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话中提升法治意识素养
2020-03-15张志红
张志红
摘要:帮助学生在理解法治知识的基础上,增强法治认同,进而提升法治思维,是初中阶段法治教育的主要诉求。在对话中提升法治意识素养,可以与文本对话,在阅读中建构法治知识;与生活对话,在情境中增强法治认同;与议题对话,在探究中提升法治思维。
关键词:法治素养对话法治知识法治认同法治思维
法治意识是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公民遵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目前,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治知识缺失。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一些学生价值观扭曲,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犯罪低龄化的现象加剧。二是法治认同不足。学生不能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法治教育中,缺少主动接受法治教育的兴趣,难以培养出法治认同。三是法治思维薄弱。学生缺乏实际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对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等内容理解不够深刻。 因此,帮助学生在理解法治知识的基础上,增强法治认同,进而提升法治思维,是初中阶段法治教育的主要诉求。
传统的灌输性教学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难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内化与践行法治素养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倡导通过对话教学提升法治意识素养。有观点认为,对话教学就是以对话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教学。笔者以为,对话不仅是形式上的问答,还是思想、情感和精神上的交流与沟通,不仅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还可以发生在人与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等。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不妨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生活对话、与议题对话。
一、与文本对话,在阅读中建构法治知识
引导学生借助阅读与文本对话是学法、知法、懂法最直接的方式。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法律条文、法治名言等,在与法律文本及法治名言的对话交流中,了解法律规范的严谨性,体悟法治的价值,从而把法治知识变成生活的智慧。
例如,在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的《法律保障生活》这一框题时,笔者课前打印好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民法典》的有关法律条文——第二十条、第八百一十五条、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等,发给学生并提出阅读要求:(1)阅读教材和打印的法律条文,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你的感受;(2)小组交流阅读感受。
与文本的对话,实际就是学生基于自身的知识能力,理解、批判、接纳文本,形成自己的认知过程。有学生在阅读后认识到《民法典》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学生认识到,必须认真学法,否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违法。阳台上随手抛物这样的小事,其实已经违法了。还有学生提出疑问: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我们已超过8周岁,但不满16周岁,行为是否完全要受父母的管控?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民法典》对未成年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拓展阅读,与文本对话,以系统了解更多、更全面的法律法规,尤其要及时推荐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法律。如,可以推荐七年级学生阅读《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网络安全法》,推荐八年级学生阅读《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推荐九年级学生阅读《民法典》和《反分裂国家法》等,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法治知识。
二、与生活对话,在情境中增强法治认同
法治意识的培养不是法治知识的硬性灌输,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悄然浸润。将抽象的法治认同融入鲜活的主题情境中,让学生与生活对话,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法治认同。理想的法治教育情境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真实性。法治教育情境应来源于真实生活,且贴近学生生活经验,而非文学编撰的虚拟世界。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情境,向学生呈现生活中的法治、法治下的生活,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在与生活的对话中,理解正确的规则观、权利观、公平观,从而增进对法律的敬畏意识。
第二,时代性。鲜活的时政素材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载体。教学中,教师要与时俱进,精选时代感强的法治素材,大到我国出台的法治政策,小到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法治事件,精设法治情境,引发学生的关注,增强学生的法治认同感。
第三,情感性。创设情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必须融入情感,使情境变得有温度、有亲和力,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法治学习中。
第四,结构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应该对源于真实生活的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建构,保留关键性的事实与特征,剔除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围绕某一主题剪辑、提炼,纵向延伸或横向关联,加工成有逻辑的情境,推进法治学习真正发生。
例如,有教师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公民权利》中《依法行使权利》这一框题时,结合学校组织的“不文明养犬行为”的社会调查活动,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展开“生活中常见的‘不文明养犬行为”的主题情境教学。
【活动1】 “不文明养犬”面面观
情境:展示人们最反感的四类不文明养犬行为的图片。
問题:你最反感哪种不文明养犬行为?说说你的理由。
【活动2】 “不文明养犬”引纠纷
情境:高某遛狗未拴狗绳,致使路人欧某受惊摔伤,司法鉴定9级伤残。欧某要求赔偿,遭高某拒绝。高某觉得她的宠物狗并没有主动袭击欧某,也没有吠叫,只是走近了半米,欧某是自己受到惊吓导致摔伤的,所以不愿赔偿。
欧某遭到拒绝后,先请亲友到高某单位闹事,后报警请警察主持公道,请当地调解员从中协调,但双方未能达成协议。欧某将高某诉至法院,一审判决高某承担30%的责任。欧某与高某均不服一审判决。最终,江门中院二审认为高某对欧某构成侵权,应负全部责任赔偿近21万元。
问题:欧某受伤谁之责?欧某是通过哪些方式维权的?
【活动3】 “不文明养犬”再思考
问题:如何防范因不文明养犬导致的侵权事件发生?
这一设计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不文明养犬”行为创设情境,生活味浓、现实感强,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问题设计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检验学生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学生在与生活的对话中,深度理解了教材中“依照法定程序行使和维护权利”的观点,增强了法治认同。
三、与议题对话,在探究中提升法治思维
探究是思维的起点,道德与法治教学应该以探究为纽带,引导学生与议题对话,不断推动学生生成法治知识,丰富法治情感,提升法治思维。议题设置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指向明确。议题的指向是否明确,关系到学生法治思维能否得到锻炼和提升。设置议题时,知识范围要明确,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法治问题的敏感性,从而养成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理性思考方式。
第二,贴近“最近发展区”。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议题,能使学生的思维处在“心求通而不能”的兴奋状态,从而积极调动所学知识开展法治探究活动。
第三,具有思辨性。思辨性议题探究是提升学生法治思维的有效方法。受年龄、阅历和生活视野的制约,不同人对同一事物、同一现象、同一问题可能产生不同见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巧设思辨性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与议题对话的过程中明辨是非。
例如,有教师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中的《自由平等的追求》这一框题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珍视自由”的内涵,以“地摊经济”为话题,设置了思辨性议题——
有人认为,“地摊经济”是一种边缘经济,它的存在影响市容环境,难登大雅之堂。应该取缔摆地摊。
也有人认为,“城市烟火气,最暖凡人心”。地摊繁荣了经济市场,缓解了就业压力,弥补了百姓购物的一段空白点,同时,摆地摊也是公民的自由。
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问题一出,学生议论纷纷。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唇枪舌剑中,学生懂得了:摆地摊是国家赋予我们的自由,我们要珍惜;但摆地摊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压力和挑战,作為摆摊者,要在不影响市容环境的范围内行使摆地摊的权利和自由。
提升中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要立足课堂,优化对话,在多种对话中将平等、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植入中学生的内心,潜移默化地指引他们生活实践的行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