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价值在讲台”
2020-03-15曹娬娥熊佳丽曾玺凡
曹娬娥 熊佳丽 曾玺凡
○同龄人在写字,我在练字;同龄人在玩耍,我在练字……
○我想更多的人和我一样,识文断字,不当“睁眼瞎”。
○他双手残疾,却将500多名学生送出大山。
从溆浦县城出发,一路蜿蜒。当人烟慢慢稀少,当海拔逐渐攀升,当道路变得愈加泥泞坑洼,来凤村便到了。陡峭的山坡上,三间平房,白色,低矮而简单。房间里有琅琅书声飘出,溆浦县北斗溪镇来凤村凤型教学点就是这里了。
一个双手残疾的老师,有力地挥舞着手中的教尺,偶尔板书,工整清秀。他便是在凤型教学点唱“独角戏”的老师张在目。在这个村庄,张在目已经执教了24年,学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远处大山的颜色轮流变换,他的年华,就在这三尺讲台前、在这座大山里,逐渐老去。
1968年的夏天,张在目降生在怀化市溆浦縣来凤村一个普通的农家。不幸的是,还没满周岁的他,在火盆旁爬动玩耍的时候,不幸掉进了嗤嗤燃烧的火盆,从此双手残疾,没了手掌。
上小学时,老师讲课绘声绘色,引人入胜,还写得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这些像磁铁一样吸引了他,莫名间一种力量超越了肢体残疾自卑,忽然间开了窍:要想不受歧视,只有把字写好,把成绩搞好。
回忆写字经历,他唏嘘不已。他说:“右手无法写字,左手伤残的拇指和食指不灵活,单就握笔都不知道练过多少回,写字就更难了,唯一的办法就是简单的动作重复做。同龄人在写字,我在练字;同龄人在玩耍,我在练字;冬天手冻蜷了,双手摩挲一会儿继续练习,这也为我后来当老师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上世纪80 年代末,张在目考取了溆浦县第一农业中学(现溆浦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当所有人都以为张在目将飞出山窝窝的时候,1990年的秋天,高中毕业的张在目却选择回到家乡,当起了一名代课老师,终于实现了最初的梦想。
那个年代,村里不断有孩子因贫失学,这令他心痛不已,于是他默默下了决心,一定要守住这个讲台,让更多的孩子飞出这个穷山窝。三间简陋的平房、一个人、一群学生构成了一所学校,他在这里身兼数职: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班主任……
每天,从打开校门的那刻起,他就开始忙碌。擦拭桌椅、清扫地面、上课、改作业,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因为只有一个老师,只能是复式班,几个年级的教学和作业交替进行。除了完成教学工作,还有一些日常的表格填写、工作汇报。“看到学生们天天在进步,心里很有成就感,可以说是累并快乐着。”
常常有人戏谑:一年区区几千元不如在外面打工一个月的工资。听到这些,他心里也会难过,但丝毫没有动摇坚守讲台的初心。2007年,老婆要他去广东东莞打工,说是待遇强多了,还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他拒绝了。他对老婆说:“我的人生价值只能在讲台上才能体现。”
“我想更多的人和我一样,识文断字,不当‘睁眼瞎。”张在目记得清清楚楚,初中的时候,他就立志当一名老师。苦练笔书,潜心钻研,认真对待每一堂课,24年来,500多名学生从这里走出大山,奔向广阔天地。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而溆浦县北斗溪镇来凤村凤型教学点的孩子们,因为有了张在目老师的坚守,读书学习更便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