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教育的哲学假设与实践意蕴

2020-03-16王洪才郑雅倩

高校教育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个体能力教育

王洪才,郑雅倩

(厦门大学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5)

一、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开展需要一个哲学前提

在今天,人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创新创业教育意蕴的揭示也越来越全面,并提出了“广谱式”岗位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之路[1-3]。这些认识无疑都是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反思的结果。然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并未被普遍接受,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师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满意度不高[4-5]、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质量不理想[6]、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滞后[7-8]、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9]、创新创业教育很零散并容易成为少数人的专利品[10-11]等。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指向一个基本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普适性吗?如果创新创业教育仅适合少数人的话,出现上述状况就不足为奇了。但如果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普适性,那么上述问题的出现就必须被给予高度重视。而要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就必须论证“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普适性”这一基本哲学假设,否则创新创业教育就必然是有选择性的,不适宜大面积展开。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在大学生就业压力陡增、社会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向需求愈发迫切的背景下提出的,直接动因就是政府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12]的倡议。很显然,政府在创新创业教育兴起过程中扮演着主导角色,而很多高校只是被动地遵照执行,并未进行真正的理性思考。人们对创新创业教育概念的认识也并不到位,很多人只是从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大赛[13-14],特别是动辄上百万人参加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来感受创新创业教育的[15]。也有人把它当成一种“活动”,并不认为其是一种真正的大学教育,尽管这个“活动”深受高校领导层的重视[16],并成为高校展现实力的平台。目前多数高校均成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17],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并围绕各种各样大赛组织了形式各样的创新创业活动[18],但这一切并未消除人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疑虑,人们并不知道创新创业教育究竟能够做什么,其目的究竟是为了获得奖牌还是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质。

不少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创业教育”阶段[19],即主要针对少数具有创业兴趣的学生开展;而创新教育则主要是针对少数拔尖学生进行学术性教育,往往以成立专门精英学院的形式进行。无论是创新教育还是创业教育,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目前主要是开设一些创新创业教育概论课,实践性并不强,学生兴趣普遍不高。高校设立的创新创业学院很多时候成为一种空壳[20],并未真正起到引领、统筹、推动和评估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而各种创新创业竞赛也是独立于专业教育之外进行的[21],与专业教育呈“两张皮”状态。这些事实都说明,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成为高校办学的核心,创新创业教育还仅局限于几门课和少量“活动”的层面,并未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要想真正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就必须证明自身具有普适性,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证明真正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是能够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的,从而促进每个人全面自主发展。唯有如此,创新创业教育才能深入人心,从根本上激发广大师生的参与热情,也才能成为一种真正的大学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哲学蕴含与现实基础

要想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22],就必须确立一个稳固的哲学基础:人人具有创新创业的潜能,人人具有创新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一个人能否成功虽然主要靠个体努力,但是外部条件同样非常重要。这就是对“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普适性”哲学假设的破解:每个人都具有创新创业潜能。教育需要针对每个人的创新创业潜能展开,必须提供适宜的条件来挖掘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实际上,这就是我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哲学根基。

显然,我们如果将创新局限于传统的狭小领域——科学发明发现,将创业局限于过去的狭隘范围——独立创办企业,那么创新创业对于普罗大众而言真的就是一个天方夜谭。为此,我们必须拓展创新与创业的内涵,这就必须从创新与创业对每个人成长的意义出发。如果从生命价值角度来看待创新创业,创新是一种观念更新并带动行为方式调整的过程,其本质就在于实现自我认识的革新,以最终实现自我认识的超越。如此而言,人人都具有这种潜力,不然人就无法成长。因为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自我革新的过程中成长的,其根源在于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一系列挑战,正是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人才得以成长。人们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需要改变自己的认知方式,以此适应环境的变化,这实质上就是一个创新过程。创业也是如此,因为创业是为自己奠定生存的基业,这个基业必然要从谋生开始,然后以实现人生重大目标终止,中间必然以满足社会需要为过程。一个人如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那么就无法获得社会的回馈,进而无法谋得生存的资料,当然也就无法实现自己人生的宏大目标。所以,满足社会需要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价值坐标。谋生可以说是一种被迫行为,因为它是一个人必须面对的课题,但创业则是一种主动行为,是在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或潜能之后主动采取的行动,而行动过程也是验证自己认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丰富自己认识的过程。这个行动过程不仅是在进行创业,同时也是在进行创新,因为每一个行动都在挑战自己的传统认知,其过程具有创新的相关特征。如此,创新创业实质上就是一体的活动,故而不存在只有创业而没有创新的活动,也不存在只有创新而没有创业的活动。在现实中,人一旦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就会迫不及待地去验证、去实践,这种内在动机除非在遭遇外部威胁后才会被抑制,但风险一旦降低或消除,人又会迫不及待地去实践。这是人的一种本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创业潜能人人都具有,问题在于它是否被重视,是否被开发,能否被充分表达出来。

这就从普遍意义上即哲学意义上回答了人人具有创新创业潜能的问题。但这种哲学上的回答并不能令每个人满意,因为现实中人们的创新创业潜能是有差别的。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不容回避。正是这个差别,我们不能搞统一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针对不同个体具体实施。如何针对不同个体实施,这就取决于个体对自己的创新创业潜能的认识程度:如果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创新创业潜能,并且具有强烈的实现愿望,那么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效果就会是显著的;反之,如果他压根就没有意识到自己蕴藏的创新创业潜能,甚至不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样的教育往往是低效甚至是失败的。所以,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具有的潜能,从而确定自己的成长方向。也可以说,教育的根本价值就在于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即通过有效方式引导学生发掘个体所具有的不同天赋。教育绝对不是按照某个模式进行统一灌输,使学生成为刻板化的“机器人”,而是要培养学生成为自觉的、能动的、具有主体性的人,从而体现出真正的个体价值。故而,发现学生(潜能)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发展学生(潜能)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过程,成就学生(潜能)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结果。

综上,教育的职责就是要整合尽可能多的资源,为每个学生个体发现自我潜能提供条件。而传统的教育往往认为学生的天赋是差不多的,所以接受的知识也应该差不多,加上出于公平的考虑,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基本一样。这就是应试教育的运作机制,但它不适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才,当然也无法造就大批的科学家和企业家。而造就大批的科学家和企业家是新时代对大学教育的要求。科学家与企业家就是那些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他们显然对自我潜能认识的程度比较深,自我发展目标定位非常清晰,意志也非常坚强,这些使之能够通过各种挑战,最终走向成功,从而成为创新创业成功的典范。显然,创业成功不仅属于企业家,也属于科学家,只不过科学家所从事的是科学事业,而非企业家所面对的商业企业。科学家进行发明创造,企业家同样也进行发明创造,只不过企业家发明创造的主要是技术产品,也包括服务和管理,但只要他们把自己的创意运用到解决社会生活实际面临的问题当中,克服生产和运营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就是在创新。之所以称之为创新,就是因为他们解决了前人没有解决的难题,尽管这些不是对科学理论命题的解答,但仍然具有非常强的创新意义,而且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能够直接创造出物质产值,这也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空间。

所以,就创新与创业而言,至少具有两重含义。第一重含义是针对个体而言的,只要实现了自我认识的革新就是在创新,只要实现了行为模式的转变就是在创业。一个人往往是通过认识方式的转变来为自己确立新的人生目标,人们要实现人生目标就必须不断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当一个人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努力追求它,这就是在创新创业。第二重含义是针对社会层面而言的,即当一个人为社会提供了新认识,改变人们传统的认识方式,这就是他的创新成果;如果他为社会创造了财富,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是创业成功。所以,第一重含义的创新创业是指超越自己和实现自己,第二重含义的创新创业是指超越了前人和发展了前人。从学理上讲,这两者是统一的,只有先实现个体层面的创新创业,才可能实现社会层面的创新创业。而从本质上讲,社会层面的创新创业仍然从属于个体层面的创新创业,只不过此时个体的认识与实践都已经走在了社会前沿。所以,第一重含义的创新创业更具有普遍意义,更接近于哲学层面的理解。现实中人们思想上存在一个很大误解,即试图不承认个体层面的创新创业而直接达到社会层面的创新创业,这实际上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因为只有重视个体层面的创新创业,才可能实现社会层面的创新创业。换言之,今天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必须从重视和开发个体潜能出发,舍此并无他途。

当下社会上所普遍注重的那些科学意义上的创新,正是从社会层面上理解的“创新”;高校大力开展的创业教育,也主要是针对从社会层面出发所理解的“创业”。这种理解的依据在于它们都取得了显著效果,而个体意义上的创新创业含义则很难见到成效,因为那些创新创业渗透在日常生活和行为之中,从而容易被人们忽视,但这才是根本。所以,如果创新创业教育不回到根本,不从提升人的创新潜力出发,不从培养人的奋斗意志出发,那么创新创业教育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三、创新创业的能力构成与结构差异

毋庸置疑,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从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入手,能力养成是教育成果的直接体现。但创新创业能力并非一个简单能力,而是一个能力集合。换言之,创新创业能力是由一系列能力构成的,这些能力的不同构成使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表现各异。正是因为结构不同,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创新创业活动和创新创业成果。但创新创业的基本能力应该是一致的,否则人们所从事的就不是同一类型或同一性质的活动。因为创新创业活动几乎涉及人类所有的能力素质,所以我们只能挑选其中最为突出的能力品质。

哪些能力品质应当属于最为重要者之列?从逻辑上讲,第一个是自我认知能力,其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具体表现为自我定位能力或目标确定能力。从哲学上讲,一个人认识自己才是认识世界的开始。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只是了解自己,并不是真正认识自己,对自己的潜能优势并不完全清楚,很多时候需要别人去发现,而且都是通过一些偶然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具有什么样的潜力和品质,是很难成功的。第二个是规划设计能力。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是谁,且有了准确的自我定位之后,就要开始规划自己的发展路径。显然,这个规划设计不可能一下子达到完备无缺的程度,一般在开始时只是一个草图,后来才逐渐完善。人如果一开始就制定出非常详细的路线图,随后只是简单地执行,这样的人多半是失败的,因为他太过自信了,似乎自己可以掌控一切,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规划设计只是一个大致路线图,具体行动策略则是在执行过程中逐渐生成的。第三个是大胆尝试或勇于实践的能力,即敢于把不太确定的行动方案在现实中进行推行,然后根据运行结果进行不断调整。这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是无时不在的。大胆尝试既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能力,那些优柔寡断的人是不具备这些品质或能力的,只有富有冒险精神的人才敢大胆尝试。我们经常说,人生处处是冒险,就在于人生很多地方是无法预先设计的,所以要想事事都计划得非常完善本身就是一个误区,只有不断冒险才是人生的真谛。所以,是否敢于冒险就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成功。当然,冒险也应当有一个限度,因为它不是一种盲目行为,而是一种理性的尝试。第四个是沟通合作能力。一个人在冒险过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沟通合作的价值,因为通过沟通合作可以降低风险,提高成功概率。合作需要取信于人,这就需要考验一个人的处事能力。所以,沟通合作能力不是一个简单能力,它以复杂的能力为基础,包括沟通协调、意见管控、树立愿景等。第五个是把握机遇的能力。因为机会不是随时都有的,但有了之后必须能够辨识,并且能够成功把握,这需要很强的当机立断能力。人只有善于把握机遇才能快速成功。用今天的话就叫“借势发力”,一个人如果完全不借助外界的力量是很难成功的,因为任何个体力量都是非常有限的。第六个是规避风险的能力。机遇与风险往往是并存的,如果一个人只意识到机遇而没有意识到风险或危机的话,那么他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缺乏谋略的人。一个人只有善于扬长避短,善于利用外界的优势并规避其带来的风险,才能对自身发展产生强大助力。这需要考验一个人的生存智慧。第七个是抗挫折能力。因为不管怎么规避,有些风险总是无法避免的,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遇到风险时是相信自己的能力还是听从命运摆布,结局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有那些抗挫折能力强的人才能最终走向成功,很多人在面对挫折时往往选择了放弃,进而半途而废,与成功失之交臂。当人经历了挫折与考验,其对自我的认识就会更为深入,自我定位就会更为清晰,规划设计、大胆尝试、沟通合作、把握机遇、规避风险以及抵抗挫折等能力也会随之进一步提升。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认识,即创新创业能力绝不是某种单一能力,而是一系列能力,或者说是一个能力丛。因为在每一个关键能力背后还隐藏着其他一些能力。上述列举的这些关键能力只是在走向成功路上表现得最突出,当然也是无法绕过的能力,而在它之后存在一个能力束,这个能力束又因个体的不同而表现不同。不仅如此,各种能力也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通过实践锻炼而获得提升,使潜力得到进一步开发。

这些能力虽然都具有复杂性,但同时它们又是基础能力。之所以复杂,是因为这些能力都包含无数的具体能力,不是训练某一种能力就可以提高的。但它们对于从事创新创业活动而言又是非常基础的,是必须面对的,无论哪一种都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们代表了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代表了人们从事一切行为的基本流程。但不同的人在各个能力表现上又是不同的。对不同的人而言,“确立目标-制定计划-积极尝试-沟通合作-把握机遇-规避风险-抵抗挫折”的意义都是不一样的。因为目标有长远和眼前之别,计划有细致和粗略差距,冒险有盲目和谨慎差别,合作有短期与长期区别,机会有大小分别,风险有单一和多重的区隔,抗挫折能力有有限与无限的差别。

对于不同类型高校而言,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结构是否是一样的?从理论上讲,这些能力结构必然存在差别,因为他们各自的成长环境不一样,自身素质不一样,自我认知能力不一样,对自我的期待也不一样,这一切都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在具体实施时应该是有差别的,不应该是统一的。但我们又必须承认,大学生创新创业基本能力应该是一致的,否则就无法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所以,我们既要承认大学生创新创业基本能力的一致性,也要认同他们能力结构间的差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受不同文化环境的影响,他们自身素质本身也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认知结构和行动模式上。可以看出,这些差异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天因素就在于每个人的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气质类型也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客观事实,谁都无法否认。后天因素就更多了,但其中学校教育发挥的作用较大[23],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先天的素质结构。如一个人性格变化可能受班主任的影响:班主任如果是民主型的,可能让一个人形成开朗、直率的性格;如果班主任是独裁型或放任型的,就可能使其原本活泼的开朗的性格变得抑郁封闭或非常任性。所以,教育环境既能够成就人,也容易毁掉人。因此,个体能力结构差异实际上是个体与环境互动的结果,这个互动过程就是性格塑造的过程。

四、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与办学条件匹配

既然每个人的创新创业能力结构之间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究竟是一种能力数值上的差别还是一种能力关系之间的差别?一般而言,这种差别可能既有数值上的也有关系上的。但一个人最终成为科学家与一个人最终成为企业家,两者的能力结构之间的差别可能既非体现于能力数值上,也非体现在能力层次关系上,而是性质上的差别。换言之,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结构必然存在高校类型间的差异,如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既要与办学条件相匹配,以符合学生群体性发展特征,又要激发和发展学生个体的自我认知能力,以此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整体提升,满足其个体发展需求。这就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意蕴。

在具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不同类型的大学有着不同的条件,也应采取和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案[24]。借鉴国外大学的“发明型、改进型、商业型”三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25],我国三种类型高校理论上也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创新创业教育类型。首先,在研究型大学,由于学生所受到的理论思维训练比较多,其理论思维相对见长,他们在学习前沿知识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创新认识,这些认识一旦被认定具有市场价值,就能够带动他们去创办产业(如微软、“脸书”的创办等)。这就是一种“创新带动创业”的类型。其次,在教学型大学,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与实际关系密切,从而容易发现市场需求和对知识技能的新要求,如此就容易激发他们创新创业灵感(如开展家教服务或从事广告服务等)。他们的创新创业活动是融合在一起的,属于一种“创新创业同步”类型。最后,在高职高专,学生受到的技能训练比较多,一旦发现市场需求,就可以直接去创业(如开展电商活动等)。而且他们在实践中能够发现原有知识与技能的不足,进而去更新知识和提升创新能力。他们所表现出的是一种“创业带动创新”的类型。

存在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上反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基于创新创业能力既存在基本能力的一致性,又存在能力结构的差异性,各类型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七个关键能力的同时应该从不同的切入点和侧重点创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环境。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专业教师了解科技前沿,能够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创新氛围,且师生双方、生生之间对科研创新成果的探讨有助于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新想法、新知识,利于其深入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定位能力,并加强沟通合作,进而整体性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创新带动创业”。对于教学型大学而言,其主要为区域经济输送创新创业人才,因此可将重点放在完善课程体系上,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其夯实专业基础,以此帮助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26]。而高职高专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应首先找到社会急需的实践领域,然后在应用技术技能过程中进行创新。由此来看,高职高专院校应有效整合学校、市场和社会的力量与资源,搭建更多优质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以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尝试,提高规避风险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并在实践中加深自我认知,提高自我定位能力。

不可否认,从最根本上来说,所有类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必须激发内生动力[27],即必须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自己办学的目标,否则就缺乏教学改革动力和科研管理改革动力。如果人才培养目标不改变,仍然以系统理论知识接受程度作为判断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那么学生就必然会将大量时间用在理论知识的输入上,缺乏时间和精力开展真正的自我反思,进而也不可能深入地认识自己,也就无法提高自我定位能力,更不用谈及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同样的,如果教师评价标准不改革,那么教师就会将大量时间投入职务、职称晋升与考核所需的论文发表和科研课题的争取中,从而无法潜心于从事真正具有实践意义的应用性科学研究上,更无法专注于促进学生发展的育人事业上。这些均无益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猜你喜欢

个体能力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题解教育『三问』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