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梅:一束托起学生的希望之光
2020-03-15王燕
王燕
名片
陈腊梅,女,1969年出生,娄底新化人,现任教于新化县琅塘镇苏溪湖实验中学。她数次放弃进城机会,扎根偏远乡村教书育人,其教学工作和所带的班级,在乡镇、全县的评比中多次名列前茅。2019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20年,荣获首届“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称号。
有人说陈腊梅一生都在“逆行”——别人在奋力进城,而她却在不断走向乡村的最深处,她的先进事迹(详见本报2020年9月9日06版)感动了许多人。近日,有读者希望通过本报去帮助这位美丽的“逆行者”。
“我个人没有什么困难,不需要帮助。”得知消息后,陈腊梅顿了顿,接着说:“新学期,我接手的班级中有10个建档立卡贫困生,其中有一些孩子,比如梁双,成绩、表现都好,但家境较差,父母都有病,主要靠奶奶支撑。如果不是太麻烦,有人能一对一帮帮她,倒是一桩美事。”
为了把一批批学生送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陈腊梅坚守在大山腹地,她为教育事业倾注所有。
2000年秋季学期,陈腊梅的学生——初一年级的刘甜甜因其父亲被诊断为胃癌晚期,辍学在家。陈腊梅上门劝学时,刘甜甜对她说:“家里现在的情况,最多只能承担一个人读书,我把机会让给了哥哥。”
看见成绩优异且懂事的刘甜甜,陈腊梅十分难受。她当即便和刘甜甜的父母承诺:“让甜甜也去读书吧,我来承担他后面两年半的学杂费、生活费。”
但当时,陈腊梅家境同样清贫,并且身患重病,需要高额的治疗费来治病。陈腊梅笑着回忆:“当年我个人工资也只有500多元,我每个月需要200多元买药打针,隔一个月还要坐7、8个小时的火车去长沙看病。”
在长沙看病时,陈腊梅一般上午挂号,下午看病,第二天才能拿到结果。为了省钱,夫妻二人都是选小旅馆的地下室住,“便宜很多啊,8块钱一个晚上。”说起这些“苦”,陈腊梅却觉得很甜:“那个时候,山里孩子是真穷啊。帮学生付学费,买学习用品这样的事情,对我们乡村班主任来说,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只要学生能走出大山,吃什么苦我都愿意。”
她吃的苦没有白费,那一年,班上67名学生参加中考,全部考上高中,其中包括刘甜甜在内的10多名学生考上了省重点高中。
当地老百姓说,农村学生能考出这么好的成绩没有人敢想象。陈腊梅就像一束托起无数家庭和学生“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之光。她无私的大爱,也感染了一届届学生、身边的同事,还有她的亲人。
毕业于重点大学的刘甜甜,现在是一名桥梁设计师,当他得知家鄉在捐资建校,便毫无犹豫地拿出自己积攒的钱捐给学校;刘素是陈腊梅的学生,也是陈腊梅现在的同事,大学毕业时,听说家乡紧缺教师,她选择了回乡从教;陈腊梅的儿子伍展鹏,正在考教师资格证,他想成为“像妈妈一样的人”……