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熟谙作为本体性知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充实相关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条件性知识,擅于将理论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形成系统的综合实践性知识,并能熟练掌握新媒体等技能性知识。
所谓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专业知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无疑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高校思政课的思想体系、逻辑体系和内容体系,是贯穿高校思政课的主线。具体而言,在思政课四门主干课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现实中的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中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历史发展现实中的发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史和大学生思想实际中的发展。[1]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体系、逻辑结构、发展线索、时代价值等谙熟于胸,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历史穿越和现实关照中的发展,才能真正让思政课体现出“真理的力量”。
条件性知识是与本体性知识密切关联的学科知识,是对本体性知识的丰富充实。高校思政课的内容体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基础之上,涉及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相关哲学社会学科领域。最典型的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健康、法治、总体国家安全观等多领域知识。因而教师所具备的知识广度、深度将会直接影响课程教学效果。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站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视野形成系统性“知识链”,不断充实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条件性知识,做到马克思主义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其它哲学社会科学资源的融会贯通,才能为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奠定厚实的知识基础。
实践性知识是思政课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体现,它来源于教师在教学实践、日常生活中的学习、体悟与创新。理论扣紧现实是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热切期盼,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高度融合统一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日常生活是德育最好的场所,社会实践是思政课不可或缺的载体。实践性知识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一是擅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释社会现实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正确思考、看待现实;二是擅于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答疑解惑,行为世范,用高尚的人格吸引学生,用坚定的理想信念鼓舞学生,用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感染学生;三是擅于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全面提升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在深入了解党和人民伟大社会实践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技能性知识是思政课教师将教材资源向教学资源有效转化的技术保障,是连通“教”与“学”的桥梁。在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社会,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信息化能力素养。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思政课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慕课、智慧课堂、融媒体课堂、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教学等教学载体和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有力推动了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信息化技术的日新月异,既为思政课向着“金课”的奋斗目标提供了无限可能,也无疑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群体在技能性知识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涵养宽广的国际视野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当代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而我国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现代化实践创新,中国同世界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因此,办好思政课,既要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也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看待。思政课的高站位,也必然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能够在放眼全球的基础上立足中国。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国际视野,就是要求其拥有敏锐的洞察力与明辨力,能从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出发,把握好时代规律和人类历史发展趋势,以透彻的学理分析阐明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变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世界意义。一方面,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深入广泛,各国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格局已然形成,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同追求。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主题,全面认识我国作为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维护者的角色担当,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意蕴、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也日趋复杂。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发展的遏制打压将是长期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国际局势的新变化,以及我国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外部风险挑战。教师要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擅于展现中国与世界立体式、全面的发展风貌,阐明中国在国际化浪潮中所面临的风险与机遇,引导学生清醒认识西方反华势力在经贸、地缘政治、科技、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的挑衅和我国的应对与反制,以提升大学生的政治判断力,站稳意识形态立场。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国际视野,包括既要擅于学习、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又能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与外部世界;既要在国际比较中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又要擅于批判吸收国外先进的思想文化。人类社会的每一种文明都有其自身特色和优势,但没有任何一种文明能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向前发展。毛泽东曾提出:“我们的态度是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2]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站在和而不同、开放包容的立场革新教学内容与方法,深入诠释人类文明的多样性特征。特别是在世界日益呈现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特征的新时代,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擅于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大格局下,以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中国发展态势,厘清“向内看”与“向外看”的辩证关系。只有理性辨识不同国家之间历史文化、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制度的差异,通过比较鉴别,从绚烂多彩的人类文明中汲取其思想精华,才能有效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外部世界。更为重要的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人类历史的纵向比较和当代国际的横向比较中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性、优越性,为他们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奠定理性基础。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涵养宏大的历史视野
高校思政课又是历史与现实的交互统一。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3]思政课有严谨的思想理论逻辑,其理论的逻辑进程与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进程是相一致的。毛泽东曾提出我们是历史主义者,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这些观点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价值。只有树立宏大的历史视野、具备深厚的历史素养,才能将思政课蕴含的思想理论逻辑与历史现实逻辑讲深讲透。这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对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壮阔发展有深刻认识。
首先,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是中国人文化自信、文化定力的源泉,也是高校思政课的文化基础。只有树立深沉的文化自信,才会形成对自身道路、理论、制度的坚定自信。中华传统文化也只有经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才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符合时代潮流的的精神指引。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对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4]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纵观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视野,才能真正理解、深刻阐释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传统版,而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历史文化的现代版,继而助推大学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延续。
其次,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历史上的“四个选择”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结果,也是高校思政课的历史基础。中国近现代发展历史表明,不触动旧的社会根基的自强运动、各种名目的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也注定不能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社会历史背景有深刻认识,才能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质,即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5]
最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又是思政课的现实基础。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实践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正确道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深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和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实践价值。[6]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伟大成就,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擅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深刻认识领会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才能让青年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及要求,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依靠谁”“为了谁”等基本问题,学懂弄清为什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与历史视野,并不是互相割裂的独立体,而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深厚的知识视野与宏大的历史视野为宽广的国际视野奠定基石,而宽广的国际视野也为知识视野和历史视野提供新的源泉。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坚持学思践悟,不断锤炼自身政治品格,不断拓展“三种视野”,最大程度地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中的关键作用,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