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常见问题及整改意见
2020-03-16边归国白亮张晓芳潘文斌
边归国 白亮 张晓芳 潘文斌
(1福建省生态环境厅 2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3福建西闽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4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3)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1](简称《评审工作指南)实施以来,许多企业、环保公司一时不适应新规定要求,在预案编制中存在不规范、缺失和错误等问题。也有部分评估专家未能及时跟踪国家和福建省生态环境部门的新动态,加上本身环境应急专业知识有限,对于一些具有明显错误甚至一票否决项缺失的预案也评估通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简称《环境预案》)是企业环境风险防范的最后一道关,如果预案有明显的缺失和错误,将无法指导企业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优良的《环境预案》,不仅需要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2]提交规定的要件,还要参考其他20多个相关规定编写。
笔者根据长期从事环境应急管理和《环境预案》的评估实践,对目前《环境预案》编制和评估中常见问题予以剖析,并提出整改意见。
1 应编制《环境预案》的企业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以下企业《环境预案》备案的指导和管理[2]。
(1)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业,包括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企业。
(2)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
(3)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
(4)尾矿库企业,包括湿式堆存工业废渣库、电厂灰渣库企业。
(5)其他应当纳入适用范围的企业。
重点是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环境风险物质的企业(核与辐射环境应急预案需另行编制)。
2 预案编写技术指南
目前《评审工作指南》已颁发1年有余,但是配套的《典型行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3]还在征求意见中,可以借鉴使用。其他可以参照《油气管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4]、《尾矿库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5]、《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6]等专项指南编制,但是必须与《评审工作指南》相结合,防止“一票否决”项和其他重要章节缺失。
3 “一票否决”项
《评审工作指南》规定,无以下内容可以直接判定为未通过评审。
(1)单独的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和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表)。
(2)从可能的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出发编制且典型突发环境事件情景。首先在环境风险评估中对同类典型突发环境事件案例应重点收集分析,并在综合预案的事件分级、预警分级和应急处置中相应地予以体现。
(3)能够让周边居民和单位获得事件信息。在综合预案应急组织体系中必须明确企业向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通报的责任人。在信息报告中明确企业向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通报的责任人、程序、时限、方式、内容等从企业通报决策人、通报负责人到周边居民、单位负责人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方法及内容。内容一般包括事件已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污染情况、居民或单位避险措施等。
4 如何编写应急预案
(1)编制依据应按全国人大、国务院、部委办、省人大、省政府、厅局…相关文件要求,技术标准应按 GB、GB/T、HJ、HJ/T、其他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排序。编制依据应引用与环境应急预案有关的新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与安全生产无关的内容尽量不用。
(2)预案适用范围按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要求,核应急、海上溢油事件、船舶污染事件、赤潮灾害事件的应对工作按照其他相关应急预案规定执行。如“碳九”事件,海洋污染的处置主要由海事和海洋部门负责,陆域大气的影响则由生态环境部门负责。
(3)工作原则按《评审工作指南》[1]规定:救人第 1、环境优先;先期处置、防止危害扩大;快速响应、科学应对,应急工作与岗位职责相结合等。
(4)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应急指挥部(包括总指挥、副总指挥和应急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现场处置组、应急监测组、应急保障组、专家组以及其他必要的行动组。各应急组织机构应建立A、B角制度,明确各岗位的主要责任人和替补责任人,重要岗位应当有多个后备人员。应明确企业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生态环境等部门报告的责任人;必须明确企业向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通报的责任人,因为这是“一票否决”项。
(5)监测预警。由于企业突发环境事件有社会级预警,所以应说明所对应的国家四级预警及预警发布权限。此外还应明确企业内部预警条件,预警等级 (公司级、车间级或部门级),预警信息发布、接收、调整(升降)、解除程序、发布内容、责任人(公司级、车间级或部门级)。
(6)信息报告。按《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7]要求,明确企业内部事件信息传递的责任人、程序、时限、方式、内容等,包括向协议应急救援单位传递信息的方式方法。明确企业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环保等部门报告的责任人、程序、时限方式、内容等,辅以信息报告格式规范(速报或快报、续报、结果报告)。必须明确企业向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通报的责任人、程序、时限、方式、内容等,上报的时限要与风险评价有毒物质扩散到敏感目标的时间吻合。
(7)应急监测。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8],监测指标应为与企业有关的能致人中毒和死亡特征的污染物及次生污染物如CO、HCN、HCL等。可参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9]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10]中环境风险物质选定,而SO2和NOx(生产硫酸和硝酸的企业除外)、SS等常规项目以及非急性毒性的且监测时间较长的项目暂不考虑。
由于突发环境事件必须快速处置,应分别说明现场便携式和实验室的分析测试仪器、方法等。如涉大气污染的,说明排放口和厂界气体监测的一般原则(厂界预警体系)。企业没有监测能力的,还需提供与地方生态环境监测站或第三方环境监测公司的合作协议书。
(8)应急处置应对流程和措施。应根据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中的风险分析和情景构建内容,按水、气、危废、危险品运输(油)等说明应对流程和措施,体现企业内部控制污染源-研判污染范围-控制污染扩散-污染处置应对流程和措施。
涉及大气污染的,应重点说明受威胁范围、组织公众避险的方式方法,涉及疏散的一般应辅以疏散路线图;如果装备风向标,应配有风向标分布图。应急措施必须细化、落实到岗位。关键岗位必须编制应急处置卡,包括事件情景特征、处理步骤、应急物资、注意事项等叙述清晰[3]。应急处置内容应程序化,详细内容在专项、现场处置预案中描述。
(9)科技保障应明确建立专家数据库。除了相关专家以外,重点是收集国内外同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案例,说明事件成因、污染和损伤情况、处置方法、经验教训和注意事项等。
5 环境风险评估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1)环境风险评估应按综合和专项的指南和标准编制,如《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11]、《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试行》[12]、《油气管道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13]等。如某企业主产品是金属矿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矿渣在尾矿库中存放,必须分别按文献[11]和[12]等方法进行风险评估。火电厂如建尾矿库,也应进行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
(2)风险分析识别首先列举所有原辅材料、中间产物、产品和副产品中的环境风险物质;说明重要环境风险物质的名称、数量(最大存在总量)、位置。环境风险物质数量大于临界量的,应辨识重要环境风险单元。说明理化和毒理性能(用于确定环境风险物质并计算Q值),危险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分类、工艺装置的火灾危险类别等(用于确定消防水量及历时)。
(3)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的比值(Q值)。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附录A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包括 NH4-3 (≥2000mg/L废液)、CODcr(≥10000mg/L),其中健康危险急性毒性物质(1、2、3 类别)、危害水环境物质(急性和慢性1、2类)还应查阅其他手册或工具书。
(4)重点核对生产工艺、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各项指标的赋值(M值)。注意高温和高压、涉及易燃易爆等物质的工艺过程以及厂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监控预警系统。
(5)确定环境风险受体E值,大气环境受体应分别统计5000m和500m范围内人口数(包括本企业和周边企业职工人数)。
(6)环境风险等级划分目前有《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9]、《粗铅冶炼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方法》[14]、《硫酸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15]、《氯碱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方法》[16]等。一般按文献[9]规定实施,但是如某企业主产品是重金属,副产品是硫酸,则必须分别按文献[9]和[15]等方法评估风险等级,并按最高级别确定该企业风险等级。另外,如企业在近3年因违法排污、非法转移危废等受到生态环境部门处罚的,应在已评定的风险等级基础上调高1级。
(7)国内外同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案例收集是预案编写的重要基础,其作用有3方面。①为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分级内容提供依据;②为企业应急处置提供参考;③为企业应急物资的配备提供借鉴。案例应说明发生的时间、地点、装置和储罐规模、物料泄漏量、影响范围、采取的应急措施、损失、对环境和人造成的影响、经验教训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情景、源强分析、释放途径及产生的后果分析。
(8)环境应急水池,目前应急水池容量有3种计算公式可供参考。①《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17]是国家标准,具有权威性。最大应急事故水池容积的计算方法见公式:
式中:V2—扑灭火灾所需用水量和保护邻近设备或储罐(最少3个)的喷淋水量,V雨—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废水收集系统的最大降雨量。②《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18]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管理部文件,计算方法见公式:
式中:V4—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V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 (按平均日降雨量)。③《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19]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标准,见公式:
该公式(3)与公式(2)一样,但是该标准明确规定石油化工企业中间事故缓冲设施按1个罐组或单套装置计,末端事故缓冲设施按1个罐组加1套装置计;石油库和石油储备库末端事故缓冲设施按1个罐组计。
(9)分析差距、完善计划。通过对生产工艺分析(M值)和应急资源调查,指出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所存在的差距,制定短(3个月以内)、中(3-6个月)、长期(6个月以上)环境风险防控整改初步计划。
(10)进一步完善风险防控整改计划。按《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试行)》[20],开展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包括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确定隐患分级,并对风险防控整改计划进一步补充完善。
6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
依据《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试行)》[21]、《油气管道环境应急装备与应急物资》[22]开展调查。调查报告一般包括调查概要、调查过程及数据核实、调查结果与结论,并附以环境应急资源信息清单、分布图、调配流程及调查方案等必要的文件。重点调查可以直接使用的环境应急资源包括:专职和兼职应急队伍,自储、代储、协议储备的环境应急装备和物资,应急处置场所、应急物资或装备存放场所、应急指挥场所。预案中的应急措施使用的环境应急资源与现有资源一致。通过逻辑分析、现场抽查等方式对调查数据进行查验。
7 预案编制说明
按《评审工作指南》要求编写预案编制说明,包括成立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企业法人任组长)、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征求关键岗位员工和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代表的意见,组织对预案内容进行推演等。明确预案技术支持单位及编写人员,以示负责。
征求意见可参考公众调查编制调查表,对企业环境风险及防范等内容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演练暴露问题及解决措施,一般应有意见建议清单,并说明采纳情况及未采纳理由。
8 附件
(1)专项预案。对某一种类的环境风险,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编制相应的专项环境应急预案。环境应急专项预案内容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特征、主要污染物种类、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2)现场处置预案。对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编制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预案。内容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3)应急处置卡。岗位责任人员在工作时间应携带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卡。应急处置卡应明确特定环境事件现场处置措施的一整套流程及相应部门,包括风险描述、报告程序、上报内容、预案启动、排查、控源截污、监测、后勤保障、后期处置、恢复处置和注意事项等。
9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估
(1)原则上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企业评审组人员数量不少于5人,其中评审专家不少于3人(省级专家2人),可能受影响的居民代表、单位代表不少于2人;一般环境风险企业不少于3人(省级专家1人)。
(2)评审可以采取会议评审、函审或2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较大以上环境风险企业,一般应采取会议评审方式,并对环境风险物质及环境风险单元、应急措施、应急资源等进行查看核实。会议评审是指企业组织评审人员召开会议集中评审。函审是指企业通过邮件等方式将环境应急预案文件送至评审人分散评审。
(3)对评估专家的要求。环境应急专家是指入选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和环境保护部环境应急专家库的专家。专家人选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